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绩给鲁王行了一礼,“殿下,今日之事,亦非楚王殿下所愿。”

    “非他所愿,难道这都是孤王造成的吗?王彦窃我朱家权益,他道受委屈呢?”鲁王眯着眼睛,满是怒火的说道。

    他向王彦提出了封藩台岛,不追究属下责任,保证浙系财产的条件,可是王彦却一直不答应,明面上和他谈条件,背地里却挖他的人,唆使水师将领背叛他,简直无耻。

    鲁王已经对王彦的人品,表示绝望,既然王彦不给他路,那他就只能和王彦死磕到底。

    不管有多少人愿意随他出海,只要他出去了,就算只有几条船,他也能搅得王彦寝食不安。

    当年他抗击满清,漂泊在海上,最惨的时候身边只有千把人,他现在还有两万多人,未必不能在海上创出事业。

    王绩见鲁王有怨气,没有与他在这上面争论,楚王殿下一边谈判,一边挖墙角是有些不地道,可是这种事情,也不能讲地不地道。

    “殿下,事到如今,再追击责任,已经不太合适。满清趁着我们内乱,多尔衮已经发兵南下,楚王殿下认为,既然胜负以分,我们双方便都收手,不然就会让外夷占了便宜。”王绩抱拳对鲁王道:“楚王殿下托卑职给殿下带个话,希望能与殿下,还有郑国姓,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之前王彦情愿动用姜襄这枚棋子,也要办了鲁王,现在情况一变,他立刻又大义凛然。

    鲁王听了王绩的话,见他脸上真诚,皱眉想了片刻,最终他还是不相信王彦,“谈可以,孤王要先出崇明,并且孤不上岸!”


………………………………

第1134章记小本上

    舟山群岛,鲁王的水师和郑成功的水师,停泊于此,舟山港内桅杆遍布,白帆如云,巨大的船队微微壮观。

    舟山曾是鲁王的抗清基地,有数十万人跟随鲁王一起上岛,等光复江南之后,一部分人又跟随鲁王回到了浙江,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留在了舟山。

    因为抗清战争中,舟山付出了许多,所以光复江南之后,在鲁王的争取之下,给了舟山免税五年的政策,舟山上的人还是很爱戴鲁王,因此鲁王暂时泊船于此。

    八月底,浙党大学士张肯堂,率领一万人马抵达杭州,随后三万楚兵也开进浙江。

    鲁王带走了绝大多数的浙兵,面对朝廷的兵马,浙江官场立刻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开城放张肯堂进城。他一进杭州,控制了萧起会、王翊、阮骏等人的屋宅之外,便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作为浙党大佬,张肯堂暂时住在巡抚衙门,每日衙门外都有来打探消息的浙江官员,除了他之外,原本逃掉的按察使也成了浙江官场的香馍馍,每日送礼问好的官员,不下数十人,都想打探朝廷对他们的态度。

    两人没有明确表明什么,只说等楚王殿下巡视浙江,到时朝廷自有决断。

    九月初,王彦在一万马军的护卫下进入浙江,一是同鲁王和郑成功商谈,二是安定浙江人心,已便将入浙的三万楚兵抽调出来,尽快赶回湖广。

    虽然王彦已经决定启用姜襄这枚棋子,迫使多尔衮退兵,但是将所以的希望放在一个篮子里,显然不太安全,不是智者所为。

    万一姜襄没有起事,或者起事失败,他又没有其它手段,那明军在湖广岂不是要大败。

    所以王彦要尽快结束内乱,将兵力调回淮南和湖广,多留一手准备,以防不测。

    九月初五,王彦到了杭州,直接住入鲁王在杭州的宫殿。

    在鲁王府的客堂内,王彦端坐着,大学士张肯堂和浙江按察使谢旷坐在左右,客厅中央是一个打开的箱子,里面全都是书信。

    “殿下,这里是浙江官员给鲁王写的效忠书!还有一些是南直部分官员和南京官员和鲁王的通信!”谢旷给王彦行礼道。

    鲁王在岳王庙指鹿为马,浙江的官员大多写了效忠书信,谢旷是知道的,所以他一回杭州,便将这些东西从鲁王府中搜了出来。

    王彦看着整整一箱子,恐怕浙江上下都写了,而且南直和朝中怕也有不少人和鲁王联络。

    王彦皱了下眉头,忽然看向一旁有些坐立不安的张肯堂,开口问道:“张阁老以为这些信件该怎么处理?”

    张肯堂忙站了起来,拱手道:“殿下,此时要安定人心,不宜牵连太广,且鲁王和郑成功还在海外,我以为最好毁掉,以示殿下和朝廷的宽大,迅速稳定浙江。”

    王彦认真听着,张肯堂是浙派大佬,自然不希望王彦在浙江大兴牢狱,想要护着浙江官员,保存浙党的元气,要是浙党全完了,那他估计也就快退出内阁告老还乡了。

    他刚好五十多岁,还能为人民服务几年,至少也要干到六七十岁,怎么会愿意这么快结束他的政治生命呢?

    王彦让张肯堂来招抚浙江,看中的是他浙派大佬这个身份能够获得浙江官场的信任,让他们认为朝廷不会下狠手,便于朝廷迅速接受浙江。

    现在基本大局以定,可是到底要不要兴大案呢?

    王彦扭头看向谢旷,“道武怎么看?”

    “殿下,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谢旷行礼,沉声说道:“他们既是支持叛乱,就该受到大明律令的制裁,要是朝廷不罚,何以威慑天下?”

    “谢臬台,这是书生之见!大明律法固然重要,可是也要看时机,看具体的情况。现在只能法不责众,要是全都处置,恐怕浙江一时难以安定。”张肯堂见谢旷要严惩,有些急了,“治理国家,认死理可不行,得会变通,有时候该妥协就得妥协。眼下,一方面对于鲁王和郑国姓的如何处置,还没有策略出来,另一方面,你也不看看,这牵扯到了多少人,难道要将浙江的官员都拿掉吗?”

    谢旷听了立时有些不高兴,他就事论事,张肯堂说他书生之见,这就过了,于是冷哼一声,“张阁老这么急于毁了书信,不会其中也有阁老的信吧!”

    “你······”张肯堂脸顿时一红,气得语竭词穷。

    王彦见了立刻挥手,“好了,两位不要争了!都是为了朝廷,莫要伤了和气。”说着,王彦顿了一下,然后沉思道:“这样吧!这些东西就放在孤王这里,你们让孤想想,孤明日给你们答复。”

    语毕,王彦便示意两人退下,两人见此,只得行礼告退。

    走到门口,张肯堂冷哼一声,一佛衣袖,瞪了谢旷一眼,便疾步离去。

    王彦等两人都离开了,盯着书信看了半响,忽然叫道:“余太初!”

    不多时,余太初便从后堂出来,站在了王彦面前,躬身抱拳:“殿下,卑职在!”

    “安排人手,将这些信件都抄一份,然后放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档读馆保存起来。”王彦直接吩咐了一句,然后又叮嘱道:“隐秘一些,孤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

    余太初看了眼中间的大箱子,忙抱拳道:“卑职这就去办!”

    王彦点了点头,却叫住欲走的他,“同鲁王还有郑国姓见面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呢?”

    余太初愣了下,“五天后,在宁波港外见面,鲁王和郑国姓都不肯上岸,而且不愿意分开来见,要一起见殿下!”

    王彦不禁摸了下鼻子,他本来还想分化瓦解,看来两人对他的防备心太重了,“真的连岸的不上,孤王的保证他们也不相信!好吧!那就在宁波港外见!”

    “卑职告退了!”余太初见王彦没有别的交待,连忙告退。

    次日,王彦召集浙江官员到鲁王的府邸见他,还是那间客堂,那一箱书信还是放着未动。

    每一个进来的官员,都能看到那一箱书信,不少人立时脸色惨白。

    为了向鲁王表忠心,不少人在信中难免大骂王彦,什么窃国之贼、权奸之类的话,没有少说,一个个看见这些信落在王彦手中,心中怎么会不恐惧呢?

    王彦扫视了堂内的浙江官员一眼,盯着他们一个个都将头埋进胸口,也没让他们入座,故意沉默了半响,才忽然笑道:“诸位不用紧张,鲁王在岳王庙指鹿为马,孤王知道你们也是被迫才写下这些书信!”

    周鹤芝等浙江官员,听着王彦的话,低头相互看了看,然后周鹤芝站出来,行礼道:“殿下英明,当时鲁王以甲士胁迫,我等不得已才写下这些效忠书信,信中内容,并非出于我等本心。”

    “是啊!我们都是被逼的···”堂上的官员纷纷附和,仿佛当时真的有人将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王彦看着他们,笑了笑,将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们安静,等堂内静下来,他继续说道:“诸位可以放心,胁迫而来的东西,自然做不得数。这些信件,孤王都没看,当年高宗皇帝,烧毁书信,以安众臣之心,今日孤王也当着诸位的面,将这些东西都烧了。”

    下面的人听说要烧掉,一个个都松了口气,王彦扫视他们一眼,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孤王的苦心,希望诸位能够体会,今后务必忠心于朝廷,服从朝廷的调配!”

    “殿下的恩惠,我等铭记于心,今后定然一心一意为朝廷做事!”周鹤芝带头说道。

    张肯堂见王彦听了他的意见,内心也是十分高兴,此后逢人就说王彦贤名。

    等处理了浙江官场的事情,安抚了浙江的人心,王彦随即在大军的护卫下前往宁波,准备于鲁王和郑成功商议。

    王彦骑在马上,扭头问跟在身后的余太初道:“那些东西里面,有张阁老的没有!”

    “有!”余太初打马靠近一些,小声说道。

    王彦闻声冷笑一下,心中暗骂一句老狐狸,也没多说什么,一抽马臀,加速向宁波而去。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希望大家能帮作者宣传宣传。

    (本章完)


………………………………

第1135章封建吕宋

    九月入秋后,海风徐徐,按照约定,朱以海和郑成功坐船,来到了宁波海外。

    王彦被一群将领簇拥着站在港湾内用千里镜注视海面,看见了远远而来的一艘炮船。

    “殿下,他们到了!”从崇明来到宁波的满大壮,出声说道。

    王彦放下千里镜,眼神一厉,笑着说道:“那就上船去会会他们!”

    “殿下千金之躯,是不是太冒险,还是让卑职代替殿下吧!”王绩有些担心。

    王彦摇了摇头,“有满都督在孤身边,他们不敢动手,再者他们已经输了,就算杀了孤王,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处境,孤王相信他们不会做这样的事!”

    王彦边说边走,不多时就到了码头边,登上了一条三桅炮船。

    满大壮见王彦等人鱼贯而上之后,伸手招来副将徐俊胜道:“把船锚都收起来,让弟兄们打起精神,一旦有情况,立刻出港救援。”

    “末将知晓!”徐俊胜抱拳低头。

    满大壮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上船,等他上去后,下面的士卒抽走登船的梯子。

    “起锚、升帆!”

    满大壮上了船楼,一声令下,船锚就被水手推动绞盘,在一阵摩擦声中,慢慢抽离水面。船上的水手们,解开帆索,白色的帆布被放下来,海风一吹,立刻鼓荡起来。

    不多时,炮船就离开海港,慢慢与远处的船只接近。

    两艘船只,不停的调整着自己的帆面,最后将双方的放向调节到一直,然后降下帆布,让船只借着惯性,继续前进,最后慢慢停了下来。

    这是两艘船上,飞钩抛出,钩住对方的船舷,水手们齐齐发力,两艘船只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慢慢靠近,终于两船一阵颤抖,靠在了一起,水手们立刻拥绳索将两艘船固定到了一起。

    王彦在几名官员和将领的簇拥下已经站在了船舷边,他今日一身四爪独角龙袍,腰缠玉带,头戴翼善冠,对面的朱以海和郑成功却都是一身铠甲,手都放到了刀柄上。

    “哈哈···”王彦看见郑成功和朱以海也站在船舷边,又看两人的样子,当即大笑道:“孤王本来想请两位过来商谈,可是孤估计两位必有疑虑,那就孤王过来吧!”

    郑成功听了王彦的话,手离开刀柄,抱拳道:“成功见过楚王殿下!”

    鲁王却冷笑一声,白了王彦一眼,“你到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名声太臭,无法取信于我们,所以干脆主动过来,显示一下自己的诚意,再展现一下过人的胆识!”

    鲁王退开一步,做了个请的姿势,阴阳怪气的道:“楚王的心思真是活跃,过来吧!”

    王彦的心思,一下就被鲁王道破,朱以海和郑成功既然不肯上岸,肯定也不会上他的船,王彦与其提出来,被两人质疑拒绝没有面子,还不如以退为进,主动提出上他们的船,以此展现诚意,博取好感。

    只是对于朱以海而言,他已经恨死了王彦,所以王彦无论做什么,鲁王都会看不顺眼。

    王彦的用意被道破,听了鲁王的话,他心里也有些不快,不过王彦有个特点,该忍的时候,绝对就忍,他瞪了鲁王一眼,便不再理会鲁王,而是将手一伸,笑着对郑成国道:“成功,拉我一把!”

    明明是敌人,趁着他不在福建,立刻调派六万人马去抄了他的老巢,可是王彦这厮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反而像是老友相见一样。

    郑成功见王彦伸出手来,不好就这么晾着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一伸手,将王彦拉了过来。

    谁知王彦一抓住他的手,就不放了,这厮一跳上船,就顺势和郑成功抱在了一起,一手拍着郑成功的后背,故作欣喜道:“南京一别,孤与成功四年没见了吧。时间过的真快,孤第一次与成功相见时,那还是温州地界,孤从清兵手中将先帝和成功救了下来。”

    一旁的鲁王看见王彦这副嘴脸,心里就有气,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别提先帝了,你还好意思提先帝?孤觉得恶心!”

    这时满大壮、陆士逵、王绩、余太初同而二十多名侍卫,也紧随着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