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追着土人杀,连忙急得大喊道:“西批玩意儿,多留活口啊!”

    随着大队的护卫和练勇,从寨门和寨墙破损处杀入寨子,土人的抵抗顺时瓦解。

    四千多人的寨子,被五百来人击败,可这并不奇怪,土人懒散惯了,耍耍流氓欺负善良还行,打仗真的差了许多,有些民族,就是不善于打仗。

    当然这次能打得这么轻松,主要是附近的汉人村子联合在了一起,结束了各自为战的状态。

    很快随着土人的抵抗瓦解,寨子逐渐安静下来,护卫和练勇们将投降的土人汉子绑成一串串的,让他们蹲在寨子的角落,中间则整齐的摆放了两百多具土人的尸体。

    各村的练勇们,将寨子里的屋门全部踢开,屋子满屋的女孩和孩子脸上惊恐无助的表情,同练勇眼中的精光和脸上惊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寨子被打下之后,高义欢让人将尸体掩埋,然后将三千多俘虏全部押出寨子。

    参与进攻的村堡一共有五个,因为是三合公司组织,且出力最大,所以高义欢让高老三挑选了一千人,男的三百,女的七百,剩下的人让另外四家平分,然后让人押着俘虏回去。

    寨子里除了粮食以外,其他的东西不值一提,高义欢只要了些粮食,其它都慷慨的送给别的村子。

    这一次,对这个土人部落出手,高义欢主要是看重了吕宋小朝廷的土地政策,而汉人是不可能嫌自己地多的。

    这个土人部落时常来高家堡,偷些烟草和甘蔗,也影响了三合公司的运作,所以高义欢才决定联合周围的几个村落,将这个土人部落打掉,俘虏的人员,便可为三和公司开垦出更多的土地,种植跟多的甘蔗和烟叶用来贸易。

    几日后,高家堡一间屋子内,一个大通铺上,七八个绑着绷带的汉子,或躺或坐的正说笑着。他们身上都带着伤,不少人被绑的跟个粽子一样,但是一个个却像没事人一样,再屋外便能听见他们放肆的说笑。

    “那天陈哥真是猛,那一根大铁棍抡起来,打死的土人怕有七八个了!”

    “是啊!我看咱们三合会,就陈哥能和渡边那孙子比一比!”

    肩上绑着绷带的陈宝贵,坐在通铺上,享受这众人的恭维,他笑了笑,“渡边君还是很厉害的,就是他娘的人冷的很,跟他娘的谁欠他钱似的······”

    屋子里十分热闹,几人完全没有受伤的样子,一个个豪气的很,都在吹牛打屁。

    高义欢走到门口,就听见他们的笑声,士气可用,他心里也很高兴,笑着走进去,“你们伤势都好得差不多了么?”

    众人见高义欢进来,忙收住笑声,纷纷叫道:“会主!好的差不多了!”

    高义欢本来是想学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可三合公司现在却越来越像个黑帮组织。

    “我让人备了些酒食,来看一下大伙儿,你们这么有精神,我也就放心了。”他笑着摇了摇头,让人将一些肉食和米酒拿进来,这些人也顿时大喜,跟个没事人一样,胡吃海喝,一个个豪气的很。

    高义欢也陪着他们吃喝,聊了一阵,这时高义仠却来到屋外喊道:“二哥,附近几个堡主都到了。”

    (感谢椿树与秋螟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起点、QQ正版阅读)

    (本章完)


………………………………

第1323章尊王志士

    高义欢来到堡内唯一的议事堂内,两名三十多岁的汉子和两个老者,已经坐在了堂中。

    一般而言,能够被村里人推举出来作为里长的人,多是年长并且德高望重的长辈,不过在吕宋,这种情况慢慢的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显然是周围的环境决定的。

    四人见高义欢进来,纷纷站了起来,拱手道:“高会主。”

    附近的几个村子,就高家堡最强,而且上次攻打土人部落时,三合公司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实力,做事也很公道,所以几个里长都很尊敬高义欢。

    “几位不必客气,咱们坐下说。”高义欢自己在主位坐下之后,看了几人一眼,然后笑道:“大家来见我,是同意了我们三合公司说的事情了么?”

    四人中一名壮汉挺身站了起来,抱拳道:“我们陈家堡,愿意加入三合公司,新开的土地可以全部帮三合会种甘蔗。”

    他说完,另一个老者,也站起身来,缓声说道:“老朽考虑过了,可以加入三合会,不知道会主之前给我们的承诺,会不会变?”

    另两人也表示愿意加入三合公司,高义欢听了脸上高兴,“几位放心,答应给几位的股份不会变,另外你们需要的农具,马上就可以从公司领走。”

    三合公司想要壮大,必须要有资金和人员,这两样高义欢都缺,那他就只有找人参股,这四个村庄的里长,算是带着团队,来跟他创业了。

    高义欢去了趟大明,发现他的想法没错,蔗糖和烟叶的利润十分可观,而且明朝现今富人众多,消费购买商品的银钱也水涨船高,别人都想着运明朝的货物去别处赚钱,而他想的是去赚明朝的钱。

    他现在跑一趟明朝,利润与去一趟天竺相当,而去明朝航程短,且更加安全,那他自然要跑明朝这条线。

    只是他也明白,任何生意都是开始暴利,随后就不怎么赚钱了。

    他多跑几次明朝,肯定会有人发现蔗糖和烟叶赚钱,必然蜂拥着去种甘蔗和烟草,等人一多,暴利就会逐渐回落,甚至会不赚钱,等种得人少了之后,才会保持一个合理的范围。

    这是他摸索出来的商业规律,所以他必须要趁着那些大商号,还没有将目光盯着这两样货物之前,将规模做大,大赚一笔之后,然后迅速退场,否则以那些大商号的实力,他们一旦开始做,那他最多能分一杯羹,但绝对不会是获利最多的人,所以高义欢现在要的是把规模尽快扩张,将盘子做大。

    几人听后,也满脸欣喜,十分的振奋,高家堡原本和周围的几个村堡一样,都是一穷二白,可是几年间就有了商号,雇了日本人和黑藩,还有了两条船,而他们还是在那里种地,他们加入三合公司,便是希望借助三合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出来。

    高义欢看着公司一点点的壮大,内心也是高兴,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更强大一些,强大到老天在也玩不了他,他要改变自身的命运。

    ······

    日本京都。

    由于与明朝贸易的冲击,加上日本国自身就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日本国内动荡,幕藩体制出现危机。

    眼下各幕藩财政困难,江户幕府的财政也疲于应对国内的农民暴动和武士反叛,每年增长的维稳支出,已经占了德川幕府财政的一小半。

    明朝商品的输入,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结构,日本国内倭刀、折扇、漆器商人,还有代销明朝货物的商人崛起,出现了一批的豪商,他们利用贸易的利润,用来购买土地和垦殖荒地,身兼商人和地主两种身份。

    这些豪商一方面把一部分资本转化为土地,再通过租佃关系剥削农民,转过来又用地租投入商业活动,造成了日本财富的集中,但在财富集中之下,日本与明朝贸易中却大量白银外流,存在巨大逆差,整个日本又越来越穷。

    一方面是财富集中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小农纷纷破产,一方面是日本白银流出,日本国整体变穷。在这两种情况的双重压力下,日本的社会矛盾剧增,动摇了幕府和各藩的统治。

    从去年开始,为了应付危机,江户幕府也开始实行改革,一是颁布《节俭令》禁止公卿奢侈,减少俸禄。二是推行《上米制》命令大名献米,每一万石献米百石。三是受明朝影响,鼓励经历,发展手工业,改变贸易的逆差。

    可以看出来,江户幕府意在节流和开源,不过它的改革却并没有成功。

    《节俭令》让公卿和武士不满,《上米制》让各个大名的财政进一步破产,只能找豪商借贷,而鼓励经济,发展手工业,则因为关税不能自主,无法保护本国市场,出来明朝需要的倭刀锻造、折扇、漆器等几个明朝不强的行业之外,丝织等手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并没有起到开源和扭转逆差的作用,幕府的改革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让各个大名的日子更加难过。

    南部各藩除了萨摩与明朝合开金山,日子尚且好过之外,其他几番的许多武士的俸禄都十分微薄,而武士有尊严,又不去从事贱业,所以只能四处游荡,加剧社会的动荡。

    德川幕府在江户,不过日本天皇的寓所却在京都。

    吉田武道馆,是京都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武道场,馆主吉田松阳师承日本最古老的剑道流派中条一刀流,在京都很有名气,各藩中都有他的门徒。

    武道馆距离御所不远,平时这里本来没有什么人,但最近一段时间,却忽然多了许多武士。

    清晨,京都刚刚热闹起来,道场内就有人在练习,“哈!哈!哈!”的喊声和木刀的碰撞声,不时的从道场内传出来。

    这时一名穿着木屐的武士,匆忙的来到道场外,他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便一下钻入了道场内。

    里面用木刀激烈对砍的几名武士发现他进来,立刻纷纷跳开了战团,他们见来人惊慌,不禁开口问道:“高杉君,怎么回事?”

    后者却没有回答,而是疾步走到屋前,推开日式障子门,将木屐留在屋外,进了吉田的屋子,留下院子里的几人满脸疑惑。

    来人叫高杉晋助是吉田的弟子之一,最近领着十多个武士,忽然来到了京都。

    他一进到屋里,看见吉田正坐着擦拭武士刀,便忙跪下将头伏在地上,“老师,我们的行动被幕府探知,弟子的人已经被幕府逮捕。”

    吉田听了,眉头皱了下,但还是将刀擦拭完,才开口说道:“这在意料之中,高杉你们太激进了,想法也太简单,德川家岂是你们能够推翻的。”

    高杉晋助是肥前藩的低级武士,因为藩主发不出俸禄,生活潦倒,对于德川幕府的统治十分不满,认为是德川家的软弱,导致了日本现在的状态,所以他以尊王为名义,纠集了一批落魄武士,想要去面见天皇,希望天皇下诏,要求德川家还政天皇。

    日本国内的动荡,德川幕府又无力解决社会问题,导致日本国内出现了许多反对德川家的声音,各地都慢慢有了尊王倒幕的声音。

    高杉晋助到了京都之后,马上就遇见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武士,他们在京都的各个酒馆和旅店活动,经常发泄一些抱怨幕府的言辞,很快就引起了幕府当局的注意。

    高杉昨晚与一个土佐藩的武士串联,想要在近期冲击天皇御所,可等早上回旅店时,却忽然发现大队的幕府武士包围了旅店,他便仓皇的跑到武道馆来避难。

    高杉晋助听了吉田的话,却有些不服,“老师,就是德川家的无能,才造成了我大日本现在的局面,让明国的商人,赚走了日本的钱。虽然德川家强大,但弟子不会屈服。这件事情始终得有人去做,如果大家都不站出来,日本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坏,身为大日本武士,弟子不能容忍德川家给日本带来的耻辱,德川家纲应该切腹,来向天皇谢罪。”

    吉田听了摇了摇头,而正在这时,他的弟子渡边信太郎又忽然进来,跪下急声道:“老师,幕府的人来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求支持正版)

    (本章完)


………………………………

第1324章东亚文明圈

    听到幕府的人到了武道场,高杉晋助露出一点慌色,不过片刻后,却又冷静下来,伏地道:“老师放心,弟子会承担责任,不会让幕府牵连道场。”

    说完高杉晋助便准备起身出去,不过吉田松阳却很镇定,“高杉,你不要冲动,这里我可以应付,日本你不能在待了,去南洋吧。”

    眼下日本虽然有许多问题,但还没有到特别严重的地步,臣服于德川家的大名,还是很忠诚,倒幕的时机还不成熟,幕府的势力,还是十分强大,不是南部几番的一些低级武士就能动摇的。

    高杉晋助显然却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既然事以败露,幕府又找到了道场,我不能一走了之,那是懦夫的行为,弟子必须承担责任,宁愿在御所前切腹,唤醒国人的意识,也不愿意苟且偷生。”

    高杉太年轻也太激进了,吉田松阳听了他的话,却忽然呵斥道:“没有意义的死,是可耻的死。高杉,现在幕府也在进行革新,而且德川家还没有到人人唾弃的地步,无意义的自尽,才是懦夫的行为,你懂吗?”

    吉田松阳看了伏地的高杉一眼,放缓了语气,“幕府正与明国的五德钱庄接触,以关税和硫磺矿山为抵押,借款五百万明国银元,有这笔银钱的支持,德川家在日本的统治不是你们能够动摇的。”

    幕府又将与明朝签订借款条约,出卖日本的利益,吉田松阳也十分不满,深感耻辱,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与幕府硬碰的时候。

    高杉听了说德川幕府拿关税和矿山做为抵押,心中更气,“耻辱,德川家这是饮鸩止渴!这样只会害了大日本。”

    吉田松阳看着他,沉声道:“高杉,现在你明白了么?你选择的事业,要走的路还很长,你面对的敌人,空前的强大,我希望你能一直走下去,我吉田一刀流的门徒,不是只会用死来逃避责任的莽夫。”

    吉田松阳一开始并不赞成高杉晋助等人的行为,认为幕府也再尝试改革,而武士的暴乱,只会给江户幕府带来麻烦,使得幕府的革新受到影响,使得改革失败。

    他认为高杉晋助太年轻,太激进,而且他们只提出尊王倒幕,全凭一腔热血,并没有切实解决日本问题的方案,难道光倒幕日本的问题就会解决了么?

    吉田松阳显然不那么认为,不过随着江户幕府改革失败,未见成效,加上德川家再次与明朝签订条约,吉田松阳也逐渐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