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认为能够和精灵交接的。所以“珊蛮”在那时候便是氏族和部落的领袖; 而他的称号就叫做“别乞”(Beki) 。有时候; 草原贵族社会里的成员; 也带着这种称号。
  在贵族下面; 便是平民;蒙古语叫“阿剌惕”(Arat; 古代突厥语为Harachu) ; 再下便是奴隶; 或者叫做“孛斡勒”(Bogul) 。
  十二世纪时; 在蒙古部落和氏族里占着最优势地位的; 要算塔塔儿(Tatar) 部落了; 其牧地在蒙古领域的极东部; 捕鱼儿湖(Buir…nor)附近。另外一个大部族; 叫客列亦惕(Kereit) ; 住在杭海(Khangai) 和肯特(Kentei) 两山中间; 斡儿洹河(Orkhon)和土兀剌河(Tola) 流域方面。更西; 在杭海和阿勒台(Altai)两山脉间的地方; 则为乃蛮(Naiman) 部所占据。还有好几个弱小部落和氏族; 则散居在这三个大部族的中间。塔塔儿、客列亦惕和乃蛮部族; 他们自身复细分为许许多多的附属“部落”、“氏族”和“家系”。
  塔塔儿( 鞑靼) 部落,在十二世纪时,因为它的人口众多和势力强大,所以其他蒙古氏族和部落的成员,常常冒充自己为塔塔儿( 鞑靼)的著名名称。所以对于他们固有的部落名和氏族名,除掉和他们邻接的民族外,很难知道他们的底细。一般弱小部落,在习惯上常常采用和他们有血统关系的强大邻族的称号,甚至和他们有敌对关系的时候也是如此的; 这就是根据人类学家从世界各地( 例如: 高加索、阿尔泰山和现代的蒙古) 所得到的报告。剌失德丁对于这种习惯的叙述;最为明晰:“因为他们( 指塔塔儿人)非常伟大和重要; 所以突厥民族( 就是蒙古或突厥二系中的任何游牧民族)中的其他氏族; 以为塔塔儿的名称很容易被一般人所知道; 遂会混淆他们的世系支派和名称; 而冒充自己叫做鞑靼人。”而且所有这些冒充的氏族;都认为他们自己是属于塔塔儿( 鞑靼)的; 还因为那个名称的闻名; 而感觉到自身的伟大和威严了。这种现象;恰好像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一样; 因为成吉思汗和蒙古氏族的伟大; 所以其他突厥部落; 虽然他们自身皆有清清楚楚的称号; 可是大家也开始改称自己为蒙古民族了。其后鞑靼( 即塔塔儿) 的名称; 就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角落; 而且蒙古民族的名称; 最早只有亚洲人知道; 其后在欧洲还是以鞑靼人的名称著名的。因为所有这些民族( 指自称为鞑靼人的一群) 后来都被蒙古人所征服; 并且成了后者( 指蒙古人) 的臣民; 当他们参加征欧的当儿; 欧洲人就把这个名字( 指鞑靼)扩展到这些民族( 自称鞑靼人的一群)的头上。也因为这个缘故; 所以我们仍旧给一部分的突厥人以鞑靼的称号; 虽然他们( 指一部分的突厥人) 和原来的塔塔儿人是毫无关系的。
  在塔塔儿和客列亦惕两部族的疆域中间; 沿着斡难和客鲁连两河;居住着许许多多游牧和狩猎的部落和氏族。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蒙古氏族;至十二世纪时已发展成如此强大; 其领袖合不勒遂称合罕的尊号。因为他已经强大到足够胜任远征当时为异朝女真人(Jurjen) ——就是以汉名金朝为人所熟知的——所统治的中国了。合不勒的儿子忽图剌; 也受着合罕的尊号; 他曾经跟金人作过战; 因为他的功勋而博得不少声名。合不勒所属的贵族氏族的原来名称; 便是孛儿只斤(Borjigen) ; 讲到它的采用蒙古这个名称; 乃是在征服和并吞了好几个部落和氏族以后; 因此遂构成了一个新政治单位的联邦; 这就是叫“兀鲁思”(Ulus)。这个“兀鲁思”; 因为纪念古代伟大的民族或氏族的缘故,所以就给它起上这个蒙古的名称。这种氏族的纪念; 被口碑上的传说所保存下来。
  大约在十二世纪中叶,金人因受勃兴的游牧强国(蒙古)的经常侵犯,为避免其自身的危机,乃采取一种英明的措置去利用塔塔儿人,所以那时候蒙古“兀鲁思”的权力,曾被塔塔儿人所摧毁。
  注释
  ① 关于蒙古的名称和其异译; 可参阅韩儒林师《蒙古的名称》( 国立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第一期)。
  ② 参阅白鸟库吉《蒙古民族的起源》(《史学杂志》) 一八卷二、三、四、五期);韩儒林师《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 北京研究院《史学集》刊第四期)。
  ③ 案Omuk《元朝秘史》作“斡孛黑”(Obuk); 旁译作“姓氏”; 也就是“氏族”。查现代蒙古语辞典里二者皆有“姓”、“族”、“家”等的意义。至于符拉基米尔佐夫为什么采用Omuk 的理由; 可参阅他所著的《蒙古社会制度史》。
  ④ 案Yasun《元朝秘史》音译作“牙孙”;旁译为“骨头”; 查蒙古语Yasun 在辞典里除有“骨头”的意义外; 尚有“氏族”或“家族”的意义。对于Yasun 的详细解说; 可参阅符氏《蒙古社会制度史》。
  ⑤ 案Ulus 在《元史》和《元朝秘史》里的译音; 皆为“兀鲁思”; 有“国家”;“国民”和本书里所译的“小邦”等意义。多桑曾释此语为1。 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全体部落;2。“分地”或“分民”。
  ⑥ 案l 在蒙古语里仅有“滋养”和“养育”等的意义; 在波斯语里有统治、首领、主席、开首、种族、泉源、王朝等种种不同的意义; 在突厥语和回纥语中; 有“基础”、“根底”和“发端”等意义; 但是却没有“部落联盟”的含义。然符氏造诣极深;其言或有所本。
  案卡忒美尔书里所记; 在波斯语和东突厥语里; 有一个单语叫i1; 据他的考证;有“国家”、“民族”、“人民”和“部落”等等的意义。不知道这个字是否可以和l相当? 或许是二者间发音上的不同; 或许是后来音讹的缘故。
  ⑦ 案的斤“Tegin”的对音也作“特勤”; 在突厥汗国最初为可汗子弟所专用的官号; 其后演变为“狄银”;“惕隐”; 和“的斤”等异译。详见韩儒林师《突厥官号研究》(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卷第一册)。
  ⑧ 案Bilge 的对音为“必勒格”; 唐时译为“思伽”; 乃突厥语的官号; 有时亦有使用作突厥系国王的称号者。突厥语原义为“贤明”。
  ⑨ 案Nutuk 和Yurt 的意义相同。前者蒙古语辞典里有本乡、邦、居住地等意义;《元朝秘史》279 节作嫩秃黑(Nuutuk) 旁译作营盘;《元史》卷一一八《德薛禅传》作“农土”; 解释为“经界”。后者在突厥语辞典中;有国、家、乡、居住地等意义。多桑《蒙古史》
  译为“分地”。
  ⑩ 案Oi…in irgen《元朝秘史》音译作“槐因亦儿坚”; 旁译为“林的百姓”,总译为“林木中百姓”。
  11 案“珊蛮”(Shaman) 在蒙古语里有“巫师”的意义。关于其语源; 据东西学者的考证; 可分为1。 阿尔泰语系说和2。 梵语的Shramana 说二种。〔见岩井大慧《关于珊蛮教所表示世界观的佛教因素》(《白鸟博士还历纪念论文集》所收)〕。
  12 案Beki 的对音为“别乞”; 尚有“别”;“毕”等异译。有“族长”的意义。查“ 别”(Beg) 在突厥语里有“贵人”的意义;最早的汉译为“匐”。〔见韩儒林师《突厥官号研究》之七“‘ 匐’ 考”一文(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卷第一期)〕。又符拉基米尔佐夫在《蒙古社会制度史》里; 曾引述巴托尔德的解释云:“别乞”用于珊蛮教的巫师上; 有“酋长”和“僧正”的意义( 见同书日译本一一二页)。
  13 按“ 阿剌惕”《元朝秘史》旁译为“人口”和“人每”; 这便是“群众”和“人民”的意义。ara 乃其字根;…t为复数的表示。harachu“哈剌出”据蒙古语辞典所载; 有“庶民”和“臣民”等意义。
  14 Bogul《元朝秘史》音译为“孛斡勒”; 旁译为“奴婢”。在蒙古语辞典里也作“奴婢”、“奴隶”的解释。
  15 案塔塔儿(Tatar) 有鞑靼、达靼、达达、达打等许多异译。这里所解释的乃是单纯狭义的塔塔儿部。其名称最先见于记录的;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在漠北斡儿洹河(Orkhon) 东岸Tsaidam 湖畔所建立的突厥“阙特勤”碑文; 因为碑文中记载着“三十姓塔塔儿”的字样。中国史籍里最早记载着鞑靼名称的; 为《旧唐书僖宗纪》、《旧五代史唐武皇纪》、《新唐书·沙陀传》、《新五代史· 鞑靼传》等。详见箭内亘《鞑靼考》(《蒙古史研究》所收) 和和田清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两文。至于广义的鞑靼可参阅下面的注解。
  16 案捕鱼儿湖(Buir…Nor);《元朝秘史》作捕鱼儿· 纳语儿(Nor
  为蒙古语“湖”的意义); 今称贝加尔湖。
  17 客列亦惕(Kereit) 部; 乃是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时住在蒙古斡儿洹和土兀剌两河流域间的部落。原音Kerei;…t 乃表示其复数。在中国史籍里; 有克烈、克列、怯列、怯烈等异译。从唐代起就住在贝加尔湖西方谦河(Kem)附近; 后来逐渐南下移至斡儿洹和土兀剌两河地方。详见《史集· 部族志》; 多桑《蒙古史》第一卷;樱井益雄《怯烈考》《( 东方学报》东京七)。
  18 杭海山(Khangai);《元朝秘史》作康孩山;现在叫杭爱山。在蒙古国中部; 阿尔泰山脉的东面。
  19 肯特山(Kentei) 在蒙古国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间。
  20 斡儿洹河现在叫鄂尔浑河。《新唐书· 回鹘传》作昆河或昆水。《元史· 太宗纪》作斡儿寒河;《明宗纪》为斡耳罕水;虞集《句容郡王世绩碑》作斡欢河;欧阳玄《偰氏家传》作斡尔汗河。
  21 土兀剌河(Tola)《新唐书·铁勒传》作独乐水;《回鹘传》作独逻水; 张德辉《纪行》作独浑剌河。即今蒙古国土拉河。
  22 阿勒台山(Altai) 现在叫阿尔泰山;Altai 乃蒙古语“金”的意义; 所以也叫金山。绵延二千余里; 横贯蒙古国与西伯利亚之间;其最大干脉在乌布萨尔诺西北。
  23 乃蛮(Naiman) 部为突厥系民族之一; 然本书作者则称它为蒙古民族。从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初; 就在阿尔泰山脉一带游牧。从十一世纪起改奉景教(Nestorian); 更以畏兀儿字( 就是现在通行的蒙古字) 作为本国的文字。参阅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史集· 部族志》。
  24 案塔塔儿和鞑靼乃是Tatar 的同名异译。本书姑把前者指为原来的塔塔儿部族; 这是属于狭义的。后者指为一切其他民族自称为Tatar 名称的; 这是属于广义的。例如: 明代指蒙古为鞑靼; 和现代俄罗斯人指一部分的突厥人为鞑靼等。为使头绪清楚起见; 所以把它译成二种译名。
  25 参阅多桑《蒙古史》卷一末; 附录四。
  26 案斡难河(Onon) 今名鄂嫩河; 在西伯利亚赤塔以南; 蒙古国极北部; 河流横贯着西伯利亚和蒙古国两地。
  27 案客鲁连河(Kerulen)《元史》作曲绿怜河、怯绿连河、怯吕连河等名称。《元史· 太祖本纪》又作胪朐河。邱处机《西游记》称为陆局河; 现在叫克鲁伦河。
  28 关于女真的译名; 可参阅韩儒林师《女真译名考》一文(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三卷)。
  29 孛儿只斤; 据多桑说; 就是“灰色眼睛”的意思( 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本四一页)。

  成吉思汗的诞生和他的童年时代(1)

  大概在一一五五年的时候; 斡难河畔; 迭里温· 孛勒答黑( 现在还是叫这个名称) ① 境界石附近的地方;也速该· 把阿秃儿的家里; 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 他的右手里握着一块凝血。他将来就是以成吉思汗②的威名著名于全世界的。也速该· 把阿秃儿是属于孛儿只斤氏族的乞牙惕(Kiyat; 为“乞颜”的复数) 系; 为合不勒汗次子把儿坛· 把阿秃儿的儿子。关于也速该; 我们在史料发现多样的报告; 有些说他不过是一个“长”③ ;其他的记录差不多都说他是所有蒙古部族的首领。英雄诗的秘史; 对于他的记录似乎没有不可置信的地方; 而且他生平的大部分; 已为其他史料的证合所确认; 现在根据这本书的报告; 知道也速该· 把阿秃儿是一个典型的草原贵族。因为他的次兄捏坤· 太子④和他的弟弟答里台· 斡赤斤二人似乎都使用过也速该的牧地; 并承认他为他们的首领。他曾经拥有过奴隶和平民阶级的家臣; 同时他的随从里面还包含着和泰亦赤兀惕⑤氏族有血统关系的人员若干名; 所以当他到外面去侵袭和劫掠的当儿; 常常能够纠合着充足的人数; 并且还常常能够防卫他的营帐使他得到极端的安全。除了是贵族血统的出身以外; 他又是一个名声赫赫的战士; 而且他也没有虚负他把阿秃儿的称号; 就因这个缘故; 他能够在草原里确保其势力。也速该靠着他兄弟的帮助; 打跑了蔑儿乞惕⑥ ( 牧地在客列亦惕领域北面的一个部落) 人; 因为这个蔑儿乞惕人和斡勒忽纳兀惕部的女子结婚; 将她伴归到自己的家里去。这个女子的名字叫诃额仑。也速该便抢来娶她做了正妻; 她就是后来称为诃额仑· 额客(“ 额客” 为蒙古语“母亲”的意思) 的; 这就是说诃额仑母亲; 或者叫她作诃额仑· 兀真〔案“兀真”为汉字“夫人”的音译;在满语里音译作“福晋” 〕;这就是说诃额仑皇后。
  也速该· 把阿秃儿为援助他的同族; 常和塔塔儿人交战; 当他远征回来的同时;恰巧诃额仑生了一个儿子。这时候蒙古的侵袭已经得到了成功; 也速该擒住了二个塔塔儿的俘虏归来; 其中一个年长的叫做帖木真。也速该因为他儿子的降生; 刚巧和这件光辉的事件相配合;依照古代突厥、蒙古命名婴儿的习惯; 就给他的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帖木真。⑦好几年后; 也速该· 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又生了三个儿子;这就是拙赤· 合撒儿; 合赤温· 额勒赤; 帖木格· 斡惕赤斤; 和一个女儿叫帖木仑。另外; 也速该的妾也生了二个儿子; 就是叫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的。
  当帖木真九岁时; 他的父亲便决定替他去找一个妻子。因为蒙古族的部落组织;是包含着“异族结婚”的;这就是说; 一定氏族的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