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江西举子气极而笑道:“好,本公子就称量一下大名鼎鼎的金陵韩府俊才,就请韩府高才先对出江苏举子无人对得出的联句吧!”

    侍书刚才在楼下已经得到了韩非的提点,神情非常淡定,拱手道:“这位老爷,小的随我家老爷刚刚到状元楼,并未听说什么对句,还请再说一遍吧!”

    那名举子怒哼一声,喝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侍书淡淡一笑,道:“原来是这句对子呀,在咱们江苏七岁小孩都能对得出来,那些举人老爷自然不屑告诉你们!这位老爷听着,下联就是,‘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话音一落,楼上楼下一片惊愕,侍书的对句堪称绝配,想不到会出自韩府家奴之口?江西举子更是目瞪口呆,脸涨得通红,他们最为得意之作,不仅瞬间就被韩府家奴对出来了,还被他嘲笑为江苏七岁孩童都能对得出。

    就这众人愕然之中,侍书又道:“小的又想出了一个对句,‘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请江西的举人老爷们点评!”

    这是连续打脸的节奏,江西举子自认为想出了一个绝对,如今不仅被人对出来,还一连说出了两个对句。后面一句虽然没有前面一句工整,但从一个家奴口中说出来,让那些举子们情何以堪?不少江西举子羞愧得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时坐在江西举子正中一人,立起身对韩非喝道:“姓韩的,你指使下人折辱江西举子,不怕有辱你的身份?有种的咱们俩单挑!”

    韩非扫了对方一眼,冷道:“你是何人?”

    “本公子江西解元阮文渊!”

    阮文渊是内阁首辅阮长风的侄子,阮长风与恩师杜云是政敌,韩非与他是天然的敌对阵营,便毫不客气地说道:“哦,你就是仗持着你伯父内阁首辅的名头,在江西混了一个解元,到了京城又想混一个会元的阮文渊?”

    “你胡说……”阮文渊不傻,若是坐实了这个言论,就没办法在士林混了,急忙大声辩驳。

    “算了,你是不是仗持着你伯父的名头,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争辩了!你不是要找韩某人单挑嘛,韩某就出一个对联,看你有没有资格向韩某叫阵!”

    韩非不给阮文渊争辩的机会,望着他说道:“说别的,你对不出来,又要说韩某仗势欺人,干脆就说一句与你江西有关的吧,听好了,‘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於奇巧,使人难以应对,於是便成了 难对,有的虽已有应对,但有的至今仍是绝对,没有下联。

    难联后对

    (古)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今)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 淡水湾; 苦农民;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养妻教子育儿孙 注解: 四川泸州白塔街,从前有个铁匠铺,由一姓黄的铁匠掌炉, 有人以黄铁匠打铁为题,撰了上联,一直无人对出下联,直到网友 Gang 对出下联。

    上联: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下联: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注解: 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失意多年的举子,这一年又名落孙山而归, 特地到钱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书一上联, 下联一直无人对出,直至网友 Gang 对出下联。

    绝对待对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第一个是解除的「解」,第二个是姓「解」,第三个是解元的「解」。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页风篷,下九江。

    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

    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说明: 广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联 上联: 岑溪山水今奚在

    说明: 有人将「好,配,何,问」四字拆出如下上联: 上联: 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说明: 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 上联: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说明: 明代江南着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 上联: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锡禹

    说明: 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 上联: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说明: 苏东坡主政杭州时,某日与友人携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 一把锡壶给东坡斟酒,不慎将壶掉入湖中,席间又人触景生情,当即撰出下联,请东坡对上联,东坡一时语塞: 下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说明: 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联: 上联: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说明: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联: 上联: 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妃省亲

    今年的元宵佳节,对于贾府来说,是荣耀之极,也是忙碌之极,原因自然是因为德妃娘娘贾元春定于今天回府省亲。德妃贾元春是贾家长女,也即贾政的女儿,贾宝玉的亲姐姐,被选进皇宫做了当今皇帝的侍女,后来倍受当今皇帝宠幸,一路高升,如今已是德妃,不论是贾家还是贾元春,都是极为荣耀的事。

    贾家为了迎接德妃贾元春省亲,特别督造了一处园子,园内极尽奢华,堪称人间福地。

    今天元宵节,别的人家都想着到哪里去乐呵乐呵,贾家荣国府宁国府齐集一堂,傍晚就守候在荣国府大门前等待德妃的到来。大约将近酉时,一位小太监飞马来到荣国府传报,“德妃娘娘的凤辇即将到达了!”

    贾家以贾母为首,按照辈分年龄依次排列,男女分列成两派,站在门前空地上。

    “德妃娘娘驾到!”

    太监一声高喊,贾家的人当即跪拜在地,高呼:“恭迎德妃娘娘!”

    一套既定的礼仪程序完成后,德妃娘娘贾元春在贾家男女老少陪同下,进入新建的园子游玩,首先入眼的是一个气势不凡的石牌坊。她见到上面刻着“天仙宝境”四个字,不由眉头一皱,说道:“此四个字不妥,太张扬了,改为‘省亲别墅’即可!”

    “臣遵旨!”贾政躬身说道:“园内各处名称若有不妥的,还请娘娘一并赐名!”

    贾元春一圈逛下来,心情非常畅快,回到前面正殿后,亲自提笔见园子命名为“大观园”,随即又将里面几处馆舍名称加以更改,诸如:“有凤来仪”改为“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也即“怡红院”、“蘅芷清芬”改为“蘅芜苑”、“杏帘在望”改为“稻花村”等等。

    题好各处名称后,德妃贾元春兴致勃勃地说道:“这院子各处风景俱佳,尤其是‘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稻花村’,这四处最得我意……宝玉近年才思长进不少,就有你每处赋一首五言律诗吧!”

    德妃娘娘亲自下令了,贾宝玉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退到一旁冥思苦想。德妃命贾宝玉作诗的同时,也命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薛宝钗、林黛玉等人作诗,几位姑娘一一交了卷,贾宝玉依然在边思索边誊写。

    这时,林黛玉走到他旁边,悄悄问道:“表兄,已经写好了几首了?”

    “才写了三首!”贾宝玉拿起已经誊写了诗稿,叹口气道:“林妹妹,你也知道,我哪有那份捷才?要是二哥在此就好了,以他的才学,定然一挥而就!”

    贾宝玉后一句的声音大了些,恰好被德妃贾元春听到了,忙问道:“宝玉,你何来一个二哥?”

    贾宝玉急忙答道:“启禀德妃娘娘,那是微臣结义兄长,姓韩名非字守正!”随即,他把自己在金陵和薛蝌、韩非三人结拜的经过,详细叙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噫,这个韩非的名字,本宫好像听说过!”

    “启禀娘娘,二哥的声名天下闻名,他献种痘之法、创办民申报,还得过圣上传旨嘉奖,他的才学更是了不得,县试府试院试乡试连中四次魁首,这次会试殿试若是再夺魁,那将是我大华朝第一个连中六元的大才呀!”

    “果然是奇才呀!”德妃贾元春忽然哦了一声,又道:“本宫想起来了,皇上前些日子还说起过韩非,说他是我朝不可多得的干才,对了,九公主这次平安回京也是他出手相救的!”

    贾元春透露的信息量很大,说明韩非简在帝心呀,所有人心中又对他高看了一眼。

    坐在贾元春身侧的贾母,忽然说道:“韩哥儿确实是个好孩子,老身越看越喜欢,他长得与宝玉有几分相像,老身觉得他就像是咱家的孩子一样!”

    这时贾宝玉又说道:“二哥的才能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仿佛就没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他,他家里不仅有民申报、成品药、香水,他还精通首饰制作工艺……”

    贾元春惊道:“他还会制作首饰的技艺?”

    “是的!祖母最喜欢的手镯就是二哥亲手制作的,还有德妃娘娘的凤钗……”贾宝玉稍停又道:“这些还算什么,二哥还造出了电风扇……”

    “电风扇又是何物?”

    “电风扇就是电驱动的风扇,夏天能够自己吹出风来……具体的,臣也说不清,薛韩两家关系最近,宝钗姐姐或许清楚!”

    电风扇目前还是韩家未公开的项目,薛宝钗有心不说,但见到德妃贾元春探询的目光,只得晕红着脸,说道:“启禀德妃娘娘,奴家去韩家探望兰姐时,确实见过电风扇,但对其中道理也是半懂不懂的,奴家只知道先用发电机发电,再用电驱动电风扇运转,就能得到凉风。”

    德妃贾元春沉吟片刻说道:“韩非既然是宝玉的结义兄长,也不是外人,就传来一见吧!”

    韩非根本不知道那个三弟贾宝玉因为一时兴起,已经把他出卖了,他吃过晚饭,在府中闲坐了一会儿,正打算带侍书出门,赴同乡之约。

    就在这时,一名贾府家丁骑着快马过来了,“韩公子,德妃娘娘召见!”

    韩非一愣,德妃娘娘贾元春省亲是家庭聚会,召见他这个外人干嘛?但娘娘有令,他不敢怠慢,随即吩咐侍书去知会同乡一声,他自己却和贾府家丁同乘一匹马,赶到贾府。

    “江苏举子韩非拜见德妃娘娘千岁!”韩非由太监引导入殿内,立即大礼叩拜。

    贾元春观韩非果然如传说那般气质不凡,特别见他与贾宝玉有几分相似,更有一种亲近感,和声说道:“韩卿家平身!”

    韩非不知贾元春找自己过来干什么,这种场合也不便去向贾宝玉打听,只得微低头静立一旁,等候贾元春的吩咐。

    贾元春上下打量韩非几眼,内心对他的品相更加赞赏,颔首道:“本宫早就听圣上说起过韩卿家,今日一见,果然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娘娘过奖了,微臣不敢当!”

    “本宫听宝玉说你研制出了电风扇,不知此物是何道理?”

    电风扇还未完善,韩非不愿多谈。他暗中瞪了贾宝玉一眼,说道:“启禀娘娘,电风扇就是为了夏天扇风用的,但此物才研制出来不久,还存在诸多风险,等完善后,微臣一定让三弟进献给娘娘!”

    “好,本宫静候佳音!”贾元春一抬头,恰好看见殿外摇曳的寒柳,又道:“韩解元才名满天下,就以那寒柳为题,作一首词如何?”

    “微臣遵旨!”韩非只想完成任务早些离开这里,当即走到一书案后,提笔略一沉思,一挥而就。

    站在韩非附近的林黛玉,看到韩非下笔,即被他的字吸引住了,不觉走到他的身侧,吟道: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本章完)


………………………………

第二百三十章 北静王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德妃贾元春喃喃自语,双眉间萦绕一丝怅然若失的情怀。

    韩非快速扫视了一遍殿内情形,见大家都沉浸在词的意境中,知道这正是自己退场的时机,忙道:“德妃娘娘若没有其他吩咐,微臣告退了!”

    “嗯——”德妃贾元春轻轻应了一声,但眼神飘忽,明显还未从词的意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