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其被杀,连个全尸都留不住,不如自行了断了,长沙王一家老小服毒自尽。消息传到淮南城外大营,韩非惊愕不已,“都投降了,干嘛还要自杀?本座又没下令处决他们!”

    长沙王的死,舆论没有同情的论调,一个失败的叛乱,是应该遭到全民的声讨的。历史就是这样,胜者为王败者寇,就算你以前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如今也是龟缩一隅的草寇,或许后人路过坟墓时,会感叹一句,“不作死就不会死,好好的王爷不当,干嘛跑去造反?”

    七王叛乱至今,已有六王满门被灭,剩下一个淮南王龟缩在淮南城内,不过,在人们的认识里,他已经算是一个死人了,就看忠国公韩非什么时候愿意杀他。

    叛乱似乎是一场闹剧,但对国计民生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兵祸所至,地方的吏治百姓生活都受到深刻的影响,当务之急就是恢复起来。韩非不能丢下大军,灵儿带着他的数封亲笔信,骑着他的赤兔马,火速赶回了京城。

    灵儿没有回韩府,直接进宫赶到慈宁宫,找西宫太后贾元春。

    这些日子,贾元春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叛军初期一路势如破竹,威逼京城,京城里流言四起,她是忐忑不安夜不能寐。后来,朝廷大军捷报频传,打得叛军溃不成军,京城里的气氛稳定了,她才心定了。她也坚信,只要有韩非在,她们母子安全就有保障。

    “灵儿妹妹,你怎么回京了?前方战事如何了?”贾元春闻报灵儿进宫了,急忙宣她入内,道:“非弟是不是有急事要哀家办理?”

    “启禀太后,前方战事非常顺利,广南王、庆远王、泸州王、临江王、凤阳王、长沙王等六王,已经相继被处决了,淮南王及其残部被朝廷大军,围困在淮南城内,叛军覆灭在即了!”灵儿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呈给贾元春,又道:“这次七王叛乱对地方吏治和百姓生活影响是深重的,忠国公对此忧心忡忡,若不及时恢复秩序,大华将遭受重大创伤。如今战事接近尾声,忠国公派奴婢回京禀报太后,立即整顿吏治,恢复生产,不能误了下半年的农时。”

    “非弟是国之柱石,考虑周全,灵儿妹妹,不知非弟对此事可有具体安排?”

    “禀太后,忠国公没说,想必信件中会有建议吧!”

    西宫太后贾元春拆开书信看了一遍,展颜道:“非弟之策非常妙,将参与叛乱的罪臣抄没的家产,补贴给受兵灾祸害的百姓,这样确实能快速安定民心,恢复民生,哀家非常赞同!只是,灵儿妹妹,这个组建内卫是何意?”

    内卫的名头是韩非与灵儿商定的,此次征讨叛军过程中,紫府的行动已经逐渐公开化了,趁机给个名头将紫府转正,免得以后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

    灵儿闻言忙道:“启禀太后,韩家有一群专门打探各地商业行情的人员,这次征讨叛军,忠国公吩咐那些人打探叛军情报,对剿灭叛军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战争即将结束了,忠国公就想干脆将那些人成立一个专门的情报机构,为朝廷打探各种情报,同时也可以监督制衡锦衣府等机构。就像上次兵变,以及这次的七王叛乱,锦衣府的消息都非常迟缓,说明其中有问题,只有用自己人才能得到准确消息,快速做出反应。”

    上次兵变和这次七王叛乱,是贾元春心中最痛恨的事,当即道:“非弟考虑周到,哀家赞成成立内卫,不过内卫让内廷掌管,哀家也不放心,灵儿妹妹武功高强,干脆由你掌管内卫如何?”

    “这……能为保护太后和皇上出力,奴婢义不容辞,但奴婢不是宫中女官,担任内卫统领恐怕会遭人非议!”

    “这有何妨,哀家加封你一个女官的职位就是!”

    “奴婢遵从太后懿旨!”

    内卫是以内廷的名义组建的,只需要太后一道懿旨就行,灵儿以宫中女官的身份担任内卫统领。内卫就是紫府的翻版,权力却极大,不仅要打探情报,还拥有监察百官之权,包括锦衣府在内,各级官僚都在内卫监察之列。紫府执法队,顺理成章成了内卫的执法侍卫。

    成立内卫,群臣初始有些惊疑,但见内卫统领是灵儿,顿时各种杂音全部消失。灵儿是什么人?不仅是韩非的女人,也是他心腹中的心腹,灵儿的出现,内卫必然是韩非的主张,剿灭叛军后韩非的权势必然更加高涨,谁找死才会议论此事。

    贾元春当天又召见了内阁大臣、锦衣府指挥使、三法司主官,按照韩非的建议,派遣官员分赴各地恢复当地秩序。

    (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五章 淮南王的筹码

    灵儿回京并没有遮掩身份,她进宫的消息迅速传遍朝廷高层,大家知道定是带来了忠国公韩非的重要指示,随后西宫太后贾元春传旨组建内卫,派遣大臣分赴各地巡察整顿吏治等等重量级举措,既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明眼人都知道,征讨叛军的军事行动接近尾声了,接下来必然是重整纲纪。

    但灵儿是否还带回了韩非私下安排的事务呢?当然,这只是与韩非亲近的人关心的事。

    灵儿出宫时,看到门外有各家的下人在等候张望,暗道这些人定是想到韩非有所交代了。

    杜府的一名管事,看到灵儿出宫,急忙上前躬身施礼,道:“夫人,老爷派小的询问一下,忠国公是否安好?”

    “公爷一切都好,不久就要班师回朝了!”灵儿知道杜云派人来不可能是纯粹为了问安,并且她有事要与杜云说,沉吟片刻又道:“韩家的庄园里采摘了不少时令菜蔬,杜姨娘有请杜相公和夫人去韩家尝尝鲜!”

    韩家有新鲜的菜蔬,一直都是直接送到杜府的,哪有让人上门吃的?杜府下人闻言知道灵儿有要事,便躬身道:“小的明白了,这就去禀报老爷!”

    灵儿颔颔首,又对走近的江府和龚府的下人道:“江相公是公爷知交,龚尚书是公爷的座师,你们也回禀江相公和龚尚书,请晚上一起到韩府吃饭。”

    “小的遵命!”

    灵儿打发走各家下人,正要上马回府,这时听到有人叫喊,转头望去,见是贾政,急忙上前施礼道:“奴婢见过老太爷!”

    “嗯,灵儿,非儿在前方可好?”

    “启禀老太爷,公爷一切都好,战事比较顺利,不出意外,公爷很快就要班师回朝了!”

    “那好,你这次回来,非儿有没有需要为父办理的?”

    “老太爷,公爷并无特别交代,如今进入战后整顿吏治恢复生产阶段了,奴婢想来,只要工部配合好其他部门就行了!”

    “为父知道了,灵儿,你还去不去非儿那里了?”

    “不去了,公爷让奴婢在京城保护太后和皇上安全!”

    “好,若有需要为父去办的,告知一声!”

    “奴婢遵命!”

    灵儿回到韩府,吩咐管家筹办酒席接待杜云几人,随即去后院向姐妹们讲述韩非在外的经历。

    “启禀灵夫人,锦衣府指挥使唐越求见!”

    唐越也是灵儿回来要见的人,她本打算明天派人请来,唐越主动登门,说明他也是明白人。

    灵儿在二进厅内接见了唐越,稍事客套,递给他一封信,道:“这是公爷的亲笔信,公爷说了,查办与叛军相勾结的官民一事就交给锦衣府了!”

    按照朝廷不成文规定,查抄案犯财产所得,办案的机构可以拿一部分提成,再说具体查抄了多少,还不是办案人员说了算,这其中就蕴含了巨大的利益。这么大的油水,韩非没有交给自己的内卫,而是给了锦衣府,也算是为了安抚锦衣府。六王的被杀,锦衣府背了一个杀人之名,其实都是白莲教和内卫的前身紫府干的。

    晚上,杜云夫妇、江枫夫妇、龚敬夫妇如约而至,一顿丰盛的晚宴,几位夫人去后院陪九公主等人唠嗑,灵儿将杜云、江枫、龚敬请到了书房。

    灵儿将三封书信分别递给三人,说道:“公爷一些交代都在信内,奴婢就不多说了,奴婢给三位大人讲述一遍战争经过吧!”

    战争的进程,都有奏章通报朝廷,但没有灵儿亲身经历说得详细。三人可说都是韩非的亲近的人,灵儿也把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逐一讲述,当然,叛乱的番王满门被杀依然算在锦衣府头上。毕竟番王是皇室宗亲,事后难免有人议论,让凶名在外的锦衣府背黑锅最恰当。

    江枫疑虑道:“其他番王没有投降,遭到捕杀,不会有人说什么,但长沙王已经投降了,为何要满门服毒自尽?”

    灵儿叹道:“公爷对此事也非常惊愕,长沙王投降,公爷按照律法解散王府侍卫军,将王府众人软禁在王府内,并无人进去打扰,交给锦衣府处置也是符合朝廷惯例,也不知长沙王怎么想的,锦衣府的人还未到,他们就全家自杀了。公爷判断,长沙王想必做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生怕锦衣府查出来,不过这要锦衣府进一步调查才知道了。”

    “也只有这个可能了!”江枫忽又说道:“忠国公率军即将平定叛乱,挽救了大华的国运,功在千秋,班师回朝后理应受到朝廷封赏,不知忠国公对此可有指示?”

    “公爷为国尽忠是分内之事,朝廷的封赏,太后和内阁大臣商议就行了!”

    龚敬咳嗽一声,说道:“以忠国公的功勋足可封王!”

    封王?在座的几人眼中都是精光一闪,大华朝还没有封外姓王的先例,不过既然有人提出来了,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杜云沉吟片刻说道:“以忠国公的功勋封王,老夫没有意见,不过此事还需太后决断!”

    江枫也道:“江某赞成杜相公意见!”

    是不是封王,韩非真没有考虑过,他现在关心的是尽快拿下淮南城,最好的方式当然逼降淮南王,和平接管,为此他以朝廷名义派人进城劝降。

    不久使者带着一名中年人回来了,“启禀忠国公,这是淮南王的使者!”

    中年人施礼道:“启禀忠国公,淮南王愿意向朝廷投降,交出军队,但要求朝廷保留淮南王封地和家人的安全!”

    韩非怒极而笑,对旁边将官说道:“看来淮南王脑子不清醒呀,你去放几炮让清醒清醒!”

    火炮声隆隆响起,韩非走出营寨,见城墙上的城楼被炸没了,对吓得面无人色的中年人,冷道:“回去告诉淮南王,必须无条件投降,争取朝廷宽大处理,否则其他六王下场就是他的榜样!”

    “忠国公……”中年人急道:“淮南城固若金汤,不是短时间可以攻克的,淮南王不过是想保全身家性命,若把淮南王逼急了,他只好与城内十余万百姓玉石俱焚了!”

    “原来淮南王是想把城内百姓作为自己的筹码了?”韩非冷喝道:“想要保全身家性命,为何还要叛乱?哼,现在已经迟了,他既然执迷不悟,朝廷也不会容情了!一个小小的淮南城,在本座眼里和纸糊的没啥区别,朝廷大军弹指可破,只不过是不想让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罢了!来呀,给本座把城门轰了!”

    数门火炮实心弹齐射城门,包着铁皮的城门瞬间被轰得洞开,中年人吓得瘫软在地。

    韩非扫了一眼中年人,淡淡说道:“回去告诉淮南王,明天天黑之前,必须无条件出城投降!”

    (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六章 穷途末路

    淮南城经过淮南王这几年精心打造,特别是应用了水泥之后,可以说是国内少有的坚城,城内有巨量的粮草储备,按照这时代的标准,坚守个一年半载是没有问题的。

    淮南王是这么想的,叛军上下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想法是拖住朝廷大军,等朝廷大军消耗不起时,再与朝廷谈判,达成一个满意的结果是没问题的,至少不会受到朝廷的惩罚。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朝廷大军连续两次警告式炮击,彻底粉碎了他们的梦想。第一次炮击,城墙上的城楼荡然无存,第二次炮击,连铁皮城门也被摧毁了。

    朝廷新式火炮的威力,再次让叛军想起了黄河岸边的噩梦,他们终于明白固若金汤的淮南城在朝廷大军眼里如同纸糊一般,朝廷大军围住淮南城,不是破不了城,而是不想破城。就像今天,朝廷大军摧毁了城门,但并没有趁势攻入城池。

    一直悬在头顶的剑才是最可怕的。随着城门的洞开,淮南城守军最后一点士气被新式火炮摧毁了,战斗意志急剧崩溃。淮南王闻报后也是瘫软在座位上,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事前没有弄清楚朝廷真正的实力。

    淮南王使者连滚带爬的奔进淮南城,向淮南王报告的韩非的最后通牒,这个时候淮南王真正感觉到,死亡离自己是那么的近。

    “本王受命于天,岂是姓韩的小儿可以决定的?”淮南王满脸的戾气,双眼暴射凶光,怒吼道:“本王要死,也要让十万人陪葬!”

    淮南王明显是疯狂了,殿内的幕僚将官都是满面惊容,不敢应对。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急报:“启禀王爷,大事不好了,南城守将率部出城向朝廷大军投降了……”

    “什么?贼子竟敢乱本王军心!”淮南王抽出佩剑当场砍死报讯的侍卫。

    幕僚将官们惊慌了,不是因为淮南王砍死一名侍卫,而是有人出城投降了,这若是引起连锁反应,部将也跟风出城投降,淮南城就不攻自破了。

    “王爷息怒!”幕僚将官们慌忙劝阻淮南王,道:“当务之急是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呀!”

    淮南王经过这一缓和,头脑也冷静了一些,喝令:“让侍卫军组成督察队赶去城门,凡是试图出城投降,惑乱军心者,立斩不赦!将出城投降的部将家眷押上城头,斩首示众!”

    淮南王此举等于切断了出城投降的可能,幕僚将官们有心劝阻,但此时淮南王戾气高涨之下,谁也不敢谏言。

    淮南城南城守军出城投降,这是一个极好的示范,韩非当即赦免了降军的罪行,并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