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作为大明开过皇帝韩非的女人,赵敏毫无疑问,第一时间宣布效忠大明,并把自己的儿子作为质子的名义送到大明京城。当然,实际上是韩非派人把儿子接回京城培养。

    有了韩非这个大靠山,塔塔尔部的飞速发展就不意外了,带来的是巨大的财富。经过几年的积累,如今的塔塔尔部,不说掌权的头人,就连普通的牧民,相对于周边部落牧民来说,也是大富翁。塔塔尔部的崛起,周边一些小部落纷纷投效,实力更加膨胀,因此也引起一些部落的羡慕嫉妒恨,尤其是以前与塔塔尔部实力相当的部落,但大家都知道塔塔尔部背后站着大明朝廷,也没人敢轻易招惹塔塔尔部。

    北胡部落日用品严重依赖汉地供应,因而,每次大明朝廷举办的茶马交易期间都相当于北胡部落的节日,各个部落组团蜂拥而至。由于年初的大雪封山,路况不好,今年第一次茶马交易推迟了一个多月才举办,依然吸引了众多的来交易的各部落牧民。

    今天交易市场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两伙人为了争抢一口铁锅,争执起来了。铁锅对于北胡部落来说,既是必需品又是高档品,北地根本没有制造能力,完全依赖汉地供应。

    这口铁锅原本是乃蛮部族人看中了,不过对交易价格还未谈拢,这时塔塔尔部族人却横插一杠,仗着自己财大气粗,硬要抢购这口铁锅。乃蛮部以前与塔塔尔部实力相当,对塔塔尔部的崛起本就妒恨在心,此时见塔塔尔部族人又仗势欺人,如何肯罢休,当即争执起来。

    双方的争执惊动了市场管理的差役,差役把双方带到了管理处,交主官处置。这主官在京城人脉的,知道当今皇上偏向塔塔尔部,毫无疑问把铁锅判给了塔塔尔部族人。

    乃蛮部族人气愤填膺,不敢在交易市场闹事,把仇恨都记在了塔塔尔部族人身上,先行离开市场,纠集一伙人,在路途上截杀了塔塔尔部族人。可惜截杀不彻底,一名塔塔尔部族人带伤逃回了部落,报告了本部落的头人。

    塔塔尔部如今实力高涨,族人都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习性,哪里把乃蛮部族人放在眼里,见乃蛮部族人竟敢截杀本部族人,小部落头人也不上报,直接率领族人杀向了乃蛮部报仇,把截杀塔塔尔部族人的乃蛮部小部落灭掉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自然瞒不住了,也就惊动了双方的王庭。原本双方两个小部落的争斗,还有通过谈判解决的可能,但是,塔塔尔部小部落灭掉乃蛮部小部落的时候,无巧不巧误杀了一名在该小部落游玩的乃蛮部首领的小儿子。

    乃蛮部首领率兵要为儿子报仇,塔塔尔部首领赵敏自然不会示弱,不说要保护族人,就以她身为大明皇上的女人,也不能丢了大明皇上的脸面。双方一场大战,塔塔尔部凭借强悍的实力,完胜乃蛮部。

    乃蛮部损失惨重,对此接过很不甘心,但也知道凭自己一个部落根本干不过塔塔尔部,于是,积极活动,意图和其他部落组成联盟。塔塔尔部短短数年便异军突起,成为方圆数百里内最富裕的部落,早就引起了其他部落的嫉恨,乃蛮部提出灭掉塔塔尔部平分利益的主张,立即获得了其他部落的积极回应,组成了一个反塔塔尔部联盟。

    当然,也有部落试图交好塔塔尔部,把乃蛮部串联各部落的消息,出卖给了塔塔尔部首领赵敏。塔塔尔部又战胜乃蛮部的实力,但却没有战胜部落联军的把握,于是,亲自写了一封求援信,派人送到大同府转呈大明皇上韩非。

    韩非看完书信,明白了塔塔尔部的局势,赵敏是自己的女人,如今有难自然要救,但他身为一国之君,却要考虑出兵北胡的得失,对大明北胡战略的影响。

    北边游牧民族,历朝历代都是汉家王朝的心腹之患,如何根治,一直以来都是韩非思考的问题。如今是否是解决北胡的问题的时机,韩非心里也没有确切的把握。塔塔尔部是大明树立的榜样,自然要保护起来,不然还有何人甘愿投效大明?

    韩非定下了出兵救援塔塔尔部的基调,剩下的就是考虑是否趁机在北胡扎下根,逐步把北胡之地纳入大明版图。当然,要想把北胡之地纳入大明版图,不是简单的军事占领,要收拢民心,才能长治久安。

    “宣内阁大臣御书房议事!”

    内阁大臣接到太监传达的旨意,连忙赶到御书房,“参见陛下!”

    “哦,诸位爱卿平身!”

    韩非正在查看一张地图,闻声招呼大臣起来,道:“今天召诸位爱卿过来,议议大明的北胡战略,在此之前,告诉诸位一个消息,塔塔尔部遭到周边各部联合攻击,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向朕呈送了求救信!”

    (本章完)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胡战略

    韩非将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的求援信,传示诸位内阁大臣,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如今乃蛮部和其他部落联军之势已经成形,就算大明朝廷出面调和,恐怕也不容易令他们罢兵了,要救援塔塔尔部,只有出兵北胡一途。不过,一旦大明出兵干预了北胡部落内部斗争,也就意味着长久以来不干涉的北胡内政的朝廷政策要改变了,这势必会引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弹。

    内阁大臣对此也是难以决断,御书房内静寂了一会儿,内阁首辅杜云奏道:“陛下,塔塔尔部自归顺朝廷以来,一向忠诚,此次有难,朝廷理应出手相助,不过,我朝秉持的北胡政策是不干预北胡内部事务,若是出兵干预,恐怕会激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弹。”

    稍停顿一会,杜云接着说道:“陛下,从顺义王求援信中可见,此次争端固然是因为乃蛮部先截杀塔塔尔部的族人造成的,但真正的起因却是理亏在塔塔尔部一方,故而老臣建议,朝廷派遣一使臣出面调解,令塔塔尔部出让一些利益,反正有朝廷的支持,塔塔尔部很快就会恢复元气!”

    杜云的话声一落,其他大臣也相继表示赞成。

    韩非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道:“不干预北胡内部事务,那是前朝定下的政策,不是大明的政策,大明最终目标是将整个北胡地区纳入大明版图,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彻底解决历朝历代北胡之患!塔塔尔部的利益等同于大明的利益,不管对错如何,决没有出让塔塔尔部利益的可能性!”

    内阁大臣听了韩非的一番话,又是兴奋又是忧虑,兴奋的是若能彻底解决北胡之患,那将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功绩,忧虑的是此事真的能够实现吗?

    “陛下有此雄心壮志,是大明百姓之福,臣等都愿意为此奋斗,但大明立国不久,国力并不充实,此时并不是解决北胡的最佳时机呀,若是此时出兵干预塔塔尔部和乃蛮部之争,激起北胡诸部联合反对朝廷就麻烦了,毕竟朝廷还未做好与北胡全面开战的准备!”

    “诸位爱卿,统一北胡之地是大明长期战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施,目前采取的策略有两条,一是朝廷给予优惠政策和提供保护以吸纳更多部落归顺朝廷;二是通过强悍的武力震慑试图挑战朝廷的部落。朕意欲出兵救援塔塔尔部,就是出于此点考虑,至于说是否会引发大明与北胡诸部的全面战争,这个可能性暂时很小,大明没有做好准备,北胡诸部同样没有做好准备。”

    韩非望了沉思不语的内阁大臣一眼,又道:“塔塔尔部不同于其他各部,不仅是因为该部一向忠于朝廷,更主要的,该部是朕早先布下的统一北胡的棋子,是整个北胡战略的重要一环,此次塔塔尔部危机正好可以作为大明实行北胡战略的起点!”

    内阁大臣闻言都是一震,疑惑的相互看了一眼,由杜云代表众人问道:“陛下对塔塔尔部做了怎样的部署?”

    韩非淡淡说道:“顺义王赵敏是朕的妃子,赵敏之子是朕的儿子,经过这几年的清理,塔塔尔部内掌权的头人都是心向朝廷的人!”

    这个消息是个重磅炸弹,内阁大臣都醒悟到韩非在当初出使北胡之地就布下这个棋子,这是何等周密的布置。

    杜云奏道:“陛下,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是大明皇妃,塔塔尔部等于就是大明领地,大明出兵保护皇妃理由充足,北胡其余各部没有理由反对,老臣赞成出兵!”

    “臣等也赞成出兵救援皇妃!”其余大臣也相继表态。

    韩非颔首道:“朝廷出兵不仅是救援塔塔尔部,而且要通过征剿乃蛮诸部联军,展现大明的强悍军力,以震慑其余各部!此战过后,大明军队不再回撤了,就驻扎在当地!”

    “陛下,大漠路途遥远,军需供应困难,若想保证大军供给,这耗费太大了!”

    “初期确实耗费不小,后面就降低了,而且对于大明国家战略来说,这点耗费是值得的!”韩非平静地说道:“大军驻扎当地不仅是象征大明对当地的主权,同时要保护派遣过去的劳工筑城,大明有水泥这个神器,修筑一座雄城耗费不了多少时间,等城池修筑好了,再以城池为依托,修路连通汉地,如此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陛下圣明!”杜云激动地说道:“有了城池的保障,大明攻守兼备,就能稳固对当地的统治了!”

    “杜国丈说得不错,有了城池,再移民充实,内地商贾也会蜂拥而至,北地和汉地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同样的道理,在大明军队控制的地方,再择地修筑城池关隘,连城一片,逐步推进,时机成熟了就设置县府,派遣官员治理,对当地牧民进行汉化,若干年后,北患自然消除!”

    “陛下圣明!陛下此举不仅解决了历朝历代的北患,也为大明开疆拓土万里,功在千秋!”内阁大臣兴奋的拜伏恭贺。

    韩非淡然道:“此举若能成功,不仅仅是朕的功业,也是诸位爱卿的功业,朕与诸位爱卿一起为此奋斗吧!诸位爱卿回去后,立即筹划此事,为了达到一战立威的效果,此次出兵援救塔塔尔部就以神机营为主力!”

    “遵旨!”

    这时,殿外侍卫忽然进来禀报:“启禀陛下,岭南行省大明海军八百里急递!”

    “快宣!”海军收复流求之战的战报总算传来,韩非心里也有些激动。

    一名海军信使进殿禀报:“启禀陛下,大明海军已经攻占流求岛,歼灭了岛上海盗和倭寇势力五万余人,阵斩海盗头目红胡子,俘虏了倭寇头目平原一郎!”

    “好,海军收复流求,不负朕望!”韩非又对内阁大臣道:“诸位爱卿,流求岛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必须尽快筑城设置县府稳固统治!传旨,设置流求宣抚司,从各部抽调官员充实流求宣抚司,任命海军军师蓝羽为流求宣抚司宣抚使,主掌筑城设置县府事宜!”

    流求的收复,顺利打开了海洋战略的局面,韩非对北胡战略的开启更加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章 一战定乾坤

    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获悉乃蛮部联合周边诸部,意欲攻击塔塔尔部,非常捉鸡。塔塔尔部的实力这些年确实大幅提升,但更多的是反映在财富上面,对部落人数、可战兵勇提升不是很多。尽管因为从大明朝廷获得了优良装备,部落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能够打败乃蛮部,若想打败乃蛮部和周边诸部联军,还是力不从心。

    赵敏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获悉不利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大明皇帝韩非发了一封告急信,同时也动员整个部落力量,积极备战。如今塔塔尔部的美好生活,谁也不愿放弃,得知诸部联军意图对塔塔尔部不利,整个部落都是同仇敌忾,积极响应赵敏的号召,集结起来准备抗击侵略。

    草原上一向信奉强人政治,弱肉强食是很寻常的事,塔塔尔部族人这些年依靠着大明朝廷的恩惠,生活越来越富裕,对周边部落越发有优越性。如今一向被塔塔尔部族人瞧不起的周边部落,竟然联合起来攻击塔塔尔部,在塔塔尔部族人眼里分明就是因为妒忌,是无法容忍的恶劣行为。

    告急信已经发往大明京城数天了,赵敏也知道大明朝廷作出决定,并出兵救援,不是简单的事,肯定要耗费一段时间,赵敏一方面集结兵马备战,一方面下令族人向长城附近迁移,尽量靠近大明,这样援兵就能及时赶到。

    塔塔尔部的异常举动,传到乃蛮部和周边诸部,他们意识到赵敏已经获悉了他们的计划,也加快了兵马集结。他们商议的时候也提到,鉴于塔塔尔部与大明朝廷的良好关系,大明朝廷是否会出兵干预,不过他们商议下来的结论,认为大明朝廷实质性干预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大明立国不久,国内还不稳固,应该不会贸然出兵境外,而且大明的前身大华,一向奉行不干预北胡内政的政策,大明与大华一脉相承,也应遵守此项政策。

    更主要的,塔塔尔部非常富有,在周边部落眼里,绝对是大肥肉,早就虎视眈眈了,此时有了借口,哪有轻易放弃的道理?

    乃蛮部和周边部落联军集结得非常快,共计三十万兵马迅速压向塔塔尔部,塔塔尔部可战之兵只有二十万,人数上处于劣势,还要保护老弱妇幼的族人以及牲畜,不备联军掠杀,形势越发严峻。赵敏只得命令军队且战且退,逐步向大明边境靠拢,等待大明援兵到来,幸好塔塔尔部武器装备比较精良,在战斗初期还能基本维持相持不下的局面。

    时间拖延了将近半个月,塔塔尔部军队和诸部联军大小战斗了数十场,战况非常惨烈,双方都耗损了数万兵员。庆幸的是,塔塔尔部终于退到了大明边境不远。

    今天又是一场恶战后,塔塔尔部各小部落头人聚集在顺义王赵敏身边,有人忧虑地说道:“大王,大明朝廷的援兵怎么还没有消息,大明皇上到底会不会派遣援兵?我部军队折损了将近八万了,联军虽然也没讨到便宜,但联军集结的并不是全部兵马,若是他们再集结后备兵马,我部就有灭顶之灾呀!”

    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