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引尸经-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几个人回到会议室里,在等人的间隙里,我还问了问刘小光,关于下一步发掘的情况。
  刘小光告诉我,墓室的外围还在清理当中,这回他回去以后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该是主墓室的发掘了。
  之前发掘出来的这些青铜器,很有战国时代燕国的风格。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次考古发掘显得极为重要,
  因为在历史上,燕国的疆域在东三省这里,基本上到了辽宁就终止了。在燕长城的外面,北面是东胡,西面是高夷。
  所以这座古墓,一旦要是被确认为是燕国贵族的墓葬。那就说明在战国时期,燕国的疆域曾经到达过吉林省中部的长白山一带。
  这在历史研究的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我们在这边两个聊了一会儿,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时间,常如冰找的那个人来了。
  常如冰去博物馆的大门口,把这个人接进来以后,我们所有人看到这个人以后,全都吓了一大跳!
  不是因为别的,这个人长得未免也太老了!
  我就见这个人满脑袋的白发,一根根的都向后梳着。脸上就像一个干瘪的东北大枣一样沟壑纵横。
  他嘴里面的那口牙明显是假牙,眼窝深陷几乎看不见眼睛。手上和脸上,凡是露肉的地方,全都长满了老年斑。他那两只手干枯的,就像鸡爪子一样!
  这个人身材本来就不高,腰身又几乎弯成了一个问号的形状。所以当他站在那儿的时候,看起来还没我的裤带高!
  只见他手里面住着一根拐棍,哆哆嗦嗦的在常如冰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常如冰居然还有脸管这叫“硬朗”?
  我估计这位老人家走进去的所有地方,不管是商店还是公交车,看见他的人想到的第一句话一准儿是:“他不会死在我这儿吧?”
  我一看见这老头的形象,我就知道了这怎么回事。于是又好气又好笑的看了常如冰一眼!
  常如冰找来的这个人,必定是个仙家。但是一位仙家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老成这个样。
  看来常如冰是,担心他的话语中出现破绽,所以非要让这位老仙把自己弄成这么老态龙钟的样子。让他以一位民国土匪窝亲历者的身份,来亲身讲述这件事了!
  还好,这不是明朝时候的事儿!我想到这里的时候,越想越觉得好笑!
  这老人很快的就在我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在椅子上坐下了。不过他一开口,声音倒是很清楚。另外他的脑子看起来也并不糊涂—其实人家本来就是装的。
  “我叫常如山,”只见这个白发老者故意装作老眼昏花,把桌上的茶杯弄的哗啦哗啦直响:“听冰丫头说,你们有过去的事儿,想要问我?”
  我一听常如山这个名字,立刻就是一激灵!然后我马上转过头,向着常如冰看去。
  “我弟弟!”只见常如冰趁着刘小光不注意,无声地摆出了个口型向我说道。
  我去!感情这是常姐的亲弟弟来了!


正文 第415章 :金鸡满槽、四梁八柱


第415章 :金鸡满槽、四梁八柱
  既然这个人是常如冰的弟弟,我估计他原本的模样最多也就是二十五六岁。那他现在这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就肯定是装出来的。
  这样一来,我也不担心他突发急病,马上就要咽气之类的事。于是就立刻开始问他,关于“长苗儿会”这个组织的问题。
  这件事可能直接关系到阿远的失踪,还有这些天以来刘江见到的各种诡异事件,很有可能这个“长苗儿会”就是这件事的关键。
  听我问起了这件事,只见常如山想了想说道:
  “这个长苗会啊,是咱们这二几年时候的一个小绺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一段时间他们会里有了钱,买了一批好枪。”
  “当时会里的骨干成员,用的都是20响的长苗儿匣子,都是金鸡满槽…哦”!
  常如山估计我没听懂,也是连忙解释了一下。
  “当时的匣子枪就是驳壳枪,全名叫毛瑟军用手枪。德国在1896年就开始生产了,当时咱们国家各省军阀也都在造,但还是德国和捷克产的最好。”
  “我说的这种“金鸡满槽”。就是其中最好的一种。一般的匣子枪两侧的加强筋都是凹陷下去的。但是只有这个“金鸡满槽“是鼓出来的,而且使用的还是那种加长的20发弹匣。这种枪可以通过枪后面的快慢机,调整成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射击方式”。
  “而“长苗儿”指的就是匣子枪的枪管加长型,长枪管会让射程更远一些。”
  “当时在那个时候,绺子里面的小崽子,有的连一把土火枪都没有,只能拿个扎枪头子(红缨枪)做武器。所以一个绺子里面的头目和四梁八柱都能配上这种枪,那是相当奢侈的事。所以这“长苗儿会”也就因此得名”。
  “这个长苗会基本上什么事都干,劫道、绑票、砸响窑,原本也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可是忽然有一天就有钱了”。
  “我后来听说,是他们大当家(匪首)的带人进关(去山海关以南),做了两笔买卖赚的钱”。
  “他们大当家的是什么人”?我向着常如山问道,
  “长苗儿会的大当家的叫卢四旺,喝号(江湖名号)叫“望山好”。
  “传言说,他带了四五个人上了天津,接连绑了两个肉票,都是回报丰厚。这样他们才有的钱”。
  只见常如山想了想说道:“也就是在他们有了钱以后,这帮人的路子忽然变了”。
  “原本干的那些买卖也不怎么干了,开始转行干起了偷坟掘墓的买卖”。
  “据说是卢四旺在天津搭上了一条洋人的线,觉得这砸响窑的买卖不如扒坟来钱多,于是索性就转行了”。
  “他们绺子里面的“字匠”…呃…就是“房门柱”…哎呀!跟你们这些人说话太费劲”!
  只见常如山说着说着就发起火来,被常如冰在边儿上咳嗽了一下,立刻就吓得缩了一下脖子。
  只见他顿时就老实下来,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解释道:
  “这东北的土匪,讲究个四梁八柱”。
  “其实这四梁八柱。原本是盖房子的时候的规制。后来就被用到了土匪的职责划分上面”。
  “这四梁是:托天梁、顶天梁、顺天梁、应天梁。”
  拖天梁是军师,顶天梁是炮头,就是敢死队长兼前敌指挥。
  顺天梁是后勤,应天梁是“水香”,就是负责安排岗哨警戒的。
  而八柱就是:“扫清柱”相当于是办公室主任。“狠心柱”管秧子房,就是看押肉票的地方。
  “白玉柱”管马号,“插签柱”是侦察兵,“递信柱”是联络官。
  “房外柱”又叫花舌子,是专管和被绑票的家属讲价钱的。
  “最后一个叫“房门柱”又叫“字匠”是专门给人写信的,就相当于是文书”。
  “这就是四梁八柱了,基本上凡是大一点的绺子,都有这么个配置,他们各司其责,该是谁的活就让谁干”。
  只见常如山说到这里,终于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道:
  “他们长苗会里面的字匠原本就是个风水先生,因会写字,所以才被他们掳上山入了伙”。
  “就是靠着这个“字匠”帮他们看风水,这帮长苗儿会的人,据说那一阵子挖了不少大墓”。
  “基本上就是这些情况,”只见常如山说道:“我知道的大致就是这些了。”
  “这要是在当年,民国十几年的时候,他们会里的人,我多少还能认识几个。放到现在就算了,估计他们这些人谁也活不过我。”
  只见常如山说到这里,偷偷朝我挤了挤眼睛,然后端起茶杯开始慢条斯理的喝茶。
  我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顿时就明白了,原来这个长苗儿会,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武装盗墓团伙。
  我一看考古队的副队长刘小光,只见他一脸狐疑的看着那个常如山老爷子,一时之间,他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其实就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老爷子满口的黑话,当年肯定也是这附近土匪里面的一员。要不然他对土匪的内情,绝不会了解的这么清楚。
  “你要干啥”?我小声对着刘晓光说道:“还想要报警是咋的?”
  “你觉得他老人家这个样,警察部门哪个地方敢收他?”我看了看刘小光:“现在他就是上了警车,都未必能活着下来!”
  “更何况,他当年就算干了些什么事儿,90年过去,那也早过了追诉期了吧?”
  听我这么一说,只见刘小光立刻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哪有那个意思?这是你请来的客人,这是帮咱们做调查来了,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我跟刘小光说这两句话的功夫,只见常如冰把那块刻印着两支长箭的铜元,给常如山递了过去。
  常如山看了一眼之后,立刻就说道:“双箭双翎,这是他们绺子里的“老疙瘩”!
  “啥?啥意思?”我立刻好奇的问道。
  “这是长苗儿会的号牌,这“铜子儿”上面,大当家的是三箭三翎,四梁八柱是单箭三翎…三翎就是箭羽上面是三道沟”。
  “带双箭双翎牌子的,整个绺子就一个人,他就是“老疙瘩”。


正文 第416章 :老疙瘩、一串金、十二指


第416章 :老疙瘩、一串金、十二指
  “啊?这个老疙瘩,他的地位难道比四梁八柱还高?”我纳闷的问道。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只见常如山笑着说道:“按照规矩,绺子里每抢回来的东西,都会平分成三份儿。”
  “一份儿归大当家的,一份儿归“老疙瘩”,剩下的三分之一,大伙儿再分!
  “我去!这么有地位的一个人,你应该认识他啊?”我对常如山说道。
  “我还真不一定认识,”只见常如山笑道:“老疙瘩是干啥的你不知道吧?”
  “我连这名儿都是头一次听说,我上哪知道去?”我笑着说道。
  “听我给你讲啊”!只见常如山说道:
  “这个老疙瘩,大伙砸响窑(攻打武装地主院落)做买卖的时候,他从来不动手。就往外围山坡上一躺,愿意睡觉就睡觉。
  “要是这一趟生意做的风平浪静,他回来就分三分之一的钱财”。
  “可要是漏水(消息走漏)起跳子(官兵上来抓捕)了,到时候绺子里的人,大伙儿就全撤了”。
  “最后就留下这个“老疙瘩”一个人,他单马双枪负责殿后。这“老疙瘩”得把所有的官兵,靠他一个人压住。直到自己绺子里的人都走远了,他才能撤”。
  “这老疙瘩,必须得是手黑、管直(枪法准)、腿快、心活、的人才能干得了。”
  “他为啥分那么多钱?就因为“老疙瘩”这个位置,是死亡率最高的一位头领!”
  “这样的高位职业,所以这“老疙瘩”的座位就会经常换人,你才说你不一定认识,是不是?”我这才恍然大悟的对常如山说道。
  “对啊!”常如山笑了笑:“估计两三年的功夫,他们的老疙瘩就得换六七个,我哪儿能都认识啊?”
  “这个人…”我想了想说道:“他身上有个特征,左手缺了两个手指头。”
  “啊!”让我没想到的是,常如山立刻就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样,马上低呼了一声!
  “这个人,我还真认识!”只见常如山的眼睛就是一亮!
  “他那两根手指头是不是从这儿断的?”说着,只见常如山举起了自己满是老年斑的左手,然后在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节那里比划了一下。
  “就是他”!我们屋子里的几个人立刻都是连连点头。这一下子,大伙全都兴奋起来了!
  没想到,这个死在盗洞里的民国盗墓贼,我们居然找到了一个认识他的熟人!
  “给我讲讲这个人”。我也觉得这事儿简直是匪夷所思,连忙向着常如山说道,
  只见常如山想了想说道:
  “这个切了俩手指头的家伙叫做“钱崇德”,外号叫“一串儿金”,他倒确实是长苗会里的人”。
  “这家伙平生就两样爱好,一个是牌九,一个是搞女人”。
  “有一回他输的精光,于是一气之下,砍了自己一根手指说不赌了。结果连一个月都没到,他就故态复萌又开始赌钱”。
  “这一次,他输了一大串子“韭菜叶”…哦!就是黑话里说的金戒指”。只见常如山解释道。
  “这些金戒指用铁丝穿着,是挺大的一串。里面有他抢来的,也有从他相好的手里骗来的。没想到,这回一下子全输了”。
  “结果这小子一气之下,又剁了自己一根手指头说要戒赌”。
  “结果,他当然还是没能戒了赌,倒是让他从此留下了这个“一串金”的外号”。
  “这个“一串金”钱崇德,当年在袁世凯的手下当过新军,枪法挺准。所以在附近的土匪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关于他的事儿,我大概就知道这些”。只见常如山说道:“当年我们也就是见面点个头的关系,我跟他不是很熟”。
  “哦”!我点了点头。
  说实话,常山提供的这些情况,对于我来说只是对当初他们这个长苗会,在盗挖这座古墓这个时候的背景了解了一些。
  但是现在来看,长苗会和最近发生的这件灵异事件,看来倒是没什么直接联系,所以对我的帮助不大。
  我正在这边想着,这伙快一百年前的长苗儿会,和阿远的失踪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的时候。
  正在这时,只常如山忽然笑了一下说道:“但是我们背地里说起长苗儿会的时候,经常拿一串金的手指头找乐子”。
  “因为那个长苗儿会的大当家的卢四旺,他两只手都是六指儿,拢共有十二个手指头。所以我们经常笑话他们长苗儿会,说他们大当家的和老疙瘩加在一起,正好二十个手指头,一个都不缺!”
  “扑哧”一下,听他这么一说,黄九如和常如冰立刻笑了起来,就连若雪姐姐也是面带微笑。
  我正想笑的时候,却就看见一边的刘小光,却是猛地皱紧了眉头!
  “咋了刘队?”我连忙向刘小光问道。
  只见刘小光的眼神不住移动,心目中好像对一件事产生了巨大的疑问。他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慢慢地坐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