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引尸经-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翻开的书页上面,我还看到还不断的有各种手绘的插图。
  梅观林接连翻了几页之后,猛然间,他在其中一页上停了下来。
  当我凑过脸去看的时候,发现在书页上面画着一个青铜器的残片。在那块青铜器上面,大大小小有着将近二十个字的铭文。
  我一眼看去,就发现这些铭文上面所用的字体,和我这片青铜器上面的三个字非常的相似!
  “这是什么字?”我一见梅大哥找到了这三个字的出处,连忙喜出望外的问他。
  “这是…秦王破冢书!”只见梅观林的脸色,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
  “秦王破冢书?”我惊讶的看了一眼梅观林:“是干什么用的?”
  “不知道!”梅大哥答应的倒是干脆。
  梅观林大哥随即向我解释道:“在古代,书有百体,随便一列举就有一大堆不同的书写方法。其中还有很多冷僻的书体,这些一般都是各个行业里面创造出来的专业文字。”
  比如说,汉末的摸金校尉,就自创了一种“哑书”,出了正宗传承的摸金校尉,没人能看得懂。
  此外,还有沿海疍民的“女书”,专门记录古琴谱的“琴书”等等。当然,其中很多都已经失传了。根据记载,其中比较怪异的几种,就有金鹊书、虎爪书、倒薤书、偃波书、信幡书、飞帛书、虫食叶书、龙虎篆、麒麟篆、反左书、行押书、半草书等等。现在这些书体不但都已经看不见了。而且就算是
  有人发现了这样的文字,也没人认识。
  比如说记录古琴谱用的专用文字,在一个字上面就同时记录着几根手指的指法。会的人一看就明白,不会的人看起来就跟天书没什么区别。
  “还有在你们医药方面,”梅观林指了指我:“用来治病的祝由十三科里面的“符书”,不是专业人士,也根本没办法看懂。”
  “这“秦王破冢书”就是异体书中的一种。这种字体不过是在唐人写的《百体书录》中提到了他的名字而已。具体它是干什么用的,还有如何破译,那就根本没人知道了。”
  “既然唐人都不知道,那么现在就更是没人认识了。”梅观林最后遗憾的看了看那个青铜条。
  “可是事实证明,直到宋代还有人在使用这种书体啊!”我指了指青铜条。“这个东西,不就是最好的实物证明?”
  “不排除这种书体,作为一种隐蔽的专业技能,在小范围内秘密的流传的可能。”梅观林大哥接着说道:
  “但是这种“秦王破冢书”在宋代只怕都没有几个人认识。要是在现代,你要想找到认识这种书体的人,恐怕就更难了!”
  “也对啊!”我气馁的坐在椅子上。
  “秦王破冢书…秦王破冢书…”我嘴里嘟嘟囔囔的念叨着。“秦王!”猛然间,我心里想到了一个人!


正文 第835章 :永嘉金门客,方士镇魂书
  剑灵老哥!他是先秦时候的人!
  我一下子,喜上眉梢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剑灵老哥!剑灵老哥?”我接连招呼了几声。
  见剑灵没有反应,我索性叫道:“这里有把绝世名剑,要不要吃吃看?”
  “啥?哪儿呢?哪儿呢?”这招儿果然有效,剑灵立刻就上线了!
  剑灵这一阵子正在负伤疗养,已经有好几天没露面了,这一次终于被我喊了出来。
  这位老哥是秦朝过来的,如果要是他再不认识这“秦王破冢书,”我估计我们也就只能抓瞎了。
  果然,剑灵看了青铜片以后,立刻就说道:“这是镇魂书么,有个撒稀奇?”
  只要认识就行!我一听他这么说,立刻就是喜出望外!
  看来这“秦王破冢书”,这个名字是后人给起的,这这种书体在先秦的时候,叫做“镇魂书”。
  “上面写的到底是啥?”我赶紧问剑灵。
  “这三个字?”剑灵说道:“法、大、德!没头没尾的,也不知道是个撒意思?”
  “这东西本来就是残件儿,”我连忙向他解释道:“对了,这镇魂书是干什么用的?”
  “镇魂书?”剑灵说道:“就是方士写的,用这来镇魂押魄,封印妖魔用的鬼画符,那种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明白了,”等到剑灵回去以后,我又看了看大家,这才说道:“看来这秦王破冢书,是古代的方士创立出来的,然后被一直流传下来,用作镇压邪物。”
  “再后来,根据刘墨林大哥的断代,在宋朝的时候有人做了个东西,把这字体铸在了青铜上面。”
  “咦?”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看见在我旁边的朱家卫,正拿着一个高倍放大镜,把整个脸贴在桌上的青铜板上,正在仔细的看。
  “你看什么呢?朱兄?”我捅了捅朱家卫的肋巴扇儿。
  “所以说,这些老年人的眼神儿就是不济!”只见朱家卫抬起头来,笑嘻嘻的看着大家。
  “这后面,不还有一排小字呢吗?”
  “什么?”我听到他这么一说立刻就精神一振,连忙凑过去看。
  果然,在铸着“法大德” 三个字的另一面,有着一排细如蚊子脚的小字。
  这几个字看来是用利器刻划上去的,并非铸造而成。所以笔画异常的纤细。再加上字体被青铜锈所覆盖,所以几乎看不出来。
  但是,在这根青铜板被磨成刀刃的那个地方和青铜锈的交界处,还是露出了字体的边缘,结果被眼尖的朱家卫给看见了。
  等我用放大镜仔细看的时候,才发现这行小字几乎全被斑斑的锈迹所填满,和青铜锈已经成了一个平面,看起来是完全看不清楚了。
  “不行!”我一下子站了起来:“有砂纸没有?”
  “你要拿砂纸打磨青铜器的锈片?”屋子里的一堆半大老头,一起朝我瞪着眼睛,好像我要当众糟蹋民女似的。
  也难怪我这几个老大哥如此的激动,把青铜器上面的锈给打磨掉这种事,确实在古董行里,可称得上是大逆不道。
  对于他们来说,青铜器的美感和价值,完全体现在色彩斑斓的锈色上面。
  而且用于断代和鉴别真伪,锈色是最主要的因素。可以说,把青铜器上面的锈给打磨掉,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糟蹋东西。
  不过现在我也顾不得这些了,我朝着梅观林要来了细砂纸,开始蘸着水,在那些小字上面细细的研磨。
  “折戟沉沙铁未消,细将磨洗认前朝……”赵海南还在那里感慨的吟诵诗篇,我几下已经把铜锈磨了下去。
  等到铜锈磨掉,锃亮的青铜本质就显现了出来,而那些笔画就算是再细致,沟槽里面的铜锈却还在。
  这样一来,那几个小字反而显得分外清晰,一下子显现在我们几个人的面前。
  由于这个铜器是折断的,所以这几个小字,也是和前面的秦王破冢书一样,没有了上下文,写的没头没尾。
  我清楚的看见上面写着“…永嘉金门羽…”这几个字。
  至于剩下的字,不是被磨成片刀的时候磨平了,就是断到外面去了。
  我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立刻就是一惊!
  “金门羽” 这三个字的后面虽然没有了下文,但是我却清楚的知道,后面一定是个客商的“客”字!
  “金门羽客!”我惊讶的说道:“这是王文卿留下的!”
  “你居然知道这个!”这下子,轮到他们这几个老哥哥惊讶了。
  只见赵海南惊奇的说道:“看见这金门羽客,你就能知道是王文卿?你小子不简单哪!小叶!”
  赵海南啧啧赞叹的说道:“我还以为你这小子不学无术,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呢。没想到,你比刘墨林他们几个老家伙都强!我敢说,他们几个都不知道这金门羽客是圆是扁!”
  “挤兑谁呢?”刘墨林被他这么一说,当时就翻起了白眼儿。
  “我们这叫术业有专攻,谁像你那肚子,像个大酱缸似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往里装?”
  眼前的这个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除了赵海南,其他的人都不知道这个金门羽客王文卿是怎么回事。
  至于说我为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我在和星流祖师谈论云箓天符的时候,说过起这个王文卿。
  当时星流祖师说,这云箓天符是道家的至宝,世上能够得传一部的人,无一不是那一朝代道家的风云人物。
  在这里面有一个人,他一人就得到了两部云箓天符,这个人就是北宋的道士王文卿。
  这个王文卿得到的云箓天符,一共有两部。一部叫做“飞章谒帝”之术,另一部就是五雷天心正法。
  自此以后,王文卿还创立了道家的一个分支,叫做“神霄派”。
  可以说,后世号称自己会掌心雷、或者是五雷天心正法的人,全是他的徒子徒孙。
  “不过你这次,可是猜错了。”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这个金门羽客,可不是王文卿!”“啊?不是王文卿?”我纳闷的说道:“难道还有其它叫金门羽客的人?”


正文 第836章 :斗法林灵素、迁都宋徽宗
  “这金门羽客,只不过是个称号,懂不?”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光是据我所知,就有三个被当朝皇帝授予“金门羽客” 称号的人。”
  “这三个人,一个是五代末期的道士谭紫霄。他得异人传授“魁罡斗极观灯飞符”之术,还有“上清天心正法”所以被五代时候的南唐烈祖,奉为“金门羽客”。
  “第二个人,就是你说的王文卿。他以“飞章谒帝”之术和“五雷天心正法”名扬当世。在宣和四年,被宋徽宗奉为“冲虚妙道先生”“金门羽客”。
  “可是,这青铜板上的“金门羽客”却是第三个人。”
  赵海南笑着说道:“这个人叫做“林灵素”,是王文卿的弟子。在王文卿之后,被徽宗奉为“通真达灵元妙先生”,“金门羽客”!
  “你怎么知道是他?”听到这里,我纳闷的向他问道。
  “那上面不是写着“永嘉”两个字的吗?”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
  “第一个金门羽客谭紫霄,他是山东人。第二个王文卿,人家是江西人。只有这个林灵素,才是温州永嘉人。”
  “原来如此!”听到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得心悦诚服!
  还得说是人家专门考古的,分析起事情来头头是道。而且知识渊博,说起这些古代的事情来,简直就是如数家珍。
  “这么说,这个青铜板的作者,就是这个林灵素了?”我听到这里以后,心里不由得暗自惊奇。
  那养貂的一家人,在他们家里,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东西?
  “赶紧的,给我讲讲这个林灵素!”我心里边的这个疑惑,当然不可能在这里得到解答。于是我又转过头,向赵海南问起了林灵素的事。
  “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有意思得很!”只见赵海南咂吧着嘴,感慨的说道:“可以说,差一点他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怎么回事?赶快讲讲!”这时候,朱家卫他们一伙儿人,也都兴致勃勃的坐了下来,听赵海南讲古。
  “当年的林灵素,因为道法非凡,被徽宗皇帝信重。但是这林灵素可是一个很有本事,而且很有操守的人。”只见赵海南慢慢的说道:
  “通过几件事,你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注意了!”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赵海南忽然一板脸,正色说道:“接下来我给你们讲的,可都是《宋史》上正史所记载的,不是什么邪路子野史!”
  “知道!知道!”听他这么一说,大家赶紧答应。
  “根据《四库总目》的作者,宝庆二年的进士赵与时记载。徽宗时,皇太子对林灵素不满,以为他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妖人。”
  “于是,皇太子就找来了十二个法术精湛的胡僧,他上书给徽宗,要这些胡僧和林灵素当面对战。”
  “于是,宋徽宗就问林灵素,愿不愿意应战,林灵素当然是爽快的就答应了。”
  “当时,他跟徽宗要了一千斤木炭,在庭院中间用木炭摆了个假山,中间还留出了一个洞口。然后,林灵素让人把这木炭给点燃了。”
  “等到这些木炭尽数燃烧充分,整个山洞变成了一个火洞的时候。林灵素说:这十二个胡僧里面,要是有人能够从这边进去,从另一边出来,就算他输。”
  “结果那十二个胡僧当场就怂了,除了磕头求饶,再没别的话。”
  “于是林灵素施施然的,就从火洞这边钻了进去,然后从那边慢慢的又走了出来。浑身上下丝毫无损。”
  “当时这样的斗法,其实在当场一共进行了三轮。”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我就不跟你们一一细说了,总而言之林灵素的本事,那是经过了实际验证的。”
  “哦!这老道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这时候,就听朱家卫在一边凑趣的说道。
  “还有第二件事,”只见赵海南接着讲道:
  “在那个朝代,正是蔡京当政。这个大奸臣把当时的清正之臣,全都给害的罢了官。这些被害的人,都被当时称为“元祐奸党”。
  “结果林灵素在跟徽宗一起的时候,在当时皇宫中的太清楼下,见到了立在那里的“元祐奸党碑”,他当即就郑重其事的向那个碑行礼。”
  “徽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朝那个碑行礼。”结果林灵素说:
  “那上面的苏东坡、黄庭坚、秦观等人,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他不可不拜。”
  “而且就在当场,林灵素还做了首诗:“苏黄不作文章客,童蔡翻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只见赵海南笑着说道:“这“苏黄”,就是苏轼和黄庭坚,而“童蔡”就是童贯和蔡京!”
  “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现在的人当然是一听就知道。可是在当时那个时候,蔡琴正是权倾朝野之际。像是这样的话,又有哪个胆大包天的人敢说出口?”
  “如果说第一件事说的是林灵素的本事,那么我刚才跟你说的第二件事,说的就是他的风骨了。”只见赵海南郑重其事的说道。
  “原来他是这么一个人啊!”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是对这个林灵素暗自佩服。
  “还有第三件事,就更是耸人听闻了。”只见赵海楠接着往下讲。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