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引尸经-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我假意叹了口气,对魏警官说道:“你怎么不想想,我能像你弟弟那样吗?”
  “你怎么了?为什么你就不行?”魏警官奇怪的问道。
  “就凭我身上的本事和手段,要是撩起妹来,谁能招架的住?”我说到这里,双眼意味深长的着看向了魏警官。
  这一下子措手不及,把我眼前的美女警花顿时弄了个大红脸。只见她站起身来,慌不择路的就要走。
  看见她这么慌张,我不由得心里就是一喜!
  这还是我第一次,跟这位美女警官开这么过分的玩笑。看来跟大江说的不一样,我跟这位魏警官,并不是一点儿戏都没有!
  要是这位大美女心里没有我,我刚才说出这样的话来。妥妥的一道冷若冰霜的眼神,就已经顶过来了!
  我估计,要是说这话的是她瞧不起的人,当场挨一巴掌都有可能!这位大美女哪至于慌张成现在这样?
  只见魏警官走到房门那里,忍不住回头看了我一眼。她一看我还在笑嘻嘻的看着他,立刻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房门在她身后,“哐!”的一声关上了。
  我越想刚才的事,越觉得有意思。自顾自的张大了嘴呵呵傻笑着,一头倒回了床上。
  那一天,到最后到底还是魏警官开车,把我和大江从医院送回了家。


正文 第121章 :绣花鞋,赌石,古董店


第121章 :绣花鞋,赌石,古董店
  回到家里以后,黄九如被我哄了几次也就好了。
  我们都知道当时我和巨兽拼命是为了什么,所以黄九如揍了我一回,在我答应下次绝不轻易拿命和人家拼之后,立刻也就恢复如初了。
  “再有下次,要拼一起拼!不准撇开我!”黄九如是这么对我说的。
  说到拼命,我在医院里面已经决定好了,绝不能再让大江跟我一起冒险了。我一共就带他出去了两三次,结果几乎每次他都是遍体鳞伤的回来。
  李万通那次,他就在家里躺了一个星期才好。这次干脆就住进了医院。这家伙跟我一样,也是家里边的独生子。就是从任意一个角度上来说,我也不应该让大江跟我这样去出生入死的冒险。
  因为这件事,大江还跟我哭了一鼻子,不过他到底还是死活没能犟过我。
  我查了一下关主任给我的那张银行卡,发现那上面竟然有10万块钱的存款。大江也和我一样得了10万块钱奖励。我把我那张卡交给了大江。让他拿着这20万,到县城里面去做个买卖。
  大江死活也不同意,到后来非说算是我入股,他这才收下了这笔钱。
  我告诉大江,我要是哪天死了或者失踪了,让他时不常接济一下我的瞎姥爷。
  没过多久,大江就在城里开了个发廊,雇了个经理在那儿看着。他自己倒是依旧每天跟我泡在一起。据他说,就是不能跟我在一起出去治病救人,听我说说也过瘾。也比成天在发廊里当小老板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眼看着夏季来临,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
  我们大家都没再提枣花湖小岛的事。事实上,那些出生入死的经历,也慢慢的在我们的记忆里,开始渐渐模糊了起来。
  但是,就像是人生其他的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这件事情虽然被我们渐渐的淡忘,但是我知道,它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影响,却终究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
  在这一天,黄九如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摆弄着大江给我买的智能手机。
  大江一边教我用这手机上面的社交软件,一边质疑我的智商。
  “不是我说你叶子,”大江叹着气对我说道:“不管啥东西,只要跟电脑一扯上点关系,你就笨得跟猪一样!”
  “磕碜谁呢?”我一边低头在手机上乱戳,一边还不忘了犟嘴:“我连个汉语拼音都没学过,你让我摆弄英文?你要是不服,我把手机调成拉丁文的,你看你能不能整明白!”
  我正说着,就觉得大江在我后脑勺上,重重地拍了一下!
  “就这点事,至于揍我吗?”我也火了,把手机往炕上一扔就要还手。
  “看电视!看电视!”我一回头,就看见大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屏幕,向我说道。
  “啥情况?”我也把目光向着电视投过去。
  在电视上,正演着一条新闻。
  我一看,原来这条新闻报道的是,在本市开放了一家大型的古董市场,很多家商铺纷纷入驻之类的。
  电视屏幕上,一个女记者正采访着其中一家商户。
  他俩说得全是套话,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大江让我看的,是那两个人的背景。
  这家商铺,看来是一家经营着古代兵器的店铺。在这两个人的身后墙壁上的玻璃柜子里面,摆的全是一把把的刀剑兵器!
  还没等我多看上几眼,电视上的采访就结束了。只见镜头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女记者的身上,
  只听女记者字正腔圆地向着镜头说道:“好,让我们感谢古兵器收藏鉴定专家,刘墨林先生对我们的解答…”
  镜头一转,屏幕上播出的已经是下一条新闻了。
  不用大江说,我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这些天以来,他看我始终对着那把短剑若有所思的样子。就知道在我的心里面,对这件事情有疑问。
  既然刚才被采访的这位刘墨林,是一位古兵器专家,那么让他看看我的半截剑尖儿,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
  我和大江眼神对了一下,还没等我开口说话。
  在沙发上,黄九如已经嘁哩喀喳,把一根黄瓜吃进了肚子里,正在用黄瓜尾巴在脸上涂抹着做美容。只见她扭过脸来,带着一脸黄瓜汁向着我问道:
  “咱啥时候出发?”
  “现在!”我看了看时间,从炕上“嗖!”的一声,跳了下来!
  “我…”大江正要开口说话,被我看了一眼,眼神立刻就虚了下来。
  “本来我也想回发廊看看,正好顺路…”大江蔫头耷脑的说道:“古董市场里面人来人往的,又没什么危险!”
  “也对!”我拍了一下大江:“一起去!”
  “耶!”黄九如忙不迭的去洗脸,大江在屋里面抽筋一样,跳了一阵街舞以示庆祝。
  我把短剑塞进了新买的挎包里面,我们三个人走出了门。
  为了方便在县城里和家里来回往返,大江买了一辆摩托车。我们俩人挤在一辆摩托车上,黄九如没了座位,只好钻到我的挎包里。我们三个一路奔了市里。
  到了市里,已经是中午时分。我们一头钻进了古董市场,在里面开始找那家经营古兵器的店铺。
  黄九如就喜欢热闹,一进了市场,她立刻就变成了人形,在市场里四处乱窜,没一点老实样。
  “哎!”黄九如指着一玻璃柜的三寸金莲绣花鞋朝我嚷道:“这鞋我穿过!”
  “赌石!赌石!看见没?”没过一分钟,黄九如又拉着我的袖子:“你拿你那眼睛看看!啥石头能瞒过你?”
  “你拉倒吧!”我拉着黄九如就走:“我这眼睛一用就犯病!还赌石呢!赌命呢那是!”
  我拉着黄九如走了两步,猛然间想起来,连忙向着黄九如问道:“哎?妹子!倒是你!”
  “我?我咋了?”黄九如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的看着我。
  “你前清出来的人儿,那可是吃过见过的人物。认识真古董不?”我兴奋的对黄九如说道:“捡个漏,咱也弄俩钱花花?”
  “切!”黄九如一听我跟她说的是这个,顿时就是一脸的不屑:“啥都不懂!”
  “啥叫捡漏知道不?”黄九如指着我鼻子对着我说道:“那得有人“丢”,你才能“捡”!
  “就这世道,”黄九如说道:“全民玩古董的年月,假的都当真的收藏了,你还想捡漏?”
  黄九如说完,看见我有点气馁,她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再说了,这满市场哪有真古董啊?都特么工艺品!”
  “姑奶奶,你小点声!”我一听黄九如这么说,立刻就彻底打消了倒卖古董的念头,连忙伸手捂住了黄九如的嘴:
  “在人家古董店门口这么说,你这相当于踢馆!你知道不?”我一拉黄九如:“赶紧走!”
  就这样,我们满市场的找了一阵,终于找到了那位刘墨林的店铺。
  一进店铺里面,我就发现这家店铺,跟平常的有些不一样。
  跟那些卖手串和挂坠的店铺不同,古兵器这样的东西,显然关注的人比较少。所以铺子里很清静,一个顾客都没有。
  我再向着四周一看,
  霍!满满一屋子的寒锋利刃!


正文 第122章 :青铜削,春秋霜


第122章 :青铜削,春秋霜
  一走进这家店铺的门,我就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了一声。
  到底是卖兵器的,虽然这里面一件一件全都是古董,但是这些长刀短剑一件一件的挂在墙上、陈列在柜子里。自然而然的就使这间屋子里面,出现了一股肃杀之气。
  只见这屋子里面的兵器,上面有的铜锈斑斓,有的寒光四射。偃月刀犹如船桨,峨眉刺好似筷子。从战国时期的青铜曲刃剑,到民国时期的军阀指挥刀。一件件的陈列在那里,好像都在诉说着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勇武和悲壮。
  从它们面前一一走过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是走过了一部战争史,路过了千年的江湖旧事。
  这间店铺不大,大概也就三十几平米的样子。在店铺最里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书法,上面用怀素狂草写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字迹狂放挥洒,让人感觉到似乎有一股古朴厚重的历史感迎面而来。
  在店铺的最里面,放着一张红木方桌,上面放着茶具。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子后面,用放大镜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桌子上的一件东西。
  这个中年人我认识,就是电视上演的这家店的老板,古兵器鉴定收藏专家刘墨林。
  因为刘老板看得正入神,我和大江九如我们三个人,都已经一路走到了他的面前,他都没有察觉。
  我朝他的桌子上看了一眼,只见桌子上面铺着一张白毛巾,上面放着一把四寸长的青铜小刀。刘墨林拿着放大镜,目不转睛的在那儿看着,鼻子都要杵到桌子上了。
  我朝着那把青铜小刀上面一看,只见这把刀有一个细细的把手,在把手的末端,带有一个系绳子用的扁环。刀身很奇怪的向着刀刃的方向弯曲着。
  整把刀上生着斑斓的红斑绿锈,看来是青铜铸造的。
  我朝着这把青铜小刀上看了一眼,不由得“扑哧!”的一声,笑了出来。
  我面前的这位刘老板听见身边有人出声,连忙抬起头来。
  他看了我一眼,不但没像一般的店铺掌柜的那样招呼顾客,反而诧异的向我问道:“你笑什么?”
  我一看这位刘老板的脸上,非但没有商人的市侩圆熟,反而看起来有几分书卷气。我心道:看面相,这位刘专家,倒是不像是市面上那些所谓的那些“专家”一样,都是大忽悠。这位看起来,倒像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我想到这里,指着桌子上的那把青铜小刀笑着说道:“这东西虽然也是刀,但是好像应该归入文具一类吧?青铜削也算是兵器吗?”
  刘墨林听见我说的话,看了我一眼,在他的眼里明显带出了一丝诧异的神色。
  看来,我这个年龄段能认识这件东西,还叫出了它的名字来,让他觉得有点惊奇。
  只见刘墨林也“呵呵”一声笑了出来。他笑着说道:“这是我们孩子他们学校老师拿来的,说是家里的传家宝。听说我是干这个的,就拿过来让我帮他看看。这位老弟你说的没错,这青铜削根本就是文具,和兵器一点不沾边。”
  刘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抬手让我们几个人坐下,他自己则是拿着茶壶给我们几个人倒茶。
  我一转过脸,就见黄九如眉飞色舞的朝着我点着头,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在说:没想到连这你也认识,你还真有一套!
  我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其实我认识这件青铜削,还真是纯属偶然。
  这件青铜小刀,学名就叫做“削”。 就像我说的,它其实并不是一件兵器,而是一件文具。
  这件东西,主要是在春秋秦汉时期用得比较多。那时候的文人写字的时候,多用竹简和木简。这种“削” 就是用来在写出错字的时候,拿来刮削竹简,清理上面的字迹用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橡皮擦。
  所以这东西的刀刃,才会有一个向内弯侧弯曲的弧度。它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把刀,但是和现在的拆信刀一样,确实是属于文具一类的东西没错。
  我之所以能够认识它,是因为我在《血引尸经》上面,曾经看见过这种青铜削的图样。
  《血引尸经》上说,这种青铜削上面的铜锈,是一味药材。名字叫做“春秋霜”。
  书上的原文写的是:“春秋霜,为铜削面上生根入骨之锈。盖因铜削一错不容。乃世间至为刚正之物。是以春秋霜一味,可扶正祛邪,充盈正气,专治惊厥妄语等症。”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这种叫做“春秋霜”的药,就是青铜削上面的“生根入骨”锈。
  因为“削”这种东西,是一点错误都容不下的,只要文章上面有一点错处,都要用它来削去。所以它是天下最为刚正不阿的东西。所以上面的锈,可以用来治疗惊吓所导致的休克、还有胡言乱语等病症。
  就因为我看过这张图,所以才碰巧认识了这个青铜削。没想到我就随口就这么一说,倒是让这位刘墨林对我刮目相看了一回。
  等我坐下端起了茶杯之后,我赶忙对着这位刘先生说明了一下。我其实对古董和兵器都是一窍不通,认识这把青铜削是纯属巧合。
  我跟刘先生说我是中医世家,还顺便把春秋霜的事跟他说了一下。
  其实我是很少跟别人这么坦率的,只不过今天我是为了求教问题来的。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我最好还是诚恳一点。不懂装懂、或者是装自己是专家,在这个时候实在是大忌。
  刘墨林听我讲了春秋霜的功效,也不由得感叹了一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