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乌合之众,难道不知道,钩镶的设计,就是为了有效克制矛和戟这些长兵器的吗?

左手一挡,一扭,这个被侯成平日里,练习过千百次的动作,使用得非常完美。简单的一动,两支大戟的小枝,已经被侯成手中的钩镶,成功擒拿住。

侯成的身体,熟及而流,将钩镶向后一扯,就要突入对方怀中,用右手的大刀,给对手来一个开膛破肚。然而,迎面扑来的一道刀锋,却明确的提醒侯成,如果他继续前突,将要被开膛破肚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侯成变招,想要用左手的钩镶,挡下前方的一击。然而,他的手臂一挥,才反应过来,钩镶上挂住了两支大戟,根本无法挥动自如。

侯成一咬牙,右手刀急速斩出,隐隐带着风雷之声。若是眼前的刀手不识相,执意想要击伤自己,就必然会伤在自己的反击之下!

但是,那刀手,竟然丝毫不为所动,一刀下去,再无犹豫!

侯成大惊!

对手没有被吓到,那么被吓到的,就是他自己了!

好个侯成,值此性命交关之际,居然爆发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力。但见侯成果断的松开钩镶,左手借力在钩镶上一推,右手的环首刀突然加快了速度,于敌人的短刀斩在胸口的前一刻,垫在了甲叶之上。

这一举动,终于救了侯成自己的一条性命。

但是,于禁观察多时,酝酿良久,这才挥出的一刀,又岂是可以这样就接下的?

毕竟,侯成目前的武力,比之于禁,也只是高出一、两筹而已。

当日典韦在张狂的帐中,说自己只花了三、四个回合,就擒住了于禁,其实是吹了牛。虽然正面硬拼,于禁比起猛男典韦,武力相差极大,然而,以于禁的智慧,又岂会与典韦硬碰硬?

真实情况是,于禁充分的利用了树林中的各种障碍,在几个部下的配合下,与典韦游斗。

双方纠缠了好一阵子,一直是未分高下。最后,典韦是仗着自己超强的体力,硬生生拖垮了于禁部下的体力。为了保全部下的性命,于禁让典韦承诺不加害己方,这才甘心投降。

而攻击力的强度,连典韦都有所忌惮的于禁,殚精竭虑发出的这一击,刀锋仿佛被深黑色的颜料涂满,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吞噬感。斩在侯成的刀上,刀断;斩在双层甲胄上,甲裂;斩在厚实的腰肌上,腰肌上血花四溅!

若非侯成回架及时,披甲厚实,于禁的这一刀,足可将侯成拦腰斩断!

饶是如此,侯成也已经重伤。

但是,他还能动。即使一动,伤口的撕裂感就加重了几分。

而且,他必须动。如果不动,敌人的下一刀,一定会要了他的性命。

所以,他在狂奔。连滚带爬的狂奔。奔向己方的阵营。不管动作有多么狼狈,能够逃得性命,就是胜利!

ps:人物——侯成。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侯成是吕布手下的一员骁将。不过,在黄巾起义的时候,此人在何方呢?

作者给出以下设定:

侯成原本属于兖州的地方军。在吕布入侵兖州,掏曹操的底的时候,随张邈、张超兄弟,加入了吕布集团。所以,当黄巾军起义的时候,侯成自然可以作为兖州郡国兵的一员,参与对黄巾军的战斗。

第25节败犬疲且瘦

所以,侯成在狂奔。连滚带爬的狂奔。奔向己方的阵营。不管动作有多么狼狈,能够逃得性命,就是胜利!

侯成这一逃,立刻将“陷阵士”的进攻勇气,彻底打消了。

如果侯成是在英勇的战斗后,被敌人斩杀,“陷阵士”们,说不定会因为首领的战死,而发动更加强大的复仇攻击。

但是,侯成却是在负伤之后,无比狼狈的逃回己方阵营。这样一幕的出现,虽然不能让“陷阵士”指责,却也让“陷阵士”们,没有了继续进攻的**。

汉军军候在阵后看得真切,无奈之下,及时敲响了收兵的信号。

“陷阵士”退。

“陷阵士”临退不乱。

“陷阵士”在撤退时,还不忘将己方的袍泽遗体,带回本阵。

看到这一幕,沈富和于禁都变了脸色。沈富是震惊,于禁是兴奋。

——好一只强兵!

看着眼前伤亡过半的“陷阵士”,汉军军候一张圆脸拉得老长。这些精锐,是军候的兄长,郡都尉鲍信,从麾下数千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如今,在军候的指挥下,损失如此之大,还没有得到多少战果。军候对即将面临的兄长训斥,心中怀着几分不安。

他将视线,转向在一旁观战的那群民夫,心中恼火无比。

——这些夯货,怎么就让蛾贼看出了不对呢?

沈富也看到了这些观战的民夫。从这些家伙面临两军交战,居然有胆子不逃,反而聚在一起,取出暗藏刀剑的行为,可以看出,明显的不怀好意。

——这些家伙,果然有问题。主公大人要某家小心他们,当真是神机妙算啊!

而这些假扮民夫的豪强私兵的首领,也在心中腹诽着。

——这些郡县兵,真不靠谱。先是丢了县城,现在又拿不下这么一点儿“蛾贼”。族长大伯也是,居然听信了那个什么郡都尉的话,派老子假扮民夫,要老子抓住机会,从背后暴起发难。

——这下可好,被人家给识破了。好处没捞到,白惹一身骚。那个汉军都尉,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老子来这里顶缸。呸!什么玩意嘛!

——不干了,老子回坞堡去!

刚刚作出这个决定,突然有人扯了扯私兵首领的袖子,将他从盘算中精心。私兵首领不耐烦的说道:

“有什么事情!瞧瞧你这慌的?蛾贼们不是还没动吗?”

“不是啊,宗帅!你看后面!”

私兵首领一转身,两眼立刻大大的睁开,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其实,在他眼前,并没有出现什么“哥斯拉”之类的宇宙怪兽,只有一群人,一群裹着黄色头巾的人。

“蛾贼!!快撤!”

私兵首领扯起嗓子,高声大喊。由于恐惧,他的声音变得极其古怪,从原本的男中音,变成了女高音,大有李玉刚的风范。

这声高喊,立刻造成了三个后果。

私兵队伍开始混乱,人们开始夺路而逃,没有一个人,想要进行抵抗。此为其一。

人人衔枚,悄悄扑过来的天平军,不再压抑着动静,开始发力追杀。此为其二。

沈富部天平军,开始转换阵型,小心的上前,准备发起进攻。此为其三。

然后,事情继续演化,混乱的私兵们,为了寻找安全感,纷纷向汉军所在的地方涌去,根本喝止不住。恼火的汉军军候,本来想要放箭射杀,却又忌惮这些私兵主人的反应,略一犹豫,整个汉军的阵型,已经被这些惊惶的逃兵给冲破了!

“败了!败了!”

心中气苦的汉军军候,知道自己又犯下了错误,倒也干脆,一卷大旗,对手下的亲卫叫道:

“撤退!撤退!”

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头的典韦当时一愣。这些家伙,还没开打呢,就这样逃跑了?

“站住!给某站住!”

没能如愿大杀一场的典韦,很有些气急败坏的大声叫嚷着。当然,所有听到他叫嚷,或者看到他模样的敌人,无一不发挥出超水平的奔跑能力。相信即使刘翔在此,也会虚心的向这些败兵请教,如何在瞬间爆发的技巧。

于是,敌我双方,一追一逃,跑出了三、四里地。突然,跑得最快的郡国兵,齐声欢呼起来。汉军军候伸长脖子一看,一面迎风飞扬的“鲍”字大旗,赫然出现在远方!

——谢天谢地,兄长你总算来了

本来在两刻钟前,就应该出现在战场上的汉军郡国兵,姗姗来迟,救下了奔逃中的败兵。

——来了就好,总比没来的好。

本该抱怨一番的汉军军候,这时的心里,居然这样念叨着。

郡都尉鲍信看着眼前的战局,轻叹一声,知道自己的全盘谋划,已经彻底失败了。

本来,以鲍信的指挥控兵能力,即使麾下一千五百人,大多是新兵,也不至于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到达预定战场。但是,在路上,鲍信军居然遇到了,一只黄巾军骑兵的骚扰!

没错,就是黄巾军骑兵!

这年头,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帮助,想要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需要花费多年的时间。外加上战马这种东西,价格高昂不说,还一向被汉室警惕的注视着。家中有个一、两匹,没什么关系,但是若是数量多到一定的值,就会被判断为想要造反。

由于以上种种限制,在黄巾军中,骑兵的数量,比弩兵还要稀少。就如“波才帅”率领的颍川黄巾军,上十万大军,可以摆出一千具的弩机来,可是骑兵的数量,从来就没有超过五百。

但是,鲍信在进兵的途中,居然遇到了五十人的黄巾精锐骑兵队!

这些黄巾军骑兵,不但有马,而且每个骑兵,都配备了小巧的手弩。他们使用汉军骑兵的标准游击战术,隔着一百步左右的距离,时刻环绕在汉军附近。

虽然鲍信军中,也装备了强弩百多具。可是,在队伍行进的时候,弩机是难以瞄准的。鲍信虽然有相应的对付战术,无奈手下的州郡兵多是临时招募而来,训练不足,用不出那些战术。

而那些黄巾军骑兵,极为滑溜,从来不接近强弩所在的位置,专门找弩机保护不到、防御不足的地方下手。只要汉军略有松懈,这些骑兵就会冲上来,对着密集的人群,发射出手中的弩箭,然后转身就逃。

面对这种,汉军用了几百年时间,所总结出来的有效战法,手上严重缺乏骑兵的鲍信,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这些骑兵,蛾贼们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鲍信当然想不到,眼前的对手,本来有不少人,是他的好友,骑都尉曹操的部下。

在长社伏击战中,张狂成功的伏击了一只追击中的汉军骑兵队伍。被俘的北军士卒,有二十余人,在张狂的蛊惑下,加入了天平军。

以这些人作为骨干,再搭配上伏击中缴获的全套战马和手弩装备,就组成了鲍信眼前的这只小小骑兵队。

当然,鲍信军中,战马还是有十多匹的。但是,这些珍贵的战马,骑乘者都是军中的中高层。难道要让鲍信亲自带着这些军官们,去以寡击众,和那些黄巾军小卒们拼命吗?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不利之下,鲍信还是带着这些新兵蛋子们,努力的向前赶路。能够在敌方骑兵的干扰下,做到这一步,鲍信的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当汉军与败兵汇合时,在鲍信的指挥下,依然井然有序。看着对方严整的阵型,带伤出征的张狂暗道可惜,并不与敌人纠缠,直接掉头就走。

鲍信没有仗着己方人多,返身追击,只是在原地整顿败兵,恢复战力。看着天平军消失在眼前,鲍信突然微微一笑。

——这个对手,有几分意思。

“张狂是?信,记住你了。”

他自言自语了一句,一转马头,下达命令,全军返回。

ps:人物——鲍信。

鲍信是曹操的坚定支持者之一。这位的战死,也与曹操脱不了干系。在何进被杀,董卓入京之时,鲍信身为中央汉军的骑都尉,正在家乡泰山招兵。

作者设定,黄巾起义时,鲍信还没有调入中央军,而是从属于兖州的郡国兵。这样,虽然也给了他一个都尉的官职,但是很显然,地方军的都尉,是远远比不上中央军的骑都尉的。这里边的差距,需要鲍信用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晋升。

第26节猛虎初露头

单父城中。

张狂舒适的趴在清凉的竹榻上,用手支着头,入神的想着事情。

昨日一战,天平军虽然沾了点小便宜,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后果极其严重的问题。

从于禁对鲍信的描述和汉军的战斗表现来说,天平军即将面对的,是一只算不上强悍,却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组织纪律的汉军。张狂并不担心,再次与鲍信部交手。但是,如果鲍信部非要缠上来的话,凭借这数千汉军,天平军也很难保证不被他拖住。

在目前长社之战大败,各处的汉军得以腾出手来围攻黄巾军的背景之下,如果被人盯住,说不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只汉军援军,就会让天平军遭到围攻。

走。只有走,才是上策。

有了决定,张狂让亲兵去召集一众手下,做好撤离的准备。

当然,要想有组织的离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天平军的整编,一直在缓缓的进行之中。张狂在昨日战后,再一次重新调整了战斗部队。现在的天平军,战斗部队被编成了六个百人队,不设千人队,直接由张狂亲自统帅。

其中,百人甲队全员满额,百人长为周仓。百人乙队却只有六十人的数量,但是全都配备了双重铠甲,也被称之为“重铠队”,百人长自然是典韦这个猛将。

百人丙队和百人丁队都是九成人员,百人长分别为沈富和于禁。百人戊队和百人己队则只有八成人员,百人长分别是老黄巾兄弟邓岸和长社黄巾败兵头目郭溪。这两人能力平平,但是胜在可靠、有资历。

除此之外,另有三只独立的小分队,直接受到张狂的领导。一只是全员为骑兵的斥候队,目前有六十人,队长何迁。另一只,则是刚刚从张狂的亲兵队分离出去的军法队,人数为三十,接受军师王果的指挥。

最后的一只,便是张狂的亲卫队,目前有十人,计划再补充一些忠诚可靠,机灵敢战的小伙子,以达到二十人的数量规模。

在这一千左右的战兵之外,那些身体较弱,年龄较长的天平军士卒,被编为了六个百人队的辅兵,在排列上,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进行,以区分与战兵队的“十天干”排列。

张狂没有精力,亲自掌管这些繁琐的辅兵队事物,将这摊杂事,统统交给了太平道祭酒陈大师打理。好在陈大师统筹得当,将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室外一阵脚步声匆匆的响起。张狂听音辨人,笑着说道:

“老四,这么急干什么,悠着点。”

进来的人,正是何迁。他一头汗水,也不及施礼,开口就将张狂吓了一跳:

“渠帅!有敌人来袭!”

张狂问道:

“鲍信又有什么动作?”

“不是鲍信,是另外一只汉军!”

张狂这才大吃一惊:

“什么?另外一只汉军?将领是谁?有多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