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必能早日康复,何出此言?”

十常侍跪伏在地,纷纷安抚着天子,就是绝口不提刚才天子刘宏所说的话题。

见十常侍这幅模样,刘宏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心中只剩下无奈。

十常侍是他的亲信。但是,他们现在功成名就,已经失去了冒险的精神。尤其是现在,大将军何进权势大增,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接纳。而废长立幼,又是一件不合礼法的事情。想要完成这件大事,需要冒的风险,的确非同小可。

十常侍不肯对此事表态,天子也无可奈何。刘宏只好闭上眼睛,装作睡了过去。老辣的十常侍,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纷纷小心翼翼,悄无声息的退出房间。

良久,天子再次睁开眼睛,问身边的小黄门:

“蹇硕呢?”

听到传唤。蹇硕将高大健壮的身体弯下,一溜儿小跑着来到天子床榻边,自动的拜倒跪下。刘宏见他眼圈儿都是红的,虽然没有哭,看起来却让他显得比哭了还更觉得伤心。

刘宏开口了,同样只有八个字:

“朕欲立皇子协为嗣”

“奴婢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蹇硕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与十常侍不同。何进若是得势,蹇硕就一定没有好下场。相反,若是蹇硕能够斗垮何进,扶立新皇帝登基,那他就是新皇帝的第一功臣。一想到自己也能够像先辈的“五侯”2那样,权倾朝野,蹇硕就有决心,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上一把!

“好,以后皇子协,就交给你了。你可与骠骑将军商议,如何扶立皇子协”

天子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在费力的说完这句话之后,刘协便闭上眼睛,不再动弹。蹇硕在地上等待了半晌,见天子没有别的吩咐。于是悄悄的退下。

为了扶立皇子协为下一任皇帝,蹇硕以最大的积极性动员起来。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亲信,悄悄的访问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

骠骑将军董重,是天子生母董太后的兄弟,出身贫寒,能力平平,就连出仕的时间也晚。在朝中向来没有多少存在感。他这个骠骑将军的位置,是依靠作为天子刘协母舅的身份而得来的,虽然位高,权势倒也不怎么样。

对于蹇硕的到访,董重显得毫不吃惊。蹇硕知道。董太后也是支持皇子协继位的重要助力。所以,身为董太后兄弟的董重,自然也不能脱离事外。

两人的交谈,时间不长。从骠骑将军府邸出来的蹇硕,心中对扶立皇子协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总结一下蹇硕与董重的交谈,可以概括成这样三十个字:

要立皇子协,先杀大将军。

欲杀大将军,需待天子崩。

天子出殡日,何进丧命时!

为了等待何进授首的这一刻,蹇硕不但从宫中武库中,挑选了一把贴身的软剑,还从西园军和宫掖卫士中,挑选了包括上军校尉司马。潘隐在内的可靠高手十五人,准备在天子驾崩之后,何进入宫前来主持丧葬仪式时,趁机将其搏杀!

十余日之后,天子刘宏,终于带着对皇帝宝座的留恋和满心的不甘,在宫中十常侍悲伤的目光中断了气。

时为己巳年夏,四月十一丙辰日,即公元一**年五月十三日。

然后,早就准备好的殡葬队伍,立刻全力开动起来。

朝廷九卿之首的太常卿3,指挥着宫廷侍从,忙碌的安排着皇帝的身后之事。

蹇硕身穿丧服,混迹在宫廷的仆役中,观察着一位位入宫拜祭的朝廷重臣。他已经计划停当,只要何进一入宫,立刻就率领以潘隐为首的十五名高手,围攻这位武技平平的武官之首。

上军校尉军司马潘隐,也是宦官中的一员。此人向来在宫中没有什么背景,以至于虽然武技不错,多年以来都混得颇为苦逼。

在四年前蹇硕重新开始崛起的时候,潘隐果断的投靠到蹇硕手下,成为蹇硕目前最得力的部署。而且,单以武技来论,这个潘隐固然比不上蹇硕,却也是宫掖之中,公认能够排到前十位的高手。

自觉准备充分的蹇硕觉得,就算何进身边,有武技高明如“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的保镖,可是在蹇硕挑选出来的这十五名武技高手面前,也绝对讨不了好。更何况,十五名强者的背后,还有蹇硕这位连王越都感到棘手的“内廷第一高手”坐镇!(未完待续。。)

ps:ps:1《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从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主要因其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传说最早的起居注,是汉朝汉武帝时的《禁中起居注》。其后,在汉明帝时,也有《明帝起居注》。但这些起居注多为中国宫廷内部自行编撰,并未设有专职与专人来负责编撰。

直到晋朝时,开始设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员来编写起居注,其后一直到清朝,各朝代都曾有起居注的撰写。

2五侯,指同时封侯的宦官五人。汉桓帝封宦者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左悺上蔡侯、具瑗东武阳侯、唐衡汝阳侯。《后汉书。宦者传。单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3“太常卿”是“太常”的主官。“太常”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第28节朝堂拟新帝【下】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过去。

对于计划停当的蹇硕来说,这种等待,简直是一种煎熬。但是,再难熬,蹇硕也必须睁大了眼睛,期待视线中出现大将军何进的身影。

朝中的三公九卿等重臣,都已经拜见完皇帝的遗体。可是,身为位在三公之上的大将军,竟然还未曾出现!

——这个何进,真是太失礼了!

不光蹇硕这么想,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吏,都在这么想。

天子去世,丧葬之礼可谓是重于一切。何进在此时还敢不出现,传出去,至少会有几百封奏折上书弹劾他!

蹇硕继续等待。

皇帝在宫中的丧礼,已然接近尾声了。可是,大将军依然未曾出现!

蹇硕不再等待。这个时候,他可以肯定,大将军不会出现在宫里了。

计划失败,接下来这么办?

蹇硕对此,并没有仔细想过。或者说,这件事情,其实没什么好想的。

大将军何进不死,朝堂之上,就没有人真正能够阻止皇子辩继位大宝了。当然,由于何进的失礼,他也许需要对朝中重臣们作出很多补救工作。但是这些事情,统统与蹇硕无关。

——为什么何进没有出现?

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小黄门,回报蹇硕,大将军突然得了急病,卧床不起。

——这个消息,会是真的吗?

蹇硕半信半疑。只是,他也没有办法,混到戒备森严的大将军府里,亲眼去看一看实情。对他来说,要想对付何进,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那就是在确认帝位继承人的大朝会上。

如果何进连这次大朝会都不出席,蹇硕相信,凭着自己的兵权,再加上骠骑将军董重的配合,应当能强行改变帝位的继承人。

当然,若是何进敢出席这次朝会。蹇硕相信,自己亲自挑选的这十五名高手,一定会让何进收到一份大礼。

皇帝驾崩之后,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给死去的皇帝发丧之外,就是确定新皇帝的继位。己巳年夏,四月十三戊午日,即公元一**年五月十五日,被雒阳城内内外外万众瞩目的大朝会。终于开始了。

蹇硕作为秩二千石的西园军上军校尉,在朝会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是,鉴于他宦官身份和兵权在握,蹇硕的位置,被安排到相当靠前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蹇硕一眼就能认清所有到场的中二千石以上重臣。

——何进没来!

蹇硕心中冷笑。

——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这个屠夫居然还不露面。难道,他就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

朝会的主持者,一如既往的由十常侍之一担任。瞧着张让慢条斯理的主持模样。仿佛这就是一次平常的大朝会。但是,群臣们只要向上一望,就能够体会到这次大朝会的与众不同之处:

如今的龙椅,已经是空的!

由于人人都关心的那个问题,朝会一开始,就朝着最关键的地方展开。

九卿之一的太常卿。三言两语说完了上任皇帝的丧葬情形,并公布了对皇帝刘宏最终的谥号。

太常里的博士们,在经过对皇帝刘宏终身成就的平定之后,一致认定,他的谥号为:孝灵皇帝。

谥号里的“孝”字。是自光武皇帝刘秀之后,每一任汉室皇帝所共用的谥字。所以,群臣对皇帝刘辩的真正评价,其实就是一个“灵”字。

这个“灵”字,可不是一个什么好谥号。按照谥法来论,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

太常博士们给出的“灵”字,出自“乱而不损曰灵”,意思就是国家有动乱而无法制止。联想到故去天子继位初期的党锢之祸,后期的黄巾之乱,还有贯穿整个在位期间的西羌叛乱,群臣听了,都觉得恰当。就连蹇硕,对此也毫无意见。

由此可见,汉灵帝刘宏,是多么不受国人待见了。

当然,这个谥号,仅仅是事先通知朝廷重臣们,顺便征求意见。真正的谥号公布时间,那是要等到新皇帝继位之后,由朝中重臣,以新皇帝的名义公布。所以,太常卿也极为知趣,简单的说了半刻钟,就交代完自己的职责,然后将头一缩,躲到一边去了。

太尉刘虞,司徒丁宫,司空刘弘,这三位身为朝廷的三公,在群臣中,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何进。如今大将军何进未到,单以身份论处,这三位三公级别的大佬,就必须出头,来决定皇帝继承人到底是谁!

只是此时,在朝野中地位最高,威望最盛的太尉刘虞,却远在北方的幽州处理边疆安定事物,并不在京城雒阳。剩下的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司空刘弘主动出列,对群臣说道:

“国家丧君,帝位不可空悬。以大汉礼制,可立先皇帝嫡长子,皇子辩为嗣!”

汉时礼法,有嫡子先立嫡子,无嫡子方才可立庶长子。皇子辩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比起身为庶子的皇子协,身份上明显要高贵的多。只要不出意外,天下人都会觉得皇子辩的继位,名正言顺。

这个时候,皇子协一派,若不及时反驳,事情就无可更改了。

“不可!”

刚当上骠骑将军不久,平时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的董重,在这个时候显得极为积极。他大声的站出来,对群臣叫道:

“先皇帝有遗诏!当立皇子协为嗣!”

说着,骠骑将军董重从怀里掏出一份帛书,摊开展示给群臣。三公代表群臣,上去检验了一番,确认的确为先皇帝刘协所颁布。

司徒丁宫见了这封诏书,不再说什么,退回自己的位置。表示没有意见。

但是,司空刘弘是刘氏宗亲,而且在汉室宗亲里,也是以牌子响,辈分高而著称。这天下是刘家的,身为刘氏家族大前辈的司空刘弘。当然有资格插手皇帝的继位人选问题。

“先皇帝临终卧病,思绪混乱。若是为乱命,又岂可轻从?”

——刘宏死前都病迷糊了,下的遗诏多半是“乱命”,也就是人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这种话,可不用理会!

以刘弘的汉室宗亲身份,再加上他司空的高位,素来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骠骑将军董重,光凭一份先皇帝的诏书。还真的压不住他。蹇硕见群臣在下边议论纷纷,颇有支持司空刘弘观点的,心中也有些不安,只得对侍立在一旁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

——事到如今,需要将底牌一张一张的翻开来了!

小黄门的身影悄然隐去。就在太尉刘虞,以自己的身份地位,牢牢的压制住骠骑将军董重的时候,突然听到大殿上鼓乐齐鸣。稍有经验的朝臣。一听这个曲调,就知道。先皇帝的生母——董太后来啦!

这位董太后,也是个有故事的。

一开始,她虽然生了个当皇帝的儿子,却由于当时宫中还有一个正牌子的太后在,自身却依然只是区区一个亭侯的妻子,属于“藩妃”。身份并没有母凭子贵。

直到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宦官们将当时的正牌太后窦妙的父亲,大将军窦武杀死,董太后这才得以进京,被朝廷重臣尊为“孝仁”皇后。

“哀家听说。有人质疑皇儿的诏书是乱命。这是胡说!皇儿下诏书的时候,哀家就在他身边,亲眼看着皇儿思绪清楚。再说了,皇儿也不是第一次说要协儿继位!早在去年,皇儿就有这个意思了!”

董太后一露面,司空刘弘就不好再坚持了。毕竟,董太后是先皇帝的生母,辈分极高,与先皇帝的关系,又远比刘弘更加亲近。从情理上来说,刘弘也无法再坚持认为,骠骑将军董重手中的诏书是乱命了。

“臣,无异议了。”

司空刘弘不再多说,返回位置。骠骑将军董重意气风发,正要宣读汉灵帝刘弘的遗诏,却听见大殿上又是一阵鼓乐齐鸣。董重心中一个激灵,愕然的回首,看见一个盛装宫中贵妇,急急地来到大殿上。

“拜见母后!”

来者的声音极为悦耳。可是听在董重和董太后的耳朵里,却显得若针刺般的刺耳。如果说,从大汉的法度和情理上来讲,当世已经没有哪个人,可以违逆董太后的意旨了。那么,眼前的这名宫中贵妇,就是世上唯一的例外。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汉灵帝的正牌妻子,灵思何皇后。

“你不在后宫呆着,来这里作甚!”

董太后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厌恶。显然,即使是天子家里,婆媳关系也不会与平民百姓家里好上多少。不过,何皇后对董太后话语里的意思置若罔闻,脸上带着笑容的说道:

“母后,现在朝廷正在议论国家大事。我们妇道人家,懂得不多。这些国家大事,还是应当让朝廷里的大臣们去处置。母后若总在朝廷里指手画脚,未免会让天下人笑话我大汉‘牝鸡司晨’呢!”

牝鸡司晨,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索,尽也。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则是:“母鸡不司晨。母鸡(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