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侵。

当然,孙坚也有个条件。他提出,孙策所部只能在兖州境内帮助曹操抵御张狂,要求曹操不能带着孙家的军队进入青州。这其中的缘由,与孙坚和袁谭向来关系不睦有关。孙坚担心孙策所部进入青州,会被袁谭当做炮灰使用。

至于曹操一方,孙坚倒是对他颇为放心。反正兖州离豫州近,如有必要,孙坚自可带着大军直接北上救援。而曹操在面对河北张狂的压力下,绝不会想要出现腹背受敌的局面。所以,孙坚对交给曹操指挥的那部分豫州军很是放心。

就在曹操向孙坚讨得了援军,准备返回兖州,整顿好一支足以与张狂大军一战的主力,进入青州救援袁谭的时候,袁谭的青州,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故的发生,源起于一处小小的县城当中。

贾老三是平原郡乐陵县的一名城门吏,负责看守乐陵城的东门,还有戒备敌人偷袭城门的行动。由于乐陵紧靠着冀州的地界,属于对冀州张狂的第一线,所以乐陵城的城门,关着的日子比开着的日子可要多得多。这样的情形,让专门负责看门的城门吏很难捞到多少油水。而且,作为城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门吏被归属到军职里。因此,但凡在县里有些门路的小吏,都对城门吏一职兴趣不大。

不过,由于直接影响到乐陵城的安危,城门吏的关系重大,县令也不能胡乱派一个人就去看门。万一那个看门的掾吏是太平道的奸细,冀州军一到,就开门献城怎么办?

所以,能够担任城门吏的,都是被认为忠于袁青州袁谭的可靠老人。贾老三就是这么一个大家眼中的可靠人儿。

要说贾老三的资历,其实也不算短。早在袁青州之父——袁冀州袁绍还没有进入冀州的时候,那时候的州牧还是韩馥,贾老三就已经加入了冀州的州师,当了一个小卒。后来,在迎接袁冀州上任的时候,贾老三因为表现积极,好运的得了许主薄许攸的赞许,便一跃成为了二百石的小吏。

当然,大家都在暗地里说,那是因为贾老三送了重礼的缘故。许主薄的贪财,在青州也是小有名气的。

只是,如今青州可是由田长史田丰说了算,许主薄只好埋头喝酒,不好抬头管事。如此一来,由许主薄一手提拔起来的贾老三,当然也就没了什么前途。这不,到了现在,已经升任“三百石”多年的贾老三,居然从县寺中直接被分派到城门吏的位置,还美其名曰“责任重大,非君不可”,不是已经失势的节奏还是什么?

对于贾老三的境遇,县中不少小吏都议论纷纷,有褒有贬。贾老三平日里做事还算勤勉,出手又颇为大方,有侠士之风,在吏员当中还是人缘不错的。只是官场上的事情,他们那些小喽啰们只有观望风色的份。真正有权利决定人事任免的人物,对贾老三倒也不怎么熟悉。县令交给贾老三的任务发配,大家也只好在私下里议论一声,暗叹一声“可惜了”。

反而是贾老三对接手的这个守门任务,倒是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不光如此,他还将几个心腹手下都一齐带到了城门守备处。如此行径,当然会让不少人觉得有些纳闷。

也有与贾老三关系亲近些的小吏,私下里问他为何这样做。贾老三回答,上头如今斗得太厉害,自己躲到城门守备这里避避风头。等上面斗完了,他再去活动个好位置也不迟。

这个回答虽然显得有些怯懦,倒也中规中矩。特别是对于靠山失利的一方,韬光养晦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于是,没有人再怀疑贾老三如此动作,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但是,偏偏贾老三乖乖的听从县令的话,到城门守备上任,其实是有着巨大的隐情的!

甚至,这个结果其实是贾老三暗中使力的结果

由于乐陵需要防备北方的恶邻,城门向来是辰时二刻才开门,等到了未时三刻左右,不过开启个半天左右,就要关闭的。每天只用干半天的活计,如此轻松,让贾老三也露出一副乐得逍遥的模样,成日里只在县吏晃荡。有些与贾老三暗中不对付的掾吏,还偷偷的给他取了个“无事忙”的诨号。

某一天中午未时前后,城门口依然如平时那般门可罗雀。按照惯例,再过的片刻,城门就将要关闭了,而“辛苦”了一上午的守门吏士们,也可以逍遥轻松去了。可就在此时,从东方升起烟尘滚滚,突然冒出一只规模不小的骑兵队伍来了。

“关门!”

突然到来的骑兵,让守城的吏士们都大为吃惊。贾老三作为一个城门吏,当然要先保证城门的安全。当守城的吏士们七手八脚的将城门关好以后,来自东方的骑兵已经到了距离城头不过百步左右。

瞧着这些骑兵的装束和旗号,倒是属于袁青州的没错。但如此一支为数上千的大队骑兵突然间的到来,而且上头事先还没有发出通报,哪能不让城头的守城吏士们紧张起来?

第8节青州有变故【下】

城头的吏士们虽然紧张,好在城外的这些骑兵似乎并无恶意,一个个都是轻装上阵,没有披甲,也没有手持随身携带作战用的长短兵器,明显还保持着行军状态,并没有向战斗状态转化的迹象。骑兵们既然保持了和平的姿态,让城头的守卫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为首的骑士更是直接带着二十余亲卫骑兵,来到城门楼下,大声呼喊:

“开门啦!开门啦!俺们要进城休息一阵子!”

城下骑兵大喇喇的态度,大大缓解了城头吏士们的紧张情绪。他们见状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哪里来的?”

“不知道。看贾头儿怎么说。”

“俺们青州有这么多的骑兵么?”

“听说淳于将军手下有好几千呢!”

“噤声!不知道县令是田长史提拔的吗?”

议论归议论,众人都将视线聚焦到贾老三身上。在一众属下的瞩目当中,城门吏贾老三从城门楼垛口探出头去,大声问道:

“将军是哪里来的?有没有军令调度?”

听到贾老三的问话,城头下的军将抬头看了一阵,突然笑骂道:

“假猫!你个属猫的!怎么躲到这里来了?”

这听起来平常的朋友叙旧之语,进入贾老三的耳朵里,立刻在他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假猫?

——多少年没有人这样称呼自己了?

一时间,贾老三居然有着热泪盈眶的感觉。好在他强行控制住面部表情,随后大声回答道:

“原来是你!不是说过几天才到的吗?怎么现在就来了?”

城下的军将笑着回答道:

“上头的命令就是今天到,俺当然得今天到!要不然,误了大事怎么办?”

几句对话之后,贾老三再无疑惑,转身对十几名部下说道:

“去,把城门打开,放他们进来。”

众人听了命令。虽然心中也有些疑惑,却也没时间细问。一个精细的小吏多嘴的提了一句:

“贾头儿,要不要通知一下县令?”

贾老三听了这话,想了一下。说道:

“那也行。你腿快,就去禀告县令,说是淳于将军的骑兵进城了,请县令出来迎接一番。”

“好嘞!”

打发了那个精细的小吏,贾老三抑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再次下令道:

“别闲着,都去开门!”

城门缓缓打开,城头下的军将向后方一声招呼,为数足足有上千人的骑兵,就排着整齐的队列。鱼贯入城。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骑兵都入了城。有数百名骑兵被那军将留在城外,也不知道是做些什么。

“大伙儿都好好的呆着,别乱问,别乱动。要不然。可是有大麻烦的!”

贾老三郑重其事的警告了部下们一声,便迎着入了城的骑兵队伍走过去。与为首的军将说了几句话,那军将居然让亲随牵过一匹备用的马匹,请贾老三骑上去。贾老三也不推辞,轻轻一翻身,便跳上了马背。那份娴熟的马术,让他的部下们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咦。俺怎么从来没听贾头儿说过,他的马术怎么这么好?”

见到贾老三的行为古怪,也有人有疑惑。不过很快的,这些疑惑都变得不重要了。因为不久以后,从县寺的方向,隐隐传来了一阵喊杀声。这些奇怪的声音。让本来负责守城的吏士们心中一惊。而被领军的将军留在城门附近,说是接应后队的几十名骑兵,此时却齐刷刷的拔出腰刀,向着守城的吏士们围上来!

“把兵器都卸了!”

一名屯长模样的军官大声下令道。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

面对守城吏士的慌乱质问,那些骑兵的头目咧嘴一笑:

“若不是贾司马特别吩咐的。老子早就把你们给砍翻了!喏,你们还没明白吗?咱也不瞒你们,咱是张大帅的人,贾司马,嗯,也就是你们的头儿贾老三,其实也是张大帅的人!明白了么?!”

所谓“张大帅”,是北边的张狂所部,对张狂的一种亲热称呼。一般来说,只有在张狂发迹之前,也就是中平四年之前就跟着张狂打天下的老人,才有资格这么叫。那时候,张狂还是黄巾军中的一路渠帅,因此在老部下口中得了这么个称呼。

“贾老三是张大帅的人?”

这个消息,震得一众守城吏士目瞪口呆!

要知道,贾老三可是自初平元年开始,就在韩馥手下混着。而且,上次袁绍反攻冀州之战,这个贾老三也是参战了的,当然,他那时候早就转入民政体系,只是在后方运送辎重而已。如此知根知底的人物,居然会是张狂一方的密谍,确实有些离谱。

但不管怎么说,贾老三是张狂的人,这一点对守城的吏士们来说,这也太让人难以相信了呢!

“别特么的废话!战或者降!一言可决!”

伴随着另一名小军官的一声暴喝,十多名看起来凶悍异常的骑士,纷纷对守城吏士们拔刀相向。这充满威慑的一幕,让一众守城吏士个个脸色惨白。

“罢了罢了,俺们便都降了吧!”

敌人都已经入城,甚至都攻到了县寺中。他们这些底层的袁家小卒,其实降不降都对大局没什么作用。既然无力回天,何必又枉自送了自家性命呢?

未时三刻,乐陵县东门入手。

就在东门被突袭的张狂军骑兵控制住后的半个时辰,整座乐陵城,便都已经落入了张狂军之手。更加让人满意的是,整个突袭过程中,由于贾老三,也就是那名叫做贾立的潜伏密谍事先积极策划和引路,突袭大军及时的将城中的要害地点完全控制住。以至于当乐陵完全陷落之时,都没有来得及向周围的友军通报一声。

哪怕乐陵守军中有几个死忠于袁谭的低级军官,想要出城给袁谭报信。但他们面对张狂军埋伏在四座城门之外的两百多游骑兵。最终没有一个能够漏网。

乐进意气风发的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看着乐陵城悄无声息的落入自己的手中,心中大是得意。

要知道,此城中可是常年驻扎了两千名郡兵步卒。作为守城的依仗。若是挥军强攻,哪怕从冀州出动数万大军,也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够攻克。但是,就是这么一座设施齐全的县城,乐进却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将其彻底拿下。

这里面,固然有乐进部下训练有素,行事干脆的缘故。不过最大的功劳,却还属于内应贾立。只是在功劳分配的时候,按照军中的惯例。最耀眼的一份功绩,还是会落在乐进这位主将的头上。

想到这里,乐进笑着对一旁的贾立说道:

“假猫,这次你立下大功,想来主公必然会重重的赏赐你。你有什么要求要提的。可不要错过机会喔!”

乐进是张狂手下资历最老的几位大将之一,如今已经是自张狂以下,官位最高的“杂号将军”一级人物。他如此和颜悦色的对待一名下级,可谓是给足了贾立面子。

“俺等仗打完了,俺只想回美稷,在那儿分块地,好好的陪陪兄弟们。别的俺也没了。”

听完贾立的话。乐进也沉默了下来。半晌,他这才说道:

“你有这份心,俺也不小气。到时候,俺出五万钱,你把当年的碑好好的修一修,也算是大家的一份心意。”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是不是有些听不懂?

不知道各位还记得之前的南匈奴灭亡一役么?

这位贾立。原本是乐进的老部下。他的直接上司,便是流传于并州北部的“血原九烈士”之首——肖大嘴。

当年张狂初灭南匈奴,攻下匈奴王庭美稷,却忽然遭到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率军突袭。那时正好担任警戒任务的,是肖大嘴所带着的一个什。肖大嘴为首的一什人。为了迟滞敌人的突袭,为大军反击做好准备,坚持死战不退,除了一人前往后方报信以外,最后全部壮烈战死。这便是“血原九烈士”的来历。

由于“血原九烈士”的牺牲,给张狂大军的反击争取到了一丁点儿宝贵的时间。事后,有感于“血原九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张狂亲自为牺牲的九位烈士立碑撰文,以作后世的纪念。

在此役中,唯一一位存活的警戒士卒,便是外号“假猫”的贾立。战友的全体牺牲,让贾立心里愧疚无比。此事之后,贾立自觉无颜再呆在军中,便特地求见了张狂,表示愿意担任最危险的任务,好证明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辈。

张狂本来想要劝服贾立不要一时冲动,可后来见他意志坚定,便顺水推舟,让他加入了由韦笑掌控的太平道谍报网。

此后,贾立在韦笑的亲自安排下,潜伏到了冀州军中,一呆就是八年多。在此期间,贾立除了偶尔与韦笑派出的人联系一下,平时并无动静。但是他唯一一次执行任务,便让张狂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一个重要的前线据点。

乐进与贾立的唏嘘,仅仅进行了短短几句,并没有继续下去。

对贾立来说,他用近十年的敌营潜伏,证明了自己当年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心愿已经了结。此后,他将脱离太平道的谍报系统,成为美稷县城里的一名大吏。但对于乐进来说,这次决定袁谭那小子命运的一战,才刚刚拉开序幕罢了!

第9节田丰无明主【上】

张狂军这次从冀州东部大举出动,光是先头部队就有骑兵一万以上。再算上张狂统帅的本部兵马和已经发动起来的民夫,就总共动员了不下十万人。若是按照计划继续投入后续部队和民夫,则参与此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