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风从屋里取出一支精心制作的长枪,抛给赵云,说道:

“就算打不过,也要见见血!要不然,被这些黄巾军设下的计谋成功的话,我赵氏在真定还能有立足之地吗?”

赵云虽然一向敬服大哥的能力,这一刻,也依然觉得大哥的做法有些荒谬。

“可是,大哥,用我们赵氏这一百多人,去对付人家一、两千人,怎么看也是个‘死’字啊!”

“大哥不会鲁莽的。可以联络甄家等等,你刚才说什么?一千人?”

“不是一千人,是超过一千人,大哥!”

“这些,都是黄巾?”

“是啊!某远远的看过去,大概都是精壮的老兵呢!”

“当”

一副玄甲,从赵风的手中跌落。

“怎么会有一千人的骑兵?就算是郡将1手下,也凑不出如此强大的一支骑兵啊!?”

赵风这话不假。就算常山太守找得到这般许多的精锐骑士和战马,也养不起他们。要知道,自从黄巾起义以来,真定县,以至于整个常山郡,就再也没有收取到足够的税赋了。

不过,赵云的回答,很快将赵风这种听话听一半的误解,纠正了过来。

“不是骑兵,是步兵。不过,以某的观察,那些黄巾步兵,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一个个眼神里都带着杀气呢!”

赵风突然间全身冷汗直冒,强装镇定的对赵云说道:

“这些黄巾,可有敌意?”

“不像”

听到这两个字,赵风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腿脚一软,几乎就要跌倒。幸亏赵云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不过,奇怪就奇怪在,这些黄巾,居然披红挂彩,好像要迎亲似的?大哥,这些家伙,不会是来迎娶雨姐的?”

赵风狠狠的瞪了赵云一眼,却没有开口。不过,当他想到赵云所说的这种可能性时,就越发的感觉到心烦意乱了。

——这些该死的黄巾军,到底是要做什么?

——难道,只是那个渠帅见色起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概也只能牺牲一下雨儿了

抱着这种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侥幸念头,赵风组织起坞堡中所有的男丁,足有两百六十余人,准备好武器盔甲,登上坞堡的墙壁,来作壁上观。

天平军前进的速度,明显超过了赵风的估计。比赵风预料中的时间,整整早到了半个时辰。

这样的行军速度,让赵风对三弟赵云先前的侦查,很是怀疑了一番。但是,当赵云的侦查被确定无误之后,一股寒气,从赵风的脚底板油然升起,直冲他的脊椎骨!

要知道,赵风原本是“护匈奴中郎将”臧旻部下的骑兵屯长。当年,他曾经跟随臧旻,征讨鲜卑大王檀石魁,却在落日原一役中大败而归。

由于战败,参与征讨鲜卑部落的三名汉军将领,都被槛车押送到雒阳,下狱问罪。赵风也由于这一次大败,被削去了军职,不得不打道回家,当起了乡间的小地主。

也正是因为过去的从军经历,赵风的武艺兵法在乡间算是个出众的,这才能在黄巾军起事以后,成功的将家乡的乡人组织起来,建立了如今这座可以存身的坞堡。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军事经验的老兵,赵风的军事才能,也许算不得有多高。但是,对于判断一支军队是否精锐,他还是有些把握的。越是精锐的队伍,行军的速度就越快。这一点,是军中的常识之一。

只是,根据赵风亲眼所观察和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的结论,却是他心中最不愿意出现,也以为最不可能出现的那种情形。

——精兵,绝对是精兵!

ps:1汉时的一郡太守,手握兵权,可以统帅郡国兵,故而也被称为郡将。

第64节无忌思好逑【下】

——精兵,绝对是精兵!

也许比不上当年“护匈奴中郎将”臧旻麾下的两千直辖甲士,也许不如汇集了大半个大汉精英的北军五校。但是,眼前的这些黄巾军,实力绝对超过了目前常山国国相1手下的那数千郡国兵!

——有数千精锐士卒,又有前几天见识过的,武力犹在二弟之上的数员猛将,这些黄巾军,绝对是赵氏所不能够招惹和激怒的

考虑到己方坞堡的防御能力不能算强,在心中定下了基调后,赵风果断下令,让赵氏族人将装备的弓弩先放下,决不可射出第一箭。但是,在对方的意图还没有被弄清楚之前,赵风根本无法决定,到底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气势迫人的黄巾军。

幸好,对面的黄巾军,看起来也不是来打仗的。虽然每个战士都披上战甲,手持刀枪,却在萧杀之中,偏偏透露出几分喜气。

当天平军全军到达距离赵氏坞堡三百步开外,便停止前进,开始修整。不过,很快的,有几辆透露出几分喜气的大车,载着看上去极为丰盛的礼物,在一名极有威严的儒生士人带领下,离开天平军的行列,向着赵氏坞堡继续前进。

大车一共有五辆,载着各种布帛、酒肉、干鲜果品,还有大堆被串好的五铢钱。为首的儒士,手中也没有空着,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正是一只还活着的大雁。这番架势,越发让赵氏诸人确认:

——这些黄巾,真的是来抢亲,哦不,是来求亲的

见到这番架势,有一瞬间,赵风的脸上,泛起一阵鲜红。不过,很快,这种混合着愤怒、无奈、惶恐的情绪,就被他强行的压制下去了。

事实上,那些黄巾军的态度越是恶劣,赵风反而心中会越是轻松。反而像现在这样,黄巾军越是和气,越是讲究礼仪,赵风心中的惶恐就越大!

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坞堡门边的那名儒士,将手中装着大雁的托盘,交给身后的一名侍从,对着赵氏众人,深施了一礼,朗声说道:

“天平军程昱,前来拜会!”

——开门,还是不开?这是一个问题。一个事关整个赵氏,生死存亡的问题。

只犹豫了一秒钟,赵风就做出了决定。根据他在战场上得出的经验,即使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比始终没有决定要好。

两片外面包裹着薄薄铜片的加厚木门,被赵氏族人,从内部打开了一半。见到门后,脸上警戒神色浓厚的赵氏族人,程昱不动声色,接过大雁托盘,对随从说道:

“你等诸人,都在这里等待。仆与赵堡主谈完,自有发落!”

说罢,程昱昂首阔步,目不斜视,在赵氏族人们沉默的注视下,走进了坞堡。

随后,坞堡的大门关闭了。

对于程昱这个突然被渠帅看重的儒士,天平军将士们一直以来,都并不太在意。不过,当程昱犹如闲庭信步般,走入敌我未分的赵氏坞堡中时,这些向来对文士没什么好感的敢战之士,终于对程昱表示了几分敬佩之意。

是的,仅仅是几分敬佩,而不是担心。

天平军将士与程昱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到达会为他担心的地步。

所以,真正论起来,最为担心程昱安危的人,居然是天平军主帅张狂。

张狂对程昱安危的担心,反而在程昱本人之上。

程昱是一个自信,果断,有主见,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的谋士。他虽然主要专研儒家的“春秋决狱”2之道,却深得汉朝士人“儒皮法骨”3的精髓。此刻的程昱,心中胸有成竹,根本不需要“担心”这种无聊的东西。

在一间颇为宽阔的草堂里,程昱见到了目前赵氏一族的主事人——赵风。

“我赵氏与太平道向来和平共存,彼此互不相犯。如今太平道大军在侧,足下可有教于我?”

赵风的礼仪很恭谨,问话却毫不客气。

不过,这点儿诘难,完全不在程昱的话下。

“无他,仆等主公有喜,三军踊跃庆贺,意欲共沾些喜气罢了。要说起来,倒是赵堡主无礼,好事当前,族中居然不见一点儿喜气,却是可怪?”

赵风顿时涨红了面皮,想要发怒,却想到形势比人强,只得恶声恶气的说道:

“某却不知道有何等好事,还望赐教!”

程昱环顾四周,微微笑道:

“还请摒去左右。”

——与这臭酸丁说话,还真是费脑子!

赵风作为一个从军多年的老资格战士,自然极为不习惯士人之间的那种文绉绉交谈方式。每次说一句话,还要他在脑子里转换一下。不过,风俗如此,赵风可不愿意被其他士人给看扁了。即使这个士人,是从属于黄巾军一方的。

“你们先退下!”

虽然眼前的黄巾使者,身高八尺有余,看起来极有压迫感,赵风却丝毫不觉得自己单独一人,对上此人会有什么危险。读惯了书的双手,与用惯了刀枪的双手之间的明显差异,是无法伪装的。

赵风有自信,若是对方想要动武,自己在一次呼吸之间,就能将对方摆平。毕竟,他可是曾经随着“护匈奴中郎将”臧旻,从成千上万的鲜卑游牧骑兵里,一路杀出来的“百人斩”巅峰战士!

等到周围没有其他人的存在,程昱自得的一笑,对自顾自跪坐在草席上的赵风说道:

“最近,周围亭、里的话题,不知赵堡主可曾听闻?”

赵风阴沉着脸,问道:

“可是足下做的?”

“不错!”

程昱爽快的自陈其事。

“区区流言,不过是迷惑下人,智者可不会相信。”

程昱对赵风的反驳,并不争辩,反而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错。区区流言,智者不信。可是,仆放出这些流言,本意就不是要让智者也被骗过去啊!”

说着这些话,程昱的心中,却难免有些遗憾。

——若不是时间太短,以仆之智力,便是寻常智者,又怎么会骗不过去呢?

“仆之计策,本意便是让常山国中,那些无知百姓相信。只要郡中有两、三成百姓相信,仆谋便成矣!”

“智者不信,自然会揭破此计!”

赵风愤怒的反驳着。不过,他的心中,绝没有嘴上那么确定。

“当世之纷争,赵堡主意欲装聋作哑尔?”

程昱不客气的跪坐在赵风面前,淡淡的说道:

“足下可知道,何为‘捕风捉影’?何为‘杯弓蛇影’?

不管事情如何,只要仆从赵氏坞堡走出,常山国内,必然会认为赵氏与黄巾军过从甚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赵氏之力,可能够在全国【指常山国】辩白?”

“你”

这一刻,赵风真的有拔剑刺死对方的冲动。

ps:1汉时,州以下的行政机构分为两种,一种由中央直辖的,叫做“郡”,另一种被分封给刘氏诸侯王的,叫做“国”。“郡”的最高长官被称为“郡守”,“国”的最高长官就是“国相”。常山是一个刘氏诸侯国,所以有“国相”。

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核心是“论心定罪”,也就是按当事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及量刑的轻重。

3儒皮法骨,意思是汉时人以儒家为表面尊崇的学术,但是在政府官员执行公务时,依然遵循的是继承自秦朝的法家治国手段。

又ps:突然发现前边59节被遗漏,所以重新将后面章节修改了一下顺序,补上了遗漏的一章。对此表示惭愧。

第65节假意屈流言

赵风真的有拔剑刺死对方的冲动。

但是,他现在已经不是一名汉军中的军官,而是一个小家族的族长。

对方的神色变化和举动,程昱一一看在眼里。他依然从容自若的说着:

“赵氏在常山国内,可有名士羽翼?可有坚定的盟友?

若是没有,则黄巾军胜利,赵氏方可免除后患。如果黄巾军大败,怕是”

这一句话,说中了赵风的心病。赵风一时间极为恼怒,不由得脱口叫道: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免除后患的法子?”

“仆当然知道,你知道免除后患的法子。只是,赵堡主,你可敢用?”

对方一句杀气腾腾的话语,被程昱轻描淡写之间,满不在乎的反驳了回去。不过,听到这里,赵风反而却镇定了下来。

“你到底是何用意?”

程昱并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开始介绍起张狂来了。

“仆之小友,出自巨鹿张氏,名狂,字无忌,为‘天公将军’张角的亲侄儿。张小友不但剑法高明,统军有方,而且得仙人指引,有‘点化’武者之大能。麾下诸多‘千人破’以及‘万人敌’,都是小友‘点化’之功”

“万人敌?!”

赵风大吃一惊,猛然长身而起,叫道:

“不可能!我大汉立国四百年,历代以来,得到‘万人敌’之名的人,不到二十个!你家那个什么张狂,有什么本事,手下会能有‘万人敌’?”

程昱此刻,当真是好整以暇,对照起赵风的失态,越发的显得从容自若。他毫不在意的顶着赵风的视线,捋了捋漂亮的长须髯,不紧不慢的说道:

“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功!

你可听说过,太平道有《天书》三卷?”

赵风稳定了一下情绪,重新跪坐好,沉着的回答道:

“略有耳闻。”

“那,你可知道这三卷《天书》,分别为何内容?”

赵风略一思索,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据说,分别为《天》、《地》、《人》?”

“不错!”

程昱直起身体,依靠他八尺三寸的身高,俯视赵风,侃侃而谈:

“‘天公将军’学得了《天》之卷,故有呼风唤雨、招雷引电之能为;‘地公将军’学得了《地》之卷,则奇门遁术、缩地成寸皆不在话下。唯有《人》之卷,虽然得者便有点化凡愚、安邦定国之效果,却一直不曾有人领悟。

一直到数月之前,才有惊才绝艳之人,突然学得此卷。赵堡主,你可知,得《人》之卷的,却是哪位?”

赵风虽然知道,对方是在施展古时说客的手段,却依然顺着程昱的提示思索下去。然后,他强装镇定的说道:

“难不成,便是张狂、嗯,张渠帅?”

“不错!”

程昱重新坐好,让处在他身形压迫下的赵风,略微松了一口气。

“无忌小友,非但剑法高明,统军有方,从《太平天书》中领悟得到的‘点化’奇术,亦神妙无比。如今,在无忌小友麾下遵守号令者,光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