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齐书-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州夜饮,忆元忠,开城门,令左右乘驿持一壶酒往光州劝元忠。朝廷知而容之。

兄慎叛后,少时解职。黄门郎司马消难,左仆射子如之子,又是高祖之婿,势盛

当时。因退食暇,寻季式与之酣饮。留宿旦日,重门并闭,关籥不通。消难固请

云:“我是黄门郎,天子侍臣,岂有不参朝之理?且已一宿不归,家君必当大怪。

今若又留我狂饮,我得罪无辞,恐君亦不免谴责。”季式曰:“君自称黄门郎,

又言畏家君怪,欲以地势胁我邪?高季式死自有处,实不畏此。”消难拜谢请出,

终不见许。酒至,不肯饮。季式云:“我留君尽兴,君是何人,不为我痛饮。”

命左右索车轮括消难颈,又索一轮自括颈,仍命酒引满相劝。消难不得已,欣笑

而从之,方乃俱脱车轮,更留一宿。是时失消难两宿,莫知所在,内外惊异。及

消难出,方具言之。世宗在京辅政,白魏帝赐消难美酒数石,珍羞十舆,并令朝

士与季式亲狎者,就季式宅宴集。其被优遇如此。

翼长兄子永乐、次兄子延伯,并和厚有长者称,俱从翼举义。永乐官至卫将

军、右光禄大夫、冀州大中正,出为博陵太守,以民事不济,自杀。赠使持节、

督沧冀二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子长命,本自贱出,年二十余始被收

举。猛暴好杀,然亦果于战斗。初于大夏门拒尔朱世隆,以功累迁左光禄大夫。

高祖遥授长命雍州刺史,封沮阳乡男,一百户。寻进封鄢陵县伯,增二百户,武

定中,随仪同刘丰讨侯景,为景所杀。赠冀州刺史。延伯历中散大夫、安州刺史,

封万年县男,邑二百户。天保初,加征西将军,进爵为子。卒,赠太府少卿。

自昂初以豪侠立名,为之羽翼者,呼延族、刘贵珍、刘长狄、东方老、刘士

荣、成五彪、韩愿生、刘桃棒;随其建义者,李希光、刘叔宗、刘孟和。并仕宦

显达。

孟和名协,浮阳饶安人也。孟和少好弓马,率性豪侠。幽州刺史刘灵助之起

兵也,孟和亦聚众附昂兄弟,昂遥应之。及灵助败,昂乃据冀州,孟和为其致力。

会高祖起义冀州,以孟和为都督。中兴初,拜通直常侍。二年,除安东将军。寻

加征东将军、金紫光禄。以建义勋,赐爵长广县伯。天平中,卫将军、上党内史,

罢郡,除大丞相司马。武定元年,坐事死。

叔宗字元纂,乐陵平昌人。和谨,颇有学业,举秀才。稍迁沧州治中。永安

中,加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兄海宝,少轻侠,然为州里所爱。昂之起义也,海

宝率乡闾袭沧州以应昂,昂以海宝权行沧州事。前范阳太守刁整心附尔朱,遣弟

子安寿袭杀海宝。叔宗仍归于昂。中兴初,高祖除前将军、廷尉少卿。太昌初,

加镇军将军、光禄大夫。天平初,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二年卒。赠使持节、

仪同、定州刺史。

老字安德,鬲人。家世寒微。身长七尺,膂力过人。少粗犷无赖,结轻险之

徒共为贼盗,乡里患之。魏末兵起,遂与昂为部曲。义旗建,仍从征讨,以军功

除殿中将军。累迁平远将军。除鲁阳太守。后除南益州刺史,领宜阳太守,赐爵

长乐子。老频为二郡,出入数年,境接群蛮,又邻西敌,至于攻城野战,率先士

卒,屡以少制众,西人惮之。显祖受禅,别封阳平县伯,迁南兖州刺史。后与萧

轨等渡江,战没。

希光,渤海蓚人也。父绍,魏长广太守,希光随高乾起义信都。中兴初,除

安南将军、安德郡守。后为世祖开府长史。武定末,从高岳平颍川,封义宁县开

国侯,历颍、梁、南兖三州刺史。天保中,扬州刺史,与萧轨等渡江,战没。赠

开府仪同三司、西兖州刺史。子子令,尚书外兵郎中。武平末,通直常侍。隋开

皇中,卒于易州刺史。希光族弟子贡,以与义旗之功,官至吏部郎,后为兖州刺

史。坐贪暴为世宗所杀。

显祖责陈武废萧明,命仪同萧轨率希光、东方老、裴英起、王敬宝步骑数万

伐之。以七年三月渡江,袭克石头城。五将名位相侔,英起以侍中为军司,萧轨

与希光并为都督,军中抗礼,不相服御,竞说谋略,动必乖张。顿军丹阳城下,

值霖雨五十余日,及战,兵器并不堪施用,故致败亡。将帅俱死,士卒得还者十

二三,所没器械军资不可胜纪。萧轨、王宝事行,史阙其传。

裴英起,河东人。其先晋末渡淮,寓居淮南之寿阳县。祖彦先,随薛安都入

魏,官至赵郡守。父约,渤海相。英起聪慧滑稽,好剧谈,不拘仪检,仁魏至定

州长史。世宗引为行台左丞。天保中,都官尚书,兼侍中,及战没,赠开府、尚

书左仆射。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之蓚人也。父回,魏司空。隆之性宽和,有

度量。弱冠州郡主簿,起家奉朝请,领直后。汝南王悦开府,为中兵参军。

初,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方,自号“大乘”,众五万余。遣大都督元遥

及隆之擒获法庆,赐爵武城子。俄兼司徒主簿、河南尹丞。时青、齐二州士民反

叛,隆之奉使慰谕,咸即降款。永安中,抚军府长史。尔朱兆等屯据晋阳,魏朝

以河内要冲,除隆之龙骧将军、河内太守,寻加持节、后将军、假平北将军、当

郡都督。未及到郡,属尔朱兆入洛,庄帝幽崩。隆之以父遇害,常怀报雪,因此

遂持节东归,图为义举。时高乾告隆之曰:“尔朱暴逆,祸加至尊,弟与兄并荷

先帝殊常之眷,岂可不出身为主,以报仇耻乎?”隆之对曰:“国耻家怨,痛入

骨髓,乘机而动,今实其时。”遂与乾等定计,夜袭州城,克之。乾等以隆之素

为乡里所信,乃推为刺史。隆之尽心慰抚,人情感悦。

寻高祖自晋阳东出,隆之遣子子绘奉迎于滏口,高祖甚嘉之。既至信都,集

诸州郡督将僚吏等议曰:“逆胡尔朱兆穷凶极虐,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捐弃,

今所在蜂起,此天亡之时也。欲与诸君剪除凶羯,其计安在?”隆之对曰:“尔

朱暴虐,天亡斯至,神怒民怨,众叛亲离,虽握重兵,其强易弱。而大王乃心王

室,首唱义旗,天下之人,孰不归仰?愿大王勿疑。”中兴初,拜左光禄大夫、

吏部尚书。尔朱兆等军于广阿,十月,高祖与战,大破之。乃遣隆之持节为北道

大使。高祖将击尔朱兆等军于韩陵,留隆之镇邺城。尔朱兆等走,以隆之行冀州

事,仍领降俘三万余人,分置诸州。

寻征为侍中。时高祖自洛还师于邺。隆之将赴都,因过谒见,启高祖曰:

“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往事尔朱,中复乖阻,及讨仲远,又与之同,猜忍

之人,志欲无限。又叱烈延庆侯念贤皆在京师,王授以名位,此等必构祸隙。”

高祖经宿乃谓隆之曰:“侍中昨言,实是深虑。”寻封安德郡公,邑二千户,进

位仪同三司。于时朝议以尔朱荣佐命前朝,宜配食明帝庙庭。隆之议曰:“荣为

人臣,亲行杀逆,安有害人之母,与子对飨?考古询今,未见其义。”从之。诏

隆之参议麟趾阁,以定新制。又赠其妻祖氏范阳郡君。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

城子转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从之。后为斛斯椿等构之于魏帝,逃归乡里。高

祖知其被诬,召赴晋阳。魏帝寻以本官征之,隆之固辞不赴。仍以隆之行并州刺

史。魏清河王亶为大司马。长史。

天平初,复入为侍中,预迁都之议。魏静帝诏为侍讲,除吏部尚书,加侍中,

以本官行冀州事。阳平民路绍遵聚众反,自号行台,破定州博陵郡,虏太守高永

乐,南侵冀州。隆之令所部长乐太守高景等击破之,生擒绍遵,送于晋阳。元象

初,除冀州刺史。寻加开府。时初召募勇果,都督孛八、高法雄、封子元等不愿

远戍,聚众为乱。隆之率州军破平之。兴和元年,复征为侍中。隆之素得乡里人

情,频为本州,留心抚字,吏民追思,立碑颂德。转行梁州事,又行济州事,征

拜尚书右仆射。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遣使阴通消息于冀州豪望,使为

内应。轻薄之徒,颇相扇动,诏隆之驰驿慰抚,遂得安静。世宗密书与隆之云:

“仲密枝党同恶向西者,宜悉收其家累,以惩将来。”隆之以为恩旨既行,理无

追改,今若收治,示民不信,脱或惊扰,所亏处大。乃启高祖,事遂得停。

隆之自义旗始建,首参经略,奇谋妙算,密以启闻,手书削稿,罕知于外。

高祖嘉其忠谨,每多从之。复以本官行济州事,转齐州刺史,武定三年卒官,年

六十一。诏遣主书监神贵就吊,赙物五百段,赠使持节、都督沧瀛二州诸军事、

骠骑大将军、瀛州刺史、司徒公。高祖以隆之勋旧,追荣未尽,复启赠使持节、

都督冀瀛沧齐济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保,余如故,谥曰宣懿。高祖后至冀

州境,次于交津。追忆隆之,顾谓冀州行事司马子如曰:“封公积德履仁,体通

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艰虞,始终如一。以其忠信可凭,方以后事

托之。何期报善无徵,奄从物化,言念忠贤,良可痛惜。”为之流涕。令参军仲

羡以太牢就祭焉。长子早亡。第二子子绘嗣。

子绘,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释褐秘书郎中。尔朱兆之害魏庄

帝也,与父隆之举义信都,奉使诣高祖。至信都,召署开府主簿,仍典书记。中

兴元年,转大丞相主簿,加伏波将军。从高祖征尔朱兆。及平中山,军还,除通

直常侍、左将军,领中书舍人。母忧解职,寻复本任。太昌中,从高祖定并、汾、

肆数州,平尔朱兆及山胡等,加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魏武帝末,斛斯椿等

佞幸用事,父隆之以猜忌,惧难潜归乡里,子绘亦弃官俱还。孝静初,兼给事黄

门侍郎,与太常卿李元忠等并持节出使,观省风俗,问人疾苦。还,赴晋阳,从

高祖征夏州。二年,除卫将军、平阳太守,寻加散骑常侍。晋州北界霍太山,旧

号千里径者,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绘启高祖,请于旧径东谷别

开一路。高祖从之,仍令子绘领汾、晋二州夫修治,旬日而就。高祖亲总六军,

路经新道,嘉其省便,赐谷二百斛。后大军讨复东雍,平柴壁及乔山、紫谷、绛

蜀等,子绘恒以太守前驱慰劳,征兵运粮,军士无乏。兴和初,自郡征补大行台

吏部郎中。

武定元年,高仲密以武牢西叛,周文帝拥众东侵,高祖于邙山破之,乘胜长

驱,遂至潼关。或谏不可穷兵极武者,高祖总命群僚议其进止。子绘言曰:“贼

帅才非人雄,偷窃名号,遂敢驱率亡叛,遂死伊瀍,天道祸淫,一朝瓦解。虽仅

以身免,而魂胆俱丧。混一车书,正在今日,天与不取,反得其咎。时难遇而易

失。昔魏祖之平汉中,不乘胜而取巴蜀,失在迟疑,悔无及已。伏愿大王不以为

疑。”高祖深然之。但以时既盛暑,方为后图,遂命班师。

三年,父丧去职。四年,高祖西讨,起为大都督,领冀州兵赴邺,从高祖自

滏口西趣晋州,会大军于玉壁。复以子绘为大行台吏部郎中。及高祖病笃,师还

晋阳,引入内室,面受密旨,衔命山东,安抚州郡。高祖崩,秘未发丧,世宗以

子绘为渤海太守,令驰驿赴任。世宗亲执其手曰:“诚知此郡未允勋望,但时事

未安,须卿镇抚。且衣锦昼游,古人所贵,善加经略,绥静海隅,不劳学习常太

守向州参也。”仍听收集部曲一千人。后进秩一等,加骠骑将军。天保二年,除

太尉长史。三年,频以本官再行南青州事。四年,坐事免。六年,行南兖州事,

寻除持节、海州刺史,不行。

七年,改授合州刺史。到州未几,值萧轨、裴英起等江东败没,行台司马恭

发历阳,径还寿春,疆埸大骇。兼在州器械,随军略尽,城隍楼雉,亏坏者多,

子绘乃造城隍楼雉,缮治军器,守御所须毕备,人情渐安。寻敕于州营造船舰,

子绘为大使,总监之。陈武帝曾遣其护军将军徐度等率轻舟从栅口历东关入巢湖,

径袭合肥,规烧船舫。以夜一更潜寇城下,子绘率将士格战,陈人奔退。

九年,转郑州刺史。子绘晓达政事,长于绥抚,历宰州郡,所在安之。征为

司徒左长史,行魏尹事。乾明初,转大司农,寻正除魏尹。皇建中,加骠骑大将

军。大宁二年,迁都官尚书。高归彦作逆,召子绘入见昭阳殿。帝亲诏子绘曰:

“冀州密迩京甸,归彦敢肆凶悖。已敕大司马、平原王段孝先总勒重兵,乘机电

发;司空、东安王娄睿督率诸军,络绎继进。卿世载名德,恩洽彼州,故遣参赞

军事,随便慰抚,宜善加谋略,以称所寄。”即以其日驰传赴军。子绘祖父世为

本州,百姓素所归附。既至,巡城谕以祸福,民吏降款,日夜相继,贼中动静,

小大必知。贼平,仍敕子绘权行州事。

寻征还,敕与群官议定律令,加仪同三司。后突厥入逼晋阳,诏子绘行怀州

事,乘驿之任。还为七兵尚书,转祠部尚书。河清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世祖

深叹惜之。赠使持节、瀛冀二州军事、冀州刺史、开府仪同、尚书右仆射,谥曰

简。子宝盖嗣。武平末,通直常侍。

子绘弟子绣,武平中,渤海太守、霍州刺史。陈将吴明彻侵略淮南,子绣城

陷,被送扬州。齐亡后,逃归。隋开皇初,终于通州刺史。子绣外貌儒雅,而侠

气难忤。司空娄定远,子绣兄之婿也,为瀛州刺史。子绣在渤海,定远过之,对

妻及诸女宴集,言戏微有亵慢,子绣大怒,鸣鼓集众将攻之。俄顷,兵至数千,

马将千匹。定远免冠拜谢,久乃释之。

隆之弟延之,字祖业。少明辩,有世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