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齐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世荣讨平之。庚辰,车驾至晋阳。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马、兰陵王长恭为太保,

大将军、定州刺史、南阳王绰为大司马,太尉卫菩萨为大将军,司徒、安德王延

宗为太尉,司空、武兴王普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宜阳王赵彦深为司空。癸丑,

祈皇祠坛壝蕝之内忽有车轨之辙,按验傍无人迹,不知车所从来。乙卯,诏以为

大庆,班告天下。己未,周人来聘。五月丙子,诏史官更撰《魏书》。癸巳,以

领军穆提婆为尚书左仆射,以侍中、中书监段孝言为右仆射。是月,开府仪同三

司尉破胡、长孙洪略等与陈将吴明彻战于吕梁南,大败,破胡走以免,洪略战没,

遂陷秦、泾二州。明彻进陷和、合二州。是月,杀太保、兰陵王长恭。六月,明

彻进军围寿阳。壬子,幸南苑,从官暍死者六十人。以录尚书事高阿那肱为司徒。

丙辰,诏开府王师罗使于周。九月,校猎于邺东。冬十月,陈将吴明彻陷寿阳。

辛丑,杀侍中崔季舒、张雕虎,散骑常侍刘逖、封孝琰,黄门侍郎裴泽、郭遵。

癸卯,行幸晋阳。十二月戊寅,以司徒高阿那肱为右丞相。是岁,高丽、靺鞨并

遣使朝贡,突厥使来求婚。

五年春正月乙丑,置左右娥英各一人。二月乙未,车驾至自晋阳。朔州行台、

南安王思好反。辛丑,行幸晋阳。尚书令唐邕等大破思好,思好投水死,焚其尸,

并其妻李氏。丁未,车驾至自晋阳。甲寅,以尚书令唐邕为录尚书事。夏五月,

大旱,晋阳得死魃,长二尺,面顶各二目。帝闻之,便刻木为其形以献。庚午,

大赦。丁亥,陈人寇淮北。秋八月癸卯,行幸晋阳。甲辰,以高劢为尚书右仆射。

是岁,杀南阳王绰。

六年春三月乙亥,车驾至自晋阳。丁丑,烹妖贼郑子饶于都市。是月,周人

来聘。夏四月庚子,以中书监阳休之为尚书右仆射。癸卯,靺鞨遣使朝贡。秋七

月甲戌,行幸晋阳。八月丁酉,冀、定、赵、幽、沧、瀛六州大水。是月,周师

入洛川,屯芒山,攻逼洛城,纵火船焚浮桥,河桥绝。闰月己丑,遣右丞相高阿

那肱自晋阳御之,师次河阳,周师夜遁。庚辰,以司空赵彦深为司徒,斛律阿列

罗为司空。辛巳,以军国资用不足,税关市、舟车、山泽、盐铁、店肆,轻重各

有差,开酒禁。

七年春正月壬辰,诏去秋已来,水潦人饥不自立者,所在付大寺及诸富户济

其性命。甲寅,大赦。乙卯,车驾至自晋阳。二月辛酉,括杂户女年二十已下十

四已上未嫁悉集省,隐匿者家长处死刑。二月丙寅,风从西北起,发屋拔树,五

日乃止。夏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庚申,司徒赵彦深薨。秋七月丁丑,大雨霖。

是月,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人户。八月丁卯,行幸晋阳。雉集于御坐,获之,有

司不敢以闻。诏营邯郸宫。冬十月丙辰,帝大狩于祁连池。周师攻晋州。癸亥,

帝还晋阳。甲子,出兵,大集晋祠。庚午,帝发晋阳。癸酉,帝列阵而行,上鸡

栖原,与周齐王宪相对,至夜不战,周师敛阵而退。十一月,周武帝退还长安,

留偏师守晋州。高阿那肱等围晋州城。戊寅,帝至围所。十二月戊申,周武帝来

救晋州,庚戌,战于城南,我军大败。帝弃军先还。癸丑,入晋阳,忧惧不知所

之。甲寅,大赦。帝谓朝臣曰:“周师甚盛,若何?”群臣咸曰:“天命未改,

一得一失,自古皆然。宜停百赋,安慰朝野,收拾遗兵,背城死战,以存社稷。”

帝意犹豫,欲向北朔州。乃留安德王延宗、广宁王孝珩等守晋阳。若晋阳不守,

即欲奔突厥。群臣皆曰不可,帝不从其言。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封辅相、慕

容钟葵等宿卫近臣三十余人西奔周师。乙卯,诏募兵,遣安德王廷宗为左,广宁

王孝珩为右。延宗入见,帝告欲向北朔州。延宗泣谏,不从。帝密遣王康德与中

人齐绍等送皇太后、皇太子于北朔州。丙辰,帝幸城南军,劳将士,其夜欲遁,

诸将不从。丁巳,大赦,改武平七年为隆化元年。其日,穆提婆降周。诏除安德

王延宗为相国,委以备御,延宗流涕受命。帝乃夜斩五龙门而出,欲走突厥,从

官多散。领军梅胜郎叩马谏,乃回之邺。时唯高阿那肱等十余骑,广宁王孝珩、

襄城王彦道续至,得数十人同行。戊午,延宗从众议即皇帝位于晋阳,改隆化为

德昌元年。

庚申,帝入邺。幸酉,延宗与周师战于晋阳,大败,为周师所虏。帝遣募人,

重加官赏,虽有此言,而竟不出物。广宁王孝珩奏请出宫人及珍宝班赐将士,帝

不悦。斛律孝卿居中受委,带甲以处分,请帝亲劳,为帝撰辞,且曰宜慷慨流涕,

感激人心。帝既出临众,将令之,不复记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将士莫

不解体。于是自大丞相已下太宰、三师、大司马、大将军、三公等官并增员而授,

或三或四,不可胜数。甲子,皇太后从北道至。引文武一品已上入朱华门,赐酒

食,给纸笔,问以御周之方。群臣各异议,帝莫知所从。又引高元海、宋士素、

卢思道、李德林等,欲议禅位皇太子。先是望气者言,当有革易,终是依天统故

事,授位幼主。

幼主名恒,帝之长子也。母曰穆皇后,武平元年六月生于邺。其年十月,立

为皇太子。隆化二年春正月乙亥,即皇帝位,时八岁,改元为承光元年,大赦,

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帝为太上皇帝,后为太上皇后。于是黄门侍郎颜之推、中

书侍郎薛道衡、侍中陈德信等劝太上皇帝往河外募兵,更为经略,若不济,南投

陈国,从之。丁丑,太皇太后、太上皇后自邺先趣济州。周师渐逼,癸未,幼主

又自邺东走。己丑,周师至紫陌桥。癸巳,烧城西门。太上皇将百余骑东走。乙

亥,渡河入济州。其日,幼主禅位于大丞相、任城王湝,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

文及玺绂于瀛州,孝卿乃以之归周。又为任城王诏,尊太上皇为无上皇,幼主为

守国天王。留太皇太后济州,遣高阿那肱留守。太上皇并皇后携幼主走青州,韩

长鸾、邓颙等数十人从。太上皇既至青州,即为入陈之计。而高阿那肱召周军,

约生致齐主,而屡使人告言,贼军在远,已令人烧断桥路。太上所以停缓。周军

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将逊于陈,置金囊于鞍后,与长鸾、淑妃等十数骑至青州

南邓村,为周将尉迟纲所获。送邺,周武帝与抗宾主礼,并太后、幼主、诸王俱

送长安,封帝温国公。至建德七年,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及延宗等数十人

无少长咸赐死,神武子孙所存者一二而已。至大象末,阳休之、陈德信等启大丞

相隋公,请收葬,听之,葬长安北原洪渎川。

帝幼而令善,及长,颇学缀文,置文林馆,引诸文士焉。而言语涩呐,无志

度,不喜见朝士。自非宠私昵狎,未尝交语,性懦不堪,人视者,即有忿责。其

奏事者,虽三公令录莫得仰视,皆略陈大旨,惊走而出。每灾异寇盗水旱,亦不

贬损,唯诸处设斋,以此为修德。雅信巫觋,解祷无方。初,琅邪王举兵,人告

者误云厙狄伏连反,帝曰:“此必仁威也。”又斛律光死后,诸武官举高思好堪

大将军,帝曰:“思好喜反。”皆如所言。遂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盛为无

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谓之无愁天子。尝出见群

厉,尽杀之,或剥人面皮而视之。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

鸾等宰制天下,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参预机权。各引亲党,超居非次,官由

财进,狱以贿成,其所以乱政害人,难以备载。诸宫奴婢、阉人、商人、胡户、

杂户、歌舞人、见鬼人滥得富贵者将万数,庶姓封王者百数,不复可纪。开府千

余,仪同无数。领军一时二十,连判文书,各作依字,不具姓名,莫知谁也。诸

贵宠祖祢追赠官,岁一进,位极乃止。宫掖婢皆封郡君,宫女宝衣玉食者五百余

人,一裙直万匹,镜台直千金,竞为变巧,朝衣夕弊。承武成之奢丽,以为帝王

当然。乃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嫔嫱诸宫中起镜殿、宝殿、瑇瑁殿,

丹青雕刻,妙极当时。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

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

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

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御马则藉以毡罽,食物有

十余种,将合牝牡,则设青庐,具牢馔而亲观之。狗则饲以粱肉。马及鹰犬乃有

仪同、郡君之号,故有赤彪仪同、逍遥郡君、凌霄郡君,高思好书所谓“駮龙、

逍遥”者也。犬于马上设褥以抱之,斗鸡亦号开府,犬马鸡鹰多食县干。鹰之入

养者,稍割犬肉以饲之,至数日乃死。又于华林园立贫穷村舍,帝自弊衣为乞食

儿。又为穷儿之市,躬自交易。尝筑西鄙诸城,使人衣黑衣为羌兵,鼓噪凌之,

亲率内参临拒,或实弯弓射人。自晋阳东巡,单马驰骛,衣解发散而归。又好不

急之务,曾一夜索蠍,及旦得三升。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征夕办,

当势者因之,贷一而责十焉。赋敛日重,徭役日繁,人力既殚,币藏空竭。乃赐

诸佞幸卖官。或得郡两三,或得县六七,各分州郡,下逮乡官亦多降中旨,故有

敕用州主簿,敕用郡功曹。于是州县职司多出富商大贾,竞为贪纵,人不聊生。

爰自邺都及诸州郡,所在征税,百端俱起。凡此诸役,皆渐于武成,至帝而增广

焉。然未尝有帷薄淫秽,唯此事颇优于武成云。初,河清末,武成梦大蝟攻破

邺城,故索境内膏以绝之。识者以后主名声与蝟相协,亡齐征也。又妇人皆剪

剔以着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为之,被于

四远,天意若曰元首剪落,危侧当走西也。又为刀子者刃皆狭细,名曰尽势。游

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未之言,盖高氏运祚

之末也。然则乱亡之数盖有兆云。

论曰:武成风度高爽,经算弘长,文武之官,俱尽其力,有帝王之量矣。但

爱狎庸竖,委以朝权,帷薄之间,淫侈过度,灭亡之兆,其在斯乎?玄象告变,

传位元子,名号虽殊,政犹己出,迹有虚饰,事非宪典,聪明临下,何易可诬。

又河南、河间、乐陵等诸王,或以时嫌,或以猜忌,皆无罪而殒,非所谓知命任

天道之义也。后主以中庸之姿,怀易染之性,永言先训,教匪义方。始自襁褓,

至于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养德所履,异乎春诵夏弦;过庭所闻,莫非不

轨不物。辅之以中宫妳媪,属之以丽色淫声,纵韝绁之娱,恣朋淫之好。语曰

“从恶若崩”,盖言其易。武平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

机,委诸凶族。内侍帷幄,外吐丝纶,威厉风霜,志回天日,虐人害物,搏噬无

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重以名将贻祸,忠臣显戮,始见浸弱之萌,俄观土崩

之势,周武因机,遂混区夏,悲夫!盖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自然之理矣。

郑文贞公魏徵总而论之曰:神武以雄杰之姿,始基霸业;文襄以英明之略,

伐叛柔远。于时丧君有君,师出以律。河阴之役,摧宇文如反掌;涡阳之战,扫

侯景如拉枯。故能气摄西邻,威加南服,王室是赖,东夏宅心。文宣因累世之资,

膺乐推之会,地居当璧,遂迁魏鼎。怀谲诡非常之才,运屈奇不测之智,网罗俊

乂,明察临下,文武名臣,尽其力用。亲戎出塞,命将临江,定单于于龙城,纳

长君于梁国,外内充实,疆埸无警,胡骑息其南侵,秦人不敢东顾。既而荒淫败

德,罔念作狂,为善未能亡身,余殃足以传后。得以寿终,幸也,胤嗣不永,宜

哉。孝昭地逼身危,逆取顺守,外敷文教,内蕴雄图,将以牢笼区域,奄一函夏,

享龄不永,勣用无成。若或天假之年,足使秦、吴旰食。武成即位,雅道陵迟,

昭、襄之风,漼焉已坠。洎乎后主,外内崩离,众溃于平阳,身离于青土。天道

深远,或未易谈,吉凶由人,抑可扬榷。观夫有齐全盛,控带遐阻,西苞汾、晋,

南极江、淮,东尽海隅,北渐沙漠,六国之地,我获其五,九州之境,彼分其四。

料甲兵之众寡,校帑藏之虚实,折冲千里之将,帷幄六奇之士,比二方之优劣,

无等级以寄言。然其太行、长城之固自若也,江淮、汾晋之险不移也,帑藏输税

之赋未亏也,士庶甲兵之众不缺也;然而前王用之而有余,后主守之而不足,其

故何哉?前王之御时也,沐雨栉风,拯其溺而救其焚,信赏必罚,安而利之,既

与共其存亡,故得同其生死。后主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雕墙峻宇,甘

酒嗜音,廛肆遍于宫园,禽色荒于外内,俾昼作夜,罔水行舟,所欲必成,所求

必得。既不轨不物,又暗于听受,忠信不闻,萋斐必入,视人如草芥,从恶如顺

流。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媪擅回天之力,卖官鬻狱,乱政淫刑,刳剒被于忠良,

禄位加于犬马,谗邪并进,法令多闻,持瓢者非止百人,摇树者不唯一手,于是

土崩瓦解,众叛亲离,顾瞻周道,咸有西归之志,方更盛其宫观,穷极荒淫,谓

黔首之可诬,指白日以自保。驰倒戈之旅,抗前歌之师,五世崇基,一举而灭,

岂非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欤?抑又闻之: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齐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