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义-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

难,善自图之!”权大哭,拜受印绶。策告母曰:“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

今将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母哭曰:“恐汝弟年幼,

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

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又唤诸弟嘱曰:

“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

入祖坟安葬。”诸弟泣受命。又唤妻乔夫人谓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

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其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

雅。”言讫,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后人有诗赞曰: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

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

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

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

“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

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且说当时孙权承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经理未定,人报周瑜自巴丘提兵回

吴。权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原来周瑜守御巴丘。闻知孙策中箭被伤,

因此回来问候;将至吴郡,闻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

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

以死!”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权曰:“愿公无忘先兄遗命。”瑜顿首曰:

“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权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

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

可定也。”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

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何人。

瑜曰:“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

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

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

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

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权大喜,即命周瑜往聘。瑜奉

命亲往,见肃叙礼毕,具道孙权相慕之意。肃曰:“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

就之。”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

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

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权问肃曰:

“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

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

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

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次日

厚赠鲁肃,并将衣服帷帐等物赐肃之母。肃又荐一人见孙权:此人博学多才,事

母至孝;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也。权拜之为上宾。瑾劝权勿通

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权依言,乃遣陈震回,以书绝袁绍。

却说曹操闻孙策已死,欲起兵下江南。侍御史张纮谏曰:“乘人之丧而伐之,

既非义举;若其不克,弃好成仇:不如因而善遇之。”操然其说,乃即奏封孙权

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即令张纮为会稽都尉,赍印往江东。孙权大喜,又得张

纮回吴,即命与张昭同理政事。张纮又荐一人于孙权:此人姓顾,名雍,字元叹,

乃中郎蔡邕之徒;其为人少言语,不饮酒,严厉正大。权以为丞,行太守事。自

是孙权威震江东,深得民心。

且说陈震回见袁绍,具说:“孙策已亡,孙权继立。曹操封之为将军,结为

外应矣。”袁绍大怒,遂起冀、青、幽、并等处人马七十余万,复来攻取许昌。

正是:江南兵革方休息,冀北干戈又复兴。未知胜负若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却说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夏侯惇发书告急。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

留荀彧守许都。绍兵临发,田丰从狱中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

妄兴大兵,恐有不利。”逢纪谮曰:“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

绍因怒,欲斩田丰。众官告免。绍恨曰:“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遂催军

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行至阳武,下定寨栅。沮授曰:“我军虽众,而勇

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

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绍怒曰:“田丰慢我军心,吾回

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叱左右:“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

丰一体治罪!”于是下令,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细作探知虚实,报至官渡。曹军新到,闻之皆惧。曹操与众谋士商议。荀攸

曰:“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

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操曰:“所言正合吾意。”遂传令军将鼓噪

而进。绍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审配拨弩手一万,伏于两翼;弓箭手五千,伏

于门旗内:约炮响齐发。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

排列着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旌旗节钺,甚是严整。曹阵上门旗开

处,曹操出马。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后拥卫。曹操以鞭指

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

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

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

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

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

阵。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放起号炮: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

阵前乱射。曹军如何抵敌,望南急走。袁绍驱兵掩杀,曹军大败,尽退至官渡。

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审配曰:“今可拨兵十万守官渡,就曹操寨前筑起

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操若弃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矣。”绍从

之,于各寨内选精壮军人,用铁锹土担,齐来曹操寨边,垒土成山。曹营内见袁

军堆筑土山,欲待出去冲突,被审配弓弩手当住咽喉要路,不能前进。十日之内,

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曹军大惧,皆顶着遮箭

牌守御。土山上一声梆子响处,箭下如雨。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曹

操见军慌乱,集众谋士问计。刘晔进曰:“可作发石车以破之。”操令晔进车式,

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候弓箭手射箭时,营内

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往上乱打。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袁军皆号其

车为“霹雳车”。由是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审配又献一计: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

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操

又问计于刘晔。晔曰:“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

耳。”操曰:“何以御之?”晔曰:“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操连

夜差军掘堑。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

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以书报之。书略曰: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

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

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

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绍军约退三十余里,操遣将出营巡哨。有

徐晃部将史涣获得袁军细作,解见徐晃。晃问其军中虚实。答曰:“早晚大将韩

猛运粮至军前接济,先令我等探路。”徐晃便将此事报知曹操。荀攸曰:“韩猛

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绍军自乱。”操曰:

“谁人可往?”攸曰:“即遣徐晃可也。”操遂差徐晃将带史涣并所部兵先出,

后使张辽、许褚引兵救应。当夜韩猛押粮车数千辆,解赴绍寨。正走之间,山谷

内徐晃、史涣引军截住去路。韩猛飞马来战,徐晃接住厮杀。史涣便杀散人夫,

放火焚烧粮车。韩猛抵当不住,拨回马走。徐晃催军烧尽辎重。袁绍军中,望见

西北上火起,正惊疑间,败军报来:“粮草被劫!”绍急遣张郃、高览去截大路,

正遇徐晃烧粮而回,恰欲交锋,背后张辽、许诸军到。两下夹攻,杀散袁军,四

将合兵一处,回官渡寨中。曹操大喜,重加赏劳。又分军于寨前结营,为掎角之

势。

却说韩猛败军还营,绍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审配曰:“行军以粮食

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袁绍曰:“吾筹策

已定。汝可回邺都监督粮草,休教缺乏。”审配领命而去。袁绍遣大将淳于琼,

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引二万人马,守乌巢。那淳于琼性

刚好酒,军士多畏之;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

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

使者赍书而往,行不上三十里,被袁军捉住,缚见谋士许攸。那许攸字子远,少

时曾与曹操为友,此时却在袁绍处为谋士。当下搜得使者所赍曹操催粮书信,径

来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

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绍

曰:“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攸曰:“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

正话间,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

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绍见

书大怒曰:“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

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

许相见!”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

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

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

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后人有诗叹曰:

“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

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

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

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

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

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

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

“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

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

“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

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

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

“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

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

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

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

破。明公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