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围着蓝怡几人依依话别,周老夫人抱着文轩泪水涟涟,郑氏拉着女儿低泣不止。夏婉在旁边也是抹着眼泪。
  “老夫人,娘,姐姐。你们再哭下去,这日头都要西转了。”蓝怡苦劝许久都不见效,抬头看看日头,已到巳时,路旁行人也渐渐多起来,他们本打算辰时上路的。
  周老夫人抱着文轩不语,不住地摸着他的小脸。给他整理身上的衣服。郑氏脱下手上的镯子给蓝怡带上。
  这白玉手镯,就是蓝怡穿越过来醒来时,春桃戴在手腕上的那个刻有“子回”二字的手镯。这是郑氏的陪嫁,“子回”乃是蓝怡外祖父的表字,这手镯堪称郑家的传家之物了。蓝怡不住庆幸当时自己没有把它放进当铺去。
  “娘,这一路上有爹爹和大哥照料着。我们没事的。女儿一定多多给您写信。有空就回来看你。”蓝怡给郑氏抹掉泪珠,“您再哭下去,女儿真的是走不了了。”
  宇儿懂事地拉住郑氏的胳膊安慰道:“姥姥,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娘亲和弟弟的。”
  郑氏破泣为笑,把宇儿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夏婉让春草递过一个小木箱,“妹妹,这几本书你带回去。都是些和田务、水产和地志有关的书籍,姐姐晓得你喜欢这些。特意让你姐夫寻来的,市面上可不多见。”县丞是管理一县财政和仓库的职位,米义超能找到这些书也算合情理。
  蓝怡笑眯眯地接过,抱在怀里,恰在此时米义超与周卫极说完话走了过来,“多谢姐夫寻书,姐姐,别忘了给我写信。咱们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不过还是要先顾着自己的身子,大意不得。” 大周女子怀孕三月之内是不能对外讲的,怕的是胎儿尚未坐稳,讲出去不吉利,所以蓝怡并没有直说。
  夏婉自信含笑,米义超走到妻子身边,微笑着对蓝怡点头,“蓝妹,多多保重。劳烦你回去后见了岳父、岳母和大哥,替我们夫妻问声安好。”
  夏婉想起母亲,心中酸涩,“妹妹,书箱里的书信回去后你替我交给母亲。”
  本想劝夏婉回去省亲,但她刚刚怀孕,又带着金宝,怕是这一年多无法出行的。
  赵中选与王林远交托了家事,也走过来与蓝怡话别,“大嫂,回去后见着我母亲,就说姐姐成亲之前我一定回去。”
  赵中选换去做粗活的短衣襟小打扮,换上一件土黄色长袍,头发高高竖起,显得十分精神。蓝怡让王林远和他谈过梅县店铺的事情,当然先说的是让他在青山商记的店铺内帮忙,每月二两银子,包吃包住。赵中选思索后决定留在梅县发展,他心知是蓝怡给了他这次机会,惭愧之余更是一门心思地想学如何把店铺经营好,所以这几日跟着王承德和夏末、六子等人跑腿,十分勤快。
  周卫极等人也走过来,张平育冲着蓝怡心照不宣的点点头,随后矮身与文轩说话。王明礼则对蓝怡讲道:“小妹,我已与族长讲了,文轩六岁之前可以不用每年回来。但自七岁起,每年大祭之时还应赶回,省得祖先怪罪。”
  祖先怪罪?多少外出的游子无法归家祭拜祖先,都是在外摆祭桌叩头祭拜的。王明礼这话说的着实有些重了,似乎他才是王家的族长,代表王家在说话。
  周老夫人冷下脸,“文轩回不回来老身自会与族长交待清楚,不劳二爷费心。”
  王明礼态度周全的弯腰称是,王明深两兄弟也上来与蓝怡打过招呼,王明昭张了几次嘴,终于忍不住说道:“小妹,明年春天我和父亲若是得闲,定到黄县去看望你与文轩。”
  他们是冲着青山客去的,蓝怡没想到自己的这一笔惹出如此多的事情。重阳那日在菊园里的墙壁上,以青山客落款的题诗她就见了三首,旁边还有不少人留名和诗,句句是对青山客的崇拜。蓝怡看了恨不得挠墙,也对历代文人墨客留在墙上的墨宝产生了怀疑:谁知道哪些才是真迹?!
  周卫极见众人仍旧没有散开的意思,便扬声说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准备出发吧。”
  他又冲着郑氏弯腰行礼,“岳母,您老珍重。”
  贾氏又给周老夫人叩头后,才回到蓝怡身旁。众人又依依不舍地讲了不少珍重惜别的话语。蓝怡她们才上了马车,一行人在众人的目送下浩浩荡荡离去。
  周卫极、王承德、刀无锋骑马,王春荣、王林远赶车。除了他们之外尚有两个三个王家的车夫跟着。
  王春荣是死皮赖脸跟着父亲去黄县的,他刚买的马就拴在马车之后。承德言明在没有骑稳之前他只能赶车,王春荣憋着劲地练了好几天,没想到父亲还是不准他骑马,此时正瞧着跟两匹果下马拴在一起的英俊白马,郁闷着。王林远瞧他的样子十分好笑,便主动与他闲话扯开心神。
  他们一行人走远后。周老夫人在周婆子等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回府,王田贵亦步亦趋地在后边跟着。
  蓝俊志上前与米义超说道:“米兄,咱们几个去喝一杯。如何?”
  米义超轻轻摇头,“容我先送夫人回去。”
  蓝俊志看着旁边姿容出众,满脸泪痕的夏婉,轻轻点头。“那咱们改日再说。安慰嫂夫人要紧。”
  米义超小心地扶着夏婉上了马车,自己也迈腿坐进车内。
  “夫人,莫悲伤,等孩儿生下后咱们夫妻带着两个孩儿一起回黄县拜见岳父岳母,可好?再哭下去,怕是咱们的女儿将来也是个小泪包了。”
  他软语温存,难掩关怀之意,夏婉含泪笑道:“你怎知这次是女儿?”
  米义超松口气。笑道:“金宝不是喊了妹妹么,错不了的。咱们可得给女儿好好想个名字才成。”
  夏婉将手放在小腹上。是个女儿也好,“你这做爹的也太心急了些,再说我最近得忙着店铺生意的事情,等生意上了正轨再与你琢磨这件事。”
  米义超望着妻子自信放光的精致五官,忍不住伸衣袖给她抹去眼泪,轻轻将她搂在怀里,“‘正轨’这词听着新鲜,是蓝妹讲给你的?都是为夫没用,夫人照顾儿子女儿本已辛苦,还要为家计操劳。夫人,有什么不顺当的就告诉为夫,咱们商量着来。”
  夏婉才华过人,但平日里太过孤高清冷,对什么都不上心。所以这次她主动关心店铺的生意,米义超并不反对,反而有些开心,似乎这样的夏婉更真实了些,他与夏婉可说的话题除了孩子和诗词,又多了不少。
  夏婉红着脸推推他,“你这是做什么,小心被人瞧了去。”
  “放心,没人瞧的见。”
  马车外,夏婆子和春草听了他们的交谈,相视露出惊喜的笑意。
  蓝俊辰走到张平育身边,“平育,今日天好,咱们不如到江上泛舟垂钓,如何?”
  张平育依旧是那副平淡面孔,“怎得今日没见蓝五跟着?”
  蓝俊辰微微皱眉,“提他作甚!走吧,难道这样平静无风,咱们多钓几条上来,烤着吃,我许久没吃过你烤的鱼了。”
  张平育点头,蓝俊志也翻身上马,“若说垂钓,我最近寻了个好去处,走吧,咱们同去。”
  王明深见此,也凑上去,“三位兄长带上小弟二人如何?早就听大哥说过张二哥的鱼烤得甚好,小弟今日不知有没有这个口服了。”
  王明昭最是爱玩的,赶紧跟着点头。
  “也好,你们兄弟俩无事便跟着来吧。”张平育转身吩咐胜子先去准备,骑马前行。
  蓝俊辰本想和张平育说些私话,见这么多人也就笑道:“你们三人跟着,可不能只等着吃,咱们垂钓怕是不够了,捉鱼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王明昭磨拳,“四哥放心,咱可是专门学过撒网捕鱼的。”
  撒网捕鱼乃是渔夫才会做的事情,蓝俊志大笑道:“昭弟倒是不失乃父之风,我记得王家叔父时常说要泛舟江山做个悠闲渔夫的,还起了“钩纶渔父”的雅号呢。”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王格知对此艳羡不已,早就放出话来要学了去。
  五人说笑着远去,王明礼被他们刻意排斥在外却没有丝毫不悦,依旧一脸儒雅,动作翩然地转身上马车,平静地吩咐车夫回程。
  ps: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来不及捉虫,大伙先凑合着看,等忙过这几天,小蓝逐字捉。(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六八章 一路欢歌
  “呦,吼吼吼——”
  启程五日后,王春荣终于如愿以偿地骑着自己的白马赶路,扯着嗓子大唱民歌,“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马车的门帘和窗帘都敞开着,蓝怡抱着宇儿,贾氏抱着文轩,听着王春荣没完没了地一首首的唱乐府诗,蓝怡不禁感慨古今的差异。
  原来,在二十一世纪众人认为难懂的诗经、乐府诗等诗词典籍里的很多作品,在大周是众人张口皆唱的民间小调。而且他们唱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而且,大周这里的曲子词真的就是陪着乐谱的,曲调更加规范,写作也更加讲究,难怪会有“填词”一说。词,是按着既定的格律填写上去供众人传唱的。
  王春荣的歌声在路上回荡着,众人也渐渐渐渐来了兴致。王林远会的比王春荣要少一些,但是也能跟着合上几句。
  王承德嘴角挂着微笑,这几日拘着王春荣不让他骑马,也是为了让他收收性子,不过看着儿子现在这样高兴,他自然是十分开心的。他们二人几月前还关在大牢里,生死难料,那时何曾想到会有今日的欢乐。
  人,经历过苦难,体验过别离,才知道平淡最可贵。王承德仰头望着碧蓝如洗的天空,时时注意着路旁的动静。
  “卫极,如何?”
  周卫极轻轻点走。“岳父放心,咱们走的都是官道,路宽车马多。并无大碍。且这段时日正是农忙催收之时,朝廷各处的催粮官下来催粮,各县也增派人手以防有人闹事,就算是那些贼人们也都是收敛的。”
  “那就好。”周卫极沉稳大气,将这一路安排的十分妥帖,王承德越看越满意,再抬头瞧瞧自己那个扯着脖子欢快的儿子。又有些无奈起来,何时他才能有卫极的本事?
  王春荣哪里知道父亲想什么,他与刀无锋在车队之前开路。似乎不觉得累似的,又唱开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蓝怡笑眯眯地对着哥哥喊道:“哥,换手大气的听听,别总是这等软软的调子。”
  王春荣头也不回,张嘴就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舅舅。舅舅,抱骑马!”文轩见他开心,挣扎着就要从贾氏怀里出来,贾氏担心他摔着,搂着不敢放手。
  “文轩,头晌刚骑过,现在日头毒,晒着可了不得。”按着蓝怡的叮嘱,出了梅县后贾氏也就不再称呼文轩为少爷,毕竟在乡下这等称呼还是太扎眼了一些。贾氏也不是那等迂腐的,蓝怡解释过她也就改口过来,不过在行动态度上对文轩依旧是小心呵护。
  文轩自然是不依的,“姥姥,带帽,要骑马。”
  让文轩和宇儿喊贾氏为姥姥,也是蓝怡的主意。他们所在的这一带,有钱人家多用“祖父”、“祖母”来称呼父亲的长辈,用“外祖父”、“外祖母”来称呼母亲的长辈;一般人家多用“爷爷”、“奶奶”、“姥娘”、“姥爷”等口语称呼。贾氏虽说以前是王家的下人,现在卖身契又在蓝怡这里,但是蓝怡并不把她当下人看,以“瑶姨”称之,至于两个孩子,她便干脆选了自己老家这个熟悉的称呼,姥姥,既亲切又可以区别于他们的姥娘、外祖母、祖母和奶奶等,在这里算是成了贾氏的专有称呼。
  宇儿见着弟弟要骑马,转头对蓝怡求道:“娘,宇儿也要骑马,要骑小火。”
  蓝怡摇头,“现在正在赶路,你自己还不会骑,有人给你牵着会耽搁时候,咱们现在赶着回家呢。”
  宇儿乖乖点头,“娘,快到了么?”
  “咱们走了一半了。”
  “娘,回家后宇儿想把买的好东西分给大福他们,好不好?”
  “好。”
  “娘,咱们家的小羊现在长大了没有?鸭子和鸡还生蛋么?”
  “小羊现在一个多月,该长大了。鸡鸭也肯定在生蛋,宇儿和弟弟回去就又能捡蛋了。”
  宇儿露出开心的笑容,看着仍在贾氏怀里挣扎的文轩,摆出大哥的架势,“弟弟,不要闹,咱们要赶着回家捡蛋呢。”
  文轩一听捡蛋,也安静下来,“哥,捡蛋卖钱,买柿子饼。”
  宇儿认真想了想,“先买写字的大纸,柿子饼娘会做。”
  文轩想了想,乖乖点头,“娘,做柿子饼吃。”
  这孩子,在蓝怡做的水果干里,最喜欢吃的就是柿子饼,蓝怡想了想说道:“好,咱们到家柿子应该还没有摘完,娘给你们做柿子饼。”
  说完,她又对贾氏解释道:“瑶姨,咱们家种牡丹的山坡旁,我去年秋和今年初移栽了不少树,今年也结了些果子,咱们回去估摸着柿子和红果子还有些。”
  北沟村民风淳朴,有主的树木出了小孩子们笑闹着摘几个打打嘴,大伙是不会摘的,毕竟山里还有不少野果,所以蓝怡并不担心山上的果子被人摘了去。只是,王二叔一家可能已经帮她摘了收起来了。
  贾氏笑的温柔,“柿子饼我也做过,回去后咱们一起上手,也快着呢。趁着最近日头好,晒出来收着,冬日给孩子们吃。”
  文轩一听要做柿子饼,抬头“吧唧”亲了贾氏一口,“姥姥真好。”
  贾氏露出慈祥的笑容,精致秀气的五官越发柔和,与蓝怡在王家见到的木头美人有了很大差别。前几日孩子们这样叫她,她还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应声,但蓝怡是真的尊敬她,周卫极等人也没把她当外人,所以她这两日也就渐渐放松下来。
  通过郑氏,蓝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