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没去县学读书,在家伺候大伯起居。”
  “没想到婆婆就这么去了,他们父子日子可怎么过!”雍熙二十五年,王林山虚岁也才十六,便经此巨变,一个半大的孩子照料卧床的父亲,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是啊。”陈氏应了一声。想起永熙二十六年秋自己嫁入王家时见到王林山的情形,那时王林山斯文有礼,面容憔悴,几乎瘦的脱形。他本来订了当年春成亲,因母亲去世要守孝耽搁了,女方见他父亲也卧床不起,家中一日不如一日,闹着要退亲。王家自然不同意,为此两家闹了几场,也终将亲事退了。毕竟被退亲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陈氏不好和大嫂讲。
  “普和初年,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也开恩科选良才,大哥就因为替母亲守孝和照顾父亲没赶上。普和二年夏天,大伯也去了,大哥闭门苦读,普和三年就中了秀才。当时公公就说大哥能顶门户,普和四年春他就背着行李走了,所以要去干什么‘游学’赶考,这一去便再也回不来了。”
  “这科举考试,秀才去应州考,不该是当年秋里么?怎得到了第二年春他才出门去?”蓝怡心里有些疑惑,或许是这里的科举制度不同?
  陈氏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王林山中了秀才后,确实是没在当年秋天去州考,一是父亲刚去,就算他中了举人也得在家守孝,无法外派做官;二是他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去了怕也无中举的可能。
  王林山中秀才后媒人纷纷上门为他说亲。父母去世一番耽搁,王林山也到了二十岁,二叔二婶便想着给他娶媳妇进门,也算安个假。王林山却没了这心思,却也不好驳了叔婶的美意,便提前出门游学。
  蓝怡知道了王林山的过往,看着坐在炕上的宝宝,心里不是滋味。王林山是个苦命人,父母双亡,怀揣梦想离家游学赶考却客死异乡,不知他离家后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番波折,将性命也断送在梅县。


正文 第三十四章 无处为家
  天刚放亮不久,王二叔就带着两个儿子拉着一车的细竹到蓝怡家帮她圈篱笆。
  菜园面积不小,不过三人干活也十分利索,首先将竹子砍做一米高的竹段,密密插入菜地边的泥土里,前两日刚下了一场雨,泥土湿润,插竹竿也不费什么力气。随后又用结实的藤条夹着细竹固定好,也就花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做好了。
  蓝怡在早晨熬了小米粥,烙了一摞白面芝麻饼硬留了三人吃饭。饭后林喜和林远两兄弟便匆匆走了,二叔留下来用剩下的粗竹挨着茅房搭羊圈。宇儿给咩咩打完草后,在王二叔身边跟前跟后的帮忙,很是有模样,王二叔见了宇儿也多了几分笑模样,直说他多过去和大福一起玩。
  蓝怡收拾好院子喂了鸡和鹅,便带着宝宝过去帮忙。二叔手艺不错,靠南墙用竹架搭成的羊圈,约有两米宽四米长,靠西侧用柴房的木头做了简单的屋顶架子,上边压上厚厚的圆锥形稻草屋顶,简易的羊棚也就做成了。
  “老大媳妇,这羊不用每日在家关着,你去地里头就牵过去,拴在地头上让他啃青草,羊爱吃,长得也快。”
  “恩,二叔我记下了。”
  “趁着这场雨,明日我找耕牛和犁杖把坡地耕出来,你就不用过去了,人手足够。”王二叔又叮嘱道,五亩坡地,他借了两头耕牛,半天也就能耕完。
  “是,多谢二叔。这借耕牛的银钱我去给您拿。”
  王二叔摆摆手:“没几个钱。”
  王二叔向来说一不二,蓝怡听他这么说也就点头应下,又跟王二叔回家借了扁担和竹筐,打算将家里的羊粪收了撒到地里,顺便再看看能否收拾些其他的肥料用上。茅房她是不敢碰的,虽说这也是肥料,但这着实超出了她能承受的心理界限,太恶心了。这几日上厕所,她都是锁了大门在柴房里用尿桶上完,再倒入茅房,就这样每日还是要恶心几回,虽说收拾茅房势在必行,但是她也得先将田耕了再说。
  蓝怡将小鸡和小鹅从柴房放出来,让它们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宇儿和宝宝两个好奇地蹲在旁边看着,蓝怡叮嘱宇儿不要让宝宝抓。
  “宇儿,娘要往地里挑几回粪土,你帮娘看着弟弟,好不好?”蓝怡用帕子包头,穿上紫灰粗布窄袖夹衫,系灰色围腰,一副标准的农妇打扮,准备开工干活。
  “好。”宇儿点头。
  “那你们是在家玩,还是去二爷爷家和大福一起玩?”宇儿和大福这几日也熟悉了些,蓝怡想这让他多和大福接触,也有个玩伴。
  宇儿想了想:“在家,看着小鸡不让山猫叼了去。”
  “好,宇儿真棒。你带着宝宝,不要靠近水井,晓得么?”蓝怡最怕他们去井沿边玩,虽说井上她扣了盖子,但还是每日叮嘱几番。现在宝宝会走路了,歪歪扭扭地到处跑,蓝怡最怕他有什么危险。
  “恩。”
  “宝宝,听哥哥的话,在这玩。”蓝怡将他们的小玩具取出来,在院子里铺了草席让他们坐在上边玩,又取了点心放在边上,好在自己这一趟趟的来回,也能照应着。
  两个半筐的羊粪,蓝怡担在肩上并不觉得沉重。春桃的身子骨虽然纤弱,但是蓝怡自小跟着父亲练武强身,虽然只会几套最普遍的少林拳法和杨氏太极拳,但身体底子还是不错的。穿越以来,蓝怡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抽空便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度和耐力,一个月来也算成效显著。
  羊粪一趟也就担了过去,蓝怡又将柴房里积压的不少发霉的碎稻草麦秆担了两趟,回家哄睡了,叮嘱宇儿几句便挑着担子去坡地边的树林里收拾腐烂的树叶和肥土。蓝怡挑着担子,寻了树林里背风低洼出,用铁锹拨开树下杂草,果然见到了腐熟的树叶,这是天然的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提高植物抵抗力。蓝怡想在今日多收集一些树叶用到田地里,也好增加土壤的养分。
  这活说起来简单,但收拾树叶、捡出石头石子,再来回挑过去,中午前蓝怡也就挑了三趟。幸运的是,因前日的那场雨,她还在树下捡了几个能食用的蘑菇。
  到家后,蓝怡洗手后先进屋看两个孩子。宝宝因为尿了裤子,此时正光着小屁屁和哥哥在炕上玩,看到蓝怡进来,宝宝乐呵呵地向她爬去过。宇儿觉得没照顾好宝宝,让他尿了裤子,半低着头咬着嘴唇不敢说话。
  蓝怡抱起宝宝,拍拍他光溜溜的小屁屁,现在天气暖和,倒是也不怕他着凉。
  “宝宝又尿裤子了?宇儿对不起,娘回来晚了,宇儿将弟弟照顾得很好。走,咱们穿衣服出去,娘刚才挑土时在树林里捡了好些蘑菇呢,咱们中午炒蘑菇吃。”
  宇儿见娘亲没有责备他,反而要给他做好吃的,才松了一口气,紧绷着的小身子也放松了,轻快地点点头。
  ,一家人的午饭简单而丰盛:蒸白米饭、一大盘炒鲜蘑,小葱蛋花汤。饭后,蓝怡并没有哄着宝宝睡觉,而是用背带将他捆在背上,挑着胆子领着宇儿赶往地里。明日便要翻耕田地,她得在今日将田里的杂草清除掉,并尽可能多的收些腐熟的树叶撒进去。
  蓝怡把筐里的草席铺在地头的树下,让宇儿陪着宝宝玩,自己又开始挑肥土,采回的蘑菇放在宇儿的小背篓里。
  现在正是农忙的季节,地里人不少,村里人见蓝怡带着两个孩子在田地里忙碌,多会嘀咕几句“孤儿寡母不容易”,“可惜了这花骨朵的年纪”之类的,蓝怡忙碌着自己的事情,自然不会在意这些闲言碎语。
  蓝怡挑累了就坐在草席上陪着孩子玩会儿,喝点热水。两个孩子拿着蓝怡给他们用草穗编的小狗玩,乐呵得很。
  共两亩地,蓝怡又挑了几趟,发现附近的树叶肥土被她收了个差不多便停下来收拾地里的杂草。此时两个孩子已经在地头盖着衣服睡着了,蓝怡将大棵的杂草清理掉,便坐在草席上给两个孩子扇走烦人的小飞虫,这里倒是蚊子不多。蓝怡这两日都是用艾草煮水洗澡来驱赶蚊虫,效果还算不错,起码三个人没有被咬的满身包,比起其他小孩子要好很多。
  蓝怡收拾好田地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时,又是晚霞满天的美景。村里人如倦鸟归巢般三五成群的赶回家中,步伐里透着欢快。蓝怡便在这人流里,享受着一天劳作带来的充实感。
  这种感觉,不是身处其中的人很难体会。她积极地投入到乡村生活里,急切地在北沟村留下自己的印记,觉得只有如此她才会成为现实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过客,一个逃难者。或许明天她就要带着孩子逃离,继续奔波,她今日所做的事情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但是,蓝怡还是想将自己当作会在这里常住的人,当作这里的村民,谁说一定不能实现呢?
  这,大概就是“无处为家处处家”的情怀吧。


正文 第三十五章 二婶提点
  翻耕后的土地散发着浓烈的泥土清香。在王二叔的指点下,蓝怡划沟点种黄豆和绿豆,她将两亩田地划分为三块,一块绿豆,一块黄豆,一块先空着。
  王二叔家比较省事,三亩地全部播种的是黄豆。据陈氏讲,黄豆产量比绿豆大一些,价格也高。
  “大嫂,种子少了?”陈氏见蓝怡留着一块地,以为她种子买少了。王二叔家除了李氏和两个女娃,今天全都到了地里,除了蓝怡的三亩地,不远处还有两块坡地也是王二叔家的。
  “不是,前些日子我买了南瓜种子种在家里,打算过几日移栽过来几棵。入秋前也要留着些地种白菜。”蓝怡将自己的打算讲出来。
  刘氏听了,不以为然道:“大嫂,你这么大一块地,种了菜哪里吃得了!家里的菜园子种上就足够你们娘儿仨吃了。”
  “白菜好放,多种些寒冬里也能有菜吃。”蓝怡解释说,她想着可以腌制些酸菜,冬日里的酸菜猪肉炖粉条可是她的最爱。
  “大嫂说的也是,除了萝卜白菜冬里还能吃些什么。”陈氏笑道,“多种了吃不完也能卖掉。”
  三人喝水闲聊几句,便接着忙活。点玩豆子,再用锄头将划出的沟推平,这播种的活就算完成了。
  同其他人一样,王二叔一家中午并不回去吃饭,李氏中午送些过来众人将就着吃了便接着干活。蓝怡帮着二叔家点豆子到正午,因说家里还有鸡鹅要喂养,带着两个孩子和大福回家。
  后晌睡醒后,蓝怡带着从家中菜园抽的蒜苔和三个孩子到二叔家,二叔和林喜、林远夫妻都在地中忙碌未归家,李氏带着两个孩子从外面洗衣回来。村里并非每家都有水井,不少人家吃水都是去花溪里挑水,洗衣也是到花溪边上。所以村边花溪树荫下那几块大石头旁,经常聚集一群洗衣服的妇女,敲敲打打,说说笑笑的十分热闹。
  蓝怡帮着李氏将衣服晾晒在竹竿上,才随着她进屋,取出三十文钱。
  “二婶,这是今早耕地的工钱,您收着吧。”蓝怡在地里时已经问过刘氏,请人耕地每亩十五文,这部分钱王二叔虽说不用她出,但蓝怡觉得还是要付的。
  “宝儿他娘,你这是干什么,这几文钱咱们还是出得起的。”李氏自然不收,甚至有了几分不悦的神色。
  蓝怡把钱放在桌上,正色说道,“二婶,您听我说,咱们这是请人耕地,工钱哪有让您出的道理。这让我以后哪里还好意思张嘴求二叔二婶帮忙?咱们一码归一码,是不?”
  李氏叹口气:“我是说不过你,不过咱们以后可不兴客套。”
  “好,都听二婶的。”蓝怡赔笑道。
  李氏见她如此,也笑了。
  “奶奶,伯娘,我和宇儿弟弟去找牛蛋玩了?”大福和宇儿两个手拉手进来,笑嘻嘻地说到。
  “去吧。”李氏点头。
  宇儿抬头看着蓝怡,蓝怡也想让宇儿多和小朋友们接触:“宇儿出去了听哥哥的话,不能去水边玩,记得了?”
  “恩,知道了娘。”宇儿见蓝怡同意他出去玩,很兴奋地应下,声音也比平时大了一些。他这两日才开始喊蓝怡做娘,喊起来也便顺了口,蓝怡听着自然那是高兴的。
  “不知你晓得不晓得,我还是要跟你提提。”李氏抱过宝宝逗着,“花家村林山的姥娘那里,按说你该去磕头的。可是咱们这有规矩,林山没了你又是刚从外地回来,今年又赶上是他姥娘的本命灾年,你去了怕是惹人说。”
  女子年纪轻轻就死了男人,会被认为是灾星。**登门认亲不吉利,所以李氏才会提醒蓝怡不要急着去林山的姥娘家。
  “二婶,我不去不会失了礼数?”蓝怡问到,“前几日林山入葬时,姥娘家的几个舅舅和妗子还有表哥表弟们都过来见过了,只姥娘还未去给她老人磕头。”
  “也快端午节了,端午节前让林远带着宝宝过去一趟,替你给老人家磕头,也算全了礼数。”李氏琢磨一下建议道,等中秋、腊月时再让林远帮你跑两趟,送些东西过去。这样明年正月里是正经拜年的时候,我琢磨着他们会来给你送腊礼的时候定下哪天过去。”
  现在才是四月,到明年正月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蓝怡虽不晓得为何如此,但也应了下来:“多谢二婶告知,就是要麻烦三弟了。”
  “这没啥,跑两步路的事。”李氏拉着宝宝的手,亲切地说,“咱们宝儿这么招人疼,他老姥见了一定稀罕的跟什么似的。”
  “二婶,您看还有哪些规矩是侄媳妇该注意的?”入乡随俗,蓝怡虚心求教,想来“老姥”就是爹的姥娘,这称呼倒挺亲切。
  “旁的倒没什么。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安稳性子,**的日子不好过,你不去招惹别人,别人也会上门来招惹你,要吃的苦还在后头。”李氏听说王二叔说起蓝怡要守着孩子过日子,她是既高兴又担心,也有几分心疼,若这是自己的女儿,怎么会舍得她小小年纪就这么守着,这一辈子还长着啊。
  “二婶,这是非我是不去主动招惹,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日子久了大家自然晓得我是什么人。”蓝怡满不在乎地说到,相比起她自身的麻烦,这等小事实在不够瞧的。
  “这**娘啊,还是得泼辣些。”李氏语重心长地说,蓝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