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王家大少爷去世后,不知道为什么蓝俊辰和张平育两人也生份了。”
  “张平育?”蓝怡一皱眉,她想起来了,张平育不就是她刚穿越过来,在梅县青山镇卖蛋糕房子的那个四海客栈少东家么?
  “是呢,若是咱们打算跟梅县的酒楼客栈打交道,还真不能绕过张平育和王家二少爷王明礼。”六子补充道。
  “真是辛苦六子了,剩下的我再想想,咱们凑齐了再一起商量。你去忙吧,大伙都在山坡上,我待会儿带着孩子过去。”
  六子走后,蓝怡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信,这才明白为何六子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蓝怡将书信读了两遍,夏婉大篇幅地都是在描述对她的想念、对儿子的爱意,只是在信尾寥寥提了一笔丈夫米义超几句。夏婉本打算回来的,一是怕不足六个月的儿子金宝还太小,她的夫君米义超不放心;二则是米义超的一个宠妾也怀孕了,现在已经七个多月,夏婉也不能放心出来。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蓝怡叹口气,夏婉如此蕙质兰心的性子、出水芙蓉的模样,却也难逃后宅女子的命运,任岁月消磨。
  “若是不错,外出落水而亡的王明哲就是宝宝的爹了。他家势力果然不小啊,王家大少爷应是名子渊,字明哲了。”蓝怡敲击桌面思索着。
  大周的男女出生而起名,又叫幼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加字,女子十五及笄称字,所以女子才有“待字闺中”一说。
  女子无论是名还是字,一般都不为外人知晓。但是男子交际甚多,二十岁之后与平辈和完备相交再直呼名是十分不礼貌的,相互之间要称字,表示尊敬,据说是周礼之后便是如此。像是杜甫,后人多称其杜子美,李白被称为李太白,乃是尊敬之意。
  王明哲在给宝宝的娘亲依柔的书信中落款为子渊,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两人之亲密,乃是少年夫妻。
  “总算,知道了宝宝的老家在哪里,也要提前防备了。不过这王家既然已经争夺财产完毕又在生意上焦头烂额,怕是没时间来寻宝宝了吧?宝宝对他们早就没了利用价值。”蓝怡如此推断后松了口气,想来她和宝宝应是安全的。
  如此,她去梅县探访王家的事情倒可以暂时延后了,等牡丹油上市之后再去也不晚。
  “娘,娘,咱们窝里有两只鸡,坐了一夜不起来。”宇儿跑进来,郁闷地说到,他身后跟着宝宝。昨日那两只鸡害的他没捡成鸡蛋,没想到今天它们还窝着不起来。
  蓝怡低头看着两个孩子,将所有思绪压下去,笑道:“宇儿,宝宝,你们想不想要更多小鸡?”
  “想!”
  “那两只母鸡抱窝了,咱们去把它们抓起来,放上鸡蛋让它们孵蛋,过几天就有好多小鸡啦。”
  “要,要!娘,走。”宝宝眼睛一亮,拉起娘亲的手就往外走。
  蓝怡带着两个孩子,将两只母鸡护着窝里鸡蛋的母鸡抓出来,准备了小篮子,里边蒲草放上十五只鸡蛋让它们开始抱窝孵蛋。宇儿则在旁边期盼着孵出来的都是母鸡,想到每日捡几十个鸡蛋,很快捡满一箩筐的美事,笑的合不拢嘴。
  蓝怡则没有功夫遐想,她准备好吃食和热水,带着两个孩子赶往山坡,牡丹这几日正是施花前肥的时候,再也耽搁不得。
  让宇儿和宝宝在花匠赵尚景的小院里玩耍,蓝怡带着斗笠,穿着利落的紧身薄棉衣裤,套外衫系粗布围腰,忙碌起来。
  山坡下堆放的是年后拉来的马牛粪便,这些将山坡下堆着已经发酵好的粪肥散开,用铁锹铲起,放在一棵棵牡丹的根部,等洒好肥料后再浇足水,花前肥讲究的是效果快,肥力足,动物粪便最合适不过。
  这些粪肥是夏重潇帮着联系的买进的,赵花匠回来瞧见粪肥后边直接决定用它来施花前肥,而去年堆放发酵的稻杆肥则等到花后再施。
  山坡上五千多株牡丹,就算在六子、王林喜等人的帮忙下蓝怡也忙碌了好几日才施肥浇灌完毕,此时的牡丹嫩芽已经长出叶子,山坡上的牡丹竟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也足见赵花匠的技术之高,因此蓝怡等人对赵花匠更加尊敬起来。
  赵尚景倒是个谦虚的,他并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只说是这里水土好,大伙又照顾的细心才有这成果。
  赵尚景对于去年冬天蓝怡用来涂抹牡丹植株的石硫合剂很感兴趣,今年给牡丹松绑后发觉牡丹植株涂抹了石硫合剂果真是有用处的,他便虚心向蓝怡请教了一番。蓝怡也没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直言相告,毕竟这石硫合剂比起单用生石灰去虫治病效果要好上不少。但是蓝怡也强调了石硫合剂药效大,不能多用,一年也只能用一两次等注意事项,赵尚景见蓝怡教的毫无保留,对她笑的也多了几分真心,照顾牡丹、教授王林喜更加认真起来,王二叔和王林喜更是乐的喜上眉梢。
  这几日,他们的油坊已经悄悄开张了,夏顺和王林远正忙着榨油的事情,蓝怡地窖里的牡丹籽也被转运到了油坊的仓库里,一切正在顺利进行。
  给牡丹浇水施肥后,也就到了清明节。三月清明,春归大地,加上一场及时的春雨,浇的山间田地更是绿油油的一片,村内外向阳背风处的杏树桃树等已开始打开花苞,绽放光华,满村犹如仙境,清明乃是赏花外出游玩的最佳时节。(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八章 春天来了
  赏花时节,专门出门踏青赏花的也多是城里人,村里人天天处在这美景之中,也就习以为常,照样忙碌着。
  返青开始拔节的小麦田里很快长出和麦苗一般高的草;山坡上的牡丹浇溉过后,也钻出了小草芽,蓝怡带着两个孩子,每日上下午在田里除草,累了就坐在田边歇息,教两个孩子认识花草、背诵知名的清明诗词。傍晚时分,他们便迎着夕阳,数着天上的云朵,带着毛驴和山羊们回家吃饭歇息,第二日早间接着出来忙碌。
  蓝怡每日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觉得心情舒畅。她着实喜欢这种生活,快乐来的如此简单,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阿谀奉承,没有蝇营狗苟,踩着脚下踏实的土地和敦厚的大山,望着满山的鲜花和潺潺的流水,听着清脆热闹的鸟鸣虫唱,似乎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她有事会忍不住哼唱几句,表达自己的快乐。
  是啊,有什么事情能让她不快乐呢?桃染粉腮,柳睁媚眼,红杏枝头春意闹,哪一件不是熬了一个寒冬才能欣赏到的景致,呼吸里都是带着花香的,这般难得,却似乎又这般稀松平常,春去春来春复春,年年如此,却还是年年激动。
  她的这种快乐,也感染了自己的邻居周卫极。前些日子宇儿和宝宝生病时,周卫极跟着着急,每日闻者蓝怡家飘出的阵阵药味,除此之外听不到她们三个在院子里活动的声音,他担心不已。
  现在。两个孩子痊愈了,终于又传来欢声笑语,甚至有时隔着院墙。他都能听到蓝怡欢快的诵诗声,让他也忍不住勾起嘴角,觉得今年春天甚美。
  这段时日祭祀游玩等活动甚多,拜扫祭祖,折柳插门,踏青游览等名目繁多,这其中让蓝怡最无奈的一个。便是寒食习俗了。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两日,顾名思义,“寒食”便是要禁火。吃冷食的。
  家里的两个孩子身体刚好一些,禁不起冷食的折腾。蓝怡便没有顾忌什么节日禁忌,寒食节也照样点火做饭,让两个孩子能有一口温热可口的饭菜下肚。这也是她穿越过来之后第一次没有遵照节令习俗做事。但却心安理得。
  若是为了节令习俗再搞得两个孩子生病,那她可真是要后悔死的。
  清明节后,桃花红、杏花白、菜花黄的时候,杨柳飞烟,春色也过半,百花大斗芳菲,村里的妇人们头上又开满了各色花朵。这次就连蓝怡也没有免俗,在牡丹园里忙碌时。宝宝摘了大把的山花给她插在头上,蓝怡也没有取下来。嗅着满头的花香,傻乐着。
  王林喜挑着两箩筐的小鸭子到山坡上时,见到大嫂这副样子,也觉得她这个年纪就该如此快乐:“大嫂,你瞧瞧,这些都是刚出窝的小鸭子,周家村集市上的小鸭都被咱买回来了。”
  蓝怡早就忘了自己头上的花,走到箩筐边看着里边一百只黄色小鸭子,笑着问道:“那可买够了?”
  王林喜摇头,仍旧乐乐呵呵地说:“集市上也就一百多只,这一百只大嫂你先养着,爹说明后几天他到周围几个村的集日上转转,再买一百多只回来,咱们一家一百只也就不少了。大嫂,这鸭子你得先在家里养几天,大点了再弄出来,否则怕被祸祸了。”
  “恩。”蓝怡拿起一只小鸭子,托在手里观察着,“待会儿我就带回去,辛苦二弟了。”
  “不必带回去了,养在我那院子里就好。”这时,赵花匠带着宇儿和宝宝走过来,宇儿和宝宝见着小鸭子一声欢呼地围过来,赵花匠瞧了瞧便搭话道。
  蓝怡摇头:“这哪成,这么多小鸭子也吵着呢,影响赵大叔休息就不好了。”
  “几只鸭子罢了,就养在西侧小竹屋里,等着过几日大些了放养在山坡上,也省得你来回跑了。”
  蓝怡见他这么说,也就点头应下。左右她每日要过来,喂养小鸭子倒也不算不方便。
  “王大嫂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呢,山坡上养些鸭子,既能吃草又能肥地,一举两得。”赵尚景赞赏道。
  蓝怡抽抽嘴角,不知道为什么,这两日六子也喊起自己王大嫂来,赵尚景也跟着喊起来,虽然听着比“夫人”亲切了些,但是被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喊自己大嫂,蓝怡还是满不习惯的。
  “这还得多亏了去年咱们在山坡边上挖的壕沟,只有篱笆挡着,再多的鸭子也得被山里的狐狸、貉子、黄鼠狼给叼了去。”王林喜说到。
  宇儿也拍手说到:“就是呢,娘,二爷爷说前天还在壕沟里逮着一只野兔子呢。”
  蓝怡笑笑,自从自己挖了几个陷阱打牙祭后,村里人便学着在山坡和坡地外围挖了不大不小的壕沟,还真是挡住了不少山里下来的小动物,庄稼和家畜也多了一份保障。
  更神奇的是,去年制作的陷阱盖子早就被大雪压坏了,开春后蓝怡也只简单制作井盖盖上,竟然还是隔三差五地能抓着只野兔山鸡,甚至有一次还逮着一直貉子,让全村人羡慕不已,纷纷说蓝怡一家是得山神庇佑了。
  “赵大叔,您看,我打算在这边挖个小水塘,给鸭子们饮水用,能成么?”蓝怡指着一块未种牡丹的空地说到。这块地方靠近下坡,离花溪近,取水方便,倒是再盖上一间小屋子放些草料、米糠之类的也方便。
  赵尚景点头:“就是怕挖了也存不住水,这山坡上土质含沙,渗水不慢。”含了沙质的土地不易存水,这也是牡丹植株生长的好的原因之一,但是若挖成水塘怕是每日都要往里加水的,这功夫也不小。
  “大嫂,这好办。我砍些硬木回来,咱们这山坡到花溪边上的篱笆打开个口子,挖水塘连着花溪,这就不怕没水了。”王林喜在农事上一项比较有想法,这次也不例外。
  蓝怡和赵花匠听了眼睛一亮,是啊!
  “二弟说的对,咱们说干就干。你瞧着这两块地方合适不?”蓝怡指着原本山坡下堆放马粪的地方说到。
  赵花匠点头:“这两处低洼,不适合种牡丹,挖俩塘子倒是不错。”
  王林喜一听赵花匠这么说,便定了下来:“成。我这就去取家伙,挖塘子。”
  两个十来平米的小塘子,王二叔、赵尚景和王林喜用了半日也就弄好了,现在王林喜和夏顺两个每日往油坊跑,山坡上的事情便很少顾的过来了。
  蓝怡和陈氏在他们挖水塘时,从溪水便背过来不少鹅卵石,等到水塘挖好后铺在底部和四周,这样小水塘就显得漂亮整洁了。
  弄好之后,通开花溪,溪水顺着小水渠流入水塘,等到浮土慢慢沉淀下去,两个水塘的水变得清澈无比,水里的鹅卵石倒影着白云蓝天,十分又意境。
  蓝怡望着水塘,忍不住低声念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六子从油坊回来,见着水塘也是欢喜不已,虽说山坡上的牡丹数夏婉的最多,但是六子已雇了专门人除草,也就不必再请人养鸭子,开小水塘也就没有必要了。
  “大嫂,小羊羔我瞧着能吃草了,今日我就带回去?”陈氏见蓝怡打算牵着毛驴和山羊回家,便问道。
  说来也巧,二咩一窝生了三只小羊羔,只一只公的,三咩生的那两只黑耳朵小羊羔也全是母的。本来刘氏早就说想要了二咩生的那两只母羊羔,但是这时被陈氏知道后,两人商量过后便将二咩和三咩生的母羊羔对分了。
  陈氏瞧着二咩生的两只母羊羔一大一小,今日刘氏回娘家还没回来,她便想着先抓一只大的回去,也好气气她。
  “那让林喜抓了吧。”蓝怡冲着陈氏眨眨眼,她自然晓得陈氏在想什么,两人呵呵笑起来。自从去年卖糖炒栗子和糖葫芦以来,妯娌三个的关系越发和谐,陈氏今日这般做,也多是开玩笑的意思。
  “还是算了吧,三弟妹那性子,我可吃不住!”陈氏抿嘴笑道,王林喜这时走过来,插言道:“这只公的也一块抓回去吧,咱们养到过年时杀了吃肉,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喜欢吃酸汤肥羊呢。”
  陈氏递过一块帕子给他擦手,也懂他的意思,家里的日子眼看着一日日要好起来了,养只羊年底杀了吃也不心疼,左右不过多吃些青草罢了。不过她还是嗔道:“我看不只孩子们爱吃,你更爱吃才对。”
  王林喜露出一口白牙,笑得憨厚,陈氏瞧他那开心的傻样子,掐了一下他的胳膊,王林喜笑得更开心了,还有什么比日子越发有盼头更让人开心的呢。
  六子瞧着这夫妻两个的互动,脑子里闪过他和春草定亲后,春草碰到他便羞红小脸低头跑掉的样子,也露出傻笑。
  蓝怡瞧见这三人的样子,翻翻白眼,果真是春天来了啊!
  “宝宝过来,娘抱着,宇儿,牵上大咩,咱们回家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