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儿仰起漂亮的小脸,扭着小身子嘟嘴撒娇道:
    “可是艾儿觉得,还是叫'父王'更好听。”
    赵政敛唇一笑。
    “无妨,随他喜欢,叫什么都可。”
    梁儿却很不赞同。
    “一国之君的称呼怎可随意?你太娇惯艾儿了。”
    闻言,赵政失笑更甚,一双幽亮的黑眸望向梁儿,宠溺道:
    “傻梁儿,我娇惯的不是艾儿,而是你啊。”
    此言一出,梁儿的心头又是难以自抑的一阵乱颤。
    所谓爱屋及乌,艾儿是她的儿子,所以赵政才会对艾儿那般优待。
    “咦?母亲的脸又红了。”
    艾儿的声音好奇间还掺杂着些许兴奋,惹得梁儿更加羞窘,低下了头张口怨道:
    “艾儿!……”
    “哈哈哈哈哈……”
    赵政终于禁不住大笑不止。
    看来在逗弄梁儿这件事上,这小家伙与他是同一战线的。
    艾儿见到父王难得大笑,他虽不明缘由,却也觉得有趣,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平日里肃穆非常的昭阳殿,今日竟被淹没在阵阵温馨欢快的笑声之中,久久不停。
    很快,赵政便按照邹衍的理论下召全国,推行“五德”之说。
    这所谓“五德”,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
    自伏羲帝之后,历代王朝都各占一德。
    因得五行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故而才会有王朝兴替,周而复始、循环始终。
    而一个朝代究竟属于哪一德,是可从其崇尚的颜色而知的。
    就好比夏朝尚青,为木德;商朝尚白,为金德;周朝尚赤,为火德。
    金克木,火克金,所以才有了历史上的商代夏兴,周代商兴。
    而秦国上下皆以玄色为尊,是为水德。
    能灭火者,水也。
    故而,秦能替代周朝再次一统天下。
    由此可知,大秦王朝的兴建乃是顺应天意,无可厚非。
    除了引用邹衍的“五德”学说,赵政还将其理论配合秦的国情做了适当的改动。
    他提出,水德为“阴”,而阴主“杀”,所以大秦之内,事事皆依法度而行、刚正严厉,不讲求仁义恩和,如此才符合水德的命数,方可国泰而民安。
    此外,因得现在是水德统一伊始,故而海内各地都需依照秦历改成以十月初为一年的开端;服饰旗帜和符节皆以黑色为尊;计数以六为最大,符印和官帽的尺寸为六寸,马车两轮间的宽度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上有六匹马;将黄河更名为德水,以示水德的天下正式开始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朝改制

秦以左为尊,可自从昌平君叛国,左丞相一职便始终空缺。
    而此番在冀阙大殿上,百官则以右丞相王绾为首,齐齐谏言:
    “天下初定,燕、齐、楚地偏远广袤,若不设置藩王,恐怕难以安定。臣等恳请陛下分封各位公子为王,执掌各地之权。”
    梁儿默默坐在赵政身后。
    想不到她许久没有入冀阙,今日一来,便遇上了这么关键的话题。
    废分封,立郡县……
    赵政正襟端坐于皇位,长眉入鬓,凤眸微凛,面上毫无起伏,幽幽问道:
    “你们都认为应当如此吗?”
    看众卿迟迟无人反驳,他面色微沉,正要开口,却见李斯忽然起身上前,施礼道:
    “陛下,周朝分封了众多同姓子弟,可这些人的后代却与周逐渐疏远,诸侯之间亦是如同仇人一样相互攻伐,到了最后就连周天子也无法制止。如今海内设郡县,各地皆掌控在陛下一人之手,而各位公子和功臣,则可以以国家收得的赋税依次重赏,如此便足以治国。令天下不生异心,才是获得安宁的方法。而设置诸侯,虽短期内甚有成效,但却很容易成为日后的隐患。”
    闻言,赵政暗自放下了心,这朝中终于还算有一个能与他所想不谋而合的。
    他仍旧面上无波,眸深如潭,淡声道:
    “天下间几百年来征伐无休,百姓苦难不止,皆是因为周王朝当初分封了诸侯。仪仗宗庙庇佑,我大秦终令天下初定,若在此时再立藩国,便又会挑起战事。届时想要寻求安乐宁和,岂不更难?还是廷尉所言有理。”
    殿中众人方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梁儿敛头挑唇,暗叹赵政和李斯二人都可谓是当世奇人。
    他们没有信仰,无惧鬼神。
    他们从不循规蹈矩,亦不人云亦云,更不抄袭历史。
    天下初定,关于如何治理如此大面积的国家,所有人都觉得理应效仿当年的周王朝,可唯独赵政和李斯的想法不同。
    所谓乱世出雄才。
    春秋战国几百年,有才学者千万,但如他们两人这般能做到始终独树一帜的,却是屈指可数。
    幸而,赵政能遇到如李斯这般同他一样思想超前的臣子,否则为君路上,他定会孤寂非常。
    而李斯所想几乎条条都相悖于这古代的常理,若非有赵政这般开明不俗的君主,恐怕亦会一辈子都是当初那个小小的郎官,永无出头之日。
    ——
    赵政为君向来勤政多疑,所以对于政务,他事无巨细,都要一一亲自过问才会放心。
    而这段时间里,天下刚刚一统,有太多细碎的问题需要处理,赵政便较从前更加劳累了,每日要批阅的竹简堆起来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人的高度。
    迄今为止,他已是连续近十天几乎没有怎么睡过觉了。
    夜已深,烛火通明的昭阳殿中寂静非常,能听到的只有卷卷竹简开开合合和频频书写的声音。
    梁儿双手端着刚做好的琉璃糕轻声入内,抬眸间,只见得高高的皇位之上,那个于她而言等同天地的男子依旧一丝不苟的埋头于文书之间。
    虽已万般疲乏,却仍旧坐得笔直,龙章凤姿,气度非凡。
    梁儿心尖一紧,痴慕间又夹杂着心疼。
    她举步走至赵政身侧坐下。
    赵政并未抬头看她,可那始终对着竹简、冷峻如冰的面上却几不可查的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赵政政事繁忙,顷刻也不可耽搁。
    梁儿不忍打扰他,也未说话,就静静的陪在他的身边,帮他翻翻书简,或者时不时喂他吃上一小块糕点,给他递上一碗甜浆。
    如此陪伴,便就足矣。
    又过了两日,梁儿见赵政愈发憔悴,心中便也更加不忍。
    她视线下意识的落在了赵政正在书写的竹简上,见他每写一个字都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心中忽然一动,想到了史书中秦始皇在文字上的政策,便启齿道:
    “大篆字体形态复杂,书写之时极为耗时,若是能令其精简些,定会将批阅公文的速度提升很多。”
    赵政笔下一顿,终是抬眸,看向梁儿时,那对狭长的凤眸华光隐现。
    “你怎得这般聪慧?”
    他伸手轻轻刮了一下梁儿挺翘的鼻尖,唇角勾起的弧度好看得令人着迷。
    引得梁儿又是一阵沉醉。
    “来人!即刻传召廷尉李斯觐见!”
    赵政一声令下,即便现下已入丑时,李斯仍未磨蹭半分,没过多久便衣冠楚楚的出现在了昭阳殿中。
    赵政坐于案前,双手覆于膝上,薄唇轻启:
    “方才梁儿一言提醒了朕。大篆字笔画繁杂,书写缓慢,大大降低了处理公文的效率,而过去七国的文字也几乎全都不尽相同,各地相互通信传书十分不便,如今天下既已一统,不如借此将秦国篆字修改精简,传于天下,统一文字。”
    李斯一震,瞬觉大赞,附和道:
    “陛下英明,如此,也可更加巩固对昔日六国之地的治理。”
    赵政颔首,淡声道:
    “嗯。李斯,此事朕就交由你去办,越快越好。”
    “臣领命。”
    李斯效率极高,没过多久便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在大篆的基础上去繁就简,开辟出了一种新的字体,名为小篆。
    为推广这种新兴字体,赵政让朝中刀笔文法最好、字写得最漂亮的李斯、赵高、胡毋敬三人分别作了《仓颉篇》七章,《爰历篇》六章,和《博学篇》七章。
    又将这三部字书作为临摹范本,发放到各个地区,让当地官员监督各个阶层学习。
    然而没过几日,李斯又为赵政带来了另一种新的字体。
    当梁儿为赵政一一翻开李斯呈上的足有三千字的竹简时,她的眼中不自觉的亮了亮。
    原来,让李斯这般兴冲冲送来的字体不是别的,正是令后世耳熟能详的“隶书”。
    赵政一见之下大为惊叹,竟一时难掩心中喜意,语带激动的道:
    “此字形态竟是完全打破了篆书屈曲回环的形式结构,简单易写又美观规整,真是妙啊!此为何人所作?”
    李斯微微倾身,恭敬道:
    “回陛下,此人名为程邈,曾在十年前因前襄戎君穆昆一事被牵连致终身牢狱,此字体便是这十年间他在狱中潜心钻研而成。幸而臣身在廷尉一职,掌管全国狱法,方才能有机会在云阳大牢之中发现此等极具才华之人。”
    “穆昆……”
    赵政凤眸微眯,深情严峻。
    若是此人曾与穆昆有所勾结,那便是卖国之罪,也就再不可用了。
    李斯早知道赵政会有所疑虑,补充道:
    “陛下无须担忧,当年之事臣已彻查清楚,确实与程邈无关,他是冤枉的。”
    闻此,赵政终于面露笑意。
    “甚好,如此,朕便即刻免去他的刑罚,赐他御史之职,以慰其功。”
    李斯大喜,躬身敛头,深施一礼。
    “那臣就先代程邈谢过陛下了。”
    片刻,赵政略做思忖,正色道:
    “此种字体书写便捷,利于官狱隶卒等公文的书写,此后此体就唤作'隶书',作为官方文书的正式书写体使用,而小篆为官书,专用于隆重场合。”
    李斯又是一礼。
    “陛下英明。”
    经过赵政日以继夜、不眠不休的勤奋理政,直至年节的前一天,秦已将天下分成了三十六个郡。每个郡都设有郡守、郡丞、郡尉和郡监。
    郡以下设县。县亦设有县令、县丞、县尉等。
    全国自上而下设置监察御史,对各级官吏进行监管。
    海内所有百姓都依秦制被改称为“黔首”。
    修改了官制。
    以秦制为基础,吸取六国部分官制,加以调整扩充。
    依旧设三公九卿管理各种政务,但却将职权分散开来,使各职之间互相钳制。
    而皇帝则凌驾其上,掌控全局。
    六国旧地的兵器都被收聚在咸阳,熔化之后铸成了巨大的铜钟和十二个铜人,全部被放置在了咸阳宫中,其中每一个都重达十二万斤。
    天下巨贾十二万户被迁入咸阳居住,以便集中监理。咸阳城亦由此变为了巨富云集之地。
    最后,同文字一样,统一了各地对毛笔的叫法,取消“弗”、“律”、“不律”等说法,统称为“笔”;全国的钱币统一设定为新制的圆边方孔的“半两钱”;度量衡标准也依照过去的秦制调整划一;就连各地车辆两轮间的宽度和车轨间距也被调整一致为六尺。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子高

始皇二十七年的年节,赵政下召天下大酺。
    兴乐宫中连夜大宴群臣。
    除了艾儿,所有公子公主都已年满十岁,故而这一次,是赵政的子嗣出席国宴最全的一次。
    殿中一片靡音连连,席间推杯交盏,烛光灿灿,好不热闹。
    赵政平时几乎滴酒不沾,可每每到了设宴之时,他就会贪酒贪得离谱。
    眼下,桌案上的酒再次一滴不剩。
    赵政又说想喝梁儿亲手酿的木樨酒,梁儿便起身离席去为他取酒。
    殿外回廊上来来回回的人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有所冲撞。
    “你没长眼睛吗?”
    一个犀利清脆的声音斥道。
    “公主赎罪,奴婢不是有心的,实在是没有看见……”
    一个宫婢连忙跪地磕头。
    又是那个任性无礼的公主阳滋……
    梁儿心中暗自一嗤,但却无意驻足,何况大秦宫中的严酷律法也容不得她看这般热闹。
    她低敛着头,正欲从那二人身边走过,只听那高傲的声音又训道:
    “你一个贱婢,眼中竟连本公主都看不到,这么大的口气,你以为你也是那个梁儿吗?”
    梁儿的身形不自觉的一滯,知道阳滋已经看到了她,这话摆明就是有意说给她听的。
    她心中略有不畅,却也未做停留,抬脚继续向前走去。
    “站住!”
    阳滋高扬着头令道。
    秦皇室的后裔几乎各个都是高个子,十二岁的她身高已与梁儿相差不大。
    梁儿一顿,心中暗骂这丫头跟她母亲一样没脑子,她的父皇就在隔壁殿中,她竟也敢就地挑事。
    “公主有何吩咐?”
    梁儿始终低垂着头,转身一礼,态度恭敬。
    阳滋佯装没看到她的脸,仍然鼻孔朝天,半垂着眼问道:
    “方才本公主提到梁儿,你身子便滞了一下。怎么,你是有何不满吗?”
    如她这种低智商、低情商又不受宠的娇蛮公主,看着凶神恶煞,实则最没杀伤力,梁儿着实懒得理她,只淡淡道:
    “公主想多了,奴婢方才只是脚滑了一下。”
    “脚滑?你当我是……”
    阳滋将眼瞪向梁儿,上一句话还未说完,就又转了话锋,直接挑明了讽刺道:
    “哎呀,方才没注意,这不就是梁儿本人吗?也难怪你会不满了。不过,我刚刚说的也没错啊,你不就是仪仗自己面容不老令父皇大为宠爱,分明顶着侍婢的身份,却将自己当做了一个美人吗?或许……比美人还要高个几分……夫人?……还是……皇后?”
    梁儿眉间一跳,低垂着的眸子骤然微凛。
    这个丫头当真是长大了,相较于当年,已经知道绕着弯将她往“祸国殃民”的位置上推了,毕竟在宫廷之中,流言是可以杀人的。
    阳滋方才所言隐着几个重点:
    一,她容颜不老,是为妖女。
    二,她勾引皇帝,还妄图为后。
    这些话若是传的多了、传的久了,更甚者传去了民间成为百姓间的趣闻,岂不影响了赵政初为帝王的形象?天下初定,根基未稳,届时若是有人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