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听闻那号称是陨星的大石竟预言皇帝将死,他便料到陛下定会密诏他前来审问。
    他是唯一知道陛下中毒、命不久矣之人,那样的六个字一出,他必定会遭陛下疑心,怀疑他透露了隐秘,更严重的,还可能怀疑他是那些刻字之人的同谋。
    他怵然跪地,白着脸色叩首道:
    “陛下!臣的家族落没多年,是得陛下一手提拔才能再度光耀宗祖,臣早已誓死效忠陛下!绝不敢做出悖逆之事啊!”
    赵政负手俯视于他,语气无甚起伏:
    “你自近二十年前起便是朕的太医令,莫说你曾在荆轲行刺之时对朕倾力相护,以你的能力,若你不忠,只需一味药就可置朕于死地,根本无需在朕寿命将尽之时联通外人行这般麻烦之事。故而,朕是信你的。”
    夏无且不由得吞了一下口水,略缓了一口气道:
    “多谢陛下。”
    “只不过……”
    赵政又冷言补道:
    “朕不信你身边之人。”
    夏无且忙又解释:
    “陛下,臣知此事严重,早有防范,多年来一直谨慎行事,从未与任何人提及。甚至有关陛下所中之毒、以及为陛下续命之法的所有文书竹简和草药,臣都分散放置在不同之处。就算有人潜入臣的府邸,翻查了臣的书房和药材,也绝无可能从中猜出任何端倪!是以,陛下之毒,除臣之外,其余人等断不会知晓分毫!”
    他是真的一直守口如瓶、小心翼翼的保守着这个秘密,可不知那石刻怎就如此之巧,竟刚好戳中了陛下多年的隐秘,险些将他连累了去。
    赵政见他言辞凿凿,又知他忠心多年,思虑片刻后,便挥手放他离去。
    回到寝殿,床榻之上,赵政轻轻将梁儿柔软的手臂抬起,又将她方才抱着的被子移开,倾下身去躺回了她的身侧。
    熟睡的梁儿似是感觉到身旁有所动静,竟懒懒的伸长了手脚将他紧紧缠在了身前,那粉嫩的小脸上还露出了一副满足又安心的神情。
    赵政不禁失笑,眼中暖意蔓延,低头吻了吻她光洁白皙的额,展臂也将这可爱的小人儿扣进了自己宽阔的怀中。
    合眼间,赵政已然沉下了心思。
    看来不是自夏无且之处透露了他身中剧毒的风声。
    那么,那大石上的六个字,就应如“荧惑守心”一般,是凑巧应上了他因中毒而时日无多的实情。
    如此,刻石之人目的也应当只是要扰乱他对天下的掌控,令民心不稳,使他安生不得。
    冥冥间,他眉间微跳。
    卢生,侯生,此事可又是你二人所为?……

  ☆、第二百六十章 思虑周全

很快,赵政的《仙真人诗》便由咸阳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开来。
    而后有御史到达东郡,一番排查之后果然还是没有找出可疑之人,便如赵政的安排,将“陨星”附近居住的所有人全部降罪处死,并且击碎焚毁了大石。
    至此,关于“陨星”和《仙真人诗》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天言”,天下百姓各持己见。
    “呵,想不到他会与我等使出同样之法,编造了一首《仙真人诗》出来。我们本应必胜的,最后竟硬是被他拉为了平手。”
    一袭黑袍的伪装下,侯生觉得很是不忿,仿佛自己白忙活了一场。
    卢生则眼望远方,淡声宽慰:
    “话虽如此,但他为震慑天下而严惩于此,降罪整个村邑,'暴君'之名业已深入民心。恐怕这于他而言,也算不得是件好事。只要他有些许不好,对我们来说便是赢了。”
    话至此处,一旁的俞增忽然将头敛下,浅浅勾起了唇角道:
    “你二人说的都有理,不过在我看来,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除了'陨星',我等理应再多送暴君一件祸事,才算真正应得上那'荧惑守心'的预言……”
    ——————————————
    这段日子以来,赵政陪梁儿的时间突然多了许多。
    他常会与她短居于咸阳附近的各宫之中奏乐和歌、共舞缠绵,甚至还微服出巡,与她相伴吃遍了咸阳城内所有知名的小吃。
    眼下,他二人更是已在骊山的山顶私缠了两个日夜。
    温热氤氲的汤池之中,梁儿与赵政紧贴在一起,双臂勾着他的肩颈,眨着一双杏眼纳闷道:
    “你最近好似很闲?”
    赵政淡淡敛唇,对着她温和一笑:
    “风调雨顺,民生安逸,自是没什么事可忙的。”
    闻言,梁儿美眸微眯,对赵政这番说辞她深表怀疑。
    “胡说,泱泱大秦,怎会处处都那般安乐平稳?”
    “呵呵,那你是如何想的?”
    赵政失笑,侧眸问她。
    梁儿想得极是认真,喃喃低语:
    “李斯经你调教,自是不敢再在奏章上动手脚的……难道……”
    “嗯?”
    赵政挑眉,好奇她的下文。
    “难道是你偷懒了?”
    她眼睛睁得滚圆,神情就好似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的孩童。
    顿时,赵政大笑,用力揽了揽她的腰肢调笑道:
    “哈哈哈……我就是偷懒了,你能耐我何?”
    他笑得开心,梁儿也自是欢喜,只不过赵政身为秦始皇帝,一举一动都牵系着天下兴衰,国家大事非同儿戏。
    想到大秦未来的变故,她还是难免放不下心来,轻叹道:
    “你都勤勤恳恳操劳几十年了,偶尔偷懒歇歇也是不错的。只是那成山的文书,你批阅不完的话,总要有人代你批完啊。”
    “自然由左相代劳。”
    赵政轻描淡写。
    梁儿却更加担忧。
    “你事必躬亲了几十年,如今突然给李斯这么大的权利,就不怕他再犯错事吗?”
    闻言,赵政敛头轻笑,胸有成竹:
    “你忘了,他最为宝贝的大儿子李由现在可是三川郡守。三川郡是我大秦中枢的门户、是军政要地,故而三川郡守是直接由我完全掌控的,就连左相也无权插手。若李斯再为了那点权利犯起糊涂,李由的命也就不是他能保得住的了。”
    霎时,梁儿恍然,仰面惊道:
    “前阵子你将那般重要的三川郡守之职给了李由,我还当你只是看中了李由是个文武全才、又忠肝义胆,顺便再卖李斯一个人情对他善加拉拢,不料竟是还有这层意思。”
    赵政将手自汤池中抬出,湿漉漉的手指轻轻在梁儿鼻上一点,那小巧粉白的鼻尖上便留下了一滴细小的水珠。
    只听他柔声溺嗔:
    “不然你以为我怎会这般放心的放权于李斯那条老蛇?”
    梁儿讪讪一缩,懦懦拂手将那附在鼻上的晶莹拭去,略生娇羞道:
    “你处处这般思虑周全,当真是非常人所能及,也好在你是全心待我,否则倘若你有心算计于我,怕是我连半分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呵呵……你是我的女人,还想要挣扎到哪去?”
    赵政再一次笑开,俯身吻向梁儿水嫩的唇瓣。
    他越吻越深,手臂亦是越收越紧。
    转瞬,那两簇俊逸的眉间便隐有苦意蔓延。
    对不起,这一次……我怕是真的要算计于你了……
    因为,我想让你活着……
    无论我生还是我死,你都能好好活着……
    “陛下!御史吕处在青玉殿外求见!”
    陡然听到赵高的声音自林中传来,梁儿本能的一惊,闪身躲去了赵政身后。
    现在的她可是一丝未挂,怎可让外人看见?
    尤其,此人还是赵高……
    赵政眉心亦是一跳,但转瞬便定了心,侧头安抚道:
    “别怕,听声音,他并未距你我太近,池中又有浓重的水雾弥漫,他应是看不到你的。”
    密林里,赵高神色复杂,紧抿着唇暗恨自己怎得如此气运不佳。
    御史吕处说有要事急奏,可无论是吕处本人、还是平日负责通传之事的宫人内侍,都没一个骑术精湛、能有能力通过险恶的山路上得这骊山之顶的。
    他无奈只能代为前来通报。
    可山顶这温泉又是完全敞开于林中的,如若他进到树林之中,就必有窥视陛下与梁儿姑娘沐浴戏水之嫌。
    如果陛下降罪,他轻则要被施以重刑,重则可能连人头都会不保;
    但若是不进入林里,恐怕他喊破了喉咙陛下也无法听到。
    故而他只得满心尴尬,硬着头皮走到离汤池不远的一处树后大声通传。
    片刻,他见赵政没应声,以为他是没有听到,便使出更大的气力又喊了一遍。
    “陛下!御史吕处在青玉殿外求见!”
    “知道了!”
    赵政宏声应着。
    他又转身看向梁儿,神色微正,叹道:
    “来此之前我已交待过,若无大事任何人不得前来打扰。眼下赵高不惜顶着犯上窥视之嫌前来通报,想必便定是出了什么要紧之事……”
    他原本下定了决心要放下旁骛在最后的日子好好陪她,却终还是要受得这些外事所累,打断他二人单独相处的美好。
    梁儿见他面有愧意,轻柔一笑,宽慰道:
    “我明白,吕处是你之前派去东郡的御史,他如此急报,定然事关重大。我这便随你回去。”
    当两人穿好衣衫一同出现在赵高面前,赵高第一时间便跪地请罪。
    “陛下,臣并非有意冒犯,实在是事态紧急……”
    赵政并未立即开口,而是回头望了一眼汤池的方向,见那处果然浓雾缭绕,这个距离根本没有可能辨得出池中景象,他便终于安下了心来。
    “起来吧,你跟随朕多年,朕信你是懂分寸之人。”
    他淡淡一语。
    赵高狠狠舒出一口气,俯首道:
    “谢陛下!”
    返程的山路比来时更为难走。
    不过赵政素来驭马之术高明,他虽揽着梁儿、两人一骑,却仍走得较为轻松。
    而他们后方,赵高独自骑在马上、低垂着眼眸盯着眼前陡峭的险坡,每走一步都不敢怠慢,可脑海深处那梁儿的身影却还是怎样也挥散不去。
    方才因为走得急,梁儿姑娘的头发还湿着,一缕一缕清晰入眼,仿佛衬得她的肌肤更加透白,眼眸也更加水亮,分外惹人爱怜……
    真的……很好看……

  ☆、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鬼”之言

“何事如此急切?”
    赵政刚一入青玉殿落座,便淡言直问。
    吕处不惑之年,生得一副忠胆之相。
    他微微凝眉,肃然回道:
    “陛下,臣日以继夜自东郡返还,行至关东,走夜路经过华阴县的平舒大道之时,遇到了一件怪事。”
    “呵,又是怪事……”
    赵政唇角微勾,冷眸嗤笑:
    “这一年来的怪事还真是不少……说吧,有多怪?”
    “当时夜深风高,臣并未看得很清,只觉有一人身披黑衣突然现于大道中央,拦住了臣的去路,声称要臣替他将这块玉璧转交给滈池君。”
    说罢,吕处将手中玉璧递予内侍,又由内侍呈上来给了赵政。
    然而在看清那玉璧的刹那,梁儿心中陡然一惊。
    吕处所言的这件“怪事”在史书上是有所记录的。
    那玉璧也果然如史书所言,同当年赵政祭祀湘江水神时投入江中的那块极为相像。
    而那黑衣之人出现在的华阴平舒道,恰好也正是湘江和湘山所在之处……
    多年前扔出去的东西,怎得今日又莫名回来了?
    梁儿略有慌神,垂下眸子暗自思量。
    当初那玉璧是经宗正的最高官员宗正司直接呈上的,除了少数近前之人和宗正司本人,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瞧见它的形貌。
    故而吕处应是不清楚此璧有何问题的。
    赵政垂眸望着自己手中的那块玉璧静默未语,眼底却在不觉间幽沉了许多。
    只听立于殿中的吕处继续说道:
    “那人的话说得没头没尾,臣自是不明他的意思,便出言询问,可他非但未答,却又多说了一句意味更加不清的话……”
    “哦?什么话?”
    赵政的语气越发森冷,他的视线始终不离玉璧,手指也反复摩挲起了那光滑莹润的玉面。
    吕处的心里本就有些畏怯,见赵政这般,便更觉发憷,提了一口气支吾道:
    “他说……'今年祖龙死'。”
    瞬间,梁儿柳眉蹙起,不觉得已经牙关紧咬,心中难受可见一斑。
    这些全部都毫无意外的与史书上一致。
    祖龙……便是指帝国之君。
    显然,这又是一句暗指赵政命不久矣的“预言”。
    而此时,赵政的反应却较梁儿从容许多。
    他起身缓步走至吕处身侧,淡声问道:
    “依你所见,他这话何意?”
    吕处一揖,惭愧道:
    “臣愚钝,丝毫猜不透他话中之意。臣还欲再问之时,他已将玉璧放在地上消失于暗夜之中。”
    听他如此说,赵政停滞了片刻,眯起眼来、压低着声音徐徐又问:
    “你就当真全然没有听出他所言之意?”
    听得这一问,吕处大骇,倏的跪地,叩首认错:
    “陛下息怒!臣一时糊涂,臣并非欺君,臣……臣是……”
    “吕处,你若真的半点没明白那人的意思,也便不会跑来急奏。你只是不敢说出口罢了。”
    赵政侧眸自他身上瞥过,负手转身走回案前。
    “陛下……”
    吕处怔忡着将头低下。
    赵政再度坐回座榻,对着他淡声道:
    “滈池君是千百年前民间所称的滈池水神。可那滈池始于千年以前,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不过'滈'池的'滈'同'镐'京的'镐',据说曾经的滈池就在当年的周朝国都镐京境内,亦就是现在的邻近咸阳之地。他让你将玉璧带给滈池君,其意就是要你带给朕。不过当年朕巡游至湘江时,你未在随行之列,并不知晓此璧的来历,故而你或许难以理解他为何一定要你将这块玉璧带来。”
    赵政顿了顿,幽幽的眸光又落向手中玉璧,冷着面色沉声道:
    “不过那句'今年祖龙死'……你应当是听得明白的。”
    “陛……陛下……”
    吕处惊怵不已,连舌头也不由得打起结来。
    “祖”与“始”;“龙”与“皇”……
    “祖龙”与“始皇”二词的字面意思几乎完全等同。
    “祖龙死”就是“始皇死”。
    可这字义偏偏是隐在词汇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