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日来,南北疆接连传来喜讯,景孝帝江山坐的稳了,自然气色也佳。
  听闻吏部左侍郎赵彦请求面圣,景孝帝还一愣,他怎么来了?自从赵御史归乡之后,赵彦办的几件事儿很得他的心意,只是赵彦从来很低调,从来不进宫,这唯一一次还真让景孝帝有些好奇了。
  “来人,快传!”
  周宁富听说皇上要见赵彦也很惊奇,吏部左侍郎不过是个三品官,就是钟丞相要见皇上,也要等上一等。
  “微臣拜见皇上!”赵彦跪倒就拜,待听到皇上叫起时,才起身。
  “爱卿今日见朕,所谓何事?”
  赵彦立马拱手站直,“回皇上,微臣查到此次春闱有舞弊之事,特来禀报。”
  舞弊?这可是大事!这种人品不正的人若是做了官,可不是又让大夏多了个蛀虫。
  景孝帝也严肃的起来,“爱卿,这事非同小可啊。”
  赵彦的站姿更加标准,“皇上,臣正是知道此事的重要,才一有蛛丝马迹就赶紧来禀报。”
  “仔细说来听听!”景孝帝一听有蛛丝马迹,换了个坐姿,说道。
  “是!”赵彦放下手,语气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微臣曾听今年春闱的主考陈大人说,今年考生中有一秦姓少年,文章写的倒是不错,只是那字却不是很好。臣本没有注意,只是今日听说皇后娘娘身边的安公公接连几日都去了秦家,且副考官齐衡与秦家有旧,臣才觉着有些不太对,这就赶紧来与皇上汇报了。”
  景孝帝却觉得以此来定案有些敷衍了,皇后母家有人参加秋闱,她派人回去询问一番也是正常的。
  “赵爱卿,你可知捕风捉影,冤枉皇后是何罪状?”
  赵彦也不明说,“皇上,臣自知此事干系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皇上大可将秦昊明招来询问一番学问,若他真有本事,定会对答如流。若真是冤枉了皇后,臣愿以死谢罪!”
  皇上脸又黑了,赵御史教的儿子还真是学得他的精髓了,动不动以死谢罪。但转念一想,赵彦既然以死来担保此事,难道真是被他发现了什么隐情?
  赵彦敢这么说心中自然是有把握的,自古以来皇上均多疑,有些事情自己只需要点到为止,自己能查到的事情皇上定然也能查到。
  待赵彦回府之后,皇上果然派了明海去查,如今这整个大夏,他最信任的莫过于明海了,而明海往往也不会让他失望。
  明海领了旨,将手下的麒麟卫通通派了出去,这一查不得了,这副考官齐衡哪里是和秦家有旧,他分明是和皇后娘娘有旧,这齐衡好大的胆子啊。
  出了这事儿,明海心中虽然暗自骂了赵彦几遍,但到底不敢拖延,速速回禀了皇上。
  景孝帝沉着一张脸,过了好一阵子,才发话,“明日将亲明朗的试卷拿来朕瞧瞧。”
  又觉得这样有些针对,难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罢了,将前十的试卷都拿来吧!”
  周宁富默默记好,第二日下了朝,就命陈为坤将试卷送到御书房来。
  历年来皇上偶尔也会要求看会试前十名的试卷,陈为坤也没有多想,回内阁拿了试卷,恭恭敬敬的奉了上去。
  景孝帝最先找出了秦昊明的试题,粗略一看,果然有陈为坤所说的违和感。
  常言道,自如其人。这字写的中规中矩,怎么能写出样的文?由此对于赵彦所禀之事就信了半分。
  再多翻了几页,其中一份试卷吸引了皇上的注意,这字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起承转合都称得上是上佳。再一看文章,景孝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如今年纪大了,最是喜欢这些年轻有闯劲的少年郎。一个国家若是没有这些新鲜血液,那么离衰败也就不远了。
  “周宁富,命人传秦昊明与这个叫李岱的少年一同进宫见朕。”
  秦泽听闻皇上要见秦昊明,心中一喜,昊明的文章应该是被皇上看中了,若是能提前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今后不定会被点为状元啊!
  再一打听,皇上同时还要召见另一人,秦泽皱了皱眉头,对这秦府的管家说道,“去打听打听,这个叫李岱的是什么来路?”
  过了大约有一个时辰,秦管家才来汇报,“老爷,这位李岱不是京城人士,只是燕西一个小镇上的商户。”
  “商户?呵呵,小小一个商户竟敢抢我秦家的风头。”
  眼神闪过一抹狠辣,“等他从宫中回来,你带人去给他点苦头尝尝。”
  “是!”
  景仁宫里,皇后手一抖,端着的茶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碎了。
  “你说什么?!皇上召昊明觐见?”
  秋禾不明白,这是好事啊,她原想说来惹娘娘一笑,看这情形,怕是不好了,连忙跪下,“娘娘恕罪,奴婢刚刚从御膳房取茶点回来时,听小太监们说的。”
  “那本宫的哥哥呢?可有什么应对之策?”皇后也不去管被茶水溅湿的衣角,接着问道。
  “奴婢不知。。。。。。”
  “唉,只能静观其变了。”皇后掏出帕子擦了擦沾到茶水的手指,叹了一口气。
  秋禾给立在一旁的小宫女使了个颜色,自己站起身来,“皇后娘娘,恕奴婢愚钝,皇后召秦少爷一见不是好事么?”
  这时小宫女已经收拾好茶杯的碎片,退出殿里,皇后才吐了口气,“若那试题真是昊明自己所答,那这次召见自然是好事,可那秦昊明肚中墨水有限,皇上这一问,恐怕会漏了馅儿,到时候我们一干人,只怕都要受牵连。。。。。。”

  ☆、第一百三十三章 面圣

  秋禾一个哆嗦,皇后若是都会受到牵连,那她作为皇后身边的大宫女,绝对是首当其冲。
  “那这可怎么办?”
  皇后到底是皇后,飞快的收拾了情绪,面上滴水不漏,“慌什么,去再给本宫泡杯茶来。”
  现如今一切还未定,昊明也没有被点为会元,若是在皇上面前漏了馅,大可以推做之前读过类似的文章,正好借来一用。那事情做的隐蔽,一定不会有人发现的。
  却不知,这世上还有句话叫做,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御书房里,秦昊明与李岱恭恭敬敬的给皇上行了礼,叫起后,垂手立在一旁,任由皇上打量。
  李岱是有真才实学的,先后中了案首与解元令他有了读书人的底气,在皇上的注视之下,从容而立。
  而秦昊明则不同,他无论是先前的秋闱还是这次的春闱都是托了家里的关系,才能到此地步。此番面见皇上,心里不由自主的发虚。
  这一对比,二人之间高下立见。
  李岱心中也在打鼓,怎么皇上会召见他?不是殿试的时候才有机会面见圣上吗?难道说是他中了进士?!这么一想,心里一高兴,原本仅有的一点紧张也所剩无几了。
  景孝帝见李岱这么快平静下来,还真是高看了他一眼,这孩子真的只有十五岁?看了一眼摆在案几上,明海刚刚呈上来的资料,景孝帝略有诧异,麸麦堂大少爷?麸麦堂,景孝帝可是知道的,当年微服出访的时候,还赐了那家一块儿匾,那小孩子可真利害呦。
  想起往事,景孝帝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看年纪,李岱该是那小孩子的哥哥吧!那般小小年纪都知道做生意要讲究诚信,他这哥哥应该也是不差的。
  又瞥见另一边颤颤兢兢的秦昊明,景孝帝心中微微有些不满,但是做皇帝的怎么能让人轻易就看出他的情绪来?
  “朕看了你二人的试卷,知我大夏江山人才辈出,内心喜悦,才召尔等前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气宇轩昂啊!”
  景孝帝一顿夸,“好!好!好!”
  李岱到底只有十五岁,听着皇上的夸奖,不禁喜形于色。他就说皇上怎么忽然召他进宫,原来是看了他的试卷啊。就凭着皇上的这三声好,他今日也不虚此行了。
  景孝帝在朝堂之上,见多了圆滑世故的大臣,骤然一见这么直白的少年郎,心中顿生好感。
  想到今日叫他们来的目的,景孝帝思索了一番,“既然来了,那朕就亲自考校一番你二人的学问吧!”
  听闻此话,秦昊明脸色骤变,皇上见了心里更加确定了,却还假装关切的问道,“秦举人可是身子不适?不若朕召太医来看看?”
  秦昊明再蠢也知道,太医若是来了,他就真的完了。若是明日传出他身体不适,在御书房内被皇上传了太医,那么不管他到底有病还是没病,秦叔父是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连忙抱拳,“多谢皇上关心,草民无事。”
  景孝帝点了点头,眯起狭长的眼睛,“无事就好,那朕就出题了。”
  李岱与秦昊明二人拉长耳朵,唯恐担心错过皇上说的哪一个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二人有何见解?”
  秦昊明一听傻了眼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支支吾吾的憋出一句,“夫子没有教过。”
  立在一旁的周宁富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感情这秦举人还是个书呆子?!
  而李岱也很惊讶,一路经过童试、乡试,甚至在会试之中脱颖而出,怎么会连点自己的见解都没有呢?
  皇上心中气愤,原先只当秦家是与钟家较劲,才插手科举之事。如今一问才知道,秦家就拿这么一个蠢货来糊弄朕?!是拿着科举当儿戏,还是要拿大夏的江山当儿戏?!
  任由秦昊明跪在地上,也不叫起,转而看向李岱,“你说。”
  李岱听出皇上此时心情不佳,略微思索一番,答道,“依草民之见,一切最为重要的乃是人心。分久了,人民不得安定,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人们之间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但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就目前境况来看,人心是向往合的,若是国家安定下来,百姓们也免受战争影响,才好安居乐业。。。。。。”
  景孝帝听着李岱侃侃而谈,心里点了点头,不错,看来这李岱年纪轻轻倒是有几番真才实学。历代皇上最想要得到的是人心,最难捉摸的也是人心,仅仅人心这一条,就够他钻研一一辈子了。
  科举考试之中作弊,这是件大事,若是流传出去,天下学子一旦对朝廷失去信任,认为考试不公,那将后果不堪设想。
  景孝帝的视线移到跪在下边的秦昊明此人没有什么心计,背后应该另有他人推动。秦家也不算彻底没了分寸,试题也没有彻底流传出去,那只怕这次会试就要择日重考了。此时暂且押它一押,莫要让天下学子得知之后寒了心。
  景孝帝得知秦昊明并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心中气愤,却碍于李岱在场,并没有发作,“你二人先下去吧!”
  退出御书房的秦昊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大抵就是这样了。刚刚真是吓得他大气都不敢出,皇上该不会是发现什么了吧?
  李岱疑惑的看了一眼揣揣不安的秦昊明,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人到底是怎么通过的乡试?却也聪明的不去过问,有些事情该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好。
  待二人离宫之后,景孝帝才沉着脸道,“丁嘉荣,既然他放着好好的官不想当,那就流放三千里!”一句话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后半生,至于流放到哪里,那就要看刑部安排了。
  至于秦家,哼,一切还要慢慢来。。。。。。
  “周宁富,去给陈为坤传个话,就说点平渡李岱为会元。”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遇袭

  李岱二人被皇上身边的小太监毕恭毕敬的送出了宫,这小太监正是周宁富认得干儿子,昨儿个得了周宁富的提点,这两人怕是要有大造化了。
  在宫门口与秦昊明互相行了一礼,只听秦昊明率先开口,“李贤弟真是学识过人,为兄真是自叹弗如啊。”
  李岱虽然对刚刚御书房发生的一切心有疑惑,但皇上都没有降罪,他这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昊明兄,过奖了。”
  “不知可否邀请贤弟过府上一叙?”
  李岱不喜这人的自来熟,也不愿与他多做牵扯,“多谢昊明兄盛情,不过我才来京中,家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不过府上叨饶了。”
  道了别,就上了等候在宫门外已久的围着青色帐子的马车。
  “大少爷,我们直接回李府?”得行问道。
  “嗯!回吧。”
  秦管家受秦泽之命,安排的几个人,已经等待多时,就等着李府的马车经过。
  待马车刚转过弯,进了李宅所在的留园巷,就被几个黑衣人挡了路。
  坐在马车里正闭目养神的李岱突然感觉马车停了,还以为到了,欲下车。只听马车外,得行的呼声传来,“你们是谁?为何挡我去路?”
  李岱心中一凌,掀起车帘,向外看去,几个黑衣人持刀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手上的刀在月光下反射出森森的白光,四人皆蒙着面看不清长相。眉头一皱,自己才来京城半月有余,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值得专门派人埋伏在此?莫不是今日入宫之事?
  然而,此时的境况根本容不得他细想,他必须快速做出决断!他与得行二人皆不会武,还是逃命要紧。
  片刻间,他已想好决策,“得行,驾着马车冲过去!”
  得行看着这四位大汉,内心也在泛虚,直到听见李岱的声音才宛若找到了主心骨。少爷说的对,只有跑到那边大路上,他们才能有一线生机。扬起马鞭重重地抽在马屁股上,许是太过疼痛,马扬起前蹄一声长嘶,向前冲去。
  那四个黑衣人暗叫不好,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的,不与他们对战,直接驾车跑了。
  “快追!”其中为首一人扬了下刀,下命令道。
  李岱与得行二人皆不会武,唯有将希望寄托在那四人的脚力上。然而,得行回头一看,彻底失望了,“大少爷,他们追来了。”
  李岱心中一叹,难道今日真要命绝于此?
  “将马车赶到大路上,光天化日之下,他们也会有所顾忌。”李岱做了最后的挣扎,若是在马车赶到大路上去之前,被这四人追上,那他大概就真的见不到明日的阳光了吧!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这四人身穿黑衣、蒙面持刀,是来与他聊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