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如此多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叨,这性子竟跟绢姨娘一个样,学不来那样伶俐的巧嘴。

    绢姨娘娘家姓何,听说原先小名叫四儿的,想必是到张家做妾以,依着张家喜好给改了个“绛绢”的名字。姜采青看着这婆媳三人,一时也不知先说什么,见那个男孩儿偎在奶奶膝前,十分局促拘谨的样子,便招手问他叫什么,几岁了。那孩子忸怩着,捏着自己的手指不肯说话。

    何老妈妈推了推孙子,忙代他回答道:“新年八岁了,叫小瓦,他是大的,家里他还有个弟弟小柱,也五岁了,怕人小走不动远路,没敢带他来。”

    “走路来的?”

    “嗯呐,一早天刚露亮就出门了,小瓦自己说呢,早点儿见着他四姑。”

    “下雪路不好走吧?”

    “还行呐,雪下得不厚,俺们庄户人家,走路惯了。”

    姜采青便伸手拉过那小瓦,问他冷不冷?吃饱了没?那孩子嗯唧唧还是怕生不说话,姜采青便叫花罗:“去把柜子里那粉蓝底子的荷包拿一个来。”

    姜采青的衣物东西都是花罗收着,转身工夫就拿了荷包来,姜采青接过荷包便放在小瓦手里说:“大过年,给你买糖吃的。”

    “这怎么使得!”何老妈妈忙抓起荷包,入手觉着沉甸甸的,里头怕得有几两银子,便忙得往姜采青手里塞,口中连连推让:“哪能要您的东西,这都正月十六出了年关了,没有在叫您破费的道理。”

    “正月里都算新年,给孩子的。”姜采青笑笑说,花罗看着何老妈妈一个劲往姜采青手里塞,怕她庄户人手劲重推着姜采青,忙蹲下身子接过来,把荷包系在小瓦的棉袄衣带上,领着他去一旁给他拿果子吃。

    “这孩子吧,面瓜性子不爱说话,他弟弟小柱活泼些,他二婶生的妹妹叫小碗,也会走路了。”何老妈妈说着看看绢姨娘,小心翼翼地对姜采青说:“她四姑还没见过这个侄女呢,太小了,就没敢抱出来。青娘子要是额外开恩,叫俺们接她四姑回家去看看,她爹和她哥哥们也怪长时间没见着了,他们男人家,知道不方便的,就没敢跟着来。今天见着他四姑,她一个劲儿说青娘子待她好,青娘子要是允她回一趟门,俺包管尽早把她送回来。”

    姜采青算看出来了,绢姨娘这一家子,却也不是全没心眼儿,有一种很实诚的可爱小心思,进门磕头,多说好话,绕来绕去主题明确,想把女儿接回家一趟。进了宫的妃子还能省亲呢,姜采青真不明白,所谓大户人家做什么弄出一大堆规矩。

    “绛绢,你就回娘家看看小侄女去。”姜采青便说道,“也不着急回来,这大雪天的。”

    “奴婢今日……总之多谢娘子。”绢姨娘低着头忙道谢,姜采青正准备打发她们娘几个走,周姨娘笑吟吟站在门口道:“青娘屋里有客啊。”

    “银瓶姐姐来坐。”姜采青扶着翠绮起身道:“绛绢的娘家人来了,碰上我们今儿事情多,我才顾上叫她们过来坐坐。”

    “这两日事情还真不少,我也才顾上来看看她们。”周姨娘款款走了进来,何老妈妈忙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女儿,见绢姨娘福了福身,婆媳三个便也有样学样地福身见礼。周姨娘抬手虚扶了一把,自己在姜采青旁边的椅子上坐了,笑笑问道:“老远来的,是不是想接绛绢回门去?横竖如今家里就我们几个,没那么多讲究,叫她回去看看也好。绛绢好歹还有个娘家能回,也是她的福气了。”

    周姨娘眼尖,见小瓦腰带上系的荷包,笑笑说道:“我不知道还有个小客人,竟没准备。”她随即在身上掏了掏,掏出一串红绳拴着的海棠金银锞子,一串子有七八个小巧的银锞子,夹杂两个小金锞子,缀着杏黄丝线的流苏。周姨娘递给小瓦道:“这个送给你玩儿。”

    “可使不得,这东西这样精致,给他玩糟蹋了。”绢姨娘忙拦着周姨娘道,“他一个小孩子,可不敢要,周姨娘快收起来。”

    “这话说的,这就是个玩的东西,不就是送给小孩子玩的?”周姨娘便叫小瓦拿着,小瓦听了绢姨娘的话,两只小手藏在身后也不敢去接。姜采青见她们这样,便笑道:“银瓶姐姐还是算了,这东西你随身带着,想必是平日喜欢的,就不要送人了吧。”

    “大过年的,哪能真就不送了,话都说了,平白叫小孩子失望。”周姨娘想想收了回去,叫翠绮:“翠绮,你去我屋里,叫缣儿把我匣子里的银锞子抓一把来。”

    “人在我屋里,倒使唤翠绮去找你的丫鬟拿钱,好叫人说我抠门小气。”姜采青笑嘻嘻打趣道,“你要非得送,我大方点先借你几个好了。”她说着示意一下,花罗已经去柜子里端了一个黑漆描金小匣子,打开端给周姨娘。

    周姨娘看那匣子里大半满的各样小银锞子,混着几个如意小金锞子,便也不推拒,伸手抓了一把,走过去直接塞进小瓦怀里,口中笑道:“既然是你的,就使劲抓一大把。”

    “噫,当姐姐怎能这样!你这个可是要还的,不光要还,还要涨利息。”姜采青故意回头冲花罗和翠绮说道:“你们两个,比比谁的手大,谁手大等会子去她屋里使劲抓一大把,把咱那个本钱利息都给抓回来。”

    “你这小细鬼儿,果然是会算账的家主婆,你就使劲涨利息吧!”周姨娘不禁失笑,一屋子人也都笑了起来,何老妈妈忙又跟周姨娘连声道谢。

    坐了一会子,绢姨娘便说先回去收拾,这时节天黑的早,跟她娘和嫂子也好早点儿回门去。她们娘几个走后,姜采青便叫人备了两匹细棉、两匹绫子,另有鸡鱼肉酒四样,给绢姨娘做回门的礼,本来她想多送几匹粗棉、葛布,何家是佃农,绫子可能不实用,何家怕也没人舍得穿。可转念一想,送人一瓶茅台那叫礼,送人一板车白菜那叫什么了?不实用归不实用,毕竟是绢姨娘的面子,拿来送礼还是转卖那就是他何家的事情了。

    棠姨娘出门都是轿子,想到何家婆媳是走路来的,总得再叫绢姨娘带上丫鬟婆子,姜采青便叫柳妈妈去安派人备了两架马车,装好东西,挑了四个护院随行,一应车马随从在外院候着。

    绢姨娘临走前来跟姜采青辞行,眼睛有些泛红,她不是能说会道的人,默默福了一福就走了。

    “绢姨娘是个有福分的,娘家亲人这样记挂着她。”想到绢姨娘的娘家人每年正月十六都早早赶到张家来,等着看看女儿,巴望着能接女儿回门一趟,姜采青便觉着何家想必是十分疼爱这个女儿的,贫苦人家的亲情往往才更真。

    如今在她的想象中,绢姨娘差点就跟白毛女联系上了。地主纳了佃农家的女儿做妾,佃农一家子舍不得女儿却无力抗争,时刻心疼惦念女儿,天不亮踩着冰雪赶路来看女儿,却叫个管家奴才晾在大门口欺负……

    万恶的旧社会啊!

    “什么福分,青娘子哪里知道,他何家能不记挂这个女儿吗,一家子都拿她当贵人呢。”姜采青靠着软塌闲坐,柳妈妈便坐在门旁叨叨,“她娘家在黑石庄,十多年前逃荒来的,听说一家子眼看就要饿死了,叫张家善心收留在庄子上,赁几亩地给他耕种。本来穷的要死,大人小孩都吃不饱饭,如今可算是得了这个女儿的益了。大娘子当初说她八字好,纳来给官人做妾,给了一笔买妾银子,她二嫂子就是用那银子娶的,之后绢姨娘暗地里周济家里一些,逢年过节她娘家只要来人,绢姨娘总归会悄悄给些私房,衣裳什么的也会给。前年她爹有病,搁在旁人家怕早死了,哪来的钱吃药?也是大娘子明里赏一份,绢姨娘暗里贴一份,好歹救了一条命回来。她下边还有个弟弟,如今听说也定下了亲事,要不是有她这个女儿,她家哪来的这样好命?”

 第28章 操心(入v第二更)

    姜采青听到这一番絮叨,竟发现现实跟她一厢情愿的想象,差距还挺大的,她没好气地斥了柳妈妈一句:“你倒是闲得慌,把人家的家事打听得这样清楚做什么。”

    “老奴哪用着打听她,老奴家里原先也在白石庄佃几亩地种,还能不知道她家?绢姨娘上头除了大哥二哥,还有个三姐的,嫁了个穷*汉,怎不见她娘家整日惦记?倒是听说她三姐每回去娘家,她两个嫂子都不想待见,嫌她在娘家吃着喝着还会要东西。她三姐日子穷,可不就想从娘家要点儿贴补吗,哪能给她比?不说旁的,今日她娘和嫂子来,您和周姨娘赏的那两个荷包,加起来怕不少于十两银子,足够她一大家子这两年油盐酱醋的了。”

    姜采青听的郁闷,合着竟是她自己迂了,以为是看到了亲情真挚,还感动巴拉的呢,却原来还有这些子弯弯绕绕。姜采青不禁有些唏嘘,问了一句:“那绢姨娘就不埋怨她家里么?”

    “埋怨什么?”柳妈妈不以为然,“她做女儿的,自然想要帮衬娘家,娘家得了她的益,对她着意殷勤些,那也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埋怨的?”

    天黑时候,去送绢姨娘的两架车马并四个护卫转头回来,说是何家安置不了这么多人,只留下一个贴身丫鬟和一个婆子伺候。

    姜采青竟没想到,绢姨娘这趟回门却在后院激起了涟漪。好在只是涟漪,成不了风波。本来出了年关,姨娘们都恢复在自己屋里吃饭了,周姨娘晚饭前特意打发人来说,晚间她叫厨房备了饭菜,请家里一起到偏厅用晚饭。

    晚饭吃得还算融洽,棠姨娘也来了,依旧裹着月白的大披风,却基本没说话。菊姨娘话就格外多了,说些子吃吃喝喝、衣裳首饰之类的话题,引着姜采青和周姨娘说话逗闷子,只在吃完了饭端茶漱口的时候,忽然提了一句:“绢姨娘这会子也不知在做什么,差不多也该用过晚饭了。”

    绫姨娘忙前忙后,跟平日倒没什么不同,听了菊姨娘的话,拿起黄铜小茶壶把菊姨娘的茶杯倒满,笑笑说道:“回来问她吃了什么好的,叫她给我们做。”

    “我小的时候,娘亲会给我做面汤,面疙瘩弄得细细小小的,跟米粒儿一样大,记不得怎么弄的了,那时候才几岁呀。”菊姨娘笑得柔柔婉婉,美丽的眼睛弯出妩媚动人的风情,叫她的丫鬟:“去跟厨房说,我明日早饭要一碗面汤。”

    “米粒大的面疙瘩也不难弄,拿刷锅子搅出来的。明日我抽得出手,给你做一碗就是了。”绫姨娘说。刷锅子是当地用高粱穗扎成一小把,用来刷锅的。

    菊姨娘忙道:“那可不用,我也就一时寻思着好吃罢了,绢姨娘不在,你一个人照管青娘子的饭食,就够你忙了。”

    “一碗面汤也不用多大会子,厨房里不是还有人么。”绫姨娘笑道,便转向姜采青问道:“青娘子可是想吃面汤?奴婢干脆就多做几碗。”

    “那就多做几碗,明早大家一起尝尝,这时节吃面汤倒是滋润。”姜采青点头,吃货本色使然,便又嘱咐道:“先叫厨房今晚拿大骨头小火慢慢炖了,明早上边油都凝了,抹去油做底汤。”

    一顿饭吃着聊着,饭后赵二家的又送来了清爽去腻的玫瑰马蹄冻糕,免不了又捏两块。她衣服里揣的小枕头刚又换了个稍微厚一层的,眼看着分明有了鼓起的小肚子,索性摸摸肚子笑道:“今晚吃的撑了,都怨素绫做的饭菜太好吃。”

    “青娘子夸奴婢呢,其实今晚的菜,菜单是奴婢过问的不假,奴婢却只做了那个拔丝山药和香菇炖鸽子。”绫姨娘忙道。

    “青娘你那肚子,不吃饭也该撑大了,越来越大要大,要不这些日子我们不是白喂你了?”周姨娘打趣道,众人都跟着笑成一片,几人坐着喝了会子茶,便相伴着回后院去,明明才下过雪,天却是晴的,正月十六的月色格外好,看着皎洁明亮的一轮,映着雪光,竟照得地上都不用灯笼了。

    “月色这样好,明日该是个晴好的天,这雪一两天就该化光了,打了春的雪,总是不会像腊月里化的那样慢。庄子里每年正月里就开始给韭菜畦盖上一层草苫子,青娘等到二月头就能有韭菜芽儿吃了。往后春暖花开,各样瓜果菜蔬都下来了,吃头上也好叫你少些委屈。”

    进了后院,绫姨娘便回自己屋去了,棠姨娘邀了菊姨娘一起去她屋里闲坐。姜采青本想在庭院里慢慢溜达两圈消食的,周姨娘却停在腊梅树下,拉着姜采青说话。姜采青见她还要说下去的样子,便说道:“天也还早,银瓶姐姐要是还不困,去我屋里坐坐?”

    “也好,回屋去也是一个人干坐,不知怎的,青娘你虽然才来几个月,却叫我觉着最是合得来,话也说得来,就喜欢跟你亲近些。”

    周姨娘便挽着姜采青进了屋,姜采青屋里没准备茶叶,便把自己平日喝的冰糖菊花茶给她倒了一盏,两人围着火炭盆闲坐,起初周姨娘跟她说起她准备的婴孩衣物,肚兜、衫褂、袜子鞋子,襁褓也要做几个的,尿布等到生产前拿细棉布多多撕些,问她还缺些什么,姜采青只说不懂。

    “我哪里弄过这些东西,银瓶姐姐做的就好。”姜采青笑笑,她自己做不来针线活,便看着周姨娘缝一些小衣裳、小鞋袜之类的东西,哪里能有什么建议。

    “这家里几十年也没侍弄过婴孩,我又哪里能懂?我问了几个养过孩子的婆子,先大体准备着吧。旁人家里新生了婴孩,需用的东西都是婆婆和娘家早早备好的,哪里像我们,家里没个长辈指点,娘家更指望不上。”周姨娘感慨道。

    “这孩子出生时正该天热,也用不了多少东西,银瓶姐姐不用这样操心。”姜采青道。

    周姨娘却微微叹息道:“我一心盼着这孩子,总想给他样样都备齐了才好,哪舍得叫他有半点委屈?你我都是可怜的命,你娘家远在濮州,想帮你怕也没法子,我那娘家人倒是不算远,可从我嫁进张家这些年,哪里管过我?绛绢的娘家虽然仰仗她,却还知道感恩,知道待她好些,我爹娘自打把我送进张家,大约就当我死了吧。他们当初做主把我给人做妾,却又羞于有个做妾的女儿,自诩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