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如此多娇-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婢刚做好的栗米藕粉蒸糕,冷了就不好吃了,趁热就给吃他吃半块吧。”

    菊姨娘和绫姨娘纷纷替壮小子说情呢,奈何当娘的不领情啊,毫不留情的戳穿那两位:

    “看看他穿的吧,跟个小狗熊似的,哪里能冻着他?叫他好好地学走路。还有你,素绫啊,这小小胖子可不能再吃那么多甜糕了,他长牙呢,又不肯漱口刷牙。”

    “娘子这话说的,咱们壮哥儿才多大的娃娃呀,穿这么厚实,能走路就不错了。这大冷天的,赶紧回屋子烤火盆吧。”菊姨娘抱起壮小子走过来,弯腰放到姜采青跟前,讨好地笑道:“壮小子,叫娘亲通融通融,新做好的蒸糕,冷了就不好吃了,先叫咱们吃一块吧。”

    “慈母多败儿,这小子将来要是不成器,全你俩惯的。他早产体质差,每日必得出来走一会子,锻炼锻炼才好。”姜采青无奈地摇头。她算是明白小胖子是怎么养成的了,没别的原因,这张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恨不得拿他当祖宗呢。

    壮小子可听不懂娘亲这些大道理,咧着流口水的小嘴直乐呵,挥舞着两支小手只管往娘亲怀里纵,姜采青掀起他胸前新绣的八瓣莲花双鱼的口涎巾,给他擦干净口水,自己转身进了屋,菊姨娘笑嘻嘻忙抱着壮小子跟了进去。

    屋里生着红红的火炭盆,姜采青进屋便坐在铺着毛皮软垫的坐榻上,壮小子从菊姨娘怀里滑下来,便腆着笑脸凑过来,踩着姜采青的脚,抓着她的衣襟费劲地往她腿上爬。姜采青好笑地将小胖子拎到软塌上坐好,笑骂道:“亏得你娘亲这一双大脚,要是换了菊姨娘那一双金莲,该叫你踩坏了。”

    “偏就娘子这大脚踩地稳呢,如今再看看咱们家,这一到年底,银子可就哗哗地往里进。赶明儿等壮哥儿长大娶媳妇,娘子只怕要给他挣下一座金山了。”菊姨娘打趣道。

    她两个说笑,旁边绫姨娘却没插话,只管端了个粉青小碟子,专心地喂壮小子吃糕,那栗米藕粉糕蒸地松松软软,最适合壮小子这样的娃娃吃,一块蒸糕下肚,绫姨娘赶紧喂他喝了半碗温水,壮小子居然打了个饱嗝儿,四仰八叉地躺在软榻上抱着自己的脚丫子玩儿。

    翠绮匆匆跑进来,探头看着屋里一片其乐融融,笑着禀道:“娘子,裴府来人了。”

    “六爷来了?”菊姨娘抢先问道。

    “不是,外头长兴传话,说是三爷身边的裴平来了。”

    裴平来了?姜采青看看外头灿烂的暖阳,心说平静悠闲的大好日子,可不会起什么风波吧?

    果然,那位四十好几岁的皇太子终于按捺不住了。月初老皇帝六十千秋大寿,四海之内普天同庆,眼看着老皇帝身体康健,再熬上几年怕也没问题的,按捺不住的皇太子一手给老皇帝庆祝千秋,一手却领着儿子帅兵逼宫,当面逼着老皇帝签下禅位诏书,自己即刻登基,将老皇帝送往东都行宫做了太上皇。

    “三爷差属下来告知青娘子,太子逼宫,福王已经从西北大营率军南下,发了檄文进京讨逆勤王,新皇则派了大军北上讨逆,这场战乱怕是难免了,青娘子当早做准备。”

    “六爷呢?”姜采青忙追问道。

    “六爷昨日动身去京城了。新皇已经掌控了京城禁军,老爷和大老爷人在京师,怕是已经不好脱身,六爷带人进京去接应老爷。此行……但愿顺利。”

    “我知道了。”姜采青面色微凝,她定了定心神,点头说道:“你先回去吧,告诉三爷我已知道,请他放心。”

    “三爷说,若是娘子愿意,不如随属下同去沂州,城中应当更安全些。”

    “张家上下几十口子,老弱妇孺,怕是行动缓慢,你且回去,我自会设法保全张家。”

    裴平躬身一抱拳,便转身匆匆离去。菊姨娘和绫姨娘看着姜采青,忙问道:“娘子,我们该怎么办?”

    “以奴婢看来,张家一门妇孺偏又颇有钱财,若乱兵当真来了,只怕遭殃。娘子,我们不如就去沂州吧。”

    “去沂州也未必安全,裴家虽然有些根基,却一时也没有足以对抗的私兵,弄得不好,我们反倒成了目标和累赘。”姜采青思忖片刻,笑道:“我们横竖是平头百姓,也不牵涉皇权党争,不如我们就去山中别院避一避,山上易守难攻,凭着张家的这几十号护院家丁,小股的乱兵自然不怕他,大队兵马也无暇理会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就算大队乱兵来了,山林之中也好躲藏。”

    当下一面通知田庄坚壁清野藏好粮食,做好防备;一面赶紧叫下人收拾细软财物,关门闭户,只留了几个粗壮的护院看守宅院,其余人等,连同家奴仆役、丫鬟婆子,带着壮小子和菊姨娘、绫姨娘,匆匆搬进了一二十里外的山间别院。

    也不知是她运气好还是怎的,举家搬进别院之后,也听说福王和新皇的军队打成一团乱,四处狼烟,她们在这别院之中却世外桃源一般,竟不曾被战乱波及到,连个乱兵的影子都没见过。

    难不成福王和新皇的军队竟都绕开了沂州?

    这别院处在半山的山林之中,地方不大,虽比不得张家大宅宽敞考究,却也屋舍井然,雅致清静,据说当初张家曾祖在这山林里建了一处别院,就是喜欢这里地方僻静,山林秀美,留着给子孙苦读求学用的。

    姜采青当初盘点过张家的家产地契,这一片山林足有六百余亩,从山脚一直到山上,山地瘠薄,便不曾真正利用起来,大片的原生树木,间或种了些果树,也没人专门料理,长得自由随性的,她们搬来时竟还有树上挂着霜打过的海棠果,一个个红艳艳的,不过拇指头大,零星挂在枝头。

    姜采青吃是行家,便叫人摘了这海棠果,装进干草铺着的竹筐里封着,等到过了冬至,拿出来摆在外头,一夜便冻成亮晶晶的冰疙瘩,把这冰疙瘩裹着的海棠果放进凉水里拔去冰壳子,就成了酸甜好吃的冻海棠。

    这可馋坏了壮小子,他人小,不敢给他吃这样一整颗的小东西,绫姨娘便只好拿小银勺,挤了汁水给他吮,酸甜鲜美的味道叫小胖子挤眉弄眼地裂开了嘴。

    反正这日子舒坦自在,只听说山下常有军队过来过去,姜采青咬着冻海棠,便决定索性在这别院过年好了。只是——

    许久不曾听到沂州的消息了,也不知裴六远去京城,是否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的关心,橙子现在好多了,其实我们单位平常还好,大部分时候不算太忙,偶尔有重要工作忙碌加班一阵子,眼下到了年底,事情各种多,尤其我们科室,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好在休息日没再加班,橙子周六躲在被窝里足足睡到过午,哈哈,感觉好多了。因为痛经晕倒的事,这两天老妈紧张兮兮的,炖了红豆红枣粥来吃,哎,还是家里舒服啊。

    谢谢姑娘们关心,好温暖好幸福!

 第74章 初春

    别院过年却也很有气氛,这一年冬日干冷,只在入冬下了一场小雪,一个冬天少雪少雨的,姜采青一面派了长兴带人下山去采买年货,一面王兆带着护院清理这片山林,除了留下看家护院的,其他几十号身手矫健的护院便四处驱逐山林中的野兽,并在进山的地方布下陷阱和岗哨,做足了防备,平安康泰过大年。

    这一清理不要紧,除了猎获两只野猪,野兔和山鸡什么的捉了一堆,加上他们原先带来的吃食、羊肉、各样干菜,这个年节就算不下山采买,也是肥肥的了。

    派去下山采买的人两日后才回来,除了将年货采买来了,也带回来打听到的许多消息。

    一个是张家大宅因为空着,只几个护院看守人少,叫周遭小偷小摸光顾了几回。那大宅子横竖是金银细软都收拾光了,小偷小摸光顾了也不会怎的,随他去吧。

    庄子上也平安无事,倒是来过一回官兵,说是福王的人马,大约裴家的威慑和姜采青的善缘还在,只除了要走一些吃的喝的,也没敢放肆。却因为战乱,从西南一带来了不少躲避兵祸的灾民,有的便赖在庄子周围不肯走,两位庄头都在头疼。

    “使唤人去传句话,这寒冬腊月的,灾民也是没了活路,叫庄子上尽量关门闭户,已经来了的灾民,每日赊些热粥给他们。”姜采青听了便吩咐道。

    “青娘子,灾民众多,咱们庄子上怕招架不了的。”长兴为难道。

    “你若硬撵,这些背井离乡的灾民若暴。乱起来,杀人越货都敢的。咱们的庄子反倒更危险。帮他们一把,倒也是个保护庄子的力量。”姜采青道,“反正咱们庄子上赊粥的粮食还是足够的,张家一贯与人为善,就照我说的做吧。”

    “再有一条,听说新皇的军队上一回在兰陵一带吃了败仗,被福王一路追杀,往西南方向败逃了,沂州那边大房老爷家的长子迎了福王进城。”

    “可有三爷和六爷他们的消息?”

    “三爷听说正带人安置灾民,如今不在城中,六爷的消息却没听到。六爷既然去京城,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两个月,如今又是四处战乱,怕还在路上呢。”长兴说着神气地一挺胸,劝道,“青娘子不必担心,王兆大哥总说六爷身手不凡,结交遍天下,此去也必定带了人手,肯定不会有事的。”

    但愿吧,这四处乱糟糟的,姜采青过年的兴致也减了许多,领着壮小子每日走走转转打发时间。

    好在过了年,已经正月末的时候,王兆又传了沂州的消息来说,裴家两房的老爷已经平安回到沂州,六爷一起回来的。

    ******************

    终于大家都平安无事,姜采青也放下了心,山居闲来无事,听说福王率军往南打去了,她琢磨着是不是沂州一带该安生了?眼看着正月过去,田庄上又该春耕春种了,便打算着搬回山下大宅去。

    刚要吩咐人收拾东西搬家下山,却听家中婆子们说,正月腊月不搬家,正月腊月搬家,寓意一年到头不得安生的,姜采青一听,这还了得?如今她最希望的就是安安生生了。好在搬家这事也不急,便又决定等出了正月再回大宅吧。

    既然不能搬回大宅,姜采青便安心继续享受这山间悠闲富足的日子——真的是富足,长兴下午新打了两支野岩鸽,放了山菌子炖汤,简直鲜美。姜采青自己闲来好兴致,便带着壮小子出了别院去附近山林转悠一圈,竟然还捡了几个野鸡蛋,把壮小子稀罕得不行,非得给他拿着。这样一岁半的小娃儿,小手还不做准的,耐不住这小胖子撒娇耍赖,只好给了他一个拿着,两只小胖爪宝贝似的拢在肚子上,绫姨娘担心他摔了,只好老母鸡似的弓着腰,两手摊在下边接着,居然也能以如此奇怪的姿势一路走了回来。

    这时节山林萧条却透着生机,万物复苏中,姜采青亲手挖了一包碧绿鲜嫩的野蒜,准备回去叫赵二家的弄个凉拌小蒜,晚饭就着荤素包子吃十分爽口的。眼看着正月将过,若是再住些日子,山林里都能挖野菜了。

    壮小子如今活动量大,路走得稳当了,小腿小脚越发走的有劲儿,长兴有事没事还抱他去山林里打鸟捣乱。男娃子皮,姜采青也不多管他,只吩咐丫鬟、奶娘和随身的护卫时刻跟着,山林里千万把孩子看紧了,不可走得太远。

    这一日晚间,厨房里给壮小子煮了烂肉面,切得细细的面条,煮烂了浇上软烂喷香的肉糜,或许也因为活动量大,吃饭便也格外香,一岁半的小娃儿,竟美滋滋吃了多半碗面,外带绫姨娘喂了一个煮的野鸡蛋。

    壮小子吃饱了,拖着个笼子满地转圈跑,不住手不住脚地皮,姜采青看着那笼子里头低毛耷的猫头鹰,忍不住心中一阵哀嚎,儿子哎,你说咱养什么鸟儿不行?就算养只乌鸦都比个猫头鹰好看啊。

    也不知哪个护院不着调,竟捉了只猫头鹰给他,明日问问是谁,真该训一顿的。

    “壮哥儿,这养得什么猫头鹰啊。”果然,菊姨娘也发现问题了,忙拉住壮小子,柔声劝道:“听姨娘的话,可不兴玩这东西,它不吉利的。明日姨娘叫人给你捉一只漂亮的黄雀玩儿。”

    “猫猫。”壮小子却格外得意,拖着笼子往菊姨娘跟前凑,献宝似的想拎给她看。菊姨娘有些害怕那猫头鹰的,一面抓稳壮小子怕他摔着,一面却看着那笼中的猫头鹰发怵,赶紧叫丫鬟拿了饴糖来,一面连连给旁边婆子使眼色,叫她赶紧把那猫头鹰弄走。

    “猫猫。糖糖。”壮小子一只小手去抓菊姨娘手里的饴糖,一只小手却根本不松开笼子,就在地上拖着走。姜采青看得满心哀叹,这猫头鹰也是个倒霉的,怎么就落到这小胖子手里了?

    “不是猫猫,是猫头鹰。来,壮小子,跟娘亲说,猫头鹰。”姜采青弯下。身子,耐心纠正壮小子说话,“来,跟娘亲说,猫头鹰。”

    “猫……鹰。”壮小子认真学了一遍,自己咧着流口水的小嘴,乐得咯咯直笑。

    “猫头鹰。”

    “猫……头……鹰。”

    小家伙三个字连着说还是有些困难,熟悉的词汇还行,新词儿便说不好了。姜采青耐心教了他几遍,便拉着他的小手开始谆谆教导。

    “儿子,娘亲跟你说,这个猫头鹰能吃老鼠的,你这样把它关在笼子里,一会子就该拖死了。听话,咱把它放了吧,让它去捉老鼠去。”

    “老~~鼠。”小胖子鹦鹉学舌得跟着说。

    “对,老鼠,把它放了吧,啊。它饿了,你不放了它,它会饿死的。”

    “饿饿。”

    “对,饿饿。给它去吃老鼠吧。”

    壮小子歪着脑袋,貌似困惑的想了想,还不是太明白啊,饿了怎么要吃老鼠?壮小子都是吃糕饼肉糜的啊,还有米汤、面条也好吃。老鼠……壮小子没吃过哎,那是什么?

    放走……壮小子有点舍不得哎,多好玩呀。要不,叫奶娘给它拿些面条来吃?

    瞅着小家伙思考大问题的功夫,姜采青赶紧把那笼子连哄带骗,从壮小子手里弄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