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衾灿兮-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氛陡然沉重了下去。
    
    周王更是如此。
    
    前些时日,随着捷报飞传,他整夜整夜地难以入眠,整个人陷入了近乎狂热的兴奋状态。他开始憧憬攻下楚都,迫楚王向自己俯首称臣的种种; 他甚至后悔当初做出的让王子跃代替自己亲征的决定,却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情势竟突然逆转至此!
    
    卿士亦无不震惊,随后于背后纷纷议论,称郑伯必是为了报复周王前些时候对他的慢待,不忿联军奏凯,这才勾结公子产在晋国制造事端,目的便是瓦解联军。
    
    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
    
    周王狂怒,破口大骂,骂晋颐背信弃义,骂郑伯卑鄙无耻,骂完了,急召公卿商议对策,一番乱哄哄争吵过后,终于做出决议,派人火速去往宋国曹国,命两国出兵,赶去应援王师。
    
    宋公于腊祭之时刚被周王复封为公,关系算是不错,至于曹,曹侯得以复位,全是因了周室助力的缘故,想来两国不至于翻脸不认,更重要的是,宋、曹二国恰好距离沈国不远,倘若出兵,三四日急行军,应当便能赶至沈国对王师加以应援。
    
    信使出去之后,周王日夜不安,嘴角都生了燎泡,焦急等待之后,好容易终于收到了回讯,却均非所盼。
    
    使者至宋国,宋公一直推病不见。至于曹侯,人虽见到了,亦答应出兵应援,最后却只拉出破旧战车十架,老弱士卒千人,称国小民弱,事先又无任何准备,如今只能凑出这点兵力,以尽自己对周王的绵薄之力。
    
    周王气的手脚冰冷,一脚踹翻了王案,急忙再召卿士商议,有人主张以保王子为先,立刻向楚求和,有人极力反对,称求和有损王师之威,莫衷一是之时,南方又传来了新的战报:王师退至大冥之时,遭到陈国和楚军的前后包夹,包括王子跃在内,全部之人都被困于大冥,情势岌岌可危。
    
    以传信路上所耗时日来计,这消息送到之时,王子跃和周**队,至少已被困有四五日了。
    
    战局瞬息万变,四五日的时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了,只是消息还没传至而已。
    
    周王为打这一场伐楚之战,已是倾尽举国之力,何况还派了王子跃亲征,得知这个消息,他顿时面如死灰,一双手不住地发抖,忽两眼翻白,咕咚一声,人往后仰去,倒了下去。
    
    ……
    
    息后染了风寒,本就卧病,前些天又传来晋人临阵撤军,联军被迫退至沈国的不利消息,她愈发担忧,病情一直不见好转。
    
    阿玄这些时日,一直都在息后跟前侍病,方才服侍她吃了药,息后沉沉睡去。
    
    她这些时日以来,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此刻感到有些疲倦,见息后睡了,正想先回去稍作小憩,见春来了,似有话要说,忙出去,小心问道:“可是南方又有战报到了?”
    
    春目光焦虑,压低声道:“王师遭陈楚夹击,困于大冥,王上方才得讯,急怒攻心,昏厥了过去,朝堂亦乱成一团,卿士莫衷一是……”
    
    阿玄脸色大变,心口跳的飞快,勉强稳住神,正要迈步,忽想了起来,转头道:“此事先瞒着母后,不可叫她知道。”
    
    春应是。阿玄急忙赶去周王那里,入内,见周王直挺挺地仰面躺在床上,近旁数位医士正在施救。
    
    片刻之后,周王终于苏醒,不料却口眼歪斜,流着口涎,既无法站立,亦不能清楚说话了,只剩一双因为熬夜布满血丝的眼睛还能动,喉咙里跟着咕噜咕噜个不停,两道目光望着阿玄,神色显得怪异又悲哀。
    
    阿玄仔细听,终于听了出来,他是在不停地重复着“穆”这个字眼。
    
    周王虚荣、怯懦,得势便妄尊自大,此次腊祭,郑伯既主动求和,人前亦给了周王应有的礼敬,倘周王稍知一点进退,也不应当众以那般方式羞辱于人,须知小人之怨,往往才是防不胜防,何况今日的周,远没有能够支持周王如此显摆天子之威的国力。
    
    倘若此次晋国内乱真的是因郑伯怀恨报复而起,从某种程度上说,和周王不久之前的轻慢自大亦是有直接的因果干系。
    
    只是周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太过巨大了。不仅牺牲了王子跃,还有那两万精壮军士。
    
    阿玄对自己的这个父亲,从来就没有过好感,但此刻,见他因为急怒攻心引发中风成了这副模样,心里未免也感到了一丝悲哀,和他那双满是虚弱无力之感的通红眼睛对视了片刻,终于道:“我知你所想。你放心,我会照你意思行事,却不是为你,而是为了因你的虚荣而被送上险路的跃和那两万周**士。”
    
    她说完,起身而出。
    
    ……
    
    方才周王昏死过去的路寝之内,一群卿士正在焦急等候周王消息,得知他病重,便聚在那里,议论纷纷。
    
    大宰甲臣是教授王子跃礼经的太傅,在周国德高望重,此刻神情悲恸,提出事既至此地步,已无力回天,当尽快派遣使者去向楚王求和,以保住王子为第一要务。
    
    周王之前之所以一心伐楚,仰仗的便是晋人,如今妫颐退兵,联军瓦解,楚人又有陈国为盟,实力悬殊,周人想凭一己之力继续对抗于楚,无异于痴人说梦。
    
    妫颐背信,和周室算有交情的能够于短时间内赶至沈国驰援的宋、曹两国也指望不上,求和,以争取用最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事,才是目下唯一的明智选择。
    
    人人心里都清楚这一点,只是无人敢说出口。见大宰提出了,纷纷附和。
    
    既求和,便要派使臣。但说到派何人出使,偌大的路寝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大宰年迈,已近八十,老态龙钟,自不合出使。除他之外,朝中平日算有声望之人,当数司徒泄猛和成甘。
    
    泄猛见众人目光在自己与成甘身上看来看去,抢着道:“国有难,泄猛本当义无反顾,然我一向口拙,难当此舌任,成甘却以辩才见长,何况,他又是王后之弟,王子亲舅,由他使楚,最是适合不过。”
    
    楚王凶暴,伐樊国时,获樊侯之弟,以戈断其喉杀之,将头首埋于北门。
    
    成甘恐惧,不愿使楚,方才听到众人议论使臣人选,便知不妙,正打算悄悄退出,却是迟了,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慌忙道:“非成甘不愿出力,只是诸位也知,我并非周人,倘若出使,恐名不顺言不正……”
    
    泄猛冷笑:“汝此时自认非周人,平日却身居高位,怎不见你推辞?何况此次王师伐楚,亦是为助你息国复立,如今王子被困,情势凶险,你怎见死不救?”
    
    成甘满头热汗滚滚,呆了片刻,忽面露痛苦之色,以手捂肚,哎呦一声倒地,痛呼个不停。
    
    众人一愣,随即便明白了,知他想以此推诿,有讥笑,有嘲讽,也有忙着去唤医士的,正乱成一团,大宰猛地以拐顿地,怒道:“罢了,尔等也不必推脱,诸般丑态!由老夫去便是了!”
    
    “大宰!你年事已高,不可出行。”
    
    众皆默然之时,耳畔忽传来一道女子声音,纷纷转头,见王姬来了,忙各自向她见礼。
    
    阿玄径直走到大宰甲臣面前,停下了脚步。
    
    甲臣神色凝重:“多谢王姬体恤。然王子危在旦夕,如今唯一能够保全的法子,便是谋楚媾和,朝中既无人肯去,老夫去便是了!”
    
    阿玄道:“大宰年迈体弱,恐经受不住路上兼程颠簸,此其一。我父王病重,不能理事,朝中须有人代掌国事,除大宰之外,无人能够胜任,故大宰不可贸然出行。”
    
    甲臣面露无奈:“老夫若不去,何人能去?”
    
    阿玄道:“我可去。”
    
    甲臣一愣,旁人亦也吃惊,看着阿玄,呆若木鸡,连还躺在地上捂着肚子闭目哼哼不停的成甘也忘了装病,睁大眼睛,吃惊地看着阿玄。
    
    甲臣回过神来,立刻摇头:“不可。王姬金枝玉叶,岂可如此以身犯险?老臣去便是了!”
    
    阿玄道:“我知大宰忠心可鉴,万分敬仰,然朝堂内外,如今人心惶惶,有大宰在,方能安稳民心,使楚由我去便是,不必再争论了,我知该当如何,大宰不必顾虑。”
    
    甲臣也知王姬一向颇有见识,迟疑了下,问道:“王姬有何打算?”
    
    阿玄道:“楚王曾请鲁公孙仲申入楚授经,以教化民众,他与楚王有些交情。我欲请他随我同行,至于别事,随机应变便是。”
    
    甲臣听到她如此的打算,顿时觉得信靠了许多,知她确实有备,又听她语气坚决,便迟疑了起来。
    
    阿玄目光掠过面前那一张张看着自己的惊讶的脸,道:“战况紧急,不必再多说了,照我之言行事便是!”
    
    她转身去了。
    
    甲臣望着她的背影,去了拐杖,颤巍巍地行了个礼,颤声道:“王姬大义,实为我周室之福!老臣代我周国国民,谢过王姬!”
    
    泄猛面露愧色,低头不语,地上的成甘脸孔涨的通红,慢慢坐了起来,见无人再关注自己,悄悄爬起来,灰溜溜地走了。
    
    ……
    
    阿玄回到息后寝宫。
    
    息后吃的药令人嗜睡,此刻还是沉沉未醒。
    
    阿玄轻轻坐在她的身边,凝视了自己母亲病中睡颜片刻,起身回到自己的寝宫,刚入内,一个寺人便躬身捧上一只信筒,称是晋国世子妫颐命人传給王姬的信。
    
    阿玄看也未看一眼,只道:“原路退了。”
    
    寺人应是,捧着信筒匆匆下去。
    
    春知道她明日一早就要上路南下,正在为她收拾行装,见她回了,迎了上来,道:“王姬,明日还是由我随你上路吧,路上必定辛苦,我不放心让旁人服侍。”
    
    阿玄看的分明,她望向自己的目光里,充满了担忧和关切。
    
    她微微一笑:“你莫忘了,我从前还曾徒步走去狄道,如今怎就离不了你的服侍?我母亲病中,更需你的照料。你留下便是,不必为我牵挂。此行该当如何,我心中有数。”
    
    春望着她,沉默了片刻,终于恭恭敬敬地应了声是。
    
    阿玄便入内,跪坐于漆几之前,挽袖,一只雪白素手提笔于空,凝神了许久,终于蘸了墨漆,在一张铺开的素帛之上,落下了第一道墨。
    
    她写了很久,涂涂改改,中间废弃了好几块素帛,直到日影西斜,侍女悄悄入内掌灯,方终于书成,却不过短短数列字而已。
    
    她将信帛装入信筒,打上火漆,叫了春入内,递了上去,道:“你派一个信靠之人,尽快将它送至丘阳。记住,事关重大,务必要亲手交到穆侯手中……”
    
    “倘见不到穆侯,请宰夫买转亦可,报我之名,想必他会见。”
    
    她想了下,又补了一句。
    
    春双手接过,却又难免黯然,低声道:“我知王姬一片苦心。然,穆国距大冥,何止千里之遥,穆侯便是愿意发兵相助,恐也来不及了……”
    
    阿玄道:“我岂不知?我也并非要穆为周出兵。只要穆能发声拥我周朝,便能给楚带去压力,如此,即便跃已落入楚人之手,楚王必也有所忌惮,不敢过于轻慢,更有利于我前去谋求媾和。”
    
    春一怔,随即目露了然之色,急忙点头:“王姬考虑周到!我明白了!这就派信靠之人将信送去穆国!”
    
☆、第58章
    
    当夜; 阿玄亲去拜访尚留于洛邑的鲁公孙仲申; 劝服他出面助自己往楚谋和。
    
    鲁仲申与周室关系原本一向匪浅; 且鲁因执掌周礼而得到高于诸国的超然地位; 周室此次伐楚,本已失利,倘若楚再因此兴兵北上; 真正称霸于中原,对鲁国没有半分好处,是以当场应允下来; 次日一大清早,一行车马在护卫的随行之下,冒着熹微晨光,并未惊动任何周人; 悄悄出了城门; 沿着驰道南下而去。
    
    从周往楚的最短的捷径; 是经由郑国,但周郑如今交恶; 只能迂曲取道; 依次经霍、应、蔡,即便一路顺利,加紧赶路,至少也要十天左右,才能抵达靠近楚国的鲁国盟国唐国。
    
    到时倘若确定了消息,阿玄将停留在唐国; 由鲁仲申出面,安排与楚的会面。
    
    次日,日暮天晦,阿玄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周边境的泉邑。
    
    行路已一个昼夜,但阿玄并不觉吃力。
    
    周王虽在得知大冥之困的第一时间便派人去往沈国查探后续了,但尚未有回报。阿玄昨日动身后,也再派出了几拨人马去往沈国再次打探消息。
    
    跃迄今生死未卜,或者更大的可能,就是已经落在了楚人的手中。她焦心如焚,恨不得能插翅飞去才好,又怎会觉得疲乏,但鲁仲申如此行路一个昼夜,此刻已是满身疲态,阿玄想到出了泉邑,便是大片旷野,况且天也快黑了,路并不好走,便决定先在泉邑过这一夜,明日早些再继续上路。
    
    泉邑令得报,知王姬要出周,今夜于邑中过夜,亲自来迎。
    
    鲁仲申赶路辛苦,入了泉邑舍馆,顾不得破旧,早早歇了下去。
    
    阿玄亦回了自己的住屋,舍人奉上晏食。
    
    从得知妫颐退兵消息以来,她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今日赶了一天的路,此刻早也腹饥,却没半分胃口,勉强自己吃了些,便放下了食具,这时一个随从来报,说女御春赶了上来,人已至馆舍。
    
    阿玄出去,看见春正从一辆车上匆匆下来,臂中挽着一只包裹,心里便明白了,果然,春到了她的面前说道:“王姬,王后知你心意已决,她不拦你,但命我随你同行,路上亦多个照应。你放心,王后那里无事,她托我转话给你,说她会养好病,盼你与王子早日归来。”
    
    她昨日一早出的洛邑,春今天既追到了这里,阿玄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