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士子风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兰急忙躲到了碧月的身后,生怕母亲在众人面前让他喊姑姑。李纨见贾兰那没出息的样,也担心惹出笑话来,就算了。

    “宝玉呢?怎么不见宝玉的人影儿?”贾母见大家都到齐了,唯独不见贾宝玉。

    “宝玉今天到庙里还愿去了,估计趁机顽皮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老太太就不要等他了。”王夫人说道。

    贾母于是吩咐开饭,众人便开始摆设桌椅,忙碌了起来。

    里间一桌,李纨捧饭,王熙凤摆放筷子,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塌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黛玉坐左边第一,探春左第二,迎春坐右第一,惜春右第二。

    外间一桌,丫鬟们伺候着,贾兰和小叔叔贾环跟着姨太太们一起用餐。贾兰的亲二叔贾宝玉此时不在场,若是在的话,恐怕也是坐在里间和姑姑们一起。

    贾环是贾兰的祖父贾政和赵姨娘所生的庶子,坐在外间是可以理解的。可贾兰是贾政唯一的嫡长孙啊,为什么也沦落到在外间用膳了?

    贾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他穿越而来的这半个多月,不管是大病初愈的那些天,还是日常的吃喝玩乐,他身为嫡长孙却总像贾府里的一个小透明似的。

    思来想去,贾兰得到的结论,一是他的二叔贾宝玉太耀眼了,二是贾兰容易让人想起他爹贾珠来,众人都怕引起太太和老太太伤心,于是默默地把贾兰当成了小透明。

    “兰哥儿,吃过了饭去那我玩吧?”吃饭的时候,贾环悄悄地问道。

    贾环比贾兰年长两岁,小贾宝玉一岁。贾环不跟他哥哥玩,而来找他的侄子玩,因为贾环心知肚明,贾宝玉是不会跟他玩的,而贾兰和他一样是贾府里被遗忘的小角落。

    贾环虽然不太讨人喜欢,但也不算可恶讨厌,贾兰向来也是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可是今晚却不行,一来贾兰刚向母亲保证了要用功读书,二来他要在这里等着看好戏呢!

    “小叔叔,我要留下来等我娘一起回去,咱们还是改天一起玩吧。”贾兰说道。

    贾环只好作罢,吃过晚饭后,俩人找了个舒服的座位,坐一起,喝喝茶,吃吃果,看着里间的人们漱口的漱口,吃茶的吃茶,权当自己是个看热闹的便是了。

    此时,只听见外面一阵脚步声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贾兰心中窃喜,人物登场,好戏就要上演了。

    那宝玉不愧是泡在女人堆里长大的,正如曹雪芹先生描写的那样,他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这时,宝玉看罢黛玉的面容,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外间里,贾环继续喝茶吃果,懒得理会别人在那围着黛玉团团转!贾兰只等待着戏剧的高潮,至于在发生矛盾冲突之前,他们会问些什么答些什么,曹雪芹先生写得详细,懒得听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正吃得津津有味时,突然从里间传来一阵骚动声,贾兰意识到好戏的高潮来了,拉着贾环,二话不说,跑进了里间。

    只见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胸前那命根子,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兰哥儿,那混世魔王又在耍哪门子的脾气呢?”贾环不明所以,问道。

    “还不是那块蠢物惹的祸!”贾兰解释道。

    原来是宝玉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黛玉忖度着回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这才导致混世魔王的一阵狂躁起来。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所以才将她的玉带了去。”

    一阵哄骗之后,宝玉竟然相信了。贾母从丫鬟的手中接过那补天之石,亲自将它带到了贾宝玉的脖子上。

    “不要脸,多大的人了,真不是个爷们,倒像个矫情的小娘们!”贾环还真是个耿直boy,想什么说什么,只不过不敢指名道姓地说罢了。

    赵姨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贾环的身后,猛地揪起贾环的耳朵,训道:“臭小子,在这里唧唧歪歪瞎说什么呢!给老娘滚回去睡觉!”

    贾环被赵姨娘硬生生地拉着走后,李纨也让碧月先陪着贾兰回去,自己还得留下来,协助王熙凤一起帮林姑娘安排房舍。

    第二天,贾兰和李纨娘俩刚刚吃过早饭,探春便领着黛玉出现在了后房门。

    “大嫂嫂,早呀!我带着林姑娘,找你唠叨家常来了!”探春乐呵呵的,张口说道。

    林黛玉昨天拜见过李纨,已经认得了,只是还没来得及说上话,这会儿稍作行礼后,问候道:

    “大嫂嫂,黛玉有礼了,大清早的,叨扰您了!”

    “不叨扰不叨扰,你们要是不来,我这妇人家才生气咧,还以为你们这些小姑娘们嫌弃我这的冷清呢!”李纨见到他们的到来,甚是高兴,领着她们来到了厅堂里入座。

    探春见黛玉拘谨得很,忙说道:“林姑娘,你不要跟大嫂嫂客气,我们这个家里啊,最好说话的就是这位大嫂嫂了。”

    “才不好说话哩,我昨天刚挨了一顿打!”贾兰躲在连通书房的窗户后面,伺机插嘴道。

    “兰哥儿,没礼貌!昨天教过你的,还不快过来拜见姑姑!”李纨招呼贾兰过去。

    而这正合他意,贾兰可以认真欣赏林黛玉的千古容颜了,虽说对她并没有非分之想,但又怎能错过这样的“今古未见之人”呢!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被钦点为扬州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林黛玉的出身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

    贾兰走到林黛玉的面前,凑近细细观察了一番,只见林黛玉的气质和情态果真名不虚传,可以说是集仙女的神韵、西施的病容,以及淑女的气派于一身。

    “侄儿贾兰拜见小姑姑!”欣赏之余,贾兰行礼道,还故意在“姑姑”前加了一个“小”字。

    李纨听了自然不高兴,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呵斥道:

    “姑姑就是姑姑,谁教你喊小姑姑的?重来!”

    李纨不提还好,这一提倒是惹来了笑声。探春完全是被逗乐的,率先笑出了呵呵声来。黛玉没忍住,也跟着笑了,且急忙圆场道:

    “大嫂嫂,这不碍事的!贾兰喊我小姑姑也是在理的,一来我的年龄小,二来我在几位姐妹里排行也小。”说完,黛玉问贾兰道:

    “今后,我也学他们,喊你兰哥儿,可好?”

    “你叫我兰哥儿,我喊你林妹妹!”贾兰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凶多吉少,飞快地跑进了书房里,躲到了窗户后面。

    此时,探春更加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黛玉的脸上露出压倒桃花般的腮红,李纨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哭笑不得!

    探春笑够了,缓了口气说道:

    “大嫂嫂,你可别生兰哥儿的气,我倒是觉得,兰哥儿变得又乖巧又聪明了。往常可不见他喊我一声姑姑,今天我要沾一沾林姑娘的福气。”

    说完,探春又往书房喊道:“兰哥儿,你出来,别怕!”

    贾兰这才屁颠屁颠地从书房里跑出来,远离李纨,来到了探春的身边。

    “兰哥儿,你刚才说错话了,现在你也喊我一声姑姑,我便让大嫂嫂饶恕你,可好?”探春嬉笑道。

    探春是贾环的亲姐姐,同是赵姨娘所生,却性灵敏锐,心地敏慧,有着另一番气韵,正如曹雪芹先生描绘的那样,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让人见之忘俗。

    贾兰并非真的是五岁孩童,知道探春是一朵“刺玫瑰儿”,日后可是贾府的厉害人物,他当然得抓住机会讨好她的欢心了,于是大声喊道:

    “探春姑姑,黛玉姑姑,以后你们就是贾兰最亲的姑姑!”

    贾兰的这几声姑姑把在场的三个女人都逗乐了,李纨总算心满意足,挽回了脸面,连忙中止了贾兰的淘气,说道:

    “兰哥儿,快回书房读书写字去,家塾明天可就开学了,到时候,可别啥都不会读,不会写!”

    贾兰于是沮丧地回到了书房,然则心不在焉,悄悄偷听起外面的谈话来。

    “大嫂嫂,兰哥儿的四书学了几册了?”

    “本来快读完论语了,哪知半个月前生了一场大病,如今倒是忘得干净了。”

    “总比我家那不讨喜的贾环强多了,明天将他们一起送到家塾去,咱们也就省心了。”

    “对了,你们到我这之前,去太太那了吧?”

    “去了!太太正和琏二嫂子在一处,好像是金陵来了书信,说是薛家姨母之子犯了事,正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呢!”

    ……

    贾兰听到这里,料想是薛宝钗的哥哥倚财仗势,打死了人命,顿时心中暗喜,看来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见到另一位绝色佳人了。

 第三章 贾府嫡孙(3)

    第二天,贾兰一早就睡醒了,还有点儿小激动!自己都觉得不像话了,不就是开学了要上课,至于这么兴奋嘛!

    既然已经立下了保证,那就只能安安分分地写古文、读古书了。贾兰好比重新回到了小学一年级,准备踏踏实实地学习,被后人唾骂的八股文了。

    吃过早饭,李纨便领着贾兰去了贾母的后院。作为贾府的义学,学堂的开学也算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尤其是贾母,对年幼的读书人是关怀体贴的。

    荣国府里,除了贾兰之外,他的两个小叔叔贾宝玉和贾环也是要入学的。此时,贾母独坐厅堂正中,堂下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三人磕头跪拜!

    “(曾)祖母,孙儿上学去了!”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乖、乖、乖,都很乖,去了学堂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切不可扰乱秩序,胡作非为!学业卓著者,我一定重重有赏!”

    贾母说完,给了他们每人一个荷包和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谢(曾)祖母!”

    “去吧,快去吧!”

    贾母乐呵呵地示意他们起身,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她最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了。

    不经意间,贾母看着贾兰远去的背影,想起了那英年早逝的长孙贾珠来,禁不住叹了一口气,神色暗淡!

    之后,李纨便将贾兰交给了丫鬟碧月,由碧月送贾兰到家塾去。

    贾府家的学堂在离贾府不远的地方,没走几步就远远看到了一块门匾,上面书写着“学达性天”四个大字,那便是贾府家的学堂了。

    一般的私塾,经费来源是实行公尝租金、学生交费双结合的模式,而贾府办学堂的经费则全由贾府兜底,说来也是私塾,却不是为了营利的私学,而是义学!

    虽说凡是贾家氏族的人中,只要有做官的,都得捐赠银两用于办学,然则基本上都是由世袭了爵位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出的钱。

    一个课堂坐得满满的,怕不少于二三十人。他们的学费每学期在府上的公账里报销,每人每月还能领到二两银子,由其监护人按月领取。

    贾宝玉、贾环和贾兰是贾府的直系子孙自不必说,那族里的其他旁系和未出五服的男性子弟也同样如此。

    这样算来,以每人每年二十四两银子计,再加上其他费用,这贾府每年要花费千两左右的银子。

    在家塾的外面,贾兰告别了碧月,独自走了进去。

    在学堂里,那位叫贾代儒的老先生独坐正中,等待着学生们一一过来鞠躬行礼,领取入学考卷!

    “先生好!”贾兰像其他人一样,恭敬地鞠躬行礼道。

    贾代儒点了点头,对着贾兰眯眯一笑,并示意他自行领取试卷。

    贾兰落座之后,便看见贾环的身影出现在了学堂门口。只见贾环也走到贾代儒面前,鞠躬行礼道:“先生好!”

    贾代儒看了贾环一眼,便不再理睬他,贾环觉得自讨没趣,取了试卷坐到了贾兰的旁边。

    紧接着,后面一个不知是哪家的子弟,恭恭敬敬地给贾代儒鞠了躬行了礼,同样没有得到先生的好脸色,正想伸手去取那考卷,却被贾代儒的界尺打了回来。

    “今天的试卷不够了,你明日再来考!”身为塾掌,贾代儒在这里还真是气派得很!

    贾兰觉得奇怪,试卷明明多得绰绰有余,怎么就不够了呢?心想一定有别的什么原因,于是向旁边的贾环问道:

    “先生为什么让他明天来考?”

    “他叫贾芝,来自远房乡下的,估计是私下没有给老东西好处,要他回家预备好见面礼了再来!”

    贾环这么一说,贾兰才醒悟过来,这个贾代儒说到底也并非什么有德之人!

    贾芝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学堂,与此同时,门外一阵喧哗声传来,只见四个小厮簇拥着贾宝玉出现了。

    贾环冷言嘲讽道:“什么德性,上个学跟赶集似的!”

    四个小厮站在学堂外面,贾宝玉走到贾代儒面前,不鞠躬也不行礼,贾兰原想,贾代儒应该不会给他好脸色看吧!

    谁知,那老东西竟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亲手将试卷递给了贾宝玉。卧槽!什么世道!就算是有贵贱之分,也用不着做得这么明显吧!

    贾宝玉入座后,贾代儒宣布道:

    “今天的考试是入学测试,我会根据你们的年龄和学历评定成绩优劣,不合格者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再不合格,就等秋后再来吧!”

    就在此时,学堂外面传来了贾宝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