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栖田记-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这等大旱,很多河流都搁了滩、露了底,渠道做得再好无水可引也是无用,冬麦玉米收成不错的地区,都是渠道做得好的县镇,有些乡县,因天高皇帝远,监督没那么到位,渠道阻塞不通之地,收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旱了一百余天之后,到了七月下旬,又连续下了多天暴雨,多地引发了小规模洪灾,好在朝庭给力,自天旱超过了一个半月之后,就引起了朝庭的高度重视,到等旱情持续到两个月的时候,朝廷已派下各路钦差,到悍情严重的州府坐镇。
    一边筹备赈灾物资,一边筑坝防汛,正是庭朝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很到位,才保证了在灾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既没有发生灾民逃荒、物价暴涨的现像、也没有发生灾后瘟疫横行的恶果,这一场大灾过去之后,虽让满朝官员脱了层皮,国库都被掏空了三成,却为登基刚刚一年的新帝挣来了无上的口碑。
    于天下百姓而言,一个皇帝好或是不好,主要看你能不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想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除了税赋律法制度等等因素之外,还有面对突发灾难时,朝庭的处理方法和力度,刚上位的赵祯面对这种突发天灾,显然处理极其到位。
    天下百姓对新帝满意了,满朝官员对新帝也是称赞不止,可当事人赵祯却没有多少欢喜得意之情,他这会正看着手里这张户部送来的国库帐本叹气,这一场灾荒下来,虽说民间秩序稳住了,朝庭却脱了一层皮。
    四省同时发生大规模旱灾,这四省的税赋没有了不说,朝庭还要调拨大量的钱粮、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来振灾抚民、以及处理大旱之后可能出现的大涝等一系列防御措失,这一切消耗加起来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天禧三年到乾兴元年的那场大战的消耗,大宋国库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物资,几乎被消耗了一半。
    直到这一刻,赵祯才深刻的领悟萧楠前两年和他讲的那句话的意思,他记得姐姐当时是这样和自己说的:“小祯,君王这个职位是非常不好做的,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无上的尊荣,同时还代表着无上的责任……”
    是啊,责任,他上位才一年时间,就充分感受到了责任这两个字的份量,现在的百姓和官员都夸赞他这位君主英明,可他自己看着手里的帐本却莫明的感到胆颤心惊,大宋近三十余年只被动的打过一仗,除此之外国家并未发生过特别大的灾难。
    三十于年的太平盛世,国库里积攒下的来的东西,居然只支撑了一场持续了半年多的战争和一次四省同发的天灾,若这样的突发事件再多几起,或者说战争与天灾同时降临……意念落到这里,赵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不说赵祯的心事,但说青孚镇,青孚镇今年是重灾区,这里从三月二十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整整一百一十天,滴雨未落,虽说青孚镇被伊河、汝河、白河环绕在中间,水源问题相对其它地方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
    可再得天独厚的水源也架不住整个夏季一滴水没下,这一百一十天没有下雨,很多河段的河床都露出来了,想用这些河流来灌溉庄稼也是无能为力,除了冬麦和玉米有五六成收成之外,其它水稻,红薯,等几乎是颗粒无收。
    相对于其它许多州县不足一成收成的惨况而言,青孚镇的整体收成大约减了七成,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三成左右的收成,整个青孚镇的人口约在十万左右。(萧楠刚来的时候此镇人口已近七万,萧楠到此地已有十八年,随着青孚镇日益富裕,有不少外地人牵过来,再加上本地人口的增涨,现约莫有十万左右。)
    一个十万人口的农业大镇,粮食减产近七成,势必会让很多人没饭吃,萧楠夫妇现是青孚镇排得上号的富户,又和赵祯的关系特殊,今年全国多地出现大规模的旱灾,赵祯定然是焦头烂额,他们大忙帮不上,但是青孚镇这个地方的问题,总要帮着解决一下。
    “靖轩,关于本镇灾情一事,我打算去找镇长和镇上诸位士绅们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由咱们自己来解决本镇的灾情,你意下如何?”时近七月的时候,萧楠和江靖轩商量此事。
    “去吧,这是咱们应该做的,咱们青孚镇占驻天时地利,别说嵩县,在洛阳都是排得上号的富裕镇子,日子过得好了,责任自然也该多承担一些,今年受灾的地方这么多,朝庭到处都要用钱,咱们大忙帮不上,自己镇上的这点事,自然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处理。”江靖轩也是有功名在身上人,视觉眼光与一般人不一样,对此自然不会有意见。
    以萧楠夫妇如今在青孚镇的影响力,他们领头来做这件事,青孚镇诸士绅纷纷响应,萧楠夫妇向所有租种他们田地的雇农承诺今年的租子一分不收,同时捐出粮食五十担。(萧楠来到这个世界后,以前就经历过一次天灾,自此以后,每年家中都会多储存一年的粮食。)
    除了粮食之外,又捐了八千两银子,青孚镇是个相当富裕的镇子,镇上的士绅不少,其中家产在萧楠夫妇之上的,有五六家,与他们家产差不多的有十家左右,比他们稍差一点,但也算中阶地主阶级的还有二三十家。
    有了萧楠夫妇打头,不过区区几日时间,全镇士绅一共就捐出了十万两白银,外加二千担粮食,这些银两物资由镇长以及所有捐赠士绅一起管理,并由大家共同统计各村受灾情况,再根据各自的实际困难统一分配……
    青孚镇一共只有十万人口,其中大约有三万家境不错的人扛得住今年的灾难,无须救济,剩余的七万人口,手里多少也有点存粮,各自手上的存粮加上今年微薄的收成再加本镇士绅捐助的钱粮已足已解决本镇的困难。
    也就是说,青孚镇虽受了重灾,但在本地士绅的慷慨解囊、全镇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未用朝庭一两银子一颗粮食,自己就解决了困境,待嵩县县令将这一切如实报到朝庭之后,赵祯看着的里的奏折,只觉眼眶发热……

第三百八十八章、天琪出嫁(上)

等振灾和防汛的工作埃尘落定的时候,江天琪的婚期也到了,王妃的嫁妆规格是一百二十八抬,萧楠手里的钱财有限,没法与那些豪门大族相提并论,可连带着聘礼一起,她仍给江天琪备出了一百二十八抬,这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其中有八十抬是信王府送来的聘礼。
    萧楠准备的共有四十八抬,别看这区区四十八抬嫁妆的数额不起眼,可耗费的银子足有二万五千两,其规格虽不能与京中豪族相提并论罢了,可每一台嫁妆都是她精挑细选选出来的。
    服饰春夏秋冬,每样备了四套,床上用品共备了八套,这些东西全部都在嵩县的雅心绣坊定制的,雅心绣坊在嵩县落户已有十余年,虽只是一个县里的绣坊,但这家绣坊的坊主那一手苏绣绝活别说嵩县,整个洛阳也找不出几个能与其相提并论的人。
    雅心绣坊如今的名声传偏周围无数州县,不仅嵩县的士绅贵族对其趋之若鹜,就连洛阳乃至汴京,都常有贵人专程到这里来定制衣服,他们这里出品的服饰,每一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萧楠定制的符合王妃品阶的服饰,不管是面料还是绣工,都不能有半点马虎。
    哪怕郑珍娘因与萧楠夫妇的关系莫逆,只收了他们一个成本价,这春夏秋冬十六冬服装,外加八套床上用品,萧楠一共也花了差不多四千两白银,除了服饰之外,家具的原材料是江靖轩托他在外结识的那些朋友,从各地谋来的贵重木才,仅仅是这些材料就花了三千多两银子。
    原材料拿回来之后,再根据京里流时的样式,画上稿图,让靖轩的大堂哥江槐帮忙打造,江槐的手艺着实不错,这些家具的款式他虽未没见过,可根据图纸,他仍然分毫不差的打造了出来,为了打造江天琪这一套家具,他还从青孚镇请来两个技艺不错的帮手,三人一起,足足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工。
    这一年之内,他没有接过任何外活,就连田地里的事都没管,那两位帮工也是如此,三人所有心神都扑在上面,完工的时候,萧楠一共给他们五百两银子的手工费,这五百两银子咋一看不少,可若这些家具全部从外面去买,同等材质和工艺的东西,价格至少要翻一倍。
    仅仅服饰和家具就花费了八千两,剩下的如花瓶陶瓷,字画,屏风,珠宝和首饰,这些是大头,因为手里的钱实在不够,买字画的时候,萧楠尽量选的那种没有字,相对价格些的,画拿回来之后,字她自己来题,即便如此,所有的嫁妆加起来,也足足花费了二万五千两白银。
    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和心血精心准备了四十八抬嫁妆,再加上信王府送来的聘礼,总算凑齐了一百二十八抬的数字,九月二十晚,萧楠夫妇清点完嫁妆之后,萧楠对江靖轩开口道了一句:“靖轩,咱们手上的钱不多了,天琪的压箱银我最多只能给五千两。”
    “大娘,咱们的嫁妆中既没有店铺房产,也无田地,这五千两是不是太少了?”江靖轩听得微微一愣,下意识的接口道。
    他长年在全国各地行走,对当今豪族世家嫁女的规格是很清楚的,当朝几十年没打仗,不仅普通百姓生活过得好,各大豪门世家手里更是积攒了无数钱财,别说王妃这个品阶的嫁妆,就是一般嫁入各公侯之家的大族之女,嫁妆的总值也不会低于十万两白银,而自己家连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他心里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正是因为很多的财钱都汇聚在各大豪门世族手上,国库这么多年来,积攒的钱财才不多。)
    “靖轩,咱们是普通百姓之家,信王自下聘的那一刻起,便该知道咱们没有办法和京都豪门一般,给天琪备出让人瞩目的十里红妆,做人贵在于量力而行,咱们本就普通百姓,如果非逼着自己与那些豪门看齐,反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嫌。”萧楠摇头轻叹了一声,有些无奈的看着他开口。
    “可是咱们手上还有些钱,我也不求与京都豪门看齐,但咱们尽自己能力给天琪多挣点面子还是可以的吧,就如你所说,咱们是普通百姓之家,家里除了莫三这一家人之外,也没有别的佣仆,开支并不大,一年下来,仅凭那一千亩田即可解决。”
    “而年景好的时候,咱们夫妻每年差不多有近万两银子的收入,就算把手上现有的银子全部都给天琪做嫁妆,咱们也不会揭不开锅。”江靖轩忍不住驳道。
    他对江天琪这个妹妹是发自内心的疼爱,在这女孩身上他好像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为此,对这姑娘,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怜惜,再加上这姑娘又特别的聪明懂事,相貌更是少见的绝下,江靖轩便下意识想尽自己所能,给这姑娘自己所能给的一切东西。
    “你的意思,只因咱们这妹妹成了王妃,咱们就要耗尽这么多年来所有积蓄来给她挣一个面子?你应该知道,除去给天琪备嫁妆、以及去年捐赠出去的钱,咱们手上现一共只有二万多两银子了,如果把手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天琪做陪嫁,日后自己家或哪个亲戚家突然生了什么变故,或有什么天灾**的,怎么办?”萧楠听得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大娘,你,你是不是不太喜欢天琪?”江靖轩见状口中不由脱口道了一句,此语刚一出口,江靖轩心头就道暗一声,糟了,说错话了,若萧楠真不喜欢江天琪,怎会费如此多的心血、拿出大半家产,给她备出这般精致的嫁妆?
    果不其实,他话音一落,萧楠的脸就沉了下来,她眸光微微一眯,静静的盯着江靖轩开口:“靖轩,你的意思说,我这个做嫂子的,只因心里不喜欢江天琪这个小姑子,这才舍不得拿出全部家产来给她这个未来的王妃挣一个面子?”

第三百八十九章、天琪出嫁(中)

“不是,大娘,我不是这意思,我只是……”江靖轩听得大急,急忙开口解释。
    “不是这意思?你方才不是说得很明白,天琪是王妃,咱们是平民百姓,所以,哪怕咱们自己省吃俭用,也应该将所有的家产装进她的嫁妆,好好去给她挣一个面子?江靖轩,我萧楠自认不是小气之人,但和你这伟大哥哥比起来,我忽然发现自己只能算是个恶毒嫂嫂。”
    “你想做伟大哥哥本也没关系,你疼妹妹,想无条件的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双手捧给她,我能理解,必竟这人嘛,谁没有个心头好呢,如果咱们家里所有的钱都是你一个人挣的,你愿意把这些钱全部拿出来给她置办嫁妆,我无权置喙。”
    “但现在,咱们家里的钱财是咱们两个人共同赚回来的,我嫁入江家这么多年的收益就不说了,单说咱们手中剩下的两万多两银子中,其中有一万五千两是我嫁妆里的压箱银,你准备让我把自己的压箱银都拿出来给你妹妹做陪嫁?”萧楠着实怒了,她面色如水,目寒如冰、冷冷的盯着江靖轩开口。
    “我,我,大娘,我不是这意思,我只是……”江靖轩与萧楠相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她用这般冷厉无情语气和自己说话,惊愕之于心头不自觉的升起一丝羞恼和难堪,不过更多的却是惶恐不安,仿若有什么最重要的东西就要离自己而去一般,他顾不得去多想这种感觉的来源,只下意识的往前迈进一步,一把握住了萧楠的手。
    “靖轩,你我是夫妻,有些话我就不绕圈子直说了,但是,这样的话我只说这一次,你得记住了,你这人有才华有能力,性格坚韧不拨,如果不是因为我,你步入仕途即便不能出将入相,想必也能博得一个不错的前程。”
    “这样的你实当得起一声真汉子!但你身上有一个很大的弱点,这个弱点许是这个时代男人的通病,那便是在家宅和钱财管理上,你有点拎不清,当年对雅心绣坊的郑雅珍如此,现对天琪也是如此,当然,她们俩是截然不同的人,郑珍娘当年虽对你颇有好感,但这姑娘却懂得自强自立,她喜欢你却从未想着靠你来为自己谋取优越的生活,这是一个很懂得自强自立的好姑娘。”
    “当她得知你我的情感不是她能插足的时候,她立即就放了手,从某个方面来讲,那郑珍娘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