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树蔫蔫的,但一看到有大闹天宫出来,连忙又伸起脖子看。小孩子就是忘性大,余榕看着弟弟一头浓密的头发,黑亮的很,忍不住摸了几下。
  看完戏一家人又到夜市吃了胡饼馄饨,只把个肚子撑的走不动道儿了,再慢吞吞的走回去。余树昏昏欲睡,余榕拉着他,王雪则兴奋过头,憋着一肚子话要跟余榕说。
  只说到了客店门口,一家人准备进去的时候,却见大厅灯火通明的。原来是吴家送嫁的人今天回来,正好晚上没地方住,便选了这个落脚处。他们家主子下人的一起倒有七八个了,掌柜的正在安排,吴家的人都住了上房。余松因为上次的事情认得吴襄便上去打招呼,吴襄倒也客气的很。
  余榕看了吴襄一眼,又想起钟小姐,还是觉得无解。但余榕很懂男女大防,带上王雪就上去了,王雪小姑娘家家的,还想着路上卖的那个梳妆匣,还缠着余榕说话,说着说着俩人就睡着了。
  等第二日起床,余松带家里人准备到外面吃早餐,吴家下人在外面就吵起来了,张氏连忙让众人赶紧出去吃东西。余树偷偷跟余榕道:“那位吴公子跟他哥哥吵架了,说他哥哥假公济私什么的。”
  闹的这样不愉快,连这种话都说的出来,看来吴家的水也很深。
  玩好了,也吃好了,张氏跟余老三惦记生意,毕竟多停一日,家中就少了钱。而且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余松也无奈,赶着车送大家回去。到了草埔,余松的店却是关着的,余榕不免觉得奇怪。
  “哥,怎么小鱼不在吗?店咋没开的?”
  余松不在意道:“是我让小鱼去办点事情,过几天就回来了。”
  但是过了好几天小鱼都没回来,余松铺子都贴出招工的告示了,余松却道:“小鱼家里人来寻他了,我就放了他奴籍。”小鱼就仿佛一下子蒸发了,余榕不便相问,只是偶尔去铺子看到同样年纪的伙计,不免有些愣神,那个天天抢自己做的饭,说话机灵的孩子竟然还没来得及告别就走了。
  余家早点铺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还有人从湖阳专门来吃包子的,而余榕也只从旁给一点建议,比如说汤包或者其他的,但她没尝试过,但张氏手艺精湛,十分愿意尝试,准备冬天推出汤包这个种类。
  “临安府的特产就有这个,只是那是府城,我们去不得的。所以娘能做出来真的是不容易。”余榕由衷的赞叹。
  幸亏张氏不怕辛苦,成日敢尝试新东西,要不然这汤包的事情也成不了。
  生意太好了,余榕也跟着去帮忙,这天季双儿没事站在余榕店里跟她说话,“你们上次去湖阳看戏了?好看不?”
  “好看啊,我们家小树还说你家单郎没来,那家伙,小男孩可能喜欢看。大闹天宫什么的,京里来的戏班子呢!”余榕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对听戏毫无感觉,因为那实在是太不合群了,恐怕还被人说奇怪。
  俩人正说着话,唐小姐喜气洋洋的过来跟余榕和季双儿道:“正好你们在,苏家大小姐出嫁说是邀姐妹们多聚聚,你们去不?”
  季双儿一听说是苏家的,当然不会去,遂摇头,“我不去了,也不大熟。”余榕知道季双儿的亲事就是被苏家抢了,也摇头说不去。唐小姐也不在意说说就走了。
  余榕看到她落寞的背影不再说话,这种事情旁人也劝不了,或许等季双儿自己想通了才行吧!在现阶段唐小姐和苏大小姐都是赢家,唐小姐嫁到临安去,苏大小姐又嫁到湖阳去,而季双儿却还无人问津。
  “大姑咋来了?”余榕刚端了包子出来,就看余大姑从螺车上下来。
  “让我好找啊!”余大姑看着客人很多,脸上就笑开了花,以前她看不起的张氏挂着装钱的袋子,余大姑瞬间觉得有面子了。
  “大妹来了,稀客啊!”张氏一边收钱一边招呼客人。
  余大姑也不像以往那样嫌七嫌八的,反而殷勤的收碗,打汤,手脚麻利的很。浑然不是那个回了娘家的姑奶奶做派,看起来余大姑能嫁到御桥镇上,这么多年比妹妹余二姑过的好,也确实有她的优点。
  上午生意结束后,张氏也大方,在隔壁季双儿家的客栈定了一桌,余大姑还陪着张氏闲话家常。余大姑提起孙芸芸的婚事,不免精神大振,“请三哥跟三嫂一定要去,其他都是其次的,也是给我这个妹妹充充脸。再说榕榕年纪也不小了,你们夫妻俩也该操操心。”
  余大姑对长房跟其他房还是不大相同的,长房有了余奉,那就甩其他房头一大截了。而且余奉还跟钟家结了亲家,前途更是不可限量,她跟余桃说的那家亲事也是因为唐安看中了余奉这个童生的身份,要不然就凭余桃一个农家女怎么可能会嫁的那么好?
  可余榕虽然也是侄女,她是存着比较的心的,绝对不能让余榕超过自己的女儿。所以她不会主动介绍,但余榕若嫁的好,那是凭余榕自己的本事,她这个做姑姑的也要跟着沾光,她也喜欢有本事的人啊。
  张氏也是头一次知道这个大姑子说话这样的风趣,直到余大姑走了,张氏才笑着摇头,“以前人家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还不相信,现在我可信了,不仅仅是鬼推磨,还可以让铁树开花。”


第38章 
  可余大姑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女儿今年也要及笄了,即便嫁人之事不用操之过急,可是好人家也不多,正好也让别人知道吾家有女初长成。因此张氏也开始紧张起来,她对余榕说:“这几日你不必来帮忙,以免晒黑了,你哥哥铺子里那些紫罗兰粉还有口脂你多用些。你大姑既然能帮余桃说了那门好亲事,虽不至于帮你也说个好人家,但至少也让旁人知道你。”
  “我知晓了,既如此,我不如这些日子绣些荷包拿出去,给相好的姊妹们也好。”余榕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手绣活了。
  张氏却笑道:“人人都知道你的绣活好,若是你拿这绣活不免没什么心意。你哥哥上次说起湖阳县的客栈那糕点好吃,我便多买了一些,且琢磨的差不多,反正不怕浪费食物,也不算特别难。”
  “您说的可是蝴蝶酥?”余榕问道。
  张氏点头。
  这蝴蝶酥是从广府那边传过来的,金黄色的似蝴蝶一般,入口甜酥,由于余榕减肥也就吃过一两次。可张氏如此用心待她,怎么让余榕不能感动,她拉着张氏袖子撒娇,“娘一心为我,可女儿怕自己太笨了?”
  “你是我的女儿,我也只有你一个,不为你又为谁?”张氏感叹,她其实也是个狠心人,把六岁的女儿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学针线,也未必没有存着让女儿挣钱回来养家,可女儿对家人那是毫无保留,她现在也大小是个老板娘了,家里没有像之前那么缺钱,对女儿的未来她更加看重。
  于是,余榕每日早上起床后吃清淡一些,中午吃饭她单独吃些水煮肉或者水煮菜,下午吃些水果。每日快天黑的时候,王雪陪着余榕一起在院子里面散步,一个月左右气色就很好了,就连王雪都羡慕:“榕姐你越发好看了。”
  人都是三分相貌七分打扮,尤其是余榕瘦下来一点后更为明显,她相貌倒也不算差,只是之前被肥肉遮住了脸,如今她去称货物的称上称了一下,大概瘦了十来斤后,余榕虽然还有一百一十多斤。但她颇会搭配衣裳,皮肤又特意保养,看着就是个福气相。
  “你也要去姑姑家,如今我娘让我不要纺织,歇息几天。你的衣裳可要准备着了,我这里有钱,你拿过去买些成衣我来帮你配就是。”因为家里布匹有限,所以家里不大存货,余榕如此一说。
  王雪却是个心思玲珑的女孩子,“我哪能要榕姐的钱,三伯母这个月又跟我涨了工钱,我买套衣裳还是可以的。”王雪做事勤快又不怕吃苦,本来又是亲戚关系,比起笨手笨脚的陈月香要好太多,所以张氏做主跟王雪涨了一百文,别小看这三百文。王雪一年下来也有三两多,而且吃住都是余家三房包了,所以王雪还是很感激的,至少余榕跟她相处的颇为融洽。
  “你不够只管跟我说便是。”余榕笑着没做声。
  到了去余大姑家那天,余松雇了马车带着大伙儿去,余榕提着精美的礼品盒里面放的是她自己做的蝴蝶酥。余松看妹妹今日打扮倒也觉得耳目一新,因着已经是夏天,妹妹只着水蓝色绸布裙,外边罩了轻纱,头上戴了一对木钗,既不奢华又清新。余松不禁有一种吾家妹妹初长成的感觉。
  从草埔到御桥镇还是很远的,不过快马加鞭的倒是很快,不过两个时辰就到了。孙家今天宾客盈门,余大姑虽长的不出色,但是是个八面玲珑的妇女,看余家三房俱穿的齐整,还带着礼品来,便让她丈夫孙掌柜迎他们进去。
  孙家的米铺生意在御桥镇那是独大,镇上的人说话都跟沙河村的人说话不一样,余老太见着余榕倒是亲切了一些。当然余老太最爱的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有福之女余蓓,她虽怪会装模作样的,可对比她过的好的人都是很客气很小心。
  一段时间没见余榕,倒是觉得她瘦了许多,人的轮廓也出来了,余蓓只觉得不公平。余榕却不理她,只管进去看今日的主角孙芸芸。孙芸芸是镇上的姑娘,平素不大爱跟外婆家的姑娘们一起玩,一来是觉得乡下人总显得村气,二来也是因为受余梅的影响,觉得余家的女孩子都不大气。
  她玩的好的都是镇上的女子,现在大伙儿见余榕进来,又见她不村气,说话还带官话。孙芸芸很惊喜,她今天穿的胭脂红色的衣裳,因为是定亲礼,听说余大姑还专门请了梳头婆子来梳的头。
  “榕姐你来了?”孙芸芸对余榕印象很不错,只是她性子比较柔软,大概因为余大姑比较强势,所以孙芸芸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个躲在母亲衣角的小姑娘。
  可现在看起来,孙芸芸亭亭玉立,仿佛大人一样。余榕把做的纱花地给她,“我特地托我哥哥在临安府的玉庭轩带回来的,你看喜不喜欢?”里边是六对纱花,均是三对纱花,事实上买的并不是太贵的,但也不便宜这六枝也花了两百文。
  孙芸芸立刻就把这位慷慨又大方的表姐介绍给闺中几位好友认识,余榕跟她们并不认得,但都不是什么尖酸刻薄之人,随意说几句话就行。
  女孩子嘛,谁不喜欢这个?余榕见王雪一脸羡慕,小声道:“日后送你更好的。”王雪立即笑眯眯的跟在余榕后面。
  余大姑家里来往多是本镇商户,张氏跟一个年轻梳着妇人头的女子说话,看见余榕出来连忙对她招招手,余榕遂走过去。张氏笑道:“这是吴家的二少奶奶,知道你跟吴小姐做的嫁衣,说是很好看。”
  吴二少奶奶就是那位之前跟余奉未谈妥亲事的,后来嫁给吴慈柔二堂兄的那位钱氏,她穿着很是华丽,乡下人家很少这样打扮,一身的绫罗绸缎,但是搭配不见俗,她人看上去很是宽和的样子。她跟余榕道:“是这样的,我大嫂的妹妹要成亲,想托您做一件嫁衣。您看何时方便可以去我家里看看?”
  “最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若是可以的话,明日上午都可以的。”有生意上门余榕自然不会推脱,能挣一笔是一笔。
  钱氏立马抚掌笑道:“余小姐是个爽快人,那就说好了,明儿我派车去接你。”
  余大姑席面做的极好,余榕因没有见到余娟还有些奇怪,便问余柳,余柳随口道:“娟儿跟二嫂俩人现在在渡口卖鸡蛋,卖菜。”余娟总算老实下来,余榕都想念阿弥陀佛了,她跟余柳俩人也没什么话说,只是中途余柳出去了一次,余榕浑不在意。只在席上照顾众人,时不时还跟孙芸芸夹菜说话,惹了旁人的不少好感,张氏也越发自豪起来。
  第二日,余榕穿好衣服起床在家织了半尺布,就见吴家派了人过来,她遂带上册子过去。吴大奶奶林氏穿着十分朴素,待人略微有些畏缩,脸色苍白,她见到余榕就说明了来意。余榕也不跟她啰嗦,直接道:“您先选选?不同价位也有不同的款式。”
  吴大奶奶几本图册都看了许久,看的余榕都有些不耐烦了,她指着其中一件问余榕,“这件是五两吗?”
  余榕点头,“这件也着实不错了,您看这镶边用的都是菏泽过来的丝线,很有光泽。”


第39章 
  又坐了许久,吴大奶奶才表示同意,她说,“五两也着实不便宜了,可否再便宜一些?”吴大奶奶用的手帕也是普通的素娟子。
  余榕做衣服基本都是明码实价,若不然行情降低了,她的东西日后也卖的贱了。她笑着摇头,“倒不是我不想便宜一些,只是您也知道我这些衣服都是明码实价,您若是想要便宜一点的,我这里也有,您不如往前翻翻?”
  吴大奶奶见余榕毫不退让,心里有点恼火,但她手里也确实没钱,便作此商量,“不如这样,我这里先有一两,你先拿去,日后你做好了,我再把余下之钱给你。”
  这也是常理,只是余榕心下不安,她觉得这个吴大奶奶为人不爽快,跟她婆婆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但是做生意就是这样,余榕则自己写了一张条子,一式两份。吴大奶奶没想到余榕弄的这么正式,她也不得不按了手印。
  “这是从官府拿的红契,您放心,我是绝对会在规定的时间交付给您。”钱越少,那意味着东西也做的时间短一点,半个多月就差不多可以做完了。
  吴大奶奶还准备赖钱的,但看余榕这样精明,也一时没了主意,只讷讷同意。吴大奶奶觉得自己平白出了那么多钱,心里不高兴,也不派车送余榕回去。
  余榕出门的时候又被钱氏请过去,她现在是管事奶奶,钱氏是个爽利人,她笑道:“你且坐一会儿,你是我荐过来的,我们家的车等会儿就过来,你再回去。”
  “多谢您了。”余榕谢道。
  钱氏是个大忙人,她身边伺候的有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俱是精明能干的样子。陪着余榕吃茶的是钱氏身边的丫头,她端了花生来给余榕吃,“余小姐,你尝尝?这个可好吃了,是家里炒的。”
  余榕遂夹了几颗花生吃,暗暗打量钱氏的房间。吴家占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