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少女的心都快飞出来了,在这镇上有谁比得上余松的?那样的可靠,仿佛一切事情都不在话下。
  季双儿双脸酡红,她娘是过来人,一看她这样,就逼问起来,“你要是有了意中人,就尽快跟我们说,我也得帮你看看。”她变着法子的问,季双儿捂着被子哭道:“我说好有什么用,你们肯定不同意的。”她知道她爹娘向来望女成凤,总是想着让她嫁到县城,可她什么都不会,长的也不好看,旁人又怎么会同意?
  季黄氏看女儿透了点口风,连忙道:“你不说出来,我们也不知道?再说,现在你年纪也不小了,我们只盼你找到个能走下去的人罢了。”
  季双儿贴着她娘耳边说,“是榕榕她哥。”看她娘准备起身,又急起来,“您要去哪儿?他们家根本就不知道,是我自作多情罢了。”
  “闺女外向……”季黄氏气笑了。哪家爹娘不是为儿女操碎了心,季双儿虽是个姑娘,但季黄氏操的心不少。她想了想余家的情况,比季家是不如,毕竟季家是本镇人,她们的客栈也是产业。而余家现在还租着季家的铺面,以后两家见面多尴尬,而且余家没什么产业,以后女儿嫁过去要受多少苦。
  但是一想想余松的人才,余家货铺生意很好,余松走南闯北又有闯劲,又有孝心,人也是长的不错。但可惜了,她跟季双儿道:“你嫁给余松了,日后她家卖包子你去还是不去?去了呢?辛苦的很,不去,你看着公婆做事自己在家不做事?”
  这些都是实际问题,季双儿哪里又想到这些,她知道余榕比她辛苦。每天都要织布,绣花,她能过这样的日子吗?她也只是对余松有好感而已。


第41章 
  季黄氏眼见女儿有了心上人,遂把这事跟季老板说了,季老板快刀斩乱麻把女儿嫁到坐船才能到的李家庄,那家家境殷实,良田百亩,季老板给女儿的陪嫁也很丰厚。本来季老板还有点嫌弃这家儿子只是家中次子,但比起余松来说好太多了。
  余松个人是有能力不错,但是家底太薄,季老板一心为女儿着想,不肯把女儿嫁给余松的。等余榕再次去找季双儿的时候,知道她要嫁到李家庄,没露出分毫,还打趣她:“这么快就定了,我得想想送点什么给你才是。”
  “好啊,你手艺好,替我做对头花就行。”季双儿的婚事定的很急,嫁衣都是季老板亲自去临安买的,置办了许多嫁妆。
  余榕道:“放心,定会送些让你满意的。”余榕想着季双儿不大会做针线,若是替她做些鲜亮些的荷包拿去给婆家的人用。
  季双儿含笑送余榕过去,她这个年纪了,也该断了念想了。李家离湖阳县很近,也是大族,虽说不是长子,但也不必那么累要担负起照顾下面弟妹的事情,对她来说也确实是个好亲事了。
  余松对此毫无所觉,他又雇了一个人看店,这次雇的人认得几个字,带了家眷过来做掌柜的。余松在余家小院请了他们一家人吃饭,新来的掌柜姓梁,是外乡人,逃荒过来的。被余松救了,自动签了死契,张氏对她们很是亲热。
  “多谢东家。”梁掌柜的夫人看起来比她年轻许多,梁掌柜有一对儿女,女儿梳着丫髻,儿子看上去跟余松差不多大。
  张氏招待客人都十分客气,杨氏因为逃荒过来的,猛然被救,却又入了奴籍,只怪丈夫说的太快了,现在不得不低头,这年头对逃奴的处罚很重。他们不大会说本地话,梁掌柜会说些官话,余榕官话说的极好,可以居中翻译。
  余松把一项项都交给梁掌柜,而他把之前店里的小伙计准备出门,现在全家都奔着挣钱,也不在乎什么了,而男子汉志在四方,张氏对儿子经常出去没有什么太大的阻拦。梁掌柜一家的到来让家里更多帮手了,杨氏被安排在早点店里做事,杨氏的儿子也跟着在店里帮忙,她女儿就跟着余榕在家里做事。
  但是拿工钱的只有梁掌柜一人,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杨氏刚来也不赶如何。而余松自有管理人的一套办法,这样逃荒来的人家,若是不好好做,随时赶走都是可以的。
  虽然北方有旱灾,但对南方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余榕指导梁婷把地扫了,又告诉她怎么买菜怎么做饭,索性这个丫头做事很快,又知道轻重,比她娘倒好。
  “别那么卖力,我这里有个饼子,你先拿着吃点。”
  杨婷笑着拿了,她又见余榕生的圆润,看起来很有亲和力的样子,对她也亲切,至少比她那个娘亲切。一时脱口而出,“小姐,我跟你说件事,杨氏不是我亲娘。”她本来得了杨氏的嘱咐不说的,但杨氏对她又不好,还不如余榕,杨婷也有一番她自己的想法。
  “什么?昨儿你娘不是好说冬月生的你?”余榕惊讶。
  “她是我爹在逃荒路上认得的,我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她。我娘逃荒的时候犯病死了,这个杨氏叫杨秋花,是我们同一个村的,所以结伴而成过来的。”梁婷很快说道,她永远记得杨秋花把爹给她的半颗馒头抢的吃了,若不是她哥哥她恐怕就活不下来了。
  只是这些事情她不能说,因为她爹对杨秋花很好,梁婷毕竟年纪小,但这个杨秋花不是什么好人的事情她还得说清楚。
  余榕听了,也不大评价,只道:“反正我娘现在分派给你的就是做家事,你每日只管来我这里做事就好,至于其他的,不要多想了。”其实对于张氏把梁婷派过来家里做事,余榕也知道点儿,季双儿要出嫁的时候,季黄氏就买了一对丫头。
  现在余家三房生意越来越好,日后女儿出嫁也带个小丫头出嫁,总不会再让女儿做事。
  因为余记早点铺从早到晚都一直做生意,这里又是人来人往的,也连带着季家住宿的生意也好了一些。镇长还在这里设了车马驿站,这里生意越忙了,只是张氏不让余榕再去帮忙了,让她只管在家里绣花织布就行。
  梁婷的哥哥梁壮也很勤快,自从张氏知道杨秋花是后母后,偶尔塞钱给梁壮都是背着杨秋花的面,梁壮对余家这个东家还是很有好感的。
  而余娟跟秦雪梅学了点做小点心的手艺,但是卖的却不理想,后来又开始卖面条。余娟奇思妙想很多,生意还算不错,余柳跟余娟俩人外加余二郎余三郎,一时间余家二房也过的滋润起来,赵氏更是逢人就笑。
  “姐,三哥中了秀才了……大姑跟我说的,让我们尽快回去呢!”
  余榕听了一惊,最近忙的已经不知道余奉到底是怎么样了?中秀才可着实不容易啊,而且余奉年纪也不大,这真的是厉害了。余松也没回来,没个打探消息的人,余榕便道:“等会儿我去找娘,这事可不是小事。”
  因为帮手多了,张氏就间或做几个包子,其他的时候都是梁壮跟王雪和陈月香做事,余老三也轻松许多。
  “娘,三哥中了秀才了,我们要不要先回去啊?”
  张氏虽然心里泛酸,可对于余奉她这个做婶娘的还没有说就此闹翻,可想起李氏,张氏觉得还是不要上杆子,即便余奉中了,对于余家三房来说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不忙,人家不来请客,我们就先不去吧!”
  李氏一天都晕晕乎乎的,她仿佛自己已经是诰命夫人了,“梅梅,你跟你奶说,我们不日去钟家提亲。”这次若没有钟家延请名师,余奉想要中秀才是难上加难,当然,余奉自己的努力也有,要不然钟家跟吴家也有子弟考,却没有一个人考中。
  余梅越发神气了,出去看了一眼秦雪梅,冷笑一声,径直朝余老太房里走去。余老太房里围满了人,她大声的讲道:“我们奉儿,我从小就知道他跟旁的孩子不一样,又聪明又孝顺。我们家里穷啊,又付不起书费,还是我舔着老脸跟他一家家借钱,我受了多少气,我又担惊受怕多少天。现在可算是出息了……”
  “您以后就跟戏台子上的老夫人一样了……”
  村里的人都开始捧余家,这让余老太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余梅站在门口听了大半天,有些不耐烦了,才上前跟余老太说了她娘交代的事情,余老太心里膈应钟小姐,但也知道此次余奉能中秀才,全赖钟家帮衬。
  “我知道了,你大姑给了钱的。”
  余大姑这次的钱给的是心甘情愿,所以余老太说话也硬气。
  余梅回房跟李氏说了,李氏做事是个面上光的人,她们家跟钟家没有商量的余地,钟家说过若是中了秀才就定好了日子。李氏商量着接亲戚朋友过来聚一聚,余奉的新房早就准备好了,她已经盘算了要从钟小姐身上捞回本。
  余奉亲自去接余家三房,他姿态拿的很低,绝对没有因为自己中了秀才就觉得高人一等,反而更加谦卑。还问起余树读书的事情,很是关心,多加指导。张氏跟余老三才算介怀一点了。
  “侄儿的婚事定在下个月初八,三叔三婶可一定要去。”
  张氏还很关心的问了一句,“钟家那边对你可好?”
  余奉面色如常,笑道:“多谢三婶关心,钟家待侄儿十分好,钟小姐知书达理,实为良配。”
  见他也不知道自己做了王八,还笑眯眯的,张氏也心里怪难受的。但是,时下人们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张氏便没做声。
  余奉还劝余老三:“三叔不要太辛苦,保重身子。”
  隔壁季家听说是跟钟家成亲的余秀才,见他人品贵重,倒为他惋惜。
  余榕拿了八只荷包给季双儿:“我想着李家庄是大家族,人也多,便帮你做了几个荷包,你拿着给她们做个礼物也是好的。”
  荷包绣的很鲜亮,让人觉得爱不释手的,季双儿翻来覆去的看那个绣着蝶恋花的荷包,她从她的梳妆匣子里拿了一条银叶子项链送给余榕,“不是什么好的,就是那年我去湖阳县缠着我娘买的。送给妹妹戴,日后若是想我了,只管去李家庄找我就是。”
  “这样贵重,姐姐快收起来。”余榕不受。
  季双儿一定要给她,还道:“你我二人虽相交不久,也不是亲姊妹,但处的比亲姐妹还好。可你看我这还没嫁,我娘就把我当客来看了,唯有妹妹跟我贴心。”
  “那我就收下了,多谢双儿姐姐了。那你好好保重。”余榕郑重收下。
  季双儿等她一走眼泪就留下来了,她是真的舍不得余松啊……


第42章 
  天色渐渐晚了,梁婷跟余榕俩人把饭做好了,余树也很懂事,在一旁盛饭。外面敲门了,余树去开门,余榕抬头一看原来是余松回来了,余树更是高兴。
  “哥哥过来吃饭吧?”
  余松坐下等张氏她们回来,张氏也没把梁掌柜一下当下人,便让他们一桌吃饭。倒是余松跟梁掌柜道:“不如这样,那后边既然有院子,你们且去那里开伙,这么多人吃饭倒是不方便。”余松不大赞成这种没有规矩的样子。
  梁掌柜能够带着儿女逃出来,自有他的过人之处,连忙道:“东家说的是,这几天我也摸熟了,应该的,应该的。”
  杨秋花看了梁婷一眼,:“婷儿既是小姐的丫头,就很该在这边伺候。”
  张氏笑道:“应该的。”
  一行人吃过饭,杨秋花跟梁婷在收拾,梁壮去卸货。梁掌柜跟在余松身后,余松把这次上的货大概说了一下,“有一部分我是要给湖阳县的,因为今次走水路回来的,所以没去湖阳,既然这几日我在家。你让旺儿带着你去送我的香料。”
  其实余松对梁掌柜也不是很放心,但是觉得梁壮很不错,所以才留下梁家人。必要的时他也不一定会手软,毕竟旺儿才是他的亲信。旺儿原名姓胡,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但为人本分,做事沉稳,余松对他很信任。
  余松现在不仅仅是靠这间杂货铺,还有不停的这样转手卖货,相当于做批发。可辛苦的不行,余松前一次还亏了一次,这次小赚了一笔,今年不准备再出去。
  “下个月初四是你三哥的亲事,他又跟钟家的小姐成亲,我们这些做婶娘的少不得要给茶钱,不知道你们说多少合适?”
  余松道:“您看着给吧!”
  张氏最终定了两百八十八文,余松不置可否。家里的新房子完工,张氏也打算休息两天,余松今年挣的钱准备把店铺买下来,只是买了店铺手里也空了。
  余榕在院子里走动,她已经瘦了不少了,尤其是最近专门在家里吃的喝的都不吃油腻的,也休息的好,所以瘦了不少了,就连张氏看着女儿都说:“如今你可不比那个吴小姐差。”在母亲的眼中,自家的女儿总是最好的。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余家小院正响起敲门声,吴家来了人,却是吴襄过来了。吴襄此次却是找余榕帮忙的,“这次正是一件大事来求小姐,听余兄说你会绣佛经,此番乃家姐那边有贵亲从京里回来,因长辈年纪较长,所以想送此作为礼物。”
  余榕一听,想了想便道:“可以是可以?公子想绣哪种经文?又比如是做成卷轴形的还是书形的?又需要哪种字体的?”
  这一听就是行家,吴襄连忙道:“做成卷轴形即可,然后经文绣卫夫人字体的。价格的话,余小姐放心,五十两您看行吗?”
  “吴公子是个爽快人,既如此,你等会儿,我写个条子给您。”余榕遇到这么个大主雇,当然高兴。
  这位吴公子更是大方,直接把钱给了余榕,余榕看了心都跳出来。以前在顾氏绣坊,她也曾经挣了这么多钱,只是那钱都是绣坊的不属于她,现在却真的属于她了。余榕把条子写好给吴襄,一式两份,吴襄抬头看了一眼余榕,含蓄的移过眼光。
  出了余家的门,吴公子手里还留了五十两,本来吴慈柔给了一百两给吴公子一定要置办一件像样的礼物,吴公子还从中挣了五十两。他平时钱也不少,只是他出手大方,又吃吃喝喝外加用钱,七七八八的就不知道用了多少。
  余榕接了这个活,心里不过意给了十两给张氏,张氏现在店也是越开越大,但看女儿如此有孝心还是笑纳了。她们住的这个小院子住的很舒服,张氏就想买下来算了,她拿了女儿的十两,然后她又出了六两,余松完全同意,这个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