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还有一件事须得提醒你,老五这次成亲了,恐怕你们家跟老四老五要一起去临安,这钱我问了老太太跟太太们,都说最多只有一百两,你心里可有个谱儿,毕竟临安什么东西不贵,什么都得费钱。”
  这个话还得承钱氏的情了,“多谢二嫂告知。”余榕还得装装穷,“您也知道我们不比二哥那是抱着金元宝。相公又在读书,什么都贵,我娘家人也是让我省着点儿才行。”
  省点儿你还每天让小厨房的人单独做菜,钱氏心里吐槽,可面上还得对余榕道:“什么金元宝,那都是外边人乱传的。你二哥要是有那些钱,肯定会都拿出来给弟弟们读书是正经的。”吴坤名义上可是吴家的少东家,可他只是二房的长子。在钱氏看来,家里读书没读成功一个,还个个都读书,自家夫君挣的血汗钱全给家里这些二世子用了。尤其是吴襄,觉得自己是童生了,就各种要钱,今日买个这样的书,明日又买那样的书,真是不知道人间疾苦。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钱氏又很忙,说了几句话俩人便散了。
  苏氏进门的婚事办的还是很热闹的,余榕跟苗氏都插不上手,因为钱氏太能干,不需要妯娌们帮忙。所以家里除了钱氏以外,其他人都闲的很,余榕赶在五少成亲之前还把小姑子吴怜柔的衣服都做好了。
  “来,你试试看如何?”
  衣裳比图册上还要好看,颜色更要柔和一些,加上用料不错,所以吴怜柔在屏风后头换了就爱不释手的。
  “三嫂,这可真好看。您快歇歇,受累您了。”
  有一种人永远都活的这么通透,就像吴怜柔,从来不把别人对她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不过她年纪小,手里也没什么钱,倒是余榕过的还算滋润。有吴襄留下来的二十两银子,正所谓不用白不用,每日吃的好喝的好,脸色比在家里还红润一些。
  这还是余榕第一次见到吴家的三老爷,他是大家口中的大忙人。吴大老爷长的魁梧,圆眼睛一瞪倒有些不怒自威。吴二老爷笑眯眯的,这位三老爷却是瘦的伶仃的很,但却是最机灵的。苏家的女儿嫁妆少,这也不影响吴三老爷还是喜气洋洋的,就连秋桐都跟着说,“若是旁人早就毁约了,偏生三老爷这也信守承诺,实在是令人佩服。”
  “得了吧,今儿既然四少奶奶不去新房,我也不去了。反正明儿也还见得到。总得让我躲个懒不是。”
  其实是这桩婚事实在是有点尴尬,三房就这么一个儿子,什么都是最好的。偏生新娘子的嫁妆就那么十六抬还轻飘飘的,那铺盖连屋子都铺不够,所以余榕就不想讨这个嫌了。
  三房的袁氏是个十分精明的妇人,就算是儿媳妇不好她也不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只是也做不出十分热络。吴老太太的嫌弃就直接放在脸上了,“你这个针线活可要跟你三嫂好好学学才是。”
  苏氏心里也憋屈,人家余氏是绣娘出身,她又没有专业学过,不过是凭自己的心罢了。吴达笑道:“老太太这里的孝敬自然多,可是偏她笨了,您别放心上。日后有空还请嫂嫂们多教教她。”
  看上去是很喜欢苏氏的样子,钱氏立马道:“快,炸的鹌鹑冷了可不好吃了。”
  苏氏平心而论生的清秀,很是积极,见钱氏说了话,又立刻道:“这炸鹌鹑可要少吃,不仅不利于润肺,我们年轻女人吃了说不定脸上会生疮。若是可以,我每日给老太太做饭便是,只老太太别嫌弃我才是。”
  吴老太太笑了一下没做声。
  苗氏回房就笑死了,小丫头豆儿问道:“四少奶奶您笑什么?”
  苗秋纹捶床道:“我笑天下一等可笑之人。凭是谁,如今管事的是钱氏,怎么连她的风头都敢乱抢。”她苗秋纹是侯府出来的,嫁妆颇丰,尚且对钱氏都得礼让几分,也不过是拿钱开道收买几个下人打听消息。可是苏氏心大,一下就想攀上老太太,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没看到比自己先进来一个月的余榕还是不跟任何人关系太近,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在不了解旁人之前,最好冷眼旁观。
  这些事余榕就跟秋桐吐槽一下,其他时候又开始用织布,主要走高端一些的路线。像是牡丹富贵、或者富贵凌云,再绣品打算做百子千孙帐。这个百子千孙帐可是精品中的精品,只要家中成亲或者求子基本都需要。


第61章 
  “老太太您尝尝这个,这是山药卷,不仅是好看而且对身体也好。”苏氏端着一碟碟点心过来,这都是她早上的成果。
  余榕大致看了一下有山药卷、萝卜卷还有做的酥烂的鸡脚亦或者是旁边的酱菜都做的十分精致, 看来苏氏也是有几把刷子的人, 这厨上活只管给老太太吃, 旁的人却尝不到。余榕倒是还好,她娘也经常会做给她吃,也不争这么点吃的,但旁人可就不一样了。
  因得了老太太的夸奖, 袁氏也是面上有光,“我是没想到这孩子还有这一手的。”
  钱氏笑道:“既然老太太喜欢你做的, 不如每日早膳由五弟妹来做,这也是你的孝心不是。”你不是会做吗?那就让你做。钱氏深谙此道, 最好做的留下来,到时候老五要去临安读书的话,把她丢在家最好。
  “我没什么意见, 不过,既然我要做, 众位嫂嫂们也不能闲着。若不然好似只有我一人在老太太面前尽孝。”苏氏毫不畏惧的对应。
  这话倒是深得老太太的认同, 她年纪越发大了,不会更平和,只会更随心所欲,一听苏氏提起,连忙道:“就这么说定了,每人一天早起安排早膳。”老太太一锤定音,钱氏只能答是,她是管事奶奶,又要定好定例每人每天用多少东西,何时到厨上做。
  袁氏一听儿媳妇苏氏这样讲就知道不妙,你厉害是你厉害,可你也不能随意得罪人啊!这几个侄媳妇哪个是好惹的,就别提钱氏这个女霸王了,再有林氏一贯的小心眼,背后又不知道生多少事。还有余氏跟苗氏俩个也是新媳妇,人家正缩着头不生事,不代表人家就是好惹的啊!可在老太太面前,袁氏也不好对儿媳妇摆脸色,也不想在妯娌侄媳妇面前闹的跟儿媳妇不和,可心里暗恨啊!
  “小姐,大后天就轮到咱们了,那可怎么办啊?”秋桐也担心余榕表现不好,在老太太那里丢脸,同时又怪罪自己,“都是奴婢不好,若是奴婢但凡学的好一些,也能帮到小姐。”
  “不怪你。”心里面还是怪那个苏氏,本来早上起来去老太太那里吃个早饭就能回来,偏生苏氏增加了她的难度,不仅早起不说,还得要做早餐。不过余榕毕竟也是做过一年饭的人,跟苏氏不能比,但做的还尚能入眼。
  第一天是林氏做的,林氏本人又不舍得钱,她做的全是黑暗料理。谁都下不了口,吴刘氏颇感丢脸,专门把林氏喊过去骂了一顿,余榕也在一旁听着。
  “你说你进门来怎么就半点不长进,你做个红薯粥你也得跟我熬的黑黑的。”再难听的话吴刘氏就说不出来了,她的教养不可能像钱氏那样荤素不忌什么都可以说,她对俩个儿媳妇就是大面上不错她就不管,她的好处也只给吴慈柔。
  又说余榕,“你娘做过流水席的,你总不该太差才是。”
  余榕回房想了想,决定早上做煎包,这个她娘教过她。还有做汤粉,只要不太难吃都行。钱氏一贯的争强好胜,她也不是特别擅长厨艺,应该说基本不怎么会做饭。但是她相公吴坤鬼点子多,直接跟钱氏找了个会做饭的婆子,他们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做法。吴老太太只享福就行,她可不管那么多。
  葫芦跟杏儿在一旁磕牙,“吴妈她们几个倒好,在一旁看热闹。你们奶奶心里肯定烦吧,我看大奶奶就被骂了,只是她一向有贼心没贼胆,不敢轻举妄动。三奶奶看着是个和气人,可三爷却不是好惹的啊?”
  杏儿用手剥开一个花生,把花生的红皮用手捏下去,放了一颗到嘴里,咕噜道:“谁说不是。三奶奶又能挣钱,每天空闲时间都是织布绣花,不知道可以挣多少钱,偏生被她弄的少了钱。别说三奶奶就是三爷也不应啊!你可别说那三爷也不是好惹的。”
  葫芦却道:“三爷也未必跟三奶奶出头。”
  杏儿看葫芦红了脸,凑近道:“怎么,你对三爷有……”她话还未说完,葫芦就打断她,“死妮子,胡说八道。”
  杏儿正色道:“我可跟你说,三爷可不像二爷似的风流种子,他虽平时跟我们玩玩,但也是看你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你可不要起糊涂心思。”看葫芦只顾玩自己手上的帕子,杏儿急道:“你看他连四少奶奶都不要你就知道他是个最爱名声的,宁可娶个小户女也不娶大家婢。”
  “你倒是会说,怎地你如今是上了岸的人就来笑话我不成。”平时葫芦是个稳重的姑娘,可想起吴襄心里就跟猫儿抓的一样难受。
  俩人不欢而散。
  余榕还没睡醒就在厨房里面开始忙活了,秋桐把面揉好,余榕开始擀皮做煎包和汤包,这都是张氏教的,可能没张氏做的那么劲道,但是看上去看不错。
  “老太太,您尝尝……”余榕小心道。
  余记早点铺的汤包远近闻名,甚至连湖阳县的人有的人都会寻过来吃,余榕做的虽然不及张氏,但也让老太太吃了一笼。吴刘氏脸上也总算有点笑影了,苗氏心里暗道不屑,她虽是侯夫人身边伺候的,但也是当小姐养的,哪里会做什么饭,不过她出手大方用银子开路,早就把吴妈几个买通,不过是装模做样做几下罢了。
  “三奶奶留步,老太太请您过去呢?”葫芦留住正要走的余榕。
  余榕心里奇怪,不免问道:“老太太找我做什么?不知道姑娘可知道。”
  葫芦笑道:“您放心,老太太找您肯定是好事。”葫芦拉着余榕过去,余榕半信半疑的走进去,见吴老太太身边的小丫头正在捶腿,她便道:“老太太这里是有什么事找孙媳呢?”
  “也不是别的事,就是我娘家有个侄孙女出嫁,听说你的手艺好,想让你帮忙做一件。”吴老太太不在乎道。
  葫芦也等着看笑话,做死你才好,余榕却甜甜的答应:“也行,只是我每个价位都有各自不同的,您若要的话我们先填个契约就行,等会儿我拿红泥来按手印,您总不会像大嫂那样赖账吧。”如果吴老太太是余老太这样的泼皮那肯定就会骂起来,可吴老太太是个很要脸的老太太,年纪越大越贪财,但还算要点面子,所以立刻道,“襄儿要回来了,你还是先歇歇吧。”
  别看余榕平时没出头,那是因为她刚进门,可别人也别勉强她。说个不好听的,吴老太太还有几年活,她也不会把钱给吴襄,余榕也没什么指望。
  她就这样走了,吴老太太骂道:“铁公鸡一个,这些商户女没一个好的。”也不知道是在说钱氏还是在说余榕。
  葫芦一边帮吴老太太按摩脖子一边道:“老太太又何必生气,到时候几位爷哪个不是讲孝心的。三奶奶年纪轻,不知道这长辈们要尊敬,您就别生气了。”
  “好葫芦,你替我走一趟,去把我那个珐琅梳妆盒包起来送到我娘家吧。”吴老太太道。
  回到房里余榕就开始绣百子千孙帐,秋桐有些担心道:“小姐你不怕啊?老太太万一生您的气可怎么办?”
  余榕笑道:“生我的气又如何?满屋子的读书人,老太太还敢坏了名声。”吴家这么多人,地又多,还过的这样节俭,还不都是为了供读书人。吴襄三兄弟读书一年就三百两,这就是大头,所以知道她们家都是这样不肯撕破脸的,反而余榕更不怕。
  “三嫂在家吗?”一袭大红色的衣裳映入余榕眼帘。
  余榕起身,“五弟妹来了,我在家呢!”按道理说苏氏一个寄养在伯父家的女儿应该是个小心谨慎的,可这位苏氏却最是出挑,凡事爱争强好胜,非得压旁人一头,那就不大好了。
  “是这样的,我问过老太太,说是去年过年没请戏班子。我想着大家伙儿都是孙媳妇,光是我一个人出未免不好,要不然咱们一个人凑点钱给老太太请戏班子,让老人家也乐呵乐呵。”
  这话说的,余榕笑道:“你知道的,我哪里有钱,不如这样,你三哥过几日回来,我看他怎么说?”
  苏氏暗自不屑,“三嫂怎么这么说?我看你成亲以前也是个脂粉堆里的英雄,现在看起来怎么变的这么没有主见了?”
  “不是没主见,只是这事我一个人确实做不了主。”余榕都懒得接话了。
  苏氏又纠缠几句,余榕也不想她拿住话柄,到时候还说是吴襄不孝顺那就不好了,便道:“大嫂是长嫂,不如你先问问大嫂吧!”林氏死抠门,要出钱请戏班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她若同意那余榕也只有认栽。
  苏氏这才失望的走出去,她本来是先找的钱氏,但钱氏有事先出去了,这才来找的余榕,却没想到这个三嫂也是这么抠门,她提了脚准备去苗氏那里问问。


第62章 
  苗氏平时看上去出手大方, 但最近也着急上火, 二房是有钱没错,但这个钱还是都在吴二老爷跟吴坤钱氏俩口子手上, 吴荣是没什么钱的, 到时候要去临安还不知道用多少钱。余氏家在本地不用愁,而且余氏哥哥的铺子听说生意越来越好,至少她有娘家帮衬, 余氏自己还可以做绣活。苏氏嫁的是独子, 三房的钱都是苏氏跟吴达的。日后三个妯娌都去临安了,难免会被人拿来比较, 难道她这个侯府出来的,倒比俩个镇上长大的差了。
  所以看苏氏又起幺蛾子便不爽了,“五弟妹,不是我不拿钱出来, 可三嫂都没同意, 我也不敢越过她啊,再说要过年了,家里也忙, 我们就不给二嫂添乱了。”
  直把苏氏气的失望透顶了。
  林氏就更是松了一口气, 她跟她娘家妹妹道:“你说要真是让我拿这么多钱出来,我又哪里有?”
  她最爱哭穷,可林氏的妹妹嫁的是御桥镇的一个兵丁,日子还算过得去,她也惊讶,“不是说姐夫在看田吗?怎么手里没钱。”小林氏看姐姐穿的也一般,全是些什么青色或者深红色的颜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