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管家还多亏了吴刘氏自动放权,可要真的说起来,吴刘氏才是宗妇,钱氏这个小辈可不敢明着跟吴刘氏对着干。
  钱氏咬牙笑道:“那我让杏儿去拿钥匙。”
  而临安已经开始燥热起来,余榕肚子已经有了七个月了,还有两三个月就临盆了。天气太热,吴襄因为要去太湖采珠,余榕给他凑了六十两,吴襄带了这六十两就走了。实在受不了就打发贵儿上街去买了一盆冰回来,她买了冰后,隔壁的佟唐氏就过来了,还把她的儿子带过来。
  “都快热死了,还是你大方舍得买冰。”佟唐氏笑道。
  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余榕并不大愿意跟她来往,只道:“我这大着肚子也没办法。”说完就准备睡觉,还好佟唐氏算是要脸的人,立马拉着儿子回去,又找佟家二老要钱买冰,当然此中事情余榕是一概不知。
  而下午黄飘絮还是如期而至,看到屋里有冰,凉丝丝的,立刻就坐下了。学了快两个月,黄飘絮已然学会缝布了,绣花要等几个月才行,这个女孩子无论做什么时期都很认真,这让余榕为人老师的也感到欣慰。
  不料黄飘絮刚走就看到许竞天正和一位少女说说笑笑的,许家的两位妈妈连忙拉了黄飘絮走,心道这位过继来的公子看着品性纯良,可也不大着调。明明前几天夫人已经跟许竞天说了黄小姐跟他是两家商量好的亲事,可他还跟别的女孩子拉拉扯扯的,未免也太不成体统了。
  而跟许竞天在一起的女子就是余娟,此时的她面色红润,不再是以往那幅菜色的模样,看起来倒是个小美人模样。可就是一开口,余榕就知道她是又来了,余娟话说的很好听,“我还是听三哥说的你们住这儿呢?榕姐,你想不想手头挣点子零花钱花花?”
  本来余榕在院子里面纳凉,秋桐在厨房做饭,贵儿一开门就看到余娟了,余娟就立马窜了进来。贵儿拦都拦不住,余榕也想看看她到底想干什么,结果看余娟还是那幅样子,实在是太像现代的皮包公司了。本来吴襄就已经去挣钱了,而且还是很靠谱的挣钱生意,余榕又何必相信她一个外人。
  “不用了,我手里又哪里来的钱。我们住在这里开销十分大,这等挣钱的好生意可惜了我没本钱,你还是去找旁人吧?”
  余榕淡定的拒绝倒是让余娟不爽了,她一直觉得余榕很自私,从来都只顾着自己。吴襄读书也不容易,可余榕吃喝玩乐一样不落下,真真配不上吴襄。
  “秋桐,把林小姐送出去吧,我们准备开饭了。”余榕可不想给余娟任何面子,这个女孩子狡猾又没本事,偏生喜欢作天作地的,她不喜欢她。
  秋桐送余娟到门口,却被余娟塞了五十个大钱到手里,“拿着花吧。”余娟说完一溜烟就跑了。
  这下她的钱秋桐可不敢收了,她把钱都给了余榕,余榕笑道:“明儿咱们加餐,你不是爱吃烧鸡,明儿就买那个。”秋桐这才喜滋滋的接过了钱,她家小姐对她那样好,她才不会随意被什么人给收买过去。
  可余娟就被种田文中说仆人只要几个钱就能收买了,以为秋桐以后肯定为她所用,而她不知道,其实奴仆们要了钱也还是奴仆,人身根本就没有保障。主人不打她骂她们,给她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这才真的是为她们好。
  “娟儿,你又去哪儿了?”林子瑜看着冷锅冷灶的,不免心烦意乱。
  余娟撇嘴,“收了摊子后我就到处逛了逛,要不然马上要中秋了,不是要跟先生送节礼的啊!”仙鹤书院师资不错,收费很高,本来凭林子瑜的家资是绝对进不了的,可有了余娟用一些小方法增加了收入。最近又在卖鱼块的摊位,帮别人卖鱼块,一个月也不过三百个大钱。
  渐渐的她也有了怨言,而且她认识了许竞天后觉得林子瑜真是个乡下孩子,为人处世跟许竞天根本没法比。现在说话也都是钱钱钱的,从来不谈其她的。
  林子瑜一听余娟是为他的节礼跑,心疼道:“娟儿,苦了你了。”
  余娟心里冷笑,可现在还要靠林子瑜,她只好装作一脸无畏的样子,“看你说的,这都是应该的。子瑜哥哥先温书吧,我去做饭去了。”


第74章 
  这是余榕头次见到嫂子宣氏, 余松特地带过来让她们姑嫂见一次面,再者也让宣氏跟她出来一起松快松快。宣氏是个很敦厚的性子, 身材也很瘦, 个子不大高,看起来十分腼腆。可眼神里对余榕的亲近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哥哥跟嫂子快坐,我这里小了一点, 可别嫌弃。”
  院子也确实不大,可收拾的很精致,草木扶疏,亭亭玉立。而且屋子里面的摆设装饰的很好,之前宣氏就听说过余松的这个妹妹绣工很好, 很会持家, 嫁的人也是难得的俊才, 如今一看过真不一般。
  “秋桐,快去再拿钱添几个菜。”人一多就唯恐招待不周。
  宣氏能从凤安县嫁到湖阳县已然是很远了,现在跟着余松来临安,更是疲劳的很。可她撑着一股气, 生怕让余榕不喜, 可余榕此人也不是一般人, 她笑道:“我已经让家中下人烧了热水,哥哥跟嫂子先沐浴一番,再休息会儿,我再来喊你们吃饭。”
  这般妥帖,宣氏不好意思搭话,余松立刻答应下来。他看余榕走了,又跟宣氏道:“我妹妹最是体贴了,你既嫁了我,她当然也是把你当做一家人来看的。”有余松这么一说,宣氏半悬的心就放下了。
  余榕安排了贵儿抬了热水到沐浴的地方,宣氏身边伺候的一个小丫头也是十分伶俐,余榕重新给了她盥洗用品,都是新的,宣氏跟余松沐浴后,俩人到床上歪了一下。她又跟秋桐一起做饭,秋桐这些日子都做熟了的,又怕余榕大肚子出事,只管把余榕推出去,自己很快就做好了一大桌子菜。
  饭桌上,余松未看到吴襄就问了一句,“姑爷怎地这么晚了还不回来?”宣氏也一脸担心的看着余榕。
  这个嫂子还真是可以,娘的眼光还是没错。可还是要跟余松解释,“哥哥也知道我们今年回去过年,开销也大。他跟几个朋友出去挣点银子,中秋节才会回来。”又看余松欲言又止,余榕笑道:“哥哥不必担心,我手里有钱,他能出去挣点钱也好。我们都这么大的人了,哪里要事事靠家里。”
  余松成亲后就自成了小家,在物质上贴补一下妹妹是可以的,若是银钱给多了宣氏难免不会有意见,日后姑嫂关系也难相处,遂不再多话。倒是宣氏主动提起,“妹妹既然过几个月就临盆了,只有秋桐一个人未免不够用,不如找个可靠的婆子过来帮忙做些事情,也有个照应。我看湖阳县的人也不贵,家里正好也要挑人的,正好□□好了送一个到妹妹这里。”
  这样的妥帖,余榕深受感动,却还是要推辞一番,“这怎么好意思,即便是我这里人手不够也该我出钱才是。”
  宣氏斩钉截铁,不给余榕说话的机会,“当年家里要是没有妹妹也就没有你哥哥如今。现在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以后等外甥出来,多亲近我们这做舅伯妗子的就行。”
  余榕这才受了她的好意。
  天色渐晚,余榕这才安排他夫妻二人睡下,秋桐在一旁也跟着十分欢喜。
  “奴婢看咱们家的大奶奶就是个宽厚人,还给了奴婢二十个大钱的赏钱。可比之前那个钟氏好多了,还说是官宦人家的,太不知道羞耻了。”钟氏就一天到晚捧着一本书来装清高,手里的钱一分没看到,秋桐不是争这个,只是人一对比也就看出来了。
  余榕笑而不语。
  第二日起来,余松就去跑货了,留下宣氏跟余榕一起。宣氏本来还以为余榕会问她家里的事情,可是余榕就想带宣氏回去逛逛。
  “难得来一次,我带嫂子去逛逛,我们这附近住的都是学子,这里出去就有街道。”
  女人的天性就是买买买,余榕平时跟吴襄比起来算是很朴素的,可用钱也是大方。更别提宣氏了,本来家境也挺好的,好容易来一次临安,胭脂水粉头花零零碎碎的也买了不少。贵儿跟秋桐在一旁大包小包的拿着,俩个女人还在外面下了馆子。
  宣氏还真不是一般人,她笑道:“怪道娘说我来临安有你陪着肯定开心,我一见妹妹就觉得。妹妹竟然是这样的好相处。”宣氏是凤安县一个米铺老板的女儿,她是家中长女,又因为守孝错过了花期,她本人也不出挑,找的人都是不上不下的,还好找到了余松。虽然那么远嫁过来,可是却当真是门当户对。婆婆脾气爽快,小叔子对她也是恭敬,唯一出嫁的小姑子也是这样的好相处。
  她们吃饭的馆子叫锦珍馆,名字娶的大气,吃个饭也就一百文左右,十分划算。宣氏赞叹:“临安吃饭倒也不贵。”
  “是啊,吃的喝的玩的不算贵,就是住的地方贵。家里给的那点钱全部都付了赁房。”余榕也感叹,来到临安才发现总是缺钱,这也许就是小地方跟大地方的区别吧。
  俩人吃着饭,宣氏不免说起一些家里的事情,“妹妹可知道那个蓓蓓?就是五婶家的那个孩子?”宣氏平时很少八卦,只是女子凑在一起,又是姑嫂关系,难免说些她不知道的事情。
  “知道啊!被奶宠的不成样子了?现在年纪说小也不小了。”尤其是余蓓不讲卫生,差点恶心死余榕了。
  是不小了,可还越发娇宠了。宣氏摇头:“妹妹是不知道,这次奶跟娘说要我们跟蓓蓓出嫁妆钱,说蓓蓓日后是要嫁到更好的人家的。娘没给,后来去村里问了一下说是别人都不愿意跟她说亲。五婶就说家里穷,是不给嫁妆的。”
  真是闻所未闻,自己拿不出嫁妆来,就要伯伯伯母拿钱,真当自己是皇妃啊?余榕无话可讲,“娘这么做也是对的。奶对蓓蓓的期望很高,从小就觉得她是有福气的人,以前穷的时候,蓓蓓每天鸡蛋都不断的。可让别人家拿钱出来那就不对了,五婶她们又没跟大伯母家分家,怎么着也该她们才是。”
  宣氏正准备说话,又听到店里小二开始道歉,说是有人包了场,这顿饭就只算一半。意外之喜,余榕她们已经快吃完了,也正好准备要走,还节省了一半的钱。只是离开的时候,看到包场的人大吃一惊,戴着官帽,袖口处有徽记,似乎是武官。而女眷们全部蒙着纱,其中一人开口跟前边那位扶着的女子道:“夫人,让妾伺候您吧。”
  一听就是余梅的声音,竟然是做了妾?
  宣氏以为余榕累了,歉意道:“妹妹大着肚子陪我逛了这么久,快回去吧。”
  余榕扶着宣氏回家了,一回家就把这事跟余松说了,“我认得余梅的声音,那家人一看就是高官。怕余梅真的做了小妾,这怎么就……”为人妾侍,那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要不然谁家有个妾做姊妹,那家里人都不好抬头了,更何况是吴襄还是读书人,最在意名声了。
  “这事不可对别人讲,姑爷那儿你也当不知道就行。”
  余松心里也不得意,大房也不知道都办的什么事儿?余桃嫁到湖阳县,从不回家,余梅又做了妾,余奉又久在临安不回家,即使回家也是回钟家。在李氏身边的也只有余大郎跟小李氏两口子了,偏生这两口子好吃懒做的。钟小姐留下来的那二十亩地,她们只顾着收钱跟粮,却不管庄稼,村里人都在说她们。
  相聚总是短暂的,宣氏跟余松俩人待了几天就要返程了。余榕身子重做不得重活,特意嘱咐秋桐把准备好的大包小包都给余松他们带回去。姑嫂二人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都是十分好相处的人,彼此也是带着善意接触的,离别时还有了一些依依惜别之情。
  余松平时运货都是走惯了的,只是这次带着宣氏就不能随意应付,正正经经租了大船走。宣氏上了船就跟余松私下道:“我看妹妹的日子过的不错,也好让娘安心。”临安居住贵,可是余榕食衣住行都挺好的,就是余榕人看着也很舒心的。
  “你说的是。”余松欣慰一笑。
  快过中秋了,袁氏这个做长辈的没说请大家聚一聚,反而是孙芸芸跟高凤翔差了人请吴襄夫妻过去。
  “不是说这几天要到的吗?怎么还没回来?”余榕暗自担心。
  贵儿苦着脸不做声,心里也是担心的很,他以前还跟吴襄一起去北边贩过货,差点被人劫杀的事情都有。这世上要挣钱可不容易,唯有功名傍身,那才可以横着走。吴家一年挣的再多分到吴襄根本没有多少,吴刘氏跟吴老爷也不补贴,纯粹靠吴襄一个人铤而走险,始终不是条靠谱的路。
  可要找个挣钱的事情那可真不容易啊!
  余榕问秋桐,“你以前会种菜吗?”院子里有些草木都空着,还不如种点菜,这样也不用常常去买菜了。
  秋桐本就是农家姑娘出身,这些活都会,“三奶奶,奴婢都会的。”


第75章 
  “你怎么瘦成这样了?”余榕摸了摸黑瘦的吴襄,看他脸颊上的骨头都突出来了,很是心疼他。吴襄何曾这么辛苦过,余榕见到的吴襄都是风光霁月的,谈论诗词歌赋或者与人游刃有余的交往。
  吴襄咧嘴一笑,大白牙露了出来,随之又沉默了,“这次没挣到什么钱,阿榕你会不会怪我。”挣钱不容易,吴襄算是很聪明的了,这次都栽了个大跟头,带过去的六十两几乎是血本无亏。里边一大部分还是余榕的嫁妆钱,吴襄自觉对不起余榕。
  余榕把他搂进怀里,慢慢的抚摸着他的背,“没事啊,哪有人一下子就成功的。有钱有有钱的花法,没钱有没钱的花法,而且我生了孩子后就可以做绣活了,咱们存点本钱就回家去。”中国人很讲究衣锦还乡,若是没混好,都不愿意回家,这个心情余榕很是了解。
  她是真的不在乎过苦日子的,她什么日子都能过,只要身边的人能平平安安就好。
  俩个人从陌生人因为一纸婚约,才开始相知熟悉。吴襄选择余榕也只是因为觉得她刚好合适,而余榕选吴襄也是因为合适。但随着相处的时间跟二人为对方的付出,感情如一坛老酒一般愈久弥香。
  吴襄紧紧的把头埋在余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