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席毕,陈夫人推说家里有事便走了, 有的人不擅长跟上官夫人打交道的也赶忙回去了,而潘氏跟另外一位夫人就留下来了。
  “我才刚来,许多事情不大清楚,还劳烦您二位跟我好好说说,以免我不小心犯了忌讳。”
  潘氏就道:“我们都是本地人,也没什么其她的事情,只一条方才那位陈夫人因为打仗死了两个儿子,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小儿子跟今天来的那位小姐。您就不要在她面前提起了。”
  可看陈夫人还想着要帮穷人,余榕不禁肃然起敬。
  “还好我不知道这茬,倒也没问。对了,我这里有从我们江南带过来的绸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望您二位不要嫌弃。”
  是潘氏知道自己丈夫重新启用,很是拥护新任县令,又见这位县令夫人这样大方,连忙道:“我们都没去过南边的,早就听说南边的丝绸好,还多谢您这样大方。”
  送走这几个人,余榕才闲下来。
  快过年了,吴襄才带着敬天一起回来,余榕也要忙着跟陈夫人一起捐献棉衣。吴家做了三年知县,也存了几千两银子,拿出一百两出来给陈夫人。陈夫人惊讶于余榕的大方,后来一想也是,吴襄也是做了三年知县的人了,文官一般拿的俸禄都比武官高。
  而且吴襄能读书出来,想必家里底子也不差,陈夫人想了想也释然。
  吴襄这次去了许久,回来就跟余榕亲热了许久,余榕抱着他,似乎还在战栗。吴襄轻笑:“只要这里不来战事,我是有机会去一较高下的。”
  “可这里比想象中要危险许多。陈千户的俩个儿子都战死沙场了,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手无寸土之力的人,我只希望不要有战争。”余榕还是有些担心。
  吴襄也忧心忡忡,面对战争他也没办法,可让余榕回老家,他也舍不得。
  “阿榕,我会安排好的。”
  白天余榕才见到敬天,真的黑瘦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种团子样。而且看起来身板有抽长一点了,像个大孩子了,余榕问他:“跟你爹出门子一趟,累不累?”
  敬天摇头,“儿子好着呢!只可惜娘不能跟着我们一起去,若不然也可以见识很多的。儿子就远远望见过雪山,可是爹说看着近,其实很远的。”
  “嗯,你好好照顾你自己就好。娘跟你做了一套衣裳,特意放大了一点,本来还以为会大,现在看起来刚刚好。”余榕也不会让孩子有困难就放弃,就把这些磨难当做平常一些,这对孩子来说反而更好。
  “哥哥。”敬瑜撒着欢儿朝敬天跑过去。
  敬天笑眯眯的接过他,口中还道:“慢点,慢点。”
  两个小男娃抱在一起,敬天小大人似的跟敬瑜道:“弟弟,我教你读书好不好?”
  敬瑜却摇头,敬天连忙追上去。
  看兄弟俩个亲亲热热的,余榕也在一旁觉得快乐。
  众人都沉浸在团聚的快乐之中,吴襄抱着小儿子在躺椅上,余榕搂着敬天,一家人在说话。只听见贵儿急急忙忙的过来:“三爷,衙门来人了,您赶紧去看看吧。”
  吴襄一急就起来了,余榕把敬瑜拉了过来,又对秋桐使了个眼色。秋桐会意出去找贵儿问消息,原来事雪崩了,有一个村的人都被埋没了。而且这个村很特别的是,跟邻县交界,邻县的人塌死的更多。
  “哎,只能再找安置的地方了。”余榕对这种在天灾人祸面前无能为力的感受体会太深了,“有相公在应该会处置好的。”县里的钱吴襄每一笔都算的很清楚,他之所以选了潘氏的相公,就是因为那个人做事直率,而且不怕得罪人。
  雪崩的事情,吴襄就派了余树跟潘氏的相公去,余树年纪轻,正是要学怎么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所有的安置工作基本就交给了他,吴荣听了倒是没什么,他已经处理过疫区的事情,所以这事交给余树正好。
  吴襄来了后做的桩桩都是实事,像街道的规划,道路桥梁建设,他就派吴荣过去整理资料。大的方针还要吴襄自己来,可是细微的事情,还是要帮手,吴襄很满意吴荣,现在历练的越来越好了。
  陈夫人跟余榕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她觉得余榕性子恬静,人也年轻,跟自家女儿相处正好。且余榕针线活儿不错,所以她也时不时找余榕说话。
  余榕也没有刻意的去巴结她,只是有时候的一些消息,这位陈夫人反而更灵通。
  “这边着实很冷,我们南边的人来这边还得睡炕。这个炕很暖和,我第一天睡就上了火,烫的背火烧火燎的。”
  陈夫人笑道:“我也是这样的,我哥哥在福建那边一年都说不冷,可先前在武威那也是冻的不行。本来以前武威不像现在这么冷清的,只是有蛮子打进来后,许多其他地方的人就不敢来了,现在也好,清清静静的,只是要买东西不大方便罢了。”
  “实不相瞒,自从相公被调到这里,我就担心打仗。可惜我身为女儿身,力气也小,若不然效仿娘子军那也可以啊。幸好我这几个月都没有打仗了,哎,阿弥陀佛。”
  陈夫人惊讶:“未曾想到吴夫人还有这等魄力,也是,我等女子终究是弱势。”陈樱儿却不同意:“娘,我前几天才去猎了一只鹿,你还说我厉害着呢。”
  陈夫人一听她这样说就有点尴尬,西北人虽然不大讲究男女大防,可是女子若是太厉害了,谁敢娶呢?
  余榕夸道:“我要是像您一样有个这样的女儿,就什么都不怕了,偏生我只有两个小子。”说起敬天,余榕也想让儿子学点武艺防身,但因为没有跟吴襄商量过,所以只道:“若是可以,您帮我留意一下有没有好的教武艺的师傅,强身健体就好。”
  一件小事,陈夫人也做个顺水人情。
  陈夫人见余榕衣着不算十分名贵,但却很是精巧,羡慕道:“这些花色我都没有见过,看起来真是细致精美。”陈夫人年轻的时候一手针线活儿也做的极好,只是显然吴夫人穿的衣服,那就更胜一筹。
  余榕笑道:“是我自个琢磨的,樱儿要不跟我学绣活吧。”
  陈夫人眼睛一亮,却看陈樱儿死命摆手:“不好,我拿不了针。”
  “你这孩子,哪有个女孩儿样子。”
  余榕打圆场:“总有人喜欢我们樱儿这样的,樱儿长的多漂亮啊!我都稀罕的紧。”其实余榕这句话也只是安慰一下陈夫人。
  却没想到陈夫人真的想过这个可行性,她女儿也就比吴知县的儿子大个两三岁,正所谓女大三抱金砖。两家也算门当户对,而且吴襄很是能干,又是正经科举出身,这余氏也是个心善的,这样倒也好了。
  而且敬天也确实生的跟吴襄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十足的美男子一个,陈夫人越想越心动。于是便对陈樱儿道:“我先带你在家里做针线,以后多来你吴婶婶这边。姑娘家总要有一两样拿出手的。”
  陈樱儿虽然很喜欢来吴家,因为她觉得这位知县夫人看上去就很容易亲近,而且人也很好。重点是每次她过来都能吃到好吃的糕点。
  余娟看陈夫人跟陈樱儿走了,才带着黛玉过来,“榕姐,我今天让厨房做的东西等会儿你给敬天跟敬瑜多吃点才好。”
  她身后的鸳鸯连忙拿出食盒摆了出来,余榕一看是薯条跟做的番茄酱,她也好久没吃过了,一面听余娟解说怎么吃,一边又故意照着她说的方法,用薯条沾上番茄酱吃。
  “好吃,多谢你了,娟儿。”
  余娟一脸得意:“这东西可是发明出来的,你也可以给点给三哥吃,他保管知道。”余娟一心认为吴襄是她的老乡,所以想跟吴襄来个接头暗号。


第116章 
  余榕忍住没笑, 故作认真道:“我知道的, 我会告诉他的, 这个你放心。”吴襄最是挑食,只要油的东西都不大吃, 而且她知道余娟肯定以为吴襄是老乡, 所以有点想笑。
  余娟看余榕今天好说话, 倒也高兴的坐下来,“榕姐, 我跟你商量一件事吧。我想着家里进项虽然不少, 可轮到我的毕竟不多, 我打算赁个铺子做生意, 你看怎么样?”
  余榕不置可否:“这个你自己决定。”她就知道余娟是不会这么安分的,吴荣本来就在学习阶段,家里钟氏也托人带钱过来,猛然要去做生意,余娟本人能力有限, 到时候还是要吴荣去实际操作,难免分散吴荣的精力。可人家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相公的前途, 余榕也不能阻拦, 要不然还以为余榕是有意压制。
  本来这件事情余娟就只是通知余榕一声,见余榕这样通情达理就乐的带着女儿又回去了。
  回到房里,看吴荣不停的在写什么,她凑过去:“相公,我跟榕姐说好了, 我打算开个那种货铺。因为这里物质匮乏,我们要是运了东西过来,肯定能大卖的。”
  吴荣头也不抬道:“货铺?你以为这么好开啊,这货要去兰州府或者嘉峪关附近去的,谁去进货?你吗?我们前次来又不是没看到,这里由重兵把守的,哪里这么好出去,本地卖的东西都是南边的人过来的,可最近打仗也没人敢来了。百姓们能吃上饭就不错了,你开了铺子谁又去买。”
  余娟不服:“那连姐夫他们生意不就挺好的吗?”
  吴荣摇头:“那是医馆,不管开在哪里,生意都好。你什么都不会,能做什么。”他对余娟可不大客气,尤其是知道余娟跟余榕关系也一般,只需要余娟待在家里照顾孩子就行。吴荣现在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后,整个人清醒了许多。
  余娟又道:“我看以前松哥也是从货铺发家的,难不成我们就坐吃山空不成?”
  吴荣冷笑:“余松经常去临安跑货,还去过西北贩货。他铺子生意好,是因为他敢闯敢做,可你一个妇道人家,敢去挣钱吗?”
  做生意是有进项,可也要你余娟是那块料子,连自家这个院子都管的七零八落,还妄想用婢女去刺探消息。现在若不是他暗中把下人们严格管控,恐怕不知道出多少乱子,吴荣是绝对不会让她做生意的,以免横生枝节。
  本来余榕还以为余娟会立马开干,却见她没什么动静,反而松了一口气。
  余树安置好雪崩的村子后就回来了,余榕道:“你还好吧?”弟弟的脚也才刚好没多久,余榕很是心疼。
  “好着呢,不过,姐夫给我的那几本典律我还是没有背完,姐我先去背了啊!”余树生怕姐姐再说,他这个年纪少年正是不希望别人管束的时候,又不愿意别人对他太指手画脚。即便有了困难和挫折都想自己消化,这就是成为男子汉的代价吧。
  吴襄安排衙役们平时多注意一些异族人,若是发现有不对劲的可以先跟千户所的人说,毕竟那边的人跟蛮子打交道的多一些。
  过完年,武威虽然还是很冷,可比起之前大家还陷入对战争的恐惧中要好太多了。借鉴在神女县的经验,吴襄结合当地的情况,也做了许多总结。
  “把这几个镇的通路要打通,这是五月份要做的,你到时候去乡里选些人过来我这里亲自考察。”吴襄跟裴县丞道。
  裴县丞就是潘氏的相公,他是个刺儿头,但更是个喜欢办实事的人。看了吴襄的解说,他高兴道:“您说的是,这几个地方也太穷了一些,又没出过什么人物,也没什么有钱人,根本就没人捐钱修路。咱们只需得把成本控制得当,徭役本身就得服,又是修自家门口的路,他们也自然上心。”
  “不要把人逼的狠了,一定要把时间算好,别磨洋工就行。”吴襄还是很讲效率的。
  裴县丞道:“您说的很是,我去具体把章程列出来,您再做阅示。”
  吴襄点头。
  其实,只要大家目的一致,办事情都好办。主要看自己是不是办实事,裴县丞本来就是被之前的县令罢免了,心里很怕再次被罢官,只要吴襄才能帮到他,吴襄是他的伯乐。
  “三爷,三奶奶着人送了饭菜过来,您先吃点吧。”贵儿见裴县丞走了,这才进来。
  吴襄看今天做的菜都是他爱吃的,倒是高兴,自家妻子总是记得他,生怕他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对身体不好。
  “放下吧,我先吃饭了还得出去。”吴襄本身也很忙,倒不是无事忙,是真的忙。他想把事情做好,就得花大工夫。
  敬天的老师太难找了,吴襄觉得黎民百姓很重要,可正如妻子说的那样小家也重要。他找裴县丞打听了一下,发现还真打听到了一家,算是自唐以来的关陇大家陇西李氏。这可是真正的名门望族,他们家的族学还是挺好的,吴襄便动了心。
  余榕为了儿子也拼了,“准备好礼物,我先让人递了帖子过去,若是可以进,那就太好了,我直接过去便行。”要知道此地离李家也不近,尤其是余榕一介女流要独自出门。
  吴襄摇头:“哪能让你去,等我真的确定了,你再带女眷上门访问也不迟。”
  现在吴襄是官身,虽是个七品官,但也是正经进士出身。吴襄相信李氏也不会这么直接拒绝,自家儿子的学问可是他一手教导,更有时常跟卫冲通信,所以不曾放松对敬天的教导,吴襄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他自己读书的道路上很艰辛,所以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教育,能够比他还好。
  余榕摸了摸他的脸:“那你会不会太累?”
  吴襄把余榕的手放他嘴边,“不累,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怎么都不累。而且你总是这么善解人意,总是这么体贴我,我就什么痛苦跟烦恼都没了。”
  余榕顺势抱住吴襄的腰,蹭了蹭:“我们能理解对方就好。”
  吴襄脾气本身不大好,有时候发脾气,余榕都不大跟他争执,反而默默的给他做好吃的,或者开解他。吴襄缓过来了就觉得对余榕愧疚,余榕倒也不生气,知道他的压力其实也很大,她在家能这么无忧无虑的,都是吴襄在外奔波。
  …………………………………我是分割线王雪跟余榕都劝余娟:“这地方有些动荡,反正你也有个儿子了,还是不要冒这个险。”王雪是没办法,她跟连子凯成婚也快两载,而且以后打算在这边定居的,所以生孩子是一定要的。但余娟完全可以再缓缓,因为吴荣不一定老是要跟着吴襄的,还不如等安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