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模样,倒是站在她旁边的秋月却气色很好的样子。
  “我平时忙的很,家里大小事都得我操心,哪里胖的起来?”苏氏即便在跟余榕说这一句话的同时,都在不停的问下人有没有什么事情。
  尽管过了这么些年,袁氏仍然是掌舵人,她以前是吴三老爷的贤内助,现在是吴达的娘,在湖阳县也很体面了,尤其吴达还是监生。
  “三侄媳,她不比你,你底下得用的人多。”袁氏笑着脸道。
  余榕没做声,跟袁氏这样的人随意敷衍一下就好了,也不用太过深交,这种人比林氏还恶心,至少林氏这个人是有贼心没贼胆,俩夫妻都是懦弱的人。而袁氏却笑里藏刀,阴险的很,她跟这样的人没什么好深交的。
  钱氏眼看好日子就要到来,对林氏也不大客气,“大嫂,怎么不见妞妞?说起来这也快要出孝了,我看李家的那个孩子就不错,你不如就答应了。”李家还是季双儿的婆家,钱氏对本地的关系那是如数家珍,见余榕一脸疑惑还道:“是李家长房的三子,家境殷实的很。”
  可长的矮和丑啊!林氏自己长的是不咋地,妞妞也只是普通人的样子。可吴家的男人长的都不差,尤其是吴襄,有名的美男子。林氏就想找个官家子弟或者读书人,但是随着吴家分家,长房分到的都是些祖产,而这些还有吴襄要跟着分,到手的其实没多少,大头还是吴慈柔当年给的钱,林氏也只拿到一半,妞妞的嫁妆必然不多,可就嫁给李家的那个,林氏不甘心。
  林氏扯了扯嘴唇,没做声,苏氏不明所以,她有三子一女,这些年也一直生孩子,身体本来也很虚。三伏天竟然冒冷汗,袁氏对秋月道:“把药丸给五奶奶吃吧。”
  秋月从袖口拿出了药来,苏氏看也没看就就着水喝了,余榕也不管这些。钱氏家的茜娘很像钱氏,可又比钱氏少了几分咄咄逼人,是个明丽大方的小姑娘。
  “娘,我怎么就不能去祠堂了?”茜娘小声抱怨。
  钱氏用手指戳了她一下:“胡说八道,咱们女子怎么能进祠堂,男子才能进的。”像敬瑜只有五岁,可因为是男子也要进去,可那有什么办法呢?
  祠堂里面也是热闹的很,二房的人当然是寸土不让,“这生意是我和坤儿跑起来的,这船应该归我们。”
  吴老爷冷笑:“老二,你们别忘记了,买船也是拿的公家的钱,而且当初跑船也有我去的,怎么就成了你们父子俩的。再有这些年,关口狭隘哪一处不是靠我们襄儿的面子,说这话你也不觉得违心。”脱离了吴刘氏的吴老爷瞬间智商提高几个度,他总算是为大房争取了一次。
  吴二老爷跟吴坤对视一眼,也是,吴荣还要跟着吴襄混的,而且现在吴襄真的起复了,以后做生意的便利之处多,何必争一时。
  吴三老爷跟吴达不发表什么意见,吴老爷见状就开始清点了,“船行生意还归你们二房,只我们大房跟三房各占一股,若是同意那就没什么了。至于田地,有些是祖田,而且我们大房儿孙多,初步定了三百亩归大房,至于其他一百亩给你们二房跟三房分。铺子一共六处,每个房头两处铺面。山头再……”
  吴老爷把各处的房契地契全部划分好,再请族亲做了见证,敬瑜听的打哈欠,吴襄就把他抱在怀里。此次只是分产不分家,所以大伙儿还是住一处,也住了这么多年了再搬不好,就连三房也留了几个院子。
  三个房头分完家,吴老爷又亲自把吴通跟吴襄哥俩分了家,他说的也明白,“襄儿以后起复了,回来的时候就少了,趁着我还在把家分一下。”
  其他两房也做了个见证,吴二老爷看吴老爷分配的还算正常倒是没说什么,吴三老爷一向不理会这些。吴襄得了一百亩地跟一个山头,私底下吴老爷给的不少,他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存了点钱,尤其是这几年没有补贴吴慈柔那更是留下不少结余。
  “爹,您这是干什么?”吴襄不肯要,“这是您的养老银子,我怎么能要。”吴襄是家里小儿子,不需要奉养父母,所以也不想要吴老爷的钱。
  吴老爷把钱塞给了吴襄:“你跟爹客气什么,我一个老头子也用不到什么钱,你们的田我跟你们看着。等敬天敬瑜大了,让他们回来看看我就好。”
  吴襄曾经恨过吴老爷,觉得他作为父亲实在是失职,还笑话过他,可现在的他却有些心酸。他沙哑着嗓子道:“爹,您若是无事要不就跟着我们去上任吧。”
  “你爹年纪也不轻了,以前东奔西跑的都没歇过,现在在家歇歇也好。你不用担心我,你大哥大嫂虽有些小心思,可不敢做出格的事情。你娘那里你知道的,刘家规矩严的很,却是她的娘家,想必也不会苛待她,你就放心吧。”吴老爷看小儿子有些感伤,心里也不是滋味。
  吴襄笑道:“说不准我起复不成,在家跟爹作伴也好,您别嫌弃我就是?”
  吴老爷瞪眼,“浑说什么,你要是起复失败,那你爷爷都要从坟头跳起来骂你了。”
  女人们则该散的都散了,钱氏笑道:“三弟妹要不要我介绍工匠给你,大伙儿自立门户了。厨房跟围墙得重新围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分家了,神清气爽啊!


第135章 
  钱氏这话说的不错, 但是论起匠户, 余榕当然要找娘家人介绍, 像余松就认识许多人, 而且下午各家亲戚还要在一起吃个散伙饭。所以余榕否决了,但还是谢过钱氏的好意:“多谢二嫂了, 我跟相公先商量一下吧。”
  啧啧,又是这样,钱氏也知道余榕这个人挺油滑的, 也不再劝。
  晚饭大伙儿聚在一起吃饭, 女眷们都在一处,男人们聚在一起。女人们还好, 心情都不错,反正都没什么血缘关系, 而且大伙儿不用吃大锅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男人们就不一样了,吴荣跟吴襄自觉亲近许多,可分了家了,不大一样。
  吴老爷发话了:“大家虽然分家了,可还是一家人。”
  吴二老爷最是圆滑, 立马附和:“大哥说的没错, 荣儿回来就长进许多, 这多亏了襄儿提携。”
  大房跟二房关系这么紧密,这是吴三老爷没有料到的,在他心中吴襄不行, 主要是吴襄性子太过刚烈,也很别扭,却没想着吴襄收服人也这么有一套。他转而对吴襄一笑,“达儿这孩子比不得你,你若有空多指点一下。”
  吴达在一旁听着很不自在,他现在也开始自己做事了,而且颇得上级看重,却始终追赶不上吴襄,这无疑是他心里很大的痛。
  吴襄略为谦虚几句,就招呼余松跟余树吃菜,余松身旁坐的是钱老爷。因为钱氏没有兄弟,所以钱老爷亲自来的,钱老爷高兴的拍拍余树的肩膀:“倒是有段时候没看到你了,跟你姐夫去可好了吧?”余树以前都是在草埔河边守铺子,所以许多人都认识他。
  余树也机灵回道:“我性子野,待不住,去外头耍耍也好。”
  女眷们这边,宣氏跟秦雪梅和张氏坐在一起,钱夫人看到宣氏手上带的珊瑚串,羡慕道:“这可真好看,从哪儿买的?”
  宣氏笑道:“是我小姑送的,说是大将军赏赐的。我这个小姑子人最是好了,本来她们用银钱的地方多,可她总是想着家里人。”本来宣氏为人是很谨慎的,但今天小姑子分家这么重要的场合,她肯定要打扮的慎重一点,她可不像赵氏跟秦雪梅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过来,这也实在是太丢脸了。
  钱夫人两个女儿都嫁的不错,大女儿又是吴家的当家奶奶,每年好东西也不少,她看余家人丁兴旺有些羡慕,所以借故搭话。
  敬瑜本来个头小,但林氏的孩子好吃的很,只顾自己,倒是敬琏(吴达之子)很有兄长风范,小时候又跟敬天关系不错,所以还帮敬瑜夹菜。苏氏眼神暗了暗,这个长子从小就跟她不亲热,宁可跟外人夹菜也不管自己的弟弟。
  “敬瑜,来二伯这里。”吴坤自己没儿子,又总是觉得吴襄的儿子个个都好,所以看敬瑜吃饭就让他过来。
  敬瑜看了一眼吴襄,见他点头,这才到吴坤身边。吴坤把他一把抱上长条凳,发现敬瑜其实相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上一些,遂好奇道:“你现在每天还打拳吗?”
  “是啊,我师父很严的,我爹也不帮我求情。我每天都得练武,师父说我年纪小就让我扎马步或者打拳。”敬瑜还夹了离他最近的一份炒荠菜放吴坤碗中,本来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吴坤也被这个小子俘虏了。
  席毕后,余松跟宣氏跟余榕两口子回房说话,余榕就提议说筑墙的事情。大房分的地方是最大的,像以前吴老太太住的地方也归大房了,厨房什么的都得另外再建。余松直接道:“我认得一个工匠,做的花样多也好,看你们要怎么做了。”
  吴襄跟余松就聊关于设计的事情,祖屋肯定要好好守着,余榕则把宣氏带进来屋里说话。宣氏问道:“我看你们得留个人在家守着,你们家那个大嫂可不是个大方的人。”看着空这么多的房子,林氏心里没点想法宣氏肯定不信。
  “我打算把张妈留下,她老人家年纪也不小了,现在秋桐又能独挡一面了,正好让她留下来养老。嫂子平日里也多看顾一些,公公跟我们给了一个山头那大嫂还不满意,要我说她这样我也不放心让她帮我看家。”本来吴老爷只给了一个山头,但林氏太抠,吴老爷不满所以把手里私藏的铺子也给了两间给敬天。
  宣氏明了:“这就好,我跟你哥都会过来的。”
  ………………………………………………………………我是分割线分家的事情告一段落,吴襄把敬瑜也送到湖阳县学读书,林氏手里有钱也跟着把他儿子送过去。吴襄难得清闲下来,每日要不就跟余榕一起出去钓鱼,或者一起看书,收到敬天的来信,两口子还会点评一番,过的好不惬意。
  敬瑜在学里也如鱼得水,刚开始有些许不习惯,但都慢慢的随着他的高情商,一下子就跟同窗们混熟了。吴敬琏很关心这个堂弟,经常会带好吃的来看他,吴襄偶尔去看敬瑜的时候看到回来跟余榕说了,余榕叹道:“我仿佛觉得敬琏这孩子挺仁厚的,不像是三婶教出来的。”
  “三婶哪有精力教孩子,都是五弟亲自教的,我去他们家发现五弟妹挺偏心俩个小的,五弟也忙于前途,所以这孩子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吴襄道。
  余榕笑道:“他上次还找我打听敬天呢,还记得小时候他跟敬天最好了,你下次若是见到他就让他跟敬天多写信多来往。”她知道某种程度敬琏跟吴襄是有点相像的,余榕便提出了这个建议。
  吴襄略点头,心道还是阿榕善解人意。
  除服后,她们收到刘家寄过来的信,说吴刘氏已然做了居士,里面还附了吴刘氏亲笔信,言明过的十分好。吴襄看了就把信给吴老爷,吴老爷仿佛早已料到的样子,他把信让下人放好,才对吴襄道:“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
  吴襄跟余榕心里才真正释怀,等除了服,吴襄要去京里候补官位,便让吴老爷多照顾一些,为了儿子没有后顾之忧,吴老爷道:“你放心,敬瑜那里我隔几天就去看一次,你媳妇本就会持家,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俩人过了好几个月的二人世界,猛然要分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你快去吧,二哥还等着你呢。家里也修缮的差不多了,我在家等你的好消息。”余榕推了推他。
  吴襄对钱氏几个前来送行的嫂子行了礼转身走了,钱氏打趣余榕:“我说你们两口子也是老夫老妻了,还这么甜甜蜜蜜的,真是羡慕死个人。”
  钱氏是真羡慕,吴坤为人风流,对她这个妻子尊重是尊重,可没像吴襄这样像疼女儿一样疼余榕。而且吴刘氏的事情,她也略知一二,心里还是为吴襄夫妻开心的。毕竟吴襄好了,全家才会更好。
  出了孝,妞妞也及笄了,林氏急的很,她还问余榕:“三弟的官位怎么还不下来啊?”她认为湖阳县的人家都在观望中,若是吴襄真的授官了,他们肯定会跟自家结亲的。
  余榕都被她气笑了:“你以为是你想做官就做官啊!”说话的时候脸有些发白,张妈最先发现不对,连忙请了大夫过来看,原来是有了身子。
  吴老爷一个做公公的不方便来儿媳妇这里,只能让大夫多开些补品送过来,还跟张氏和余老三送了信。余榕却是发懵中,因为守孝一直吃素,所以小日子不大准,出了孝她们夫妻就没避孕了,没想到这么准。余榕还是很开心的,而且她有一种预感,这次怀的应该是女儿。
  张氏对余榕道:“这么大个人,又不是没怀过,怎么还不知道?”口上责备,可心里还是很心疼女儿的。
  余榕不好意思道:“我这不是因为吃素闹的小日子不准,所以以为是正常的。您怎么过来了?家里哪里离得了您啊?淑儿怎么办?”
  宣氏因为三个孩子,小的还小都带在身边,所以张氏帮忙照看淑儿。余榕可不想因为自己,把家里弄的一团乱。
  张氏知道女儿懂事,可以前女儿有孩子她都不在身边,这一次一定要好好照顾女儿,所以对余榕道:“淑儿大了,有我没我也没什么区别,我跟你嫂子说了,等你坐稳胎我再回去,怎么,你还不想我来啊?”
  “想,有娘在身边怎么不好?”
  钱氏把手里的梳子往外用力掷出去,钱夫人安慰道:“何必跟个死物生气,那边不是已经在准备了。”
  钱氏无力道:“您说人家怎么怀个孩子那么容易,我就不行了,我们家好几个通房肚子都没消息。别人面上恭敬,看我光鲜,可背后又骂我断子绝孙。”说这个话的人是林氏,她自认样样都比林氏强,可唯独生孩子的事情上却终究强不过林氏,又听闻余榕有了身子,一时悲愤交加。
  “她们那是嫉妒你,可茜娘哪里又差了,我生了你们两个女娃,现在谁有我跟你爹享福。”钱夫人安慰道,她也是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现在两个女儿一个赛一个的孝顺,比别人又差什么。


第136章 二更君来了
  钱氏的抱怨余榕也听了一耳朵, 但她心情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