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统御全球-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军前线指挥官只能在自己的阵地内暗暗感叹德军强大的、迅猛的攻击突破能力,如此情况下,苏军想要守住防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德军在多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装甲军里面单独设立航空师这也是德军的创举,从实战的效果来看,的的确确是非常有用的

    这样一来,德国的装甲军根本就不用发电报去请求空军前来支援自己,而是命令自己的航空师随时支援自己的坦克部队,两种方式谁优谁劣立马就见了分晓。

    魏特曼的德国式坦克突击群,咆哮着,轰鸣着,对着苏军阵地碾压而去,没有死的苏军也开始了拼死的反击,各种武器对着奔驰而来的庞然大物猛烈射击。

    “哒哒……哒哒……碰碰……轰轰……”

    苏军的抵抗几位顽强,他们在失去重武器的情况下,使用手中的机枪,迫击炮,以及少量的、残存的37或者50毫米反坦克炮攻击德军的坦克,可这些反坦克火力打在德国式坦克上只能留下一点痕迹,根本就不能洞穿德国式正面两百多毫米的装甲。

    50毫米反坦克炮最好的效果就是把德国式坦克外面的外挂装甲穿透,车体装甲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德国式坦克的外挂装甲,是只有50毫米三角锥形装甲,50毫米反坦克炮还是可以击穿的。

    挨了一炮的德国式,调转炮口就回敬了哪门50毫米反坦克炮一发炮弹,直接就把哪门炮连人员一起报销。

    当然苏联战役以后,德国的武器装备将是各国间谍窥视的主角对象,同时也是其他国家研究模仿的对象,隆美尔搞德国豹式坦克基本上花了三年的时间,就算是美国想要造出德国式相同性能的坦克,最少也需要两年。

    哪么这两年将是德国坦克处于绝对优势的阶段,再过两年只能是相对优势,以后怕是势均力敌了,一款武器就能决定战争胜负的观点永远不可取,战争永远综合国力的较量。

    如何好好地利用这两年时间就是隆美尔的关键时刻,德国基本上没有可以真正帮的上忙的盟友,这就注定了德国已经走上挑战整个世界秩序之路,所有挑战必须德国自己去面对。

    现在这个时代,要把德国设计的豹式坦克继续升级是非常困难的,坦克炮和发动机已经是最先进的了,能升级的就是装甲和电子系统,复合装甲德国也在研究。

    德国已经走在坦克的设计和生产的前列,英美苏三国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不是不能,而是很困难。

 512。第512章 综合国力的差距(下)

    可美国一旦研究出与豹式同等威力的坦克时,德国在想用升级豹式能力的方法,来达到全面压倒性的坦克优势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德国在两年内,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安排,不能有一点点战略上的失误,不然大家一起上纽伦堡绞刑架吧。

    “拼了,兄弟打啊!!哒哒……轰”

    一个不知名的苏联军官,操着机枪对着奔驰碾压而来的德国式猛烈射击,“噼里啪啦”的炒豆的声音,迎接他英勇行为的是一枚75毫米坦克炮的炮弹,猛烈的爆炸直接把这名苏联军官撕裂成了碎片,然后随着猛烈的爆炸,被带到空中再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德国式坦克冲入了阵地,后面跟随的步兵也跳入了苏军的战壕,那些还没有死的苏军试图反抗,迎接他们的是暴风骤雨般的子弹。

    千万不要怀疑sgt44式冲锋枪的射速和威力,在战壕里面残存的苏军手中的步枪根本就不是sgt44式冲锋枪的对手。

    此时的苏军可没有装备波波沙等冲锋枪,他们手中一般是莫辛纳干,美国援助的卡宾枪也有,英国的司登冲锋枪也不少,

    这些杂牌武器在面对sgt44式冲锋枪的时候,都不是德军sgt44冲锋枪的对手,苏军只能是被打成马蜂窝。

    当然拼死反抗的苏军还是给德军造成了伤亡的,那就是手榴弹,狭窄的战壕,终于有哪么一些苏军丢出了自己腰间的手榴弹,一颗手榴弹也至少要报销两三个德军士兵。

    苏军能仍第一颗,地二颗,绝对没有机会仍第三颗,蜂拥而来的德军绝对是一阵乱枪,把那名苏军打成筛子。

    “哒哒……哒哒……突突突……突突突……轰轰……”

    战壕的争夺总比外面和坦克对决残酷的多,如果苏军运气好总能干死一两个德军,如果实在是运气霉一个垫背的都没有拉到,那也别埋怨谁,面对苏军残兵的拼死反抗德军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后,总算是顺利占领了阵地。

    没有休息,这些在战壕里面的德军立即拿着武器就跑到在边上的装甲车上,然后在车上包扎伤口或者补充弹药,而装甲车在装载上德军的士兵后,也不停留,快速地追赶前面的坦克,他们的任务就是接着突击苏军的下一处阵地。

    此时的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失去大炮,失去制空,面对德国德军的超级钢铁洪流,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在魏特曼在突击苏军的下一个阵地的时候。

    所有前线苏军接到的命令是“与阵地共存亡”的死命令,苏军虽然在装备,武器和训练方面与德军差距甚远,但是他们都是在为国而战,为谁而战的目标十分明确,所以在苏军面对绝对优势的德军,依然悍不畏死地抵抗,不到重伤决不投降。

    苏军虽然没有给德国坦克部队带来多少威胁,最多也就用几颗手榴弹绑在一起,炸毁了两三辆德国式坦克的履带,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德军步兵在保护着这些坦克,就算有苏军想爬上坦克,揭开坦克顶部的盖子,在把手榴弹扔进去,那也要苏军能爬的上去在行啊!

    跟随德国坦克的步兵立即就会把那名苏军打成马蜂窝,在说德国式坦克的顶部盖子可以从内部锁死的,要想从外面打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哒哒……轰轰……突突突……噗嗤噗嗤……”

    “杀啊!……为了祖国……和侵略者拼了啊啊啊!……”

    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整个战场上,苏军的英勇并不能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肉体是挡不住德军的钢铁洪流的,但苏军的拼死抵抗也就暂时拖住了一下德军坦克突击群而已。

    隆美尔已经安排好了,魏特曼在到达距离莫斯科五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下来,建立警戒阵地,然后就是德国的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去进攻莫斯科城。

    这些炮灰部队总共有三百六十多万,协助他们进攻的只要六十万德国精锐部队,这六十万德军并不是进攻的步兵,而多数是炮兵和坦克兵,第一项的战斗并不是他们。

    为了德国的未来,隆美尔不得不让这些炮灰冲在第一线,这没得商量,英国德国并没有占领他们的国家,这就是他们为此应该付出的代价,而且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德国的fa223运输机到此时,已经生产处五六百架,在莫斯科前线的就有三百多架,这些运输机也是机动力量的一部分,吊运大炮,运送弹药和兵员,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fa223还可以装上两个人,带上两挺mg42还是可以的,下边坦克,上面直升机配置机枪,现在这个时代,又有那只部队是其对手。

    当然fa223只能在自己坦克上边行动,不然敌军的高射机枪就会他它给揍下来,因为fa223根本就没有装甲防护能力,被打中发动机和油箱立马完蛋。

    钢铁狂潮裹挟着滚滚车流,扬起漫天的尘土,犹如一条苍龙,直奔苏联的心脏——莫斯科。

    此时苏联的其他战线也是节节败退,只是没有德军这样凶猛,德国德军连续突破苏联的防线,很快就兵临莫斯科城下,这一情况也被报告到了苏军总指挥部。

    最高司令官为朱可夫元帅也更好的办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朱可夫是名将又能如何?他也无力回天。

    德国在莫斯科战役之初就用强大的空中力量,摧毁了苏联的大部分空军,使苏联全面丧失了制空权,在加上斯大林的胡乱干预指挥,又彻底张松了苏联空军,朱可夫只能徒呼奈何。

    现在的情况,苏军的部队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德国飞机的轰炸,做为苏军总司令的朱可夫也是毫无办法。

    而斯大林派在英法的大使连续求见英法两国的领导人,斯大林显然英美两国立即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可他们都被拒之门外,英美领袖的接待人员只是礼貌地说一句:

    “首相或者总统正在开会研究苏联问题,请大使先生回去等消息。”

 513。第513章 罗斯福的阴谋

    在斯大林从莫斯科逃跑到叶卡捷琳娜城三天之后,德国就兵临莫斯科城下,抱着与莫斯科共存亡的朱可夫只能含泪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

    “斯大林同志先生,我是朱可夫,现在有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向你报告。

    我对我的无能感到万分的愧疚,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今天早上他们已经发动了城市攻坚战,现在的局势不是糟糕,而是非常糟糕,完全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朱可夫元帅,这不是你的错,我知道咱们在各个战线上都节节败退,这不是你的责任,你和你的士兵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时,是英勇无畏的,是值得尊敬的。

    我的元帅,不用灰心,整个苏联的人民走会支持你,请你一定要坚持住,也请你一定要记住,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

    ……

    莫斯科巷战爆发以来,就真的成了德苏双方的绞肉机,德军有武器的优势,可苏军有防守的优势,双方在莫斯科城内寸步不让地厮杀。

    德军每天要消耗大约三百五十吨各种弹药,从德国发完莫斯科前线的火车,每五分钟一班,就算是如此紧凑快捷的运输,也只是刚刚够德军莫斯科前线部队的消耗而已。

    从莫斯科城内每天运出的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的尸体,可以装满几火车,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的补充兵力每天也是几万几万地送来,这些送来的炮灰很快就会填进了莫斯科那个绞肉机。

    莫斯科城内的巷战,用血流成河,尸堆如山来形容也不为过,朱可夫指挥下的莫斯科守卫部队,那是真的抱着路阵地共存亡的心思,这给进攻的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德国巷战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包围着莫斯科,苏联守军是死一个就少一个,而德军却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补充兵员和弹药。

    对于这些拼死战斗的苏军,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兵员的消耗,拼弹药的消耗,拼意志的消耗,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

    斯大林没有办法了,他又紧急向英美求援,罗斯福这次却没有直接拒绝斯大林,而是给了斯大林一个委婉的承诺:

    “美国会尽可能地参战。”

    罗斯福在确切地知道日本将要对美国动手的消息后,罗斯福打算逼迫日本提前对美国动手。

    是的,罗斯福打算逼迫日本偷袭美国,要实现这个计划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对日本实行物资禁运。

    日本是岛国,所有资源都依靠进口,特别是石油,美国一旦对日本实行各种物资禁运以后,日本的战争机器将瞬间停摆。

    现在苏联的险恶形式,让罗斯福不得不出此下策,因为苏联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几百万德军此时正在围攻莫斯科,莫斯科的陷落将指日可待,斯大林政权即将沦为地方政权。

    罗斯福为了使美国尽快参战,不得不使用这种苦肉计。而日本呢?他们在得知美国中通宣布对其物资禁运以后,东条英机内阁立即闭门召开军事会议,南下派和北上派再一次发生争执。

    日本的南下和北上两派的争斗历来已久,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

    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从1940年春夏南进论的初次高涨到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其间一年有半,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

    日本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

    日本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

    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只能南下。

    日本国内的储备燃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

    要么自组旗帜,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荷三国宣战,但日本还是决定冒险一掷。

    山本五十六认为,要南下,必须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南下的道路才能畅通无阻。而要夺取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必须首先摧毁珍珠港。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