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统御全球-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经济繁荣的法国,才是隆美尔最希望看到的,一个百业凋蔽的法国,只会激起更多人的反抗,隆美尔已经把法国看着是自己的地盘,他怎么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绝不可能。

    隆美尔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件震惊世界,又让人苦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这件事情,法国人立即忘记了对德国的仇恨,反而把所有的仇恨转移到英国佬头上。

    当然隆美尔对法国的的温和统治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比如隆美尔给法国人以自由和尊严,工作和面包等等。

    还有隆美尔军队良好的军纪,法国战后生产的迅速恢复,扫黑除恶等等,隆美尔的这些举措,让法国人民真心不恨隆美尔。

    隆美尔等同于德国佬,普通法国人就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不恨隆美尔,也就不恨德国了,其实任何国家的普通民众,都很好迷惑。

    ……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比利时、荷兰,英法联军投入战斗,西欧战役打响。

    但是素有欧洲大陆第一强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成功拖住德军四年之久的法军,在二战中仅支撑了50作天就放弃了抵抗。

    于1940年6月22日晨,在巴黎郊外贡比涅森林福煦元帅的专车上与德国代表团签订了停战协定。

    根据停战协定,法国将大半的法国领土,所有大西洋岸的口岸基地,重要的工业和富饶的农业区交给德国占领,而法国维希政府只保留南部法国与法属北非的殖民地,由维希法军进行管理,并不许通敌。

    针对法国海军,协定第八条更是直接规定:

    “法国舰队除为了保卫法国殖民地利益及维希控制的领土而留置那一部分外,应一律“在指定的港口集中,并在德国或意大利监督下复员或解除武装。”

    希特勒之所以没有直接征用法国的海军力量,一方面考虑到法国民众非常强烈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大片的法属北非的殖民也需要力量去防守,与其自己派兵,不如让法国人自己来守。

    他并不害怕维希法军投降盟军,国为他手里握有重大的砝码,那就是留给法国人自治的半个法国疆土。

    根据这条协定,法国海军——这支世界第四大海军,主要集中在土伦、阿尔及尔、奥兰港和卡萨布兰卡等几个港口。它的不幸,也由此开始

    这时的法国海军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尚未施展拳脚,就已经没有了敌人,也失去了盟友,何去何从的问题困扰着法海军的灵魂人物达尔朗海军上将。

    为了法国的军舰上还能飘扬法国的军旗,为了保留法兰西的半壁江山,也为了法国人最后残存的尊严,他选择了服从维希政府,驻守法国南部港口及北非殖民地。

    但是法国海军的选择让作风非常强硬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大为不满,他不能容忍强大的法国海军力量有一天成为威胁英国本土或威胁其海上运输线的可能性存在,要么拥有它,要么消灭他。

    丘吉尔的意思就是“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于是在他的授意下,英国制定了旨在夺取和控制法国海军,代号为“弩炮计划”军事行动。

    6月18日,“胡德”号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驶抵直布罗陀,加入萨摩威尔中将的h舰队,准备执行代号“弹射器”的行动,“以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人之手”(丘吉尔语)。

    7月3日早晨,以“胡德”号为旗舰的h舰队在阿尔及利亚的米尔克斯比尔港外,向港内驻泊的法国舰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或者加入皇家海军,或者就地自沉。

    高傲的法国人既不想臣服于德国,更不想屈服于英国,法国舰队司令让?苏尔上将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

    英国皇家海军开始进攻,法军在让?苏尔海军上将指挥下奋起还击,这就是著名的米尔斯克比尔大海战。

    英国人的耐心一直持续到日落时分。下午5时55分,“胡德”号及“决心”号、“勇士”号战列舰向港内开火,法舰也猛烈开火还击。炮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胡德”号的主炮共进行了56次齐射,火力都集中在“布列塔尼”号战列舰和“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上。381毫米巨炮显示了其巨大的威力。

    “布列塔尼”号连连中弹,很快起火沉没,“敦刻尔克”号也被重创。港内的所有法**舰除“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在烟幕的掩护下逃走外,其余均被击沉或重创。

    法国官兵有1200多人阵亡,而英舰则损失轻微,“胡德”号的右舷中弹2发,有4人受轻伤。

    而更令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打败他们的德国人尚且允许法国人保留自己的海军,而几周前还并肩做战的盟友英国人却要对法国人赶尽杀绝,颜面扫地。

    这一事件激起了法国人的公愤,导致贝当政府断绝了与英国的外交关系。达尔朗当即下令采取报复措施,轰炸了英军在直布罗陀的基地。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弩炮计划”执行后,法国海军虽实力大损,“黎赛留”号战列舰的存在,仍使英国海军并不放心,英国又对在北非达喀尔的法国海军舰队又发动了“威吓”行动。

    在达喀尔战役中,驻达喀尔的法军舰队得到了炮台和本土赶来的巡洋舰队的有力支援,击伤了英国驱逐舰三艘,重创了“坚决”号战列舰。

    法国也有两艘驱逐舰被烧毁和搁浅,“黎赛留”号战列舰被创。达喀尔之战法军取得了胜利,但英国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标——“黎赛留”号战列舰被创。

    ……

 第91章 法国人的感受

    拉西家住在巴黎东城区,这一片城区主要是工薪阶层,很多人都在工厂或者企业里面工作。

    战争爆发之前,法国还没有从大萧条之中走出来,这场席卷世界的大萧条,法国也未能幸免,到战争爆发之前,法国的所有工人都过得不好。

    大萧条1929在美国开始,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法国和英国也首当其冲,这两个国家经济受到重创。

    到1933年的时候,美国借着从一战之中捞到的大量真金白银,率先从大萧条之中走了出来,而英法两国依然在缓慢地恢复之中,就连一战的战败国德国,也因为向全世界推销军火,也快速地把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可英法两国的经济恢复可不能理想,如此大的环境之下,像拉西这样的工人,不可能有多好美好的生活,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

    第二次大战争爆发时,拉西所在汽车厂突然之间接到了法国政府的大量订单,这让拉西他们厂全体上下都兴奋不已。

    只要有订单,老板就不会裁员,拉西他们就有工作,然后才有钱去买面包和租房。

    拉西所在汽车厂,开始实行三班倒,全力生产卡车,可是好景不长,从德国入侵波兰以来,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德国就直接打到了法国首都巴黎,法国转眼之间就投降了。

    拉西他们汽车厂的订单被取消,已经生产出来的卡车也积压在仓库之中,工厂老板被迫放长假,拉西他们工厂,几乎处于完全停工状态。

    拉西这下可是愁眉苦脸了,没有工作就没有办法生存啊!失业的拉西也想去找工作,可此时的巴黎到处都是关闭的工厂和企业,那里还有地方找工作啊!

    拉西可不是单身汉,他有老婆和两个孩子要养,如果拉西失业超过两个月,他们一家人只能去睡大马路,并且乞讨过活。

    拉西一家开始陷入了绝境之中,就算巴黎刚刚被德军占领,有些地方还不太平,拉西还是冒着危险出去找工作。

    拉西连续在巴黎奔走了十多天,可迎接他的依然是一次一次碰壁,此时的拉西,真的是绝望了,他恨自己的无能,他恨法国政府的无能,他恨德国佬的侵略。

    可拉西的恨意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和处境,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需要他养活,本来想一死了之的拉西,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就在拉西一家人完全绝望的时候,巴黎来了一位新的统治者——法国总督隆美尔。

    隆美尔总督上任之后,就下令各种工厂和企业立即复工,如果工厂和企业因为缺少资金而无法复工,只要有质押和担保,就可以从法国各大银行贷到款。

    法国的银行业绝大多数的股份都掌握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手中,现在隆美尔也有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一半的资产,隆美尔要让法国银行开始正常营业,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此时法郎已经在贬值,那是战后因为缺少商品物质短缺造成的,并不是隆美尔搜刮了法国中央银行的黄金而造成的。

    隆美尔对法国的搜刮只是法国中央银行的黄金,法国纸币隆美尔是一毛钱都没有去动。黄金是一个银行的保证金不假。

    隆美尔只是把这些黄金搬了一个家而已,把法国中央银行的黄金帮到了德国和瑞士,这对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少影响。

    只要生产恢复,各种商品丰富了,那么法郎的价值就可以保持和战前一样。

    一句话,货币要与商品物质挂钩,这才能体现出货币的价值,黄金放在哪儿并不重要。

    所以隆美尔当上法国总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恢复生产,同时隆美尔又动用手中掌握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率先从金融上为工厂和企业提供帮助。

    罗斯柴尔德家族本来就是做金融起家的,他们当然知道金融有多么赚钱,只要法国保持和平稳定,罗斯柴尔德家族送给隆美尔的嫁妆,将很快就赚回来,所以他们肯定会配合隆美尔的安排。

    工厂和企业复工,工人就有了工资,就会消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以卖出去,然后政府就有税收,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大循环,隆美尔用金融这个杠杆把法国经济激活了。

    隆美尔同时还请德国国防部,把一些不太重要的物品在法国来生产,比如军服,毛巾,军靴等等,这样德国就有更多的工厂和劳动力投入到武器装备的生产之中去。

    德国在二战之中从来都缺少足够的劳动力,德国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不得不大量使用战俘,总数在几百万之间。

    隆美尔在法国的政策就是一个各方都能各需其所的好事儿,所以他的政策几乎没有遇到阻力,就连希特勒也是支持隆美尔的这个政策。

    希特勒真不想法国的经济崩溃,一个经济崩溃的法国绝对会成为法国的负担,这不是希特勒想要的法国,希特勒要的是一个能为德国提供助力的法国。

    陷入绝境的拉西突然接到了汽车厂复工的通知,而且还把以前欠的工资给邮寄了来,这可让拉西一家喜出望外,绝处逢生。

    拉西在汽车厂,可是高级技工,每月的工资可是不少,一家三口的生活是绰绰有余的。只要拉西能回汽车厂上班,他们一家的困境就立即迎刃而解了。

    当天晚上,拉西的老婆特意做了几个菜,而且还买了一瓶红酒,一家人开开心地吃饭。

    拉西两口子因为多喝了几杯酒,这话儿就多了起来:

    “老公,你说这隆美尔将军是什么人啊?”

    “前段时间,我从报纸上看到,这个德国将军打仗好厉害的。

    法国战役开始的时候,他就率领德国第七装甲师从阿登森林里面杀出来,立即所向披靡,咱们拿钱养的那些的军队,在人家面前就是豆腐渣……嗝……”

    拉西打了一个酒嗝之后,面色潮红地继续说道:

    “咱们这些纳税人的钱,就算养条狗,看到陌生人还知道狂吠几声,可咱们的军队呢?

    德国一到就立即土崩瓦解了,那个隆美尔将军带着德国德国第七装甲师五天六夜的时间,就从阿登森林打到了敦刻尔克,一百多万英法联军被人家包了饺子。

    【如果喜欢本书,请收藏和推荐语分享给你的朋友,落叶拜谢,推荐票票恳请兄弟们天天投。】

    兄弟们的打赏收到……哦也!!!

 第92章 给犹太人一条生路

    哎……咱们这些纳税人养的那些法军,真不如养条狗。”

    拉西的妻子也喝得不少,两口子本来酒量就小,喝酒之后的话匣子打开了之后,女人聊天的本事就体现出来了。

    “老公你发觉没有,从宣传画的相片上看,新任的法国总督隆美尔将军其实好英俊,好威武,好帅气的,隆美尔将军顶多就三十岁。”

    拉西的心情极好,他老婆崇拜隆美尔并没有引起拉西的不快,女人不爱关心拉西所说的战争,拉西也只好换一个话题了:

    “嘿嘿,我看隆美尔也比较顺眼,他才当几天的法国总督,就立即下令所有工厂和企业复工了,听说很多工厂和企业都接到了很多的订单,就这一条,我认为隆美尔是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有经济才华的人。”

    “何止这些啊!以前我去市场买菜,总会遇见一些黑%社会的混蛋在市场敲诈勒索,老公你知道吗?自从德军进入巴黎之后,他们就派出了大量的巡逻队。

    而且是与法国警察一起巡逻,只要遇到哪些黑社会人员,法国警察就会立即上去逮捕哪些黑社会成员,如果那些黑社会人员胆敢反抗,立即就会被德军就地击毙。

    嘿……现在街面上完全看不到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黑社会人员了,现在街面的治安真的很好了,我听隔壁的大婶说,原来是隆美尔将军下令的打黑除恶。

    所以我觉得啊!咱们先不管隆美尔是不是法国人,咱们的国王拿破仑还是外国人呢,只要隆美尔能让咱们有工作,有面包,有自由,有尊严,我就支持他隆美尔。”

    拉西一家都是小老百姓,生存永远大于什么爱国主义,谁让他们能更好地活着,他们就支持谁,这是无可非厚的。

    “对头……管他谁领导咱们,只要能让咱们生活得更好,咱们就支持谁。”

    “来,为了明天更好……干杯……嘿嘿。”

    ……

    瑟堡,法国东部的一个海滨城市,在隆美尔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