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贫家悍女-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如今也只敢上书反对一下,就连过激的话语都不敢多说。如今五成兵马司和禁军守卫可都掌握在寰姬太长公主手里,先不提大唐的百万雄师,就是虎视眈眈的三万青州军他们也害怕啊。
  先皇的人怎么就跟寰姬太长公主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呢?
  寰姬看着皇亲国戚和朝中官员们的分歧越来越大,她只能找了薛董伟到御书房议事。
  寰姬感叹道:“这次的事,是我太急于求成了,封建社会的更替,哪能是我一句话两句话外加几个法案出台就能搞定的呢。”说着还叹了口气。
  薛董伟彬彬有礼的答道:“太长公主明白就好,臣真怕太长公主钻了牛角尖。”
  寰姬把自己这段时间呕心沥血写下的章程全都都让胡德海收了起来。
  薛董伟想要再劝几句,可是却不知道话从何处说起。
  寰姬见状说道:“别说我看不上这皇位,想当年我们也是一起喝酒吃肉、一起听曲打架的知己。在看看如今,我只是占时坐在这御书房内,咱们见了面除了朝堂上的那点破事,竟然找不到其他能说的话题。”
  寰姬说话的口气有些像怨妇,把薛董伟逗乐了。
  薛董伟笑道:“太长公主和当年一样该说和不该说的话,只要想说,就没有说不出口的。至于咱们当年听曲打架的事,还是不要外传的好。如今臣也是儿孙满堂的人了,要是被他们知道,估计会惊掉他们的大牙吧。”薛董伟说着自顾自的乐了起来。
  寰姬也笑了,道:“高处不胜寒啊,可见古人不曾欺我。也难怪当年李倩总是想着让我进宫与他为伴,估计我的冷言冷语在他看来都是新奇的吧。”
  薛董伟可不敢搭这话,先皇的名讳都念出来了,他看了一眼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的胡德海,想着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回头大家可以加深一下感情,好在他和先皇就是知己,和胡德海也算是老交情了。
  第二日寰姬在朝堂上表了态。
  “如今的大唐不是旧时的老秦,我也不是那不懂得变通的公孙鞅。我既不会强迫性的变法,亦不想和那公孙鞅有一样的结局。众卿家不用为我拟定的《新法案》殚精竭虑。”
  文武百官纷纷跪下,有道:“臣惶恐”的,也有道:“臣不敢”的。
  至于是惶恐什么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而那些说不敢的,指的是不敢拿大唐和老秦做比较;还是不敢拿寰姬和公孙鞅作比较的;还是说他们没有为此殚精竭虑,更是无人知道。
  有人心道:“太长公主也真敢说,公孙鞅能和她比吗?公孙鞅没有军队,也没有富可敌国的封地。”
  还有人心道:“秦惠王敢车裂商鞅,大唐谁敢车裂你。之前他们都被逼成那样了,别说车裂,就连让她离开权力中心的想法都不敢有。”
  寰姬以为他们不信自己说的,补充说道:“我的新改革,你们也看了,多数都是会议投票选举制,如果你们都不同意改革变法,我也不会强行实施,所以你们你不用有这么大的反应。”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太长公主圣明。”
  接下来就有好些个人一起喊道:“太长公主圣明。”
  寰姬说道:“那这个就听你们的好了。但是这一套法案,你们要是再有不同意的,我可就不依了。”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寰姬太长公主说的‘这一套’是哪一套,就听见寰姬说道:“胡德海,让他们都搬上来。”
  寰姬搬出了另外一套现成的章程《青州法案》,这套《青州法案》是这几十年,青州亲身体验慢慢整理改革出来的最新法案。
  ”
  寰姬想着既然《新法案》不能推广,那就徐徐渐进,索性搁置了这份《新法案》,直接启用了《青州法案》。
  胡德海指挥着小太监们,把青州发来的法案法规、制度章程全都放在大殿中央。
  寰姬说道:“都自己拿着看吧,数量不多,都传换着看吧。”
  一众官员纷纷上前拿了一本看着。
  寰姬道:“《新法案》,你们觉得匪夷所思,那么《青州法案》你们总该同意了吧。
  看着章程的大理寺卿跪地,哀痛道:“殿下,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又有几个官员也跪地道:“方大人说的是啊,祖宗的法规不可废除啊。”
  寰姬嘴角微微翘起,薛董伟赶忙眼观鼻鼻观心的降低存在感。反正这会子宣德殿的人都是围在殿中看青州规制,他索性就往人堆里站了站。
  薛董伟身边的人感觉到了薛董伟的异常,还小声的问道:“薛大人不舒服吗啊?”
  薛董伟赶忙使眼色道:“可不是么,后悔今日没有告病在家,你我换个位置,我也好偷偷的动弹动弹。”
  那人点头,悄悄的和薛董伟换了个地方。薛董伟不仅要躲在人堆里,还要找个宽敞的人堆,方便等下下跪。
  再看他所在的位置,他的身体就被别人挡住了一大半。
  寰姬坐在金鸾台上,下面的情形尽收眼底,她的余光正好看到了换位置的薛董伟,寰姬心道:“知音啊。”
  寰姬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有些犯难的看着空空的皇位,道:“小皇帝如今才三岁,原本我是想让皇帝在那里坐上一坐的。可是孩子年纪小经不起折腾,又坐不住,我心疼他,这才没让他像个木偶一样坐在那里。”
  地上跪着的人都很是不解,他们说的是改革,怎么忽然说道皇上了呢?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效仿青州
  其他人也觉得太长公主的思路变得有些让人跟不上,他们稍微的站好,一边看着手中拿着的规制,一边听着寰姬太长公主的训话。
  而另外和寰姬一起共事或是打过交道的,一个个全都眼观鼻鼻观心的,像石头一样的站在那里,就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一个个全都心中默念,不是自己猜想的那样。
  “你们的意思是想让我代皇帝掌管天下吗?”寰姬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声音像利刃一样,锋利无比直直的刺在他们的胸膛上。
  如今朝廷分为三派,亲寰派、保皇派、守旧派。
  不管是哪一派的官员都没有想过让寰姬太长公主当女皇帝。
  寰姬的这句话,就连亲寰派的人都在暗骂大理寺卿多事,他们虽然敬佩寰姬太长公主的为人处世,但是万万不想让她做皇帝。
  所有熟悉寰姬的人都在想同一个问题,如果寰姬太长公主做了皇帝,那么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想想都是心中一颤,关于人人平等的这个问题,就连他们也是难以接受的。
  地上跪着官员想着他们何时说过让寰姬太长公主掌权了,他们可是守旧派的人。
  一众官员还没想明白是个怎么回事,寰姬有说话了。
  “你们就不害怕,我到时候霸占着皇位不还给皇上吗?”
  寰姬的话响在了每个人的耳边,如同电闪雷鸣一样震的他们差点摔了跟头。
  跪在地上的官员叩头道:“臣等并无此意。”
  这怎么弄得像他们在力劝让寰姬太长公主掌权一样呢。
  其他站着的官员全都纷纷跪地,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但是总之是不能让李家江山异姓。
  大殿内回荡着膝盖跪地的声音。
  而薛董伟周围的人偷偷的看向薛董伟,结果发现薛董伟舒服的跪在人堆里。
  有人暗道:“这个薛谋子,竟然早就看出来了。”薛董伟在朝中那是有名的老谋深算。
  所有人都看向了薛董伟,希望他能站出来说话。
  薛董伟被看的无奈,关键时刻还得他来啊。
  薛董伟起身说道:“臣,觉得《青州法案》很好。”
  寰姬脸上漏出了笑容,笑道:“我也觉得很好,就是你们想留我在朝堂上,我还不愿意呢?”
  所有官员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吓唬他们的。
  有人偷偷的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有些人连汗都不敢擦。
  寰姬又道:“我这人性子直,有什么说什么,如果不按照《新法案》也不实施《青州法案》,我压根就放心不下。说白了就是让某几个人辅政,不管是哪些人,我都信不过。”
  跪在地上的人心中颤抖,都开始有了计较,看来他们想辅佐幼主的想法就要胎死腹中了。
  大理寺卿浑身颤抖的跪在大殿中央说道:“臣,也觉得《青州法案》很好。”
  他心中大骂寰姬,你自己做不做皇帝,与我和关,不要拿我说事好不好。吓死我了,吓死我了,我宁可效仿青州也不愿意让你如意做当皇帝。
  所有人似乎都认为如果寰姬太长公主要当皇帝,那是无人可以制止的,这是现在他们不知道太长公主是真的不想当皇帝,还是想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众官员心中想法什么样的都有。
  寰姬见大理寺卿松口,继续说道:“你们有些人啊,不是私底下说我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吗?那我给你们的《新法案》为何不愿意通过?如果通过了,我也只是贵族中的一员了。一个个平日里说的比唱的好听,不就是担心自己家族的利益被分化了吗?不要紧,《新法案》你们接受不了,但是《青州法案》总可以接受的了吧?”
  有官员上前跪下说道:“臣等不是觉得青州不好,只是大唐的疆域辽阔,跟青州的几个州比,不是那么容易。”
  有的官员也附和道:“是啊,就是如此啊。”
  寰姬笑道:“别跟我顾左顾右而言他,我不吃那套,大唐到底能变成什么样,我的推行到底好不好,自有后世论断。”
  朝堂上其他官员全都目不斜视的看着手中的章程,好像寰姬刚刚说的话,他们一句也没有听到似得。
  寰姬也不介意,心中冷笑:“小样,和我斗。”然后径直的离开了宣德殿。
  胡德海赶忙喊了一句,“退朝”。紧跟着走了。
  宣德殿又沸腾了,貌似从唐建立以来,宣德殿就没这么隔三差五的热闹过。
  薛董伟作为大唐的宰相,站在前面喊道:“大家肃静,请听在下说上两句。”
  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很给面子的,纷纷静了下来,有还在议论的,经过别人提醒,也都闭嘴不语了。
  薛董伟说道:“《青州法案》我没有异议,只是详细的还要研究,毕竟就像刚刚几位大人说的,青州地小又富裕;大唐地大,又有荒凉之地。只要新的政令拟定妥当,我会支持,至于其他的,大家自行商讨吧,只是寰姬太长公主貌似不会给我们太长的时间。”
  薛董伟说完离开了宣德殿,殿中的亲寰派也抱拳告辞离开。
  以孔齐升为首的保皇派虽然纠结,但是对于青州的富庶他们也无话可说,当年青州可是灾荒不断,名不聊生之地。可见人家的颁布的律法是有用的。
  孔齐升趁着这个机会,赶忙说道:“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等没有不支持的道理。至于章程,就等中书省和太长公主拟定吧。”
  孔齐升说完也告辞离开,跟在其后的全都是保皇派的人。
  剩下的世家贵族无不焦头烂额,所谓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可这里说的世家都是那些豪门大族,而他们这些由唐建立而兴起的世家也不过五代。
  如今大唐这样一折腾,恐怕他们多数家族都要就此湮灭了。
  他们阻止不了寰姬太长公主想要变革的决心。
  最后真的就由中书省拟定了一个《新大唐官职章程》。
  新章程一下来,所有人都觉得,日后在想要蒙祖上的荫德庇佑那是绝无可能了。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暗斗
  青州囊括了先皇李倩划分的五个州后,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河南道。
  如今中书省新拟定的章程把整个河南道都划分给了青州,这也是中书令在向寰姬太长公主试好。
  对于这件事,朝中竟然无人反对,事已至此,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寰姬太长公主。
  而且青州已经开始选举制度了,除了卖身为奴的都有这样的权利,如今青州剩下的奴仆也都是那些年岁大的忠仆,死都要死在主家的。
  青州经过这二十几年的改革,多数都是雇佣的关系,雇主不能再随意的打杀奴仆,青州所有的百姓都受青州律法保护。
  朝臣们很自然的把明争暗斗与青州的人和事划分开来。
  其他地区略有保留的重新划分了一下,除去青州的河南道外,其他的地区分成了十二道,分别是:
  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东道、江南道、剑南道、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
  朝堂上,寰姬让胡德海念了中书省划分的区域。
  寰姬道:“如今除了河南道由青州接手外,其他的十二道各位爱卿都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谁能胜任这个一道之首,即可推荐。各道的第一批官员将由朝廷指派,大家可以自荐或是举荐,当然你们要是觉得这样不好,想由我一人认命,也不是不可以。”
  朝廷官员们纷纷有了想法,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寰姬太长公主会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利。这简直就是要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啊。
  然后就是自己怎样争取到富庶的地方,而偏远荒凉的地方最好是能让政敌去。
  所有人都是你朝我笑笑,我朝你点点头的。一个个笑容里带着阴险与狡诈。
  顷刻间之前划分好的三个派系的人员顿时瓦解,利益之前谁顾得上谁。
  寰姬坐在上面,心中甚是好笑,青州府衙这些年就有监视朝中官员和各地官员的动向。
  先皇李倩一直都想要让大唐效仿青州,他这些年做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只是一直都忙着朝政没有时间去研究变法,但是培养提拔新思维的官员还是一直在进行的。等到他腾出手想要改革的时候,精神头又开始不够了。
  寰姬笑道:“既然众卿家谦虚,那么这个人员就由我来订吧。”
  薛董伟看着事情不受控制的发展,很是着急,结果却发现事情还在寰姬太长公主的控制下。
  他想着这两天赶紧商议一下,去谈谈新官任命的事,先皇还留了一份人员名单给他,先皇实在是等不到太长公主回来了。
  下朝后,薛董伟和几位要好的官员商议后,由他作为代表进宫和寰姬太长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