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贫家悍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夫妻二人发现孩子没有什么不妥,能吃能睡,也愿意动,该翻身还是会翻身,6个月就会爬了。也就放下心来了。
  这时候的郭晓晓已经弄明白了这个家庭成员。
  爷爷今年48岁,叫李山,奶奶叫什么不清楚,爹一辈都喊娘,小一辈都喊奶奶,爷爷叫奶奶大柱他娘,好吧,最后郭晓晓放弃了。
  大伯叫李大柱今年33岁,大伯母叫张秀兰32岁。
  她爹叫李二柱今年24岁,她娘叫张三娘今年22岁。
  整个李家村都喜欢取隔壁张家村的做媳妇,尤其是条件好一点的家,除非是家里太穷才会取其他村子的,例如她爷爷弟弟家的儿子取的就是吴家村的吴氏。
  张秀兰和张三娘又是两姨表姐妹,虽然相差8岁,但都是勤快朴实的农家孩子,知根知底,做了妯娌以后,感情直线上升。加上有一个和善的婆婆,一家也算是和乐融融了。大伯和爹中间差这么多岁数是因为中间有几个姑姑都没有活。
  大伯家总共6个孩子,三男三女(有够能生的了)大姐17叫李大丫,二姐15叫李二丫,都已经嫁人。三姐8岁叫李三丫。大哥12叫李大壮,二哥生出来几个月大就夭折了,三哥5岁叫李三旺。
  自己家这边,四姐7岁叫李四丫,她老五今年刚生的叫李五丫(郭晓晓开始以为是大丫二丫都是小名也就无所谓了,后来有一次隔壁孩子过来玩说了,才发现加个姓就是大名,当时郭晓晓是脸抽筋,胃抽筋,浑身上下都抽筋。心里就想,一个名字而已,要不要这样省事。当时就下定决心,这个名字一定要改掉)。四哥3岁叫李四喜。
  她一直奇怪为什么男孩子就没大壮二壮的排下去。
  后来才知道,之前是打算这样排的,也这样做了,但是因为李二壮夭折,大家一致认为是名字问题,在有孩子要单起,所以剩下的就没有再排了。郭晓晓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眼前一排乌鸦直接飞过。这都是后话了。
  郭晓晓1岁时候,三娘又有了身孕,都说是生五丫头时候月子做的好,五丫头带着福气。到孩子出生,还真是给力,生了个男孩。自此李五福出生,全家高兴。
  也不能说大家对郭晓晓的忽略,实在是这孩子太听话了,不哭不闹,不缠人。在加上有五小子出生,两个孩子就差一岁多,自然重心都在五小子身上了。直到1年后五小子开口喊娘,众人开心之余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五丫头从生出来除了哭就没说过话,没有大笑过,后来连哭都少了,快3岁的李五丫顿时成了家中的关键。
  郭晓晓被众人烦的不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喊娘也不是喊爹,是说我要改名字,我不要叫李五丫。
  当时三娘开心的都哭了。郭晓晓心中腹诽至于么。要是让其他人知道了,一定会说,怎么不至于。你都三岁了,一句话都没说过,一个字都没说过,不哭不笑的,村里的都在说李五丫是傻子。就连户籍都一直没有上。
  正常孩子都是满了3岁才上户籍,3岁以内的怕夭折,所以都是不上户籍的。
  对于改名字,李家还是很明理的。爷爷直接就说,孩子不喜欢叫李五丫就不叫李五丫,小名还是叫五丫,大名呢。。。。就叫李小花吧。。。。。,当时郭晓晓直接从炕上翻了下去,还好李二柱手快一把给捞住了。郭晓晓二话不说直接反对,说我要叫李晓晓。当时她爹就说,小小还没有小花好呢,在郭晓晓的坚持下,最后爷爷敲定可以叫李晓。
  爷爷在众人的目光下去找了里正,让里正给直接上了户籍,里正写好后还特意给五丫头看了一眼说,看里正爷爷给你登记好了哦。郭晓晓顿时七孔升烟,就见上面写着李小。
  从那天开始,李家村的人都知道李山家五丫头大名叫李小。还有人说,有叫李大,王大的,就没见有人愿意叫小的,当然这话没有传到李小耳朵里。
  自从李小的名字上了户籍,她也认可了自己是李家人了。她自己认为自己就是飞机失事死了,然后重新投胎,结果孟婆汤失效没让她失去记忆,就投胎到李家里。这么想想也是接受了,更何况3年多了呀,不接受也接受了。
  李小觉得人生就得有追求有目标,不能这样混吃等死。好在她的专业古代也有,他们家就有把弓箭,是最普通的竹子做的。只不过是放在爷爷屋里,这还是家里没人,她随便溜达无意间看到的。当时那个心花怒放呀,虽然和上一世用的外形不一样,但是也是弓箭呀,就当望梅止渴了。
  她就想着把射箭捡起来,这是她的上辈子和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呀。再创辉煌是没有机会了,但是当个爱好还是可以的呀。于是她在大家都出去的时候进了爷爷房间,找了凳子,凳子落凳子,上去后才发现,她根本就拿不动。但是也摸了好一会才出去的。从这以后李小开始了她锻炼之旅。为拿的动古代弓箭而奋斗。
  ………………………………


第四章 大壮的婚事
  李小决定重新射箭开始,就每天天没亮就起来跑步。
  她从家里一二一的往山边上跑,然后就就踢腿,拉伸筋骨,然后爬树,在树枝上做人体向上,在拿着做好的木枪往山里跑。
  等折腾到天大亮,她再边往山外走边沿着山边挖些野菜。
  挖野菜这些还是她三姐四姐教她的,三姐四姐还告诉她不能太往山里走,里面有动物,像狼,熊什么都有,要是遇到就活不了了,说的特别吓人。
  结果李小做了两把标枪,简洁款的,就是木头削尖了,然后放在一个大树上,每次都先过来背上两跟木枪在走。
  家里人只是认为这孩子是长大了,勤快着呢。起早上山挖野菜。
  因为李小跑的远,自然挖的野菜就多,外围经常有人挖,深处可是没人敢去挖的。外围野菜不是那么好挖,但是李小不担心。里面野菜多的事,只要小心不遇到危险就行了。
  看着野菜的数量,家里人也没有往别处想,出去这么长时间挖这么也是正常。只是偶尔会说让她休息休息,不要那么早起来,她还小呢。却不知道李小不是一直在挖野菜的。
  野菜过水拌一下早饭时候直接就吃了,有些不好的直接就喂鸡。
  一天早上,李小正常的上山回来,喂完鸡。就觉得家里气氛奇怪。
  因为李小从小乖巧,在家里的地位比其他孩子高一些。(全家人公认的,就连李三旺李四喜都承认李小从小就听话,加上李小自己给自己取名字,又天天背野菜回来,现在李小挖的野菜是家里早饭的主菜,自然在家里地位就高上了。)
  和往常一样的吃饭,吃到一半她就受不了了。就问到:”爷爷,家里出什么事了,可以和大家说说嘛?人多力量大,可以一起想办法“。
  爷爷看到乖巧的五丫头,又看了一眼大壮。
  叹气道:”你大哥今年已经15了,到了该说亲的时候了。这一两年就得定下来”。然后就不言语了。
  大壮听了是关于自己的事,红着脸赶忙说道:”爷爷我不着急娶媳妇,过两年弟弟妹妹都大了,家里自然也就好了。到时候再说亲也是可以的“。
  听了大壮这话,家里女人红了眼睛,男人默默不语。
  一顿饭就这样过去,长辈们和哥哥们就下田干活去了,两个姐姐开始打扫院子。
  晚上父母回来时候,就悄悄的在屋里说话,说打算去舅舅家借点钱,给大哥把婚事先办了。
  李小也做在旁边发起呆来,要怎样能赚钱填补家里呢?自己上一世书念的不多,到现在还不清楚自己生活在哪个年代。只是知道是唐朝,圣光4年,但是她实在是不记得开元盛世后是哪个皇帝,又是哪一年。但是有名的安史之乱没有发生,或许是发生了,他们这个小山村消息闭塞而已。自己又不会种地,五谷杂粮认识她,她不认识五谷杂粮。像其他穿越人,有种田,有采药的,她哪里知道药材呀,别再自己把自己毒死了。只知道越漂亮的蘑菇越有毒。越想李小越愁苦。只能抓紧时间锻炼,争取早点拿起弓箭,打猎应该是可以的,希望不是她想的太简单了。
  大家这样安静的过了几天,娘去了娘家一趟,借了2两银子回来要给大壮说亲。
  众人才知道二柱夫妻在到处借银子。当场大伯母就哭了,不停的感谢。
  大伯母也知道二弟家的情况,当初是打算放弃了的,过两年随便说一家亲事的。谁知道二弟一家竟然借到了。
  谁都知道这五两银子也是好不容易凑出来的,非常感动。奶奶也劝大伯母不要生分了。
  这样2两银子,加上家里的老母鸡,和一袋糙米,一袋玉米,10个鸡蛋。就去张家村给大壮提亲了。
  大壮定亲的是张家村村长家的大孙女,叫张来弟。非常能干,家里家外都是好手,11岁时候,就好多人就想要去说亲。张村长一直拖着。
  一年前,张村长家为村里办事,父子两个去省城了,家里只有来弟娘几个。奶奶不小心在地里摔了一跤,当时只有来弟在,来弟娘回家做饭去了。来弟又背不起来奶奶,急的直哭。
  正巧赶上大壮从外家出来回李家村,刚好路过。看到来弟那边出事,就跑过去帮忙。
  当时大壮二话不说,背着张奶奶跑了5里路,送到了县里最近的郎中家,当时张奶奶已经昏迷不醒了,郎中看了说还好送的及时,要是晚了人就没了。
  大壮从外家出来,外婆硬给塞了3文钱。还好有这5文钱,给了郎中,郎中才给开了药。张奶奶醒后有给送回了家。
  放下张奶奶后。大壮连口水都没喝就跑了。张村长父子回来听来弟说了经过,就去打听是哪家的好小子。打听后才知道是李山家大孙子。
  今年大壮15岁要说亲了,就找人过来找了李老爷子,漏了口风想做亲家。
  李老爷子第一反应是大喜,然后就是发愁。开了全家会议,把事情说了。小一辈是没资格参加这样的家庭大会的。
  张村富裕,又是村长家大孙女,礼钱不能少了,他们家一个孩子接一个孩子的生,现在四间瓦房,老爷子住一间,大房一间,二房一间。剩下一间,几个小子在住。女孩子都是跟父母一起住的。
  家里穷的哪有钱取张村长家孙女。一时间愁坏了所有人。要是普通人家聘礼也就一袋米,加2两银子。可人家是张村长家。如果不应这门亲事,娶普通人家的姑娘,又觉得对不起大孙子。
  这下亲提了,家里人的心都落地了。
  张村长看着聘礼,也很满意。只是家里孩子都还小,来弟还要多帮衬一下家里,只能要求来弟15再嫁过去,两家都同意。
  李家刚刚送了聘礼,现在也是没钱再办酒席,两个村子这么近,酒席还得花不少钱,正好等等存点钱,也就欣然接受了。
  李小可没有这么乐观,在过两年,大壮17岁时可以成亲了,可是三姐也13岁了该说亲了,到时候嫁妆总不能少了,四姐就比三姐小一岁,到时候最多1年也是要说亲的。这家里哪有开销。现在的生活刚刚够用,还是省吃俭用那种的。
  大姐嫁的是外家的表哥,日子过的还可以,但是这几年也只是过年过节来往一下,二姐嫁的是吴村的,更是不来往,就是因为李家穷,借不上力。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还未进东,天就开始冷的厉害,入了东就开始下大雪。每年冬天,家里的男人们都会出去镇上打散工。今年大雪封路,外面的散工甚是难找。县里的店铺都好多关门了。现在就大伯父亲还有大哥趁着天好时不时的上山砍柴,然后拿去镇上卖。这几天雪下得太大,连山上都不能去了。几个娘们就坐在正房的大炕上,做着鞋子。老爷子坐在炕边抽着烟,时不时的磕下烟灰。外面突然闹哄哄的。老爷子抬眼说:“老大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李家都是出了名的老实本分的人,大柱看到来的是堂弟家的吴氏就有些头疼。吴氏是出了名的碎嘴,碎嘴不说,人又懒又馋,整日里就想去别人家打秋风。心想她怎么来了呢。
  ………………………………


第五章 打架
  大柱赶紧上前问:”弟妹这是怎么了?“
  李吴氏开口就是大嗓门说:“我来找你,就是要问问,我们家狗蛋怎么了?值得你们家孩子欺负他,看把他打的?”
  大柱当时就呆了,自己家孩子都很听话的,这些年虽然和村里孩子打打闹闹,但是都是被欺负的,每次都是让忍一忍的。
  大柱赶忙说:“外头冷,弟妹赶紧带狗蛋进屋里,别冻着,我现在去叫他们。“
  李吴氏拉着狗蛋就进屋了。理直气壮的问了好。就把来意说明了。
  奶奶看了一眼,知道这个侄媳妇是个什么人,就拉着狗蛋问:”狗蛋呀,和大奶奶说一下是怎么个情况。”
  狗蛋支支吾吾的还没回答,就听到外面一声脆脆的说:“人是我打的,谁让他欺负我三哥四哥。”
  屋里顿时寂静。大柱也是无奈,刚刚出去就跑去找孩子们,出门正好看到他们进门。
  大柱拉过三旺就问:“你欺负二爷爷家的弟弟啦?”刚问完,李小就说:“大伯,你别怪错三哥,人是我打的,我打的就是他,让他欺负我哥哥们。”然后就往正房走。大柱也就赶紧跟了过来,还瞪了三旺几眼。
  李小进屋就看到奶奶搂着狗蛋,直接过去挤过狗蛋。孩子气的说:”这是我奶奶,要找人疼,找你奶奶去。“
  三娘见了,弱弱的叫了一声五丫,还瞪了她一眼。就接着做衣服了。
  爷爷咳了一声说道:”五丫,你说,怎么回事。“
  李小走到中间,站好就开始说:“两个姐姐要带我去捉麻雀。”其实是她要带两个姐姐去抓野鸡。冬天山边时不时就会有野鸡出来找吃的。
  当看到全家人的目光立刻改了口说道:”好把,好吧,是我看姐姐整天在屋里也不出去玩,就硬是要带她们去古场捉麻雀。姐姐们怕回来被骂不敢去。我就出了主意,找上三哥四哥一起去,到时候回来被骂,人多一点比较好。”
  三丫四丫听了都傻了,五妹不是说要上山捉野鸡吗?怕有危险所以找上三弟四弟,有男人在就不用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