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贫家悍女-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万贯为首的集团成员非常的高兴,不要成本五五分账,这么好的事也就青州有吧。
  他们带着货物纷纷离开了青州。
  ***
  孔余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到了青州,结果青州戒严,他们被阻拦在了青州外。
  路卡的守卫是民兵团三团吴石的人和程英手下的一小队人,他们合作了几个月,相处的很好。
  他们对于孔余这行人很是头疼,他们头一次遇见朝廷派来的官员,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收费。
  如今出入青州的必须要有身份牌或者青州户籍,没有身份牌的要交人头税,一人一百钱,也就是十人一两银子,可是人家是朝廷派来的官员。
  吴石让人去禀告公主,寰姬得知后说道:“去汴州府衙,让汴州交通通讯司的人过去给他们登记,给来的每个人都发一张临时同行证,让他们出门携带,离开青州的时候归还,要是他们弄丢了或者弄坏了,让他们花钱补办,在给他们一本青州律法,让他们不要骚扰祸害百姓,要不然照样发配玉林关。”
  青州也有外来人,虽然人头税不少,但是他们依然能负担得起。有些商人会过来收购大豆和苜蓿,也有来青州卖粮做生意的,他们都很喜欢青州。
  自从寰姬公主收留孤寡老人和收养孤儿后,青州百姓以自己是青州人为荣,他们出门身上都会带身份牌,就算是有人不小心弄掉了,捡到的青州百姓也会主动归还。
  开始只是有一些人这样做,后来他们交易买卖的时候,只要看到身份牌就知道对方是青州人,商家卖的价格就会是最低的,要是没有表明身份的,价格就是平价。
  而且要是遇到律法司的人查身份,没有身份牌的人要回家去取,百姓怕麻烦,又想方便,没多久,全青州的百姓出门都会带身份牌了。
  
  ………………………………


第一百九十三章 青州灭蝗
  孔余一行人的车队终于到了青州城,一路上往来的百姓虽然面容憔悴,但是看得出来这几个月他们过的不错。
  孔余先是见过了太祖皇上,送上了皇上的年礼,并且说了来意。
  太祖皇上听后回道:“这件事我会和寰姬说,但是愿意与否在于她。“
  太祖皇上看到孔余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你别抱有太大希望,李青地界的人也不过是按照李驸马当年留下的东西去做的,他们实际上没有太大用处。”
  孔余心中也是明白的,当年他也是在李青山上住过的,李青地界的人都是研究和执行,这中间出主意下命令的都是李青。
  他这次前来是因为青州的蝗灾却是控制的很好,他是想要学习青州的治蝗方法,想着按部就班的挪到其他州府去。
  青州没有官府驿站,孔余等人只能去住客栈,寰姬才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是要花钱的了,好在青州城的消费不是很高,吃住并不是很贵。
  太祖皇上让人去找寰姬回公主府,他知道寰姬这段时间都很忙,青州的一点一滴都是寰姬呕心沥血一手一脚建成的。
  寰姬只要回到青州城就会住在公主府里,不管太妃如何的给她滋补,她依然消瘦下去,此时的寰姬比在京师时廋了很多,比当年在李青地界变化更大,就是孔余等见了也未必认得出。
  寰姬猜想应该是孔余等人进城了,她收拾好东西回了公主府。
  太祖皇上说道:“如今青州的蝗虫已经被控制住了,你要注意休息,青州的建设可以慢慢来,不要着急。”
  寰姬笑着说道:“是,儿臣遵命。儿臣打算明天启程去徐州看看,去了徐州再去毫州,然后借道宋州回来。”
  太祖皇上问道:“你这一趟就得走半年吧?是在躲孔余吗?”
  寰姬嘿嘿答道:“父皇知道还问,孔大人眼光犀利,还是避免见面的好。”
  太祖皇上说道:“出去视察一下也好,省着底下人偷懒,只是别太累着自己了。孔余这次来是想让李青地界的人帮忙协助其他州府治理蝗灾一事,我知道你不愿意多管闲事,可是毕竟都是大唐的子民,大唐的土地,朕还是希望你能出分力。”
  寰姬说道:“父皇也应该知道青州大概的情况,青州种植的全都是蝗虫不食之物。青州百姓所有吃的粮食都是青州府衙出钱,也就是我出钱养着他们。可是其他地区如果也效仿,国库养得起两道之人吗?而且皇上下发的赈灾粮草能如数的下发到所有百姓手中吗?”
  太祖皇上无言以对了,他发现自从有了这么个女儿开始,就有人和他顶嘴了,而且他很多时候都会被堵得哑口无言。
  寰姬说道:“我老实和父皇交代吧,种的作物对蝗虫的作用就是让蝗虫无食可吃。大豆和苜蓿虽然人也能食,可是不可以多食,运出去卖钱也卖不了多少钱,这些多数我都拿来喂鸡鸭鹅的。”
  太祖皇上惊了,他一直以为公主种植这些除了是因为蝗虫不食,还有其他用处,没想到既然是喂鸡鸭。如果换成其他州府,自然不会拿种粮食的地种喂鸡鸭鹅吃的东西。
  太祖皇上不解道:”你问皇上借了将近十万只飞禽,就是让他们吃青州百姓种的这些东西?这可不像你?“
  寰姬哈哈大笑说道:”父皇真是了解孩儿,那些飞禽才是消灭蝗虫的功臣,蝗虫的虫卵产在地下土壤深处,就算是用火烧都不能清除。只有这些飞禽才会用嘴把他们从土里翻找出来,而且蝗虫幼年的时候是不会飞的,更方便飞禽捕捉。那些珍贵的飞禽,我知道多数是朝中大臣饲养的,可是我舍不得还回去。”
  寰姬深吸了一口气,一脸严肃的开始说道:“父皇可知一窝大山雀在半个月的育雏期间可吃两千多个昆虫;一窝燕子,一个月可吃一千两百个蝗虫;一只啄木鸟一天可以消灭上百条藏在树干中的害虫,还可以保护它周围九十亩森林免遭虫害。燕鸟、大山雀和杜鹃也能消灭大量的鼠类,一对亲鸟和一窝雏鸟每月吃蝗虫可达一万六千两百多只。青蛙一个夏天也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
  太祖皇上彻底被镇住了,他知道鸟食蝗虫,但是却不知道能食这么多,难怪寰姬请皇上帮忙找了这么多飞禽,还下令青州百姓不许捕杀鸟类和青蛙等。
  寰姬看着太祖皇上说道:“如今青州的飞禽也开始繁殖了,等明年夏天,我可以还皇上十万只飞禽,至于飞禽的去向,自然是皇上说的算。”
  太祖皇上心中不知作何感想,他就知道寰姬心地善良,不会真的不管皇上,看吧,好处都给皇上了。
  第二天一早寰姬公主给皇上留了一封信,带着程英等侍卫悄悄的离开了青州城。
  太祖皇上召见了孔余,递给了寰姬留下的书信,并且说了寰姬说过的话。
  寰姬信上写着蝗虫的繁殖过程,写了蝗虫栖息的环境,还写了如何的防止。例如农业防止和动物防止。
  孔余是有参与青州治理建设研究的,寰姬公主信中写的内容和他们研究的大致相同,只不过他们只看到了表面,以为公主是在建设青州。
  如今多了蝗虫繁殖生长的过程,一下子让他豁然开朗,寰姬公主的所有措施都是在治理蝗虫,哪怕是问皇上借钱寻飞禽都是有用意的。
  孔余感叹自己怎么就没想过研究一下蝗虫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孔余在青州呆了半个月,他又收集了一些关于青州建设的事宜,整理好奏书才返回了京师。
  孔余把自己对于青州建设的理解和公主治理蝗虫的心得交给了皇上,皇上让人在早朝上宣读了出来,并且让中书省拟定河南道、淮南道两道对蝗虫治理实施的方案。
  朝中议论纷纷,众臣纷纷表示让淮南道和河南道的其他州效仿青州。
  可是说的容易做的难,朝廷旨意一下,淮南道和河南道的官员们压力大了,他们也想要效仿,可是也得有钱、有粮、有人配合啊。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直大义
  百姓纷纷表示,要是种植大豆、苜蓿、果树,种植出来的又有何用?又有谁人来收?或是会有谁人能给他们兑换粮食?
  各处官员们纷纷找了各地的商家大户,可是商户表示他们爱莫能助,他们要那么多大豆、苜蓿、果树也没用啊。
  世家门阀又极其的不配合,他们不愿意出钱出粮,甚至不愿意出面表示支持朝廷拿粮食换取百姓准备种植的作物。
  各地官员也着急了,他们不知道大豆、苜蓿和果树有什么用,大豆和苜蓿可食,可是不能所有百姓都吃这些吧。
  果树更甚,果树不种个几年都不会见到果子,种来何用呢?
  各地官员纷纷上奏朝廷,问朝廷是否可以出粮草和百姓兑换大豆、苜蓿等物。
  满朝官员也头疼了,户部坚决不同意,要是户部的粮仓里全都堆满了大豆、苜蓿,那朝廷怎么办?
  朝廷只能拨款赈灾,可是赈灾的款粮有限不说,粮食下发到百姓手中是屈指可数了。
  皇上对于官场的黑暗,也没有办法立刻惩处,只好写信问寰姬公主,问她拿那些是要做什么用的。
  寰姬的回信使得皇上和满朝文武都很无语。
  寰姬公主的信上说道:其实那些东西我收来也是没太大用处的,让青州百姓种植是为了不让青州百姓们好吃懒做,觉得本公主就该养着他们。
  本公主不会让自己的人饿死,但是也不会养着废物,他们要想吃饱穿暖必须自食其力。自家种出的东西越多越好,兑换的粮食就越多。
  果树就不用说了,现在是没有太大用处的,那只是青州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只是提前完成了罢了。
  至于大豆和苜蓿,虽然可是食用,但是也吃不了那么多。
  为了不让这些东西浪费掉,他们大多都进了陛下送来飞禽的肚子里。
  如今陛下送来的那九万多的飞禽已经繁殖到二十五万了。
  等开明年夏天,寰姬就可把这些送还给陛下了,并且传授饲养经验。
  皇上问道:“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众位大臣哪敢说话,大唐面积那么大,朝廷可不能像寰姬公主这样糟蹋钱财。
  人家寰姬公主有钱,管的地界又小,才敢这样做。
  就这样商讨赈灾的事情又在朝廷继续展开了,也有部分官员开始研究寰姬公主送来的治理蝗虫的方法,他们实在是不信种树养鸟就能治理蝗虫。
  可是灾区依然是颗粒无收,到处都是逃荒的难民。
  青州府衙一早就对外颁布了‘青州不收留除青州以外的任何难民。’
  离青州最近的便是郑州、陈州二州,这两州的百姓纷纷的想要安家在青州,没有地不要紧,毕竟青州免费给地种,而且还免费给粮食吃,有这种想法的百姓很多,他们拖家带口的纷纷的赶去了青州。
  郑州最近的便是青州城,陈州离得最近的是毫州。
  很多富户以探亲访友进入青州,青州的人头税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其他的区乱的很,到处都是抢掠,每天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去。
  青州是可以探亲访友的,经商旅游的,只不过你要交钱。而且进入青州后的时间是有规定的,探亲可以月余、访友十天,时间一到必须离开青州,而且离开青州后,半年内不可在进入青州。
  经商旅游视情况而定,但是费用非常的贵,时间也不能超过一个月。
  被阻拦在城门外的百姓只好返回旧地,至此寰姬公主见死不救的骂名不胫而走。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寰姬公主这是在保护青州百姓,要是所有人都去青州讨吃的,想是寰姬公主也养不起吧。
  可是不管寰姬公主如何做,御史的弹劾奏书还是放在了皇上的书案上。御史弹劾寰姬公主见死不救,拒难民于青州外,导致更多的难民死于灾荒,愧对李家列祖列宗。
  其他的官员也纷纷表示,寰姬公主这样见死不救是有违人和,请皇上下旨降罪。
  皇上被逼无奈,只好以调查事情真相为由拖时间。
  寰姬听闻后气笑道:“真是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我天天轮轴转,他们还嫌我不够忙,那我就大方一些,分他们点难民好了。“
  寰姬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写了一份非常白话的奏书:
  启禀陛下,青州也是灾区,寰姬养活四州百姓,实在无力养其他州府的人。
  寰姬不知道朝中各位大人如此的爱护百姓,寰姬痛定思痛,决定借钱借人把这些难民运去京师,就由朝中指责寰姬的大人们养吧。
  寰姬心想他们正直又大义,应该不会见死不救的吧。
  寰姬一人养活四州百姓,淮南道、河南道剩下的六十几个州,就靠朝中的各位大人了。
  寰姬心想朝中官员三人养一州百姓即可,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寰姬即刻启程返回青州城,等候陛下的旨意,随时准备派遣各队人马去各州护送难民去京师,并且和朝中各个大人交接米粮银钱的事,难民也可以直接安顿在各大人的亲戚家。
  也请陛下提前下旨让各位大人变卖祖产田产准备接收难民。
  寰姬的奏书传回京师后,皇上拍案大笑,说道:“还是小姑姑主意多,就按照小姑姑说的,让中书省去商讨拟旨。”
  秦仁美接到命令后,赶忙通知朝中大臣,因为这次谴责寰姬公主就是他指使的,多数是他的人。要是陛下真的下旨了,别说他手下的人,就连他都得脱几层皮。
  朝中的大臣得知后,都着急了,再无人去弹劾寰姬公主,他们如今自身难保,纷纷表示他们是清官,没有钱养难民。
  更何况是三个人养一州的百姓,他们倾家荡产不吃不喝也养不起啊。要是养得起的不用说,全大唐的人都知道那是贪官了,皇上第一个就得查他。
  最后朝中弹劾寰姬公主的大臣们纷纷捐献钱粮救济灾民,朝中官员再也不敢轻易弹劾寰姬公主了。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持续建设
  寰姬见朝中大臣都有所表示了,也颁发了一道政令:
  但凡捐献五百两者可携带直系亲属移居青州,直系亲属指:太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子(妾不算,青州施行一夫一妻制)、子女、孙子孙女等,出嫁女不算在内,随行奴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