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勤妃传-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她格外想待温宜公主好些,让她在去蒙古前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温宜公主被翊坤宫的宫人请到了正殿,宫人们不敢怠慢,都奉上了新茶,备上了点心。
  她端坐于下首的座位,眼观鼻鼻观心,只用眼角打量着翊坤宫的装饰。
  翊坤宫比长春宫富丽许多,可见外间传言勤嫔最受宠是真的。
  否则一个嫔位,怎么能住这么好的宫殿,又离皇上的乾清宫那么近呢?
  再看翊坤宫这些伺候的宫人,个个面上带着笑意,迎她进来的时候格外亲和。
  就连她现在所居的长春宫,宫人们也没有待她这样好。
  想来是那位勤嫔娘娘一向待人亲和,所以连宫人们都这么和气吧?
  温宜公主想到这里,不禁心里放松了许多。
  她才端起茶来喝了一小口,便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走上来,她的打扮较那些小宫女都不同。
  温宜公主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细细一看,才见这女子衣角同样绣着一朵梅花儿。
  这是翊坤宫宫人的标记。
  她便知这是个有体面的宫女,并非嫔妃。
  那女子给温宜公主行了一个福礼,“奴婢翊坤宫掌事宫女白露,请温宜公主金安。”
  “白露姑姑好。”
  温宜公主对她回了一个礼,白露忙侧身躲开。
  她在来翊坤宫之前早就听宫人说过了,翊坤宫最为体面的宫女就是白露,也是勤嫔身边的心腹。
  “我们主子刚刚从钟粹宫回来,安顿了恭亲王府的两位格格。如今主子在更衣,叫我来请公主到东间暖阁去坐呢。”
  温宜公主微笑着回道:“有劳姑姑。”
  而后白露领着她走到东暖阁,这里头炭火熏得更足,宛如身在暖春一般。
  白露请她坐到上首的榻上,温宜公主瞧那榻上还有明黄色的靠枕,不敢坐上去。
  白露拗不过她,只好任由她坐在了下首的一张太师椅上。
  她瞧瞧打量着东暖阁内的装饰,只见明黄色彩极多,看起来格外炫目。
  靠枕,软垫,手炉……
  也不知这些是皇上来翊坤宫落下的物件,还是勤嫔娘娘自用的物件。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能说明翊坤宫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
  宫人上来又奉了一遍茶,只听见何处有珠帘响动的声音,紧接着轻快的脚步声传来。
  宫里的娘娘们走路都是又慢又稳的,最为注重仪态。
  这脚步声轻快,想来还不是正主。
  温宜公主想着,眼光还是不禁投向那脚步声的来处。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交领小袄,腰上系着一条同色遍地金仙鹤朝阳马面裙的女子走进来。
  她肌肤若雪,美艳如花,眸中带着浅浅的笑意。
  这是……
  汉家女子的衣裳!
  温宜公主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要说这宫中有谁能穿着汉家衣裳随意走动,除了这位勤嫔娘娘还有谁?
  她福身行礼道:“臣女玉笙,请勤嫔娘娘金安。”
  陈文心走上前来,见眼前的温宜公主的确是皇上的万寿宴上,坐在裕亲王身边的女子。
  她牵着温宜公主的手,把她领到榻上坐着。
  “如今已入了宫,封了和硕温宜公主,可不能再自称臣女了。”
  她带着笑柔声说着,温宜公主一愣,忙道:“是,玉笙知道了。”
  “玉笙初入宫中,特来向勤嫔娘娘请安。今后在宫中,望娘娘照拂,则玉笙感激不尽。”
  这些请安的客气话说出来,陈文心丝毫不以为意。
  她瞧着眼前的温宜公主,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家小姐模样。
  看起来端庄高贵,又谦虚有礼。
  她微笑道:“这是自然,你在宫中虽不是由本宫照顾,我作为长辈,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说到长辈这两个字,陈文心自己也有些面红。
  大格格和二格格好歹比她小一些,这个温宜公主却是和她一般大。
  两人年纪相同,一个是侄女,一个是婶子。
  着实让人有些尴尬。
  她让白露送上给温宜公主的江面礼,是陈文心自己喜欢的几样首饰。
  首饰也不算特别,只是这几样首饰,都带有京城的印记。
  比如那串小叶紫檀木的佛珠,是在京城的护国寺中开过光的,背面还錾有护国寺的金光印记。
  再如那支琉璃八宝蝴蝶钗,蝶翼的纹路细看却和裕亲王府的道路走向一模一样。
  温宜公主从小生长在裕亲王府,她稍稍细看,就看出了花纹的与众不同。
  这礼物和其他嫔妃送的那些寻常之礼不同,是她真正用心为自己准备的。
  温宜公主有些吃惊,抬头看向陈文心,“玉笙何德何能,承蒙娘娘这般眷顾。”
  她很明白陈文心为什么送这些,带有京城、甚至裕亲王府印记的东西给她。
  她很快就要离开京城,远赴塞外,再也见不着京城的繁花似锦,裕亲王府的亲人了……
  她的额娘去年病逝了,阿玛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她这样一走,心中牵挂甚重。
  陈文心送这些东西给她,也是为了给她睹物思人的念想吧。
  这叫温宜公主,如何不感动。
  “玉笙何出此言?些许小物,你喜欢留着把玩也好。”
  见她如此亲和,温宜公主对她的敬畏之心也减少了几分。两人本是同龄,聊着聊着就亲热了起来。
  见她似乎对榻上的明黄靠枕十分小心翼翼,不敢触碰,陈文心便道:“那些软垫和靠枕,都是皇上时常来用得上的,我就没有收起来。”
  温宜公主点点头,她早就猜到,这些一定是皇上动用的东西。
  陈文心引导着她,“皇上是你的皇叔父,现在是你的皇阿玛,你知道他待家人是最好的。所以你进了宫,不必委屈自己。”
  “你现是公主,和从前身份大不一样。要是什么动用之物不好,还是嬷嬷宫女们不好,你就回禀惠妃娘娘或是本宫,知道吗?”
  她住在惠妃的长春宫,惠妃有事掌管后宫之人,原不必陈文心多插手。
  只是想到惠妃那个不爱管闲事的性子,要是真的出点什么事,禀告惠妃不一定有用。
  温宜公主一应称是,又连连道谢。
  瞧着天色也快到正午了,陈文心便留她用午膳。
  温宜公主却怕皇上突然造访,那她待在翊坤宫里,岂不是搅扰了皇上的兴致?
  想到此,她含笑答道:“玉笙今日初入宫,才从长春宫出来,先到翊坤宫给娘娘请安。如今还要去承乾宫一趟,给佟妃娘娘请安。”
  陈文心眉头一挑,没想到温宜公主是先来给自己请安,再去佟妃那里。
  按照位分来说,她应该先去给佟妃请安的。
  想来她是觉得自己有协理后宫之权,所以才先来了翊坤宫吧。
  只是如此一来,佟妃那里岂有不生气的?
  她稍稍一打听,就会知道温宜公主是从翊坤宫出来再去承乾宫的。
  只怕,佟妃会把对自己的怨气撒在温宜公主身上。
  “娘娘?”
  见陈文心思索着不开口,白露小声提醒着她。
  陈文心回过神来,便对温宜公主道:“你一会子去承乾宫,要谨慎些……”
  她和温宜公主说这个干什么,她的言行举止已经足够谨慎了,怕的不过是佟妃有意刁难而已。
  难道要和温宜公主说,佟妃可能会为难你,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岂不是让众人都知道她对佟妃有恶感吗?
  “谢娘娘关心,玉笙一定会谨言慎行。”
  她敏感地察觉出了陈文心的欲言又止,想到那些关于佟妃和勤嫔不和的言论,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进宫之前,她阿玛裕亲王就已经告诉了她。
  这宫里,最不可得罪的人就是眼前这位勤嫔娘娘,皇上心坎上的人。
  温宜公主颔首敛眉,“玉笙告退。”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断袖之癖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断袖之癖
  紧接着便是一大串年前的仪典,祭灶、各宫挂灯、贴春联和宫训图。
  宫里各处都忙忙乱乱的,唯有平时最忙碌的皇上清闲了下来。
  朝中封印,皇上也封笔了,每日都可以在翊坤宫陪着陈文心睡到自然醒。
  陈文心也算忙碌得差不多了,现下只有除夕家宴之事。
  今年的除夕家宴格外热闹,宫里添了一位和硕温宜公主并两位格格,都是要参加家宴的。
  家宴的名单是陈文心负责拟定的,她拟让两位格格一位公主,并皇上的一位五公主一起坐在阿哥们之后的坐席。
  五公主在先,其次是温宜公主,再是两位无封号的格格。
  皇上把温宜公主和五公主的次序对换了,说是五公主年幼未封,而温宜公主身有爵位,应该排在前头。
  话是如此说,五公主是正经的皇女,而温宜公主是养女。
  陈文心没想到,皇上能给温宜公主这样的荣耀,让她的坐席排在五公主之前。
  这不仅是给温宜公主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让裕亲王感受到皇上的恩典。
  也是让恭亲王知道,皇上现在给予温宜公主的荣耀,日后同样也会给予他家的两个格格。
  ——只要恭亲王,乖乖听话。
  今年新晋的章贵人和卫常在,因为宜贵人有子,章贵人的座次就排在她后头。
  卫常在的座次也排在原来的定常在之后,因为定常在家世富贵,又是先封的。
  虽然晋了位分,宫里的排序还是不变的。
  除了佟妃排到惠妃后头罢了。
  皇上又指着名单上她的座次,道:“朕觉得也该给你挪挪位置。”
  他从一开始就不希望陈文心居于荣嫔和德嫔之下,她两个虽然有子,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完全无法和陈文心比拟。
  现在她名义上是协理后宫,实则管的事情比惠妃还多,也比惠妃更有决断。
  翊坤宫勤嫔的金印,如今并不比凤印差什么。
  “你如今在宫里也有根基有威仪了,还想屈居人下吗?”
  她自己心里也明白,在宫中她的地位早就远远超过荣嫔和德嫔了。
  若不是位分低了一等,和惠妃、佟妃完全可以比肩。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忽然把位置挪了,反倒让荣嫔她们心生怨言。
  不为着她们,也得看在阿哥们的份上。
  她现在和几个阿哥关系都极好,几个阿哥待她也亲如母子情状。
  亦师亦友亦母,这份感情,她万分珍视。
  “二哥出征前,玄烨说过什么,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朕说过等兰襄凯旋而归,朕要封你为妃。”
  “二哥眼看就回来了,到玄烨晋封我为妃的时候,我再光明正大地坐到荣嫔她们前头,岂不更好?”
  那样才是名正言顺,不会惹来非议。
  “兰襄如今还在科尔沁,扶助朕选定的新任达忓尔王爷上位。待他把位置坐稳了,科尔沁草原这一战恢复之后,兰襄就会回来了。”
  陈文义不仅是讨伐科尔沁的大将军,皇上顺便把事后的安抚工作也交给他了。
  本来在科尔沁扶持新王,这种事情是应该交给文官的。
  陈文义一个打仗的,打完就该班师回朝。
  皇上想给他多加一份功劳,所以把后期安顿的差事也交给了他。
  陈文心噘着嘴,“那恐怕二哥是来不及赶在我生辰前回来了。”
  皇上想给他多一份功劳自然是好事,只是这样一来,陈文义就在科尔沁待得太久了。
  不仅家中父母挂念着他,陈文心也挂念得很。
  她努努嘴,示意皇上看那边的长条供桌。
  只见上头堆满了各色礼物,都贴着红签子,桌子一角收着一大摞整整齐齐的礼单。
  皇上诧异道:“白露做什么去了?这么些年礼也不登记造册收起来。”
  陈文心哭笑不得,“就这些,你就说这么些啦?白露委实已经登记一上午了,她原不擅长笔墨,写得手腕疼。我才让她出去散散,一会子再回来写。”
  原来这么多的年礼,还是已经登记收起了一部分的。
  “那些送礼的人都想我二哥了。包括什么纳兰家的大小姐,郭络罗家的二小姐……”
  原本各宫嫔妃和外臣,包括陈文心的母家和姻亲曾家。还有与陈家交好的各家臣公,再者是和陈文心交好的大学士们,诸如王熙和黄机还有向明……
  单单是这些人,送来的年礼就让陈文心看得目不暇接了。
  谁想到还有许多陌生的名字冒出来,纳兰家和郭络罗家也就罢了,这两家的小姐她起码还见过。
  见过她,所以给她送年礼,好像也不算太突兀。
  最尴尬的是,那些都没听过名字的大臣们也都送进礼来,让她以为是送礼的宫人走错了。
  什么二等忠明伯府,户部尚书府,九门提督府……
  陈文心让小桌子去一打听,才发现这几家没什么共同点,也就是各家都有那么一二三个待嫁女儿罢了。
  再派人去太和殿问问陈希亥,这事彻底就明了了。
  ——陈家也收到了这些大臣们的年礼。
  看来大人们家的小姐都很坚挺,竟然有办法逼着自家的长辈这样直接地送礼上门了。
  当然,也有可能不是逼得,是这些大人也看上了陈文义这个金龟婿。
  皇上听懂了她的意思,不禁大笑,“兰襄也是时候该寻一门亲事了,念念家中父母是如何想的,不妨和朕说说。”
  “任凭兰襄看上谁家的小姐,朕都可以给他赐婚。朕若是有公主成年,都恨不得嫁给兰襄,别说那些个大臣了。”
  皇上这话不过是说说而已,他连送去蒙古和亲的公主都找不出来,还要抢两个王爷的女儿呢。
  陈文心无奈道:“要是知道他喜欢谁家的小姐就好了,偏偏他一点口风也不露,我看他是真的没有看得上的。”
  皇上得意地搂着陈文心,“这天下绝色已经在朕怀里了,兰襄自然寻不到。还得劝他退而求其次,才好。”
  她摇摇头,“我觉得二哥不是这样的人,娶妻娶贤,美貌固然重要。这纳兰玉露还是郭络罗明鸳,谁不美貌?”
  非要一个美貌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做什么?
  皇上听到郭络罗明鸳这名字,便问,“这个郭络罗明鸳,可是宜贵人的胞妹?”
  “正是,这么些爱慕我二哥的小姐中,也就数她最执着了。”
  皇上不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