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勤妃传-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大阿哥不同,他已经十二岁了,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惠妃把此事告诉了大阿哥,而大阿哥没有阻止惠妃的话……
  皇上从此,看待这个儿子可就不一样了。
  在他看来,这会是一个怀有野心,不敬君父的儿子。
  皇上也许再也不会信任他。
  这对原本就敏感多疑的大阿哥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她现在只希望,惠妃的母家根本没有力量召集大臣们,上书给皇上立大阿哥为太子之事。
  不出几日,皇上果然在朝堂上验证了小桌子禀报的话。
  这日早朝,皇上得知收复台湾之战战绩并不理想,冯锡范迟迟没有投降。
  还有几封请立太子的折子躺在案上,口口声声说现在战事频繁,应早立国本。
  皇上一心系在收复台湾之事上,见了这几封折子更是恼怒。
  “朕不过而立之年,汝等急立太子,盼朕早崩也?”
  那几个上书的大臣纷纷惶恐跪下,为首的是礼部左侍郎土功。
  皇上一瞧都是些职位不甚高的大臣,心里反而好受了些。
  一是为着位高权重的心腹大臣们没有背着他结党,为大阿哥图谋。
  二是为着惠妃虽然有野心,但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他也就不必严惩坏了这十来年的情面。
  最重要的是,不必为此牵连大阿哥。
  “从今儿起,请诸位大臣把脑子都放在收复台湾之上。再提什么立太子的事情,休怪朕不给面子了!”
  众臣公皆诧异,这立太子之事没头没脑的,怎么突然出来了?
  几个上书房行走的大人第一次默契地有了眼神交流,索额图看看佟国维,佟国维看看纳兰明珠,纳兰明珠看看索额图……
  三人面面相觑,最后各自别开了目光。
  他们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这事并非他们三人中任何一人的提倡。
  皇上在上头看得清清楚楚,这三个人中有个人精,在骗人呢。
  按理,索额图肯定希望立二阿哥为太子,那是他的嫡亲外孙子。
  佟国维未必希望立二阿哥,虽然佟妃是二阿哥的养母,可他这个养外祖父,哪里比得上人家亲外祖父?
  佟佳氏若参与立太子之争,一定会支持一个生母地位不高的阿哥。
  纳兰明珠就更悬乎了,他家中没有嫔妃在宫里,支持谁就说不好了。
  皇上怀疑此事是纳兰明珠搞的鬼,只是他也知道没头没脑,不好自己站出来。
  就嗦使了一个底下人来领头。
  这个礼部左侍郎土功,八成就是纳兰明珠的人。

  ☆、第二百二十九章 满汉之争

  第二百二十九章 满汉之争
  立太子这事就算揭过去了,皇上只罚了那几个上书的大臣半年俸禄。
  现在是用人之际,若把这些大臣都革职查办,难免造成麻烦。
  拿着福建总督的奏折,皇上大为光火。
  湖广一带的屯兵派了半数去福建,八旗水师也调了五万到福建。
  小小一个福建集聚了比京城还要多的兵马,就是打不下一个台湾。
  不仅打不下,还挨了打。
  “朕最勇猛的满八旗兵呢,十万兵马,怎么连区区弹丸小岛都打不下来?”
  众臣面面相觑,索额图道:“台湾岛虽小,中间却隔着一道海峡,易守难攻。岛上兵士常年在海边生存,自然比咱们的八旗将士更加熟练海战。”
  “朕的八旗水师不也是在长江、黄河里练出来的吗?纳兰卿,你说。”
  “回皇上,微臣看来,和大海相比,长江黄河不过是小河沟。小河沟里练出来的八旗水师,终究敌不过大海里翻腾的台湾水师啊。”
  皇上忽然意识到了,大清在海上的力量多么薄弱。
  薄弱到连一个小小台湾都收不回来,那日后若是有其他的国家率海上舰队来攻,又该如何是好?
  他忽然有了一点觉悟,想起了去岁差点被他贬到蛮夷之地的向清远。
  他主张开放海关,和西人做贸易,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一点……
  “向清远,你说。”
  向清远从人群中站出来,拱手道:“皇上,臣的话又是难听的刺耳话,这回恐怕连皇上带大臣们都要刺了。”
  众人一听这话都有些不自在,这个向清远一向如此。
  名儿都改了,那根刺骨还是没改。
  “再刺耳臣还是要说,请皇上收回满八旗士兵。改由东南一带本地征兵,再派汉八旗兵相助。”
  福建离京城甚远,本地居民皆是汉人。
  向清远又要收回所有满八旗士兵,改派汉八旗去,那岂不是全由汉兵作战?
  “不可!”
  佟国维当先道:“福建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地儿,聚集数十万之众的汉兵。若是他们就地起兵造反,和台湾郑氏沆瀣一气如何是好?”
  按佟国维的意思,那就是满八旗水师就算打仗派不上用场,起码可以监督汉兵。
  向清远丝毫不逊,鼻子里哼了一声道:“佟大人可真是厉害,皇上派大军出征,不过是一个大臣监军罢了。佟大人倒好,派五万满八旗水师来做监军。”
  这话不仅是刺了佟国维,更是刺进了朝上所有满人大臣的心里。
  向清远明摆着说满八旗水师无用,这叫哪个满人大臣听得下去?
  一时之间,朝廷上成了同仇敌忾之势,众矢之的便是向清远。
  索额图更是难得站在佟国维这边,他们虽然争斗频频,毕竟同为满人。
  “皇上,臣看这个向清远有逆心,竟敢直指我满八旗水师无用!若是我满八旗将士无用,清兵如何大败明军入主中原?”
  索额图直接说到了清兵入关、改朝换代的事情,朝中的汉人大臣越发不敢说话了。
  他们这时候若是替向清远说句话,不免被认为是有附逆之心。
  “正是,向清远一介汉人,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皇上应将他立刻拉出午门斩首!”
  “福建之地不能仅有汉兵,皇上千万不能听信向清远此人!”
  ……
  眼看这朝堂成了向清远的批斗会,陈文义眉头一皱,正想站出来替他说句话。
  站在他身前的陈希亥在长袍底下伸出一脚,拦住了他的去路。
  他诧异地抬头去看陈希亥,只见他微微侧过脸来,轻轻摇了摇头。
  正要迈出的脚终究收了回来,他明白陈希亥的意思。
  他自科尔沁大胜而归已经足够惹眼了,这份军功让皇上晋封了陈文心为妃位。
  如今这热潮还未过,他若是再站出来说话,只会让人以为他倚杖军功,目无王法。
  他现在是应该避嫌的时候,不能贸然开口,只能韬光养晦。
  “好了!”
  皇上不耐烦地一挥手,“向清远,你还有什么话说?”
  皇上自己也是满人,他也不爱听向清远指责满八旗水师无用。
  但他更是皇上,如果因为向清远推崇汉八旗而贬低满八旗就发怒,那他就不是天下的皇上的。
  ——而只是满人的皇上。
  他要告诉众人,他不仅是满人的皇上,也是汉人的皇上。
  至于向清远嘛……
  他今儿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来,就算自己不想处罚他,只怕满朝的满人大臣也要把他碎尸万段了。
  只见向清远不卑不亢,脸上丝毫被辱骂的气愤都没有。
  他笑道:“回皇上,臣敢问一句,皇上说的满汉一家,难道是句空话吗?既然满汉一家,大清的汉八旗,难道就不是皇上的子弟兵了吗?”
  “臣再请问索大人,下官何时说过满八旗水师不如汉八旗?向清远虽是文官,也读过历史上诸多战记,还有兵法韬略。”
  “臣只知因地制宜。满八旗水师不善海战,若是江河流域发生战事,臣断定他们能掌握。现在是横跨台湾海峡,满八旗水师中多少人连海都没见过,怎么打?”
  “皇上英明神武,汉军在明朝不得妥善操练,所以实力不如满八旗。如今在皇上的英明统治下,谁敢说皇上的汉八旗实力不够?”
  向清远一口气说了许多,说到最后还拍了一个小马屁,说得满朝大臣们的脸色越发尴尬了起来。
  他们先前气势汹汹,恨不得打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向清远。
  现在这么一听,觉得他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皇上点点头,“如果在福建本地征兵,那些本地兵勇自然对海战更为熟悉。汉八旗相助,似乎也就够了……”
  皇上看福建呈上的奏折里,的确提过许多满八旗士兵无法适应海上波涛,甚至在战船上呕吐不止之类的情形。
  皇上还在思考,索额图等人却坚决反对,“就算汉兵比满八旗水师更能胜任海战,皇上也万万不可让这数十万汉军远离视线,无人辖治看管。”
  说来说去,这些满人大臣最害怕的就是汉人士兵在福建直接造反。
  “皇上,您可别忘了,台湾郑氏先祖郑成功,是被前明皇帝赐姓朱的……”
  一个朱字,足以诛心。
  皇上的心胸足够博大,也冒不起这个风险。
  现在大清南北皆有忧患,经不起再一次的内乱。
  户部尚书此时站出来,对皇上道:“臣也以为,福建屯兵过多并非益事。臣之所虑,在于军粮问题。”
  “福建本地粮食生产足以自给自足,就算被台湾抢掠,每年还能交齐足够的税粮给朝廷。臣担心的是,这么多的军力集中在此地,台湾一时攻克不下,粮草就交不上来的。”
  福建、江浙这些地方,是朝廷征粮的重地。
  如果把军粮都给那些起不到作用的满八旗水师吃了,那无疑是一种浪费。
  互部的这一层考虑又使朝堂上陷入了沉默,朝廷如今在囤积军饷和粮草,为抵御北方随时可能来的灾祸而准备的。
  这些粮草,一颗都不能浪费。
  “五万大军,一天的口粮就是五千担啊……”
  皇上的脸色一变,这实实在在的数字让他无法忽略。
  没想到,收复一个小小的台湾,竟然会如此困难。
  索额图此刻拱手道:“皇上,与其费这么大的力气收复台湾,不如把这弹丸之地放弃了吧……”
  “荒唐!”
  皇上愤怒地一拍桌子,对于这种主张放弃台湾的言论,他坚决驳斥。
  “台湾虽小,却是一大要塞。其连接的澎湖、琉球等群岛,多少海匪便是借此发源的。要想彻底肃清大清海上的流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岛,一定要夺回。”
  其实索额图说的话,也是许多大臣们的心声,只是大家不敢说出来罢了。
  现在皇上驳斥了他,就更加没人敢提此言了。
  “兰襄清剿过山东海匪,你说。”
  陈文义站出来,“回皇上,皇上所言甚是。其实海匪一患犹如滚雪球,臣在山东剿匪时,见海匪头子往往是日本、朝鲜等小国之人。可他们手下率领着大半大清之民,又来抢夺大清沿海百姓。”
  “臣审问过,那些大清之民充作海匪的,他们原也是沿海良民。因为被倭寇抢夺,无法维持生计,索性也加入了海匪的队伍。”
  “众臣公细想,如果小岛不夺回,任由海匪盘踞。则他们越是侵扰沿海良民,离家失所之民越多,海匪的队伍就越大。到头来咱们剿杀的都是大清的子民,也都是可怜人。”
  “如果放弃了台湾这样的岛屿,就等于在自己的枕边给了海匪栖身之所。”

  ☆、第二百三十章 周岁礼

  第二百三十章 周岁礼
  朝堂上这一番争辩,虽然再也没人敢说放弃台湾了,可是到底让满八旗水师打还是让汉八旗打,还是争执不下。
  皇上天天把大臣们召集在乾清宫里商讨,不仅是派哪个军队的问题,还有派哪个统帅的问题。
  越是商讨皇上越是焦急,这每拖一天,损耗的军粮就无数啊。
  皇上忙于战事,甚少往后宫来。
  陈文心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五阿哥和两个格格上。
  五阿哥初来翊坤宫之时,带的还是永寿宫的奶嬷嬷并伺候的嬷嬷共三人。
  这些人一来,陈文心便把除了奶嬷嬷以外的两个嬷嬷都退回了永寿宫。
  再等些时日,挑选了另一个可靠的奶嬷嬷后,索性把五阿哥原来的奶嬷嬷也退了回去。
  她不能让翊坤宫,留下任何一个可能成为宜贵人眼线的人。
  既然皇上已经把五阿哥给了她,她就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
  四月初五阿哥满周岁,皇上虽然忙于战事不得空,陈文心还是给他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抓周礼。
  说是小小的礼,实际上满宫的嫔妃几乎都来了。
  陈文心现在是妃位,她给五阿哥办周岁礼,其他人哪敢不给面子。
  佟妃自然是不来的,定常在也不在邀请之列,惠妃推说身子不适。
  除了她们以外,所有嫔妃皆到。
  这日翊坤宫也张灯结彩起来,为着五阿哥的周岁添些喜气。
  照理是位分低的嫔妃先到,位分高的后到,所以一大早章贵人就先来了。
  “嫔妾请勤妃娘娘金安。”
  章贵人一进来就行大礼,倒把陈文心唬了一跳。
  白露不等吩咐,忙上前扶起了章贵人。
  “贵人这是怎么说?和咱们主子这样要好,今儿倒行起大礼来了?”
  章贵人在她面前不行礼也不是一朝一夕了,这是她们友谊亲厚之故。
  只见她笑道:“今儿行礼是错不得的,娘娘刚刚晋封为妃位,我就今儿行一次,日后再囫囵吧。”
  陈文心听了也笑起来,忙让她入座。
  “先喝茶,一会子人来齐了,我再把小寿星请出来。”
  章贵人忙问道:“听说你还请了宜贵人,这是真的假的?”
  她点头道:“是啊。宜贵人毕竟是五阿哥的生母,如今五阿哥在我宫里她不得见,还不趁这个机会叫她这个亲额娘见一见呢。”
  章贵人瞧了白露一眼,见白露一脸无奈。
  她的眼神里写着,我也劝不动我们主子她非要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
  “唉,你也太好性儿了。都说惠妃好性儿,我看你比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章贵人一脸恨铁不成钢,“皇上把五阿哥给你,就是想让他成为你的儿子。你倒好,恨不得把这个儿子再还给宜贵人。她待你何尝有半分好心呢?”
  被章贵人这么一说,陈文心也有些惭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