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勤妃传-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陈文心吗?
  她盛装打扮起来,真叫人险些信不过。
  皇上也看得有些晃神,不过是接见这些金陵的地方官员罢了,怎么这样盛装打扮起来?
  她封妃的典礼上,也不见得这样隆重。
  皇上暗自腹诽,不过还是很高兴。
  陈文心对他的意思倒灵透得很,听闻晚间大摆宴席,就问小李子自己穿什么。
  待知道自己穿得隆重之后,她也做了隆重的打扮。
  陈文心真的知道他的用意吗?
  未必,那只是她对自己的信任,无条件的配合。
  “臣妾请皇上圣安。”
  她走到殿中,婷婷下拜。
  待她礼毕,皇上才道:“免礼,落座吧。”
  她的座位就摆在皇上的左边,而右边低一些的位置,旁边蹲着身着白日那身橘红襦裙的定常在。
  她走上去落了座,定常在和殿中众臣才道:“请勤妃娘娘金安。”
  “免礼。”
  她笑得端庄大方,温柔得体。
  定常在位分低,自然要来得早。
  先前朝臣们见到她的衣裳时,皆有所感触。
  那是汉服啊,是汉人女子原该穿的衣裳。
  虽然定常在身上这件改得乱七八糟,但还是能看出些原型的。
  便有朝臣议论,赞赏这定常在。
  也有人说不对,听闻宫中唯一一个能身着汉服的嫔妃,是勤妃娘娘。
  这些大臣远离京城,对于这些消息自然知道的不清楚。
  待陈文心进殿,他们才看得分明。
  和陈文心身上这件仿汉朝宫装所制的曲裾相比,定常在那件襦裙,可真是不伦不类。
  两人又一同坐在皇上的左右两边,叫人看得更清楚了。
  一个大方贵气,华丽雍容。
  另一个咋看富贵繁华,细看只觉惨不忍睹。
  定常在也发觉了,陈文心身上这件银红曲裾,自己怎么没见过?
  还这般贵气,光彩夺目!
  而后她便看见皇上凑过去和陈文心说了什么,两人悄声对答了几句,面上都露出笑容来。
  她的座位离得稍远些,他两对谈的声音又轻,因此半句也听不见。
  只是看两人面上的笑意,不禁有些受冷落的醋味儿。
  陈文心才在座位上坐好,皇上就侧过身来,小声道:“你方才进殿那会儿子在想什么?笑得那样。”
  她素来在外人面前神色清冷,更别说当着这一殿的臣子面前了。
  方才那样笑,显然是在神游。
  陈文心被他这一问,不禁想到自己方才想的事儿,更觉得好笑。
  “我在想,皇上这样隆重地接待这些大人们,铁定是不做亏本生意的。”
  皇上也笑道:“知我者,莫若念念也。”
  二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这场面叫底下的官员们看了,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些从京中跟出来的大臣自然好些,地方官员们可就像抓到了不得的把柄一样,心中热血沸腾。
  瞧瞧,瞧瞧,皇上跟勤妃娘娘如此亲密!
  皇上很快地把目光转到了底下的臣子身上,“朕方才说到哪儿了?”
  有人眼疾手快地抢答,“皇上方才说,这个板鸭肥而不腻。”
  “哦,朕想起来了。金陵的板鸭真是肉质紧实,和京城的烤鸭味道不尽相同。朕给诸位带了京城的厨子,叫你们也尝尝京城的烤鸭。”
  北烤鸭南板鸭,算是这天下鸭中最著名的两者。
  说的就是京城的烤鸭和金陵的板鸭。
  在场许多的地方官员都没大去过京城,皇上竟然特特带了京中的厨子来,给他们做烤鸭?
  那些地方官员们忙要起身行礼,皇上大手一挥,“何必拘礼?诸位爱卿设宴款待朕,朕请你们吃个烤鸭又算什么。”
  李德全朝门外一挥手,不一会儿,捧着食盒的太监鱼贯而入,在众大臣的席上摆上金黄油亮的烤鸭。
  一瞬间,殿中弥漫着烤鸭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别说是这些大臣们了,就连陈文心都被这香味引诱得有些馋了。
  克制,克制。
  她在心里警告自己,然后伸出筷子夹了一块片好的板鸭。
  这金陵板鸭,闻起来不如烤鸭那样香,但吃起来味道却比烤鸭别有一番风味。
  她又夹了一筷,趁着众臣的心思都放在烤鸭上的时候,她要多吃几口。
  在她眼疾手快地吃了第三口后,她放下了筷子,用帕子抹了抹嘴角。
  等众臣把注意力从烤鸭再移到上首来的时候,陈文心已经仪态万端地端起茶盏来了。
  “这京城的烤鸭的确香味诱人,口感爽脆。”
  “肉质较之板鸭柔嫩,别有一番风味。”
  众臣纷纷称赞起这烤鸭来,皇上但笑不语。
  这可是皇上从京城带来的厨子和鸭,他们看在皇上的恩德上,也会赞不绝口的。
  待这番称赞渐渐停了下来,皇上笑道:“其实这京城烤鸭,原先也是金陵来的。在座中有众多汉臣,可知道由来啊?”
  没想到吃个鸭子皇上还要考典故,有些人是不知道,有些人知道也不敢乱说。
  最后还是于成龙站起来拱手道:“回皇上,微臣知道。”
  “好,你来说给大家伙儿听听。”
  于成龙道:“明初年间,定都金陵。老百姓爱吃金陵板鸭,皇帝也爱吃,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日食烤鸭一只。”
  “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京城之后,也顺便带走了不少金陵宫廷里烤鸭的高手。而后这烤鸭经历几番变化制法,又改用京城的白鸭,风味就渐渐和金陵的不同了。”
  于成龙所言,众人心中也都有些模糊的印象,只是不太真切。
  皇上点头赞许道:“没想到于卿也如此博学广知。你说的没错,这京城烤鸭与金陵板鸭,原是一家。正如这满汉,如今也是一家罢了。”
  陈文心眉头微微一挑,敢情皇上特特让人大老远地带厨子和鸭子来,就是为了给这些金陵的地方官员说满汉一家四个字。
  她隐约有所了解,金陵本地的官员,许多都是明朝遗老或是他们的后代子孙。
  金陵原是明朝的旧都,又是南边最为富庶繁华的一城。
  这里的人物,虽不是皇亲国戚,也是皇上十分在意的人物。
  要安民心,先要安士子之心。
  也就是说,这些有地位有学识的人先招安了,才能往下让百姓安心。
  百姓认不得皇上,只认得地方官员和乡绅父老,这些人比皇上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可大得多了。
  果然,听到满汉一家这四个字,底下的官员们都有些触动。
  皇上还未到金陵之前,他们知道随驾的名单之时,已经感受到了皇上对汉臣的眷顾之心。
  这次随驾的官员中地位最高的莫过于陈家父子,陈是汉人的大姓,众汉臣一看名字便感到了亲切。
  皇上带的两个嫔妃,也都是汉人。
  一个是皇上最为宠信的勤妃,一个是出身金陵商贾之家的定常在。
  偏偏这二人还在盛宴之上都身着汉服,叫这些汉臣们看了就觉得亲切。
  其余随驾的大臣,例如皇上常常与之商谈政事的王熙、黄机等,也都是汉人……
  皇上带这些人随驾,正是顾惜南边汉人臣民的心吧?
  这京城烤鸭和南京板鸭一说,更是叫人心肠寸结。
  满汉一家,看皇上这些年的种种新政之法,这满汉一家的确不是说说而已的。
  陈文义见状举樽起身,对皇上道:“皇上待汉臣如满臣,一般重用一般封赏。若非皇上的恩德与大度,兰襄一身壮志,亦无处可酬。”
  他既这样说了,王熙等人也一并举樽站起,“皇上自幼学习汉学,诗书礼易,无一不通。臣等才疏学浅,能得皇上这般重用,亦是不胜感激。”
  有这些京官带头,地方官员也纷纷举樽站了起来。
  从前像金陵这样的重地,朝中都会派满人大臣为总督辖制,这些汉臣不过是充些微末官职了。
  这几年来就不一样了,皇上宠信汉臣,像金陵这样的南方地区,倒是汉臣多于满臣了。
  皇上见煽情够了,也举樽从龙座上站起,“满汉一家,朕心同众卿一般。”
  皇上与众臣满饮一杯,彼此间具有惺惺相惜之感。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妇随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妇随
  众臣和皇上煽情,陈文心做什么好呢?
  她一个后宫女眷也不必坐什么,只管大方得体地坐着,把她精致的汉服和汉髻展现给众人看便是了。
  这便是对满汉一家,最好的诠释。
  她的目光看下去,只见大阿哥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落寞。
  他分明坐在臣子们中最高的位置,却显得孤零零的,面上懒懒的。
  皇上把他从京城带出来,已经是亲近她的意思了,可他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第一次离开京城,身边没有额娘和兄弟姊妹们在。
  他的皇阿玛又把心思都花在与这些臣子们的交联之上,谁会注意到他呢?
  皇上又已经立了太子,他这个长子,就显得格外尴尬些。
  陈文心留意到此,便对身后的白露悄声吩咐了几句。
  白露轻轻一福身,便用托盘捧着两样小碟,走下去到大阿哥的席位上。
  她轻声道:“大阿哥,我们主子说了,这板鸭配上梅子酱味道更好些。”
  她将一碟梅子酱放到大阿哥的右手边,另一碟是从宫中带出来的白雪珍珠糕。
  “主子怕大阿哥吃不惯南边的食物,说是这珍珠糕大阿哥素来喜欢,若是吃不惯还能拿来垫垫饥。”
  大阿哥看着那两个精致的小碟,再看向上首陈文心的位置。
  只见她正含着笑,温柔地看向自己。
  原来他的不自在,这满殿里只有陈文心看见了。
  他一时心情便畅快了许多,也对白露轻声道:“谢谢勤额娘,同她说,我没事的。”
  皇上这里和众臣把盏后,便注意到陈文心派白露去了大阿哥那边。
  他便朝底下道:“大阿哥怎么了?”
  众臣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大阿哥身上,他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陈文心忙打圆场道:“皇上,大阿哥这是头回到南边来,有些水土不服。臣妾让他回去歇着,他说皇阿玛和大人们都在这里,岂有他先走的理?因此固不肯走呢。”
  众臣看大阿哥的面色,似乎的确是有些身子不适的模样。
  再听陈文心这话,不禁交口称赞大阿哥行事得体。
  当着众臣的面,皇上自为面上有光,因此也露出了笑意。
  “大阿哥身子如何?若是难受,快回去请太医来看看,不必强撑着。”
  大阿哥没想到陈文心三言两语就给他找了个好理由,并且让他在皇上和大臣们面前还落了好名声。
  他不禁朝陈文心投去了感激的目光,此刻见皇上问,他忙起身拱手回答。
  “回皇阿玛,儿臣无妨。儿臣想在这里听皇阿玛和大臣们畅谈,也好多长进些。”
  这话才像是身为皇上的长子,应该说出来的话。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那便依你。”
  紧接着,皇上又和大臣们谈论起收复台湾的战事。
  煽情完了就要谈正经事了,先礼后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陈文心在旁边大方得体地笑着,时不时大方得体地夹一筷子菜。
  那个板鸭的确味美,牛脯油亮不腻,配上本地的雨花茶,当真是一种享受。
  白露在一旁给她剔蟹肉和蟹膏子,剔上满满一碟子再放到她的面前。
  这样吃又优雅,又能一下子吃到爽,实在是太棒了!
  她正顶着笑容往口中送蟹肉,便见定常在坐在另一头,一脸幽怨。
  她为了维持优雅的形象,从头到尾几乎就没吃什么东西,只能干巴巴地喝茶。
  她倒不是幽怨这个,能陪着皇上在这么多大臣面前亮相,就算连茶都喝不上也值了。
  可陈文心怎么能一直吃东西呢?
  定常在总是盯着她,见她一会儿吃板鸭,一会儿吃湖蟹。
  凭什么她能吃自己不能吃?
  她的位分尊贵,理应更注重形象才是。
  定常在不忿地也想吃些东西,想了想,举起的筷子还是放下了。
  算了,她自问吃相没有陈文心那么好看。
  再看皇上,皇上自然不会因为这些大臣在场而不敢吃东西,他吃得开心着呢。
  一边吃还一边夸赞,这个蟹膏肥,那个脯子劲道。
  底下的臣子们见皇上吃得高兴,他们也就不顾忌什么了,一时宾主尽欢。
  这样看来,满场就定常在一个不敢吃罢了。
  只是她一心以为不吃东西看起来就格外优雅美丽了,反而叫人觉得她过于做作。
  起码皇上转头看过她一眼,见她面前的食物一下都没动,便扭过头去看陈文心了。
  “勤妃,这些金陵菜可还合你胃口吗?”
  陈文心正用小银勺子挖起一簇蟹膏,往嘴里送去。
  见皇上问,便先咽下口中的蟹膏,用帕子抹了抹唇角。
  “这些菜臣妾都喜欢。尤其是这道板鸭,配上这入口清苦、回味甘甜的雨花茶,真是绝配。这湖蟹也极新鲜,想来诸位备膳的大人们是极费心的,臣妾拖赖皇上才能有此口福呢。”
  她对案上的菜肴都十分喜欢,每一样也都尝过了,自然说得出什么好什么不好。
  底下的臣子们也看到,她似乎对这些菜肴很感兴趣,方才吃了不少。
  反观那位定常在,分明是出身金陵的人,怎么对金陵的菜肴一筷不动?
  莫非是到了京中便觉得自己高贵了,看不起金陵的菜肴?
  哼。
  许多汉臣在底下腹诽,连皇上和勤妃都交口称赞,你定氏还装什么高贵?
  这些大人哪里会想到,定常在想吃不敢吃,就是为了维持优雅形象罢了。
  陈文心暗暗观察底下臣子们的神色,再看了一眼面前的菜肴一动未动的定氏,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这个定氏,她要形象也看在什么地方。在这些远离京城和皇宫的大人们面前,这样做只会让人以为她忘本。
  试想主人为客人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客人一动不动,主人会怎么想?
  才不会觉得你是优雅有礼,只会觉得你不给面子嫌弃主人家。
  现在这些金陵的地方官们,便是被嫌弃的主人,十分不悦。
  好在皇上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