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勤妃传-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格尔名义上到底还是臣服的部落,皇上亲自下令,想来他未必敢不从。
  那个土尔扈特部的世子被皇上安置在了科尔沁,如他所说的,赏赐了众多姬妾、奴仆和牛羊。
  而后,大队伍就要离开科尔沁往盛京去了。
  从科尔沁到盛京一路的精致奇特,路程不算太远,变化却多。
  先是草地,而后过渡到低矮的树木,再过渡到高大的树林。
  这一路皇上没有再浪费时间,因为计划中他们要在腊月时到京中,才好准备过年的事务。
  盛京的十月已经冷得不行了,陈文心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最外头一层是火狐皮的厚披风。
  宽大的披风帽子几乎挡住了整张脸,低头的时候只露出一方精巧的下颌。
  她双手拢在洁白如雪的皮毛抄手里,里头还暖着一个小手炉。
  “主子,冻坏了吧?”
  祖茔那边阴冷,众人从那边跪拜回来,个个脸上都有些僵硬。
  白露在外头候着,见到陈文心走过来忙给她换了一个新的手炉。
  皇上在不远处和大臣们说话,陈文心揣着手炉往那边瞧了一眼,见着李德全跟在身后也就不管了。
  她悄悄溜到陈文义那头去,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个手炉递给他。
  “二哥,快暖上。”
  陈文义并不冷,只是见她裹成一个小圆球儿似的,还巴巴地给自己送手炉来,少不得还是拿在了手里。
  “这样的寒气,想来这一二日是要下雪了。盛京的雪比京城还大许多,你可别玩得忘乎所以了。”
  陈文义未雨绸缪地先嘱咐了她一句,也没见一个自小在京城长大的姑娘,怎么会那么爱玩雪。
  ——除非,她并不是在北京长大的。
  陈文义不禁自嘲地一笑,他还是忍不住又想到了这个问题。
  陈文心哪里知道他的心里话,只道:“你还当我是小孩子吗?我如今都有孩子了。”
  她一说完这话,只见陈文义诧异地抬起头,惊愣地看着她。
  而后那目光从她脸上转移到她肚子上,似乎因为她穿得太多看不出什么来,因此又转移到了她的面上。
  “二哥,你想什么啊!”
  陈文心又羞又恼,“我说的是五阿哥!”
  陈文义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咳嗽了两声,别开了目光。
  他方才的确是失态了,以为陈文心有孕,又是喜又是惊。
  原来不过是自己想太多罢了。
  李德全赶上来,对他二人拱手道:“娘娘,将军。皇上吩咐回行宫了。”
  祖茔这里阴冷非常,众人都是在京城的炉火旁待惯了的,那里受得了这样的寒气。
  皇上说要回行宫,众人都忙不迭收拾起来。
  “和你二哥说什么了?”
  皇上上了马车,陈文心仍然和他同乘,又说起话来。
  车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炭炉,她脱了抄手,把两只白嫩纤细的手放在炭炉上暖着。
  “二哥说要下雪了,说盛京的雪可比京城大了,叫我不要贪玩。”
  她说话的时候,口中还带着些许白气。
  皇上原是倚在马车壁上的,见状又起身,也把手伸了过来。
  他一边给陈文心搓着手,一边又摸摸她的脸。
  “幸好穿得厚,回去以后多喝些姜汤。”
  又是姜汤,自打一进入盛京,皇上就不停地吩咐人熬姜汤。
  上从皇上起,下至那些侍卫们,个个都在喝姜汤,一天少说也要喝一碗子。
  皇上是个最在意身子保养的人,又因为陈文心是女子,所以在这上头一丝都不肯放过。
  姜汤驱寒是最好的,总比病了上不了路好。
  旁人一天喝一碗姜汤,陈文心少说要喝两碗。
  皇上还时不时就问白露,“给你主子衣裳穿了几件?今儿姜汤喝了几碗?”
  白露不敢怠慢,非把她裹成一个球儿才自觉有脸向皇上回话。
  “做什么又喝姜汤?不如午膳把古董锅拿出来。咱们从宫里出来带了好些,也分给那些大人们吃吃。”
  吃火锅是最能驱寒的,味道又美,比姜汤好多了。
  皇上一听也罢了,“这时节的白萝卜好,多吃些也抵得过姜汤了。”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也是驱寒的好物。
  “好啊!”
  如今虽到了冬时,盛京一带新鲜的蔬果不多,都是为着皇上来特特用暖炉烘出来的。
  但是这里也有地道的美食,如各色菌菇、山参鹿茸、野鸡狍子等。
  午膳就把古董锅端了上来,皇上命纳兰明珠父子、陈文义和王熙等大学士一同用膳。
  皇上和陈文心摆了一个座,臣子们在下首也分开摆了两个座。
  余下的锅又分出去给其他随驾的臣子,和盛京本地迎接的官员。
  众人都被祖茔那边的阴冷扑着了,如今吃着这热气腾腾的古董锅,十分受用。
  皇上也十分喜欢,命这些锅不必收起来,待在盛京的这些时日常常要用的。
  吃饭也没闲着,皇上道:“昨儿佟国维的奏折递了进来,沙皇没有回音。派使臣要求和谈,没想到老毛子竟然直接不回话了。”
  纳兰明珠道:“沙俄原是蛮夷之邦,皇上纡尊降贵亲派使臣,沙皇竟然拒不回话。真是不知礼数!”
  不回话这种做派的确是小气了点,要么就大大方方地表示我就是要抢你们大清的领土,要么就乖乖认怂回去。
  拒不回话是怎么个意思?
  “朕想着,老毛子是看上咱们的城池了。只是碍于大清国力强盛,一时也不敢把脸撕破,所以且和朕混着。”
  这是唯一的可能了。
  黄机道:“皇上,臣以为越是如此,越应该主动出击。尼布楚和雅克萨在黑龙江流域,沙俄在东部的军力不足,要夺我们一定能夺回来。”
  他是一个文臣学士,原不该抢着对战事发表意见的,只是心里的这股想法实在炽热。
  早在皇上说要来盛京祭祖的时候,他就已经这样想了。
  皇上还未开口,陈文义淡淡道:“臣附议。”
  得到陈文义这么一个军功卓著的武将肯定,黄机就更加敢言了。
  “顺着黑龙江流域往下就是大清东北部最富饶的地方,也是先祖诞生的地方。所以此地必争,不能姑息。皇上先前为着收复台湾的战事而不肯和沙俄正面敌对,如今是时候了。”
  皇上冷笑一声,“如今天寒地冻,老毛子那里比盛京还冷。就算挨过这个冬天无事,等开春朕料定他们是有动作的。”
  皇上这话,基本上就是认同黄机的建议了。
  王熙这回却有了不同意见,“皇上,此事还需详细部署。尼布楚和雅克萨不大,比弹丸之地台湾还要小上许多许多。然而牵一发则动全身,沙俄会不会借机挑起大面积的战争?”
  “皇上您别忘了,准格尔……”
  王熙这话只提了个头就没再继续说下去了,准格尔那边就已经够皇上头疼的了,哪里能应对得了两线作战?
  何况这两线和台湾可不一样,台湾就算打不下来,也就是浪费了人力物力罢了。
  台湾水军再强,也还没有攻上福建的胆量,最多就是小打小闹,抢夺些粮食罢了。
  准格尔和沙俄就不一样了,这两地民风彪悍,军力强盛。
  不打则矣,打了就不能败,否则只会让对方乘胜追击。
  最可怕的是,如果他们二者联手,将会对大清造成巨大的威胁。
  而现在看来,准格尔的确有向沙俄示好的意思……
  皇上又沉默了起来,臣子们可以畅所欲言,他却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他是皇上,他的话会影响整个大清的安危。
  “兰襄,你以为呢?”
  陈文义拱手道:“臣以为黄大学士所言有理,臣主战。不过这战不能随便站,要打一场必胜之战,挫挫沙俄的锐气。”
  “准格尔有叛逆之意,若二者结盟,固然令人可畏。若是咱们能先给沙俄一个迎头痛击,准格尔就会对他的新主子产生犹疑。”
  像蒙古人那么骄傲的性子,若是向败军投诚,是在折损他们的面子。
  就算葛尔丹出于利益的考虑想投靠沙俄,他麾下的部属也未必肯听。
  皇上道:“只是若要如此行事,就得策划一场必胜之战。如何能保证必胜?”
  这个世上,凡战则有胜负,谁敢说自己打仗能必胜呢?
  这倒像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陈文心一直默默不吭声地吃饭,听到这里抬头道:“这有何难?我二哥去,必定能胜。”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太皇太后病危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太皇太后病危
  众人一时惊愕,也有张着嘴不知如何回话的,也有筷子夹起肉在半空中又掉了下去的。
  人人皆知陈文义是最疼这个妹子的,哪里知道勤妃这个妹子对她二哥如此自信?
  这话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未免稍显轻狂了。
  陈文心见众人如此神情,不禁一挑眉,“怎么,诸位大人觉得本宫信口胡说么?”
  她可是很认真地在说的。
  见她面色不怒自威,谁还敢说煞风景的话?
  众人都夸赞起陈文义,好在他的确杰出不凡,也不须拍什么违心的马屁。
  陈文义被众人夸得有些尴尬,更有容若和黄机等人因为与他相熟,是看似夸奖实为嘲笑他。
  一时席间也气氛融融,皇上看着陈文心一脸正经,不免好奇。
  “你倒说说,为什么兰襄一定能打胜仗?”
  “皇上吩咐的差事,二哥几时没做好过?打仗也是一样,二哥从来没有败过。他不会败的,我知道。”
  这种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我就是知道”的态度看似无理,实际上陈文心每每能够猜对。
  或许,那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灵感应。
  因为她和陈文义是亲生兄妹,所以能够感应到彼此最真实的内心。
  皇上这样想着,又问陈文义,“勤妃说你能,你果真能吗?”
  陈文心已经先夸下了海口,他再不知谦虚,倒被推上风口浪尖了。
  因此陈文义只笑道:“臣固然有几分本事,只是黑龙江流域一带和中原地区差距甚大。皇上果真要派臣去夺回城池,臣还须多加了解此地详情。”
  皇上摆摆手,“如今不过是议论议论,你们不必紧张。正经的现在冬寒时节也无事,不急在一时。待回了京,此事可以再商议。”
  打不打,怎么打,都还是问题。暂且还虑不到派谁去打这回事上。
  这当口,李德全从外头匆匆忙忙赶进来。
  别说是臣子们,就连陈文心在皇上身边这么久了,也没见李德全这样张皇过。
  一种不祥的预感,使她不禁蹙起了眉头。
  李德全上去附在皇上耳边说了些什么,皇上一下子拧紧了眉头。
  “快,命众人速速收拾了,启程回京!”
  现在收拾了就回京,等收拾好了,只怕是天都快要黑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也不能急在此刻啊!
  李德全一脸为难,想要劝阻皇上又不敢,只好拼命给陈文心使眼色。
  陈文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敢随意劝阻,只好道:“皇上,今日要收拾了启程怕是来不及了。不如让他们今日收拾,明儿一大早咱们就回京。雪天难行夜路,皇上三思啊。”
  皇上的面色格外难看,这种时候,也只有陈文心说的话他才会听上几分。
  他艰难地点点头,看起来也没有用膳的心思了。
  众臣想问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不敢问,踌躇了几下,纷纷识趣地站起来要告退。
  只听皇上艰涩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怕是不好了……”
  太皇太后这两年身子越发差了,一年倒有大半年是病着的。
  今年更重了几分,几乎连床榻也下不了了。
  也算是有了个预兆,因此众臣一听这话也没大惊讶。
  “皇上此时先不要着急,年老之人病症缠身也是难免的。兴许不妨。”
  皇上听到这里,忙吩咐道:“快,派一队侍卫护送吕宗先回京去。他的医术好,只怕能起到什么作用。”
  皇上的御驾整个队伍太过庞大,若是吕宗和几个侍卫这样轻简的队伍,现在出发天黑之前就能到下一个驿站了。
  李德全一面应着,一面忙飞跑出去通传吕宗那边。
  这种时候就是考验他的腿上功夫的时候,一定要跑得够快,皇上看了才不会生气。
  这里众臣劝慰了皇上一番,都纷纷告退了下去。
  陈文心也陪着皇上回了寝宫,她知道太皇太后对于皇上是何等的意义,明白皇上此刻的忧心忡忡。
  他自幼年失了父母,太皇太后便是父。也是母。
  教他怎样做一个好皇帝,也关怀他的成长,赞美他的成绩。
  她几乎就是皇上自立自强所有的精神支柱。
  现在皇上大了,太皇太后老了,这根擎天的支柱,就要倒了。
  从李德全那般匆匆忙忙的模样便可看出,太皇太后绝不是寻常的病痛,而是真的不好了。
  宫里若不是基本上确定了,是不会轻易把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害皇上白悬心的。
  也许此刻,太皇太后已经……
  陈文心不敢再往下想,她只能用苍白无力的语言去劝慰皇上。
  “皇祖母她一生信佛,对大清居功至伟。她累了,玄烨让她自在地歇歇,别叫她为你忧心,好不好?”
  她不想说那些虚伪的话,什么太皇太后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既然太皇太后要去,也犯不着白给皇上一个希望,最后还是失望。
  皇上听了这话沉沉地叹了一口气,“皇祖母是朕最亲的亲人,比朕的手足兄弟还要亲。若没有她,朕也不能成为皇上。她如今,要去了……”
  皇上的眼眶通红,不禁回忆起幼年时的事情,回忆起太皇太后的音容笑貌。
  她一直悉心辅佐皇上,大臣们要她垂帘听政,她却不肯,怕伤了皇上的体面。
  皇上幼年登基自然脾气骄傲些,对待不喜欢的老臣态度倨傲,太皇太后也不当场指责他。
  事后她就会去安慰那些老臣,请他们原谅皇上的年少轻狂,而后再教育皇上不该如此。
  她不当面教训皇上,也不过是为了周全皇上的面子罢了。
  再到皇上立了皇后,而后亲政,手握大权。
  太皇太后便把权力都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