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勤妃传-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会没什么可费神的?
  “听闻皇贵妃娘娘身子不适,莫不是龙胎有什么不妥吧?”
  德妃皱了皱眉头,“好端端的,谁在宫里传这种谣言?怀孕的妇人一时恶心呕吐,一时夜里走困,这都是寻常事,谁敢这样造谣?”
  她话语凌厉,一改先前温吞和气的模样。
  中秋夜宴上被陈文心一番威胁吓着的惠妃和荣妃,一瞬间又在德妃身上看到了这种阴冷的杀气。
  真是反了,反了。
  怎么这后宫里性子最温和、最与他人为善的两个人,现在变得最凶悍?
  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陈文心倒罢了,好歹是皇贵妃,德妃这个出身低微若此的,也敢对她们这样不客气?
  她就不怕皇上有个万一,大阿哥登上皇位,那时她们再来寻她晦气?
  惠妃心中暗暗发狠,看你靠着陈文心,还能威风几时!

  ☆、第三百六十四章 走方郎中

  第三百六十四章 走方郎中
  陈希亥命人在宫外挖地三尺地找洋人,情况并不如陈文心预料得那么乐观。
  那些洋人听过了病症之后,要不就是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要不就是表示自己见过,但是不知道要用什么药来治疗。
  只要有人见过,那也不算一无所获。
  派出去寻找的人更多了,从京城一直向南边扩散,南方各州府也都张贴了布告寻找知情的洋人。
  自然,布告上面没有直说是要救皇上,只是说军中有此疫情。
  旅居大清的洋人原就不多,基本上都在京城和广东一带,其他州府寥寥无几。
  这番搜寻,似乎并不能见到效果。
  反倒是有许多江湖游医、走方郎中看到布告,称自己有药能救此疾。
  这些人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前线,一到前线就看到吕宗那张黑脸,经过这些日子的不眠不休更加漆黑如炭。
  把走方郎中们吓了一跳。
  “诸位,实不相瞒,感染此疫的不仅是军中士兵,还有一位贵人。倘若你们之中有谁能救这位贵人,我吕某人敢说,阁下这辈子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走方郎中们听他口气甚大,纷纷交头接耳,又问带他们进来的士兵。
  “这是何人?好大的口气!封侯拜相都来了!”
  他们不过就是来骗几顿饭吃的,哪里有那么大的野心?
  士兵面无表情,“这位是太医院院判吕大人。”
  一听太医院院判的名头,大半的走方郎中开始往后瑟缩了。
  他们原以为只是随便给士兵吃吃药,哪里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官亲自来见他们?
  看来这是玩真的,要想小命得保,还是早些退缩好了。
  吕宗失望地一摆手,大半的走方郎中被带了下去,只剩下三五个还坚挺地站在原地。
  “看来诸位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了,那就快请把药拿出来,让本官和诸位太医快些检验!”
  他身后一众太医走了上来,仿佛是不吃不喝好几天,个个面色黧黑。
  目光呆直地落在他们的破药袋上,两眼放光。
  走方郎中们下意识捂紧药袋,面面相觑,最后齐齐跪下大呼。
  “官老爷饶命啊,草民再也不敢了!”
  这几个是胆子大的,被吕宗说的封侯拜相蒙了心,想要博上一博。
  说不定他们胡乱给人吃几颗药,人家自己就好了呢?
  没想到吕宗他们这样谨慎,好几个太医一起验药,那不就没戏唱了吗?
  只好跪地求饶。
  气得大喝一声,“把这几个骗子拉下去做苦役,别轻易放过他们!”
  他们在这里急得焦头烂额,看着皇上的身子一天天衰落下去却束手无策,竟然还有骗子来涮他们玩?
  “呸!要不是老子现在没空,早收拾他们一顿了!”
  吕宗气得骂人,身后那一众太医早就听得习惯了。
  这些日子他们没日没夜翻查医书,查到有可能有效的病方就立刻配药,再找同样染病的士兵进行尝试。
  一遍遍机械地重复,却完全没有效果。
  陈文心从京中传来的信说,这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西洋对此病已有研究,京中正在大肆搜索洋人,以求知道治愈之药的人。
  吕宗起先还半信半疑,及至秋风一阵阵刮起,营地的蚊虫渐渐销声匿迹,这怪病终于不再扩散范围。
  吕宗这才相信了她的话。
  不管陈文心是如何知道关于此病的事,既然她知道并且正在搜寻,那就不算没有希望。
  病床上,皇上召裕亲王等在床前见驾。
  他艰难地一手撑在床上,慢慢直起身子,恭亲王见状忙上前扶他。
  “皇兄,你有什么话就躺着说吧,我们听得见。”
  皇上摆了摆手,示意他将自己扶正。
  “葛尔丹现在还有多少人,逃到哪里去了?”
  即便在病中,他的心思仍然全在战事上。
  费扬古禀道:“恭亲王那一战大胜之后,葛尔丹向左后方逃窜,现在残余部将不过数万。已经全数撤回老家了。”
  皇上点了点头,“除恶务尽,静恪公主已经回来了,这一回不管葛尔丹说什么,务必乘胜追击,要让他再不敢兴兵作乱。”
  费扬古看了恭亲王和裕亲王一眼,犹豫道:“皇上,如今军中感染疟疾的士兵有近一万。染病的士兵需要修整,还需要人照顾。此刻再兴兵,未免……”
  皇上一着急,捂着胸口咳嗽了两声,吕宗连忙上前给他抚平气喘。
  “不是说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了吗?除去死伤的士兵,咱们还有二十多万的大军,难道打不赢他葛尔丹?”
  费扬古嚅嗫着不敢张口。
  他要怎样告诉皇上,现在军中疫情使得人心惶惶,尤其是皇上都重病不起,更让军中失去士气。
  皇上看着他犹豫的面容,似乎明白了什么。
  “即日送朕回京吧,朕御驾亲征,是来鼓舞士气的,而不是反倒让士兵们士气低落。”
  他继续留在前线,只会成为众人的负担。
  不仅在调配兵力的时候,要留下很大一部分兵力来保护他,还会让前方作战的将士畏首畏尾。
  这种成为旁人负担的感觉,他也是第一次尝到。
  如果他的病真的治不好了,那他就算死,也想回到京城再看一眼。
  看一眼他心心念念的,念念不忘的……
  “不成。”
  吕宗阻止道:“皇上现在身子虚弱,万万不可长途跋涉,会加重病情!”
  皇上显得很不耐烦,瞪了他一眼。
  “难道朕在这里待着,病情就不会加重了?”
  吕宗也不是头一回被皇上骂了,皇上身体健康的时候他还会怕,现在皇上这副样子,他更加豁出去了。
  “待在这里静静休养,臣虽治不好此疾,也能替皇上控制病情。此去到京城长途跋涉颠簸异常,臣还怎么控制?!”
  这是吕宗头一回敢跟皇上顶嘴。
  裕亲王见状不好忙安抚皇上,费扬古则顺势把吕宗拉了出去,这才平息一场盛怒。
  “吕太医,你也好好跟皇上说,哪能这样顶嘴?”
  费扬古劝了他一句,吕宗大叹道:“不这样皇上能听吗?他是心思都扑在战事上。下官可就是个太医,不知道什么为国为民,只知道治好皇上的病!”
  费扬古也叹了一口气。
  他也知道这些日子,吕宗有多不容易。
  晚来的那些太医都熬得个个没了人样,吕宗是一开始就在皇上身边的,他的压力更大。
  也难怪,近来他总是脾气失控,动辄骂人。
  那些走方郎中,到现在还被拘在底下做苦役,照顾那些患病的士兵呢。
  “也是,皇上现在这样子,也得有个硬气的太医劝他,否则……”
  费扬古抬起头来,眼底流转着晦暗的光。
  否则,只怕他们真的要做好,扶皇上灵柩回京的准备了。
  大帐之中,裕亲王和恭亲王陪着皇上,兄弟三人说起了贴己话。
  “朕知道自己这场病,怕是很难好了。御驾亲征之前,朕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没想到朕不是死在准格尔的铁蹄下,而是死在小小蚊虫的口中。”
  裕亲王道:“皇上切莫如此自暴自弃,还记得皇上小的时候吗?得了天花,太医都说好不了了,太皇太后急得成日掉眼泪。最后还不是好了?”
  那个时候的皇上,还只是先帝的四阿哥。
  及至后来能够登上皇位,也和他熬过了天花、身强体健有关系。
  大清有一个先帝病弱早夭,决不能再有一个。
  “是啊,皇兄自有神佛庇佑。皇贵妃不是说了吗?已经在找洋人了,便是挖地三尺也会找出来。”
  皇上摇了摇头。
  “京中的事宜朕早就留下了密诏,一旦朕驾崩,你们身为皇族亲贵,一定要遵皇贵妃的旨意行事。准格尔这一头也决不能放松警惕,命费扬古继续追击。”
  他提到了留在陈文心那里的密诏,恭亲王不禁想问问皇上到底属意谁为储君。
  想了想,现在问这话未免太不吉利了,还是咽了回去。
  裕亲王似乎也想问,这一回,反倒是他在恭亲王之前开口了。
  “皇上把密诏留给皇贵妃一人,难道就不怕皇贵妃她……”
  他毕竟是皇上的兄长,担心皇上为美色所迷,像先帝一样过分宠爱董鄂妃造成祸事。
  皇上轻声一笑,“皇贵妃膝下养的五阿哥聪明伶俐,她腹中的孩儿不论像朕还是像她,都差不到哪里去。就算她不尊朕的旨意要立她膝下的孩子为新君,朕也能放心。”
  此话一出,裕亲王和恭亲王震惊得无以复加。
  他们错了,看来皇上对陈文心,比先帝对董鄂妃更加……
  至少先帝不会把江山交给董鄂妃胡闹。
  “不过……”
  皇上笑道:“你们放心吧,她是不会为了一己私利篡改朕的密诏的。她不是这种,将权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
  “况且,朕的密诏之中,本就有册立她为皇后的旨意。”
  这下他们兄弟两明白了。
  陈文心已经是皇贵妃,一旦皇上驾崩,被册立为皇后的她在新君即位之后,便是母后皇太后。
  皇上是费尽了心思,无论如何都要在自己身后——
  给她一生无忧,和一世荣宠。

  ☆、第三百六十五章 请命

  第三百六十五章 请命
  前线的走方郎中都是骗子,太医派了一大堆去也无用,京中也寻不到知情的洋人。
  朝堂大乱,人心不稳。
  不知是何时开始,有人叫嚣着要让陈文心把密诏拿出,以免皇上真的驾崩了,措手不及。
  起初不过是一两人私底下瞧瞧商议,时间一日复一日地过去,这道声音越来越强了。
  这一日乾清宫的早朝,照样是一片愁云惨雾。
  陈希亥一向来得早,出于某种政治敏感,他不仅每日主持早朝,还要在早朝前后巡查一番宫中的侍卫。
  那些跟在他手底下久了的侍卫,很容易就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便有几个心腹私下议论。
  “大人这些日子亲自巡查的次数越来越多,只怕是宫里要出什么事。”
  有人被这话惊骇,“好端端的,能出什么事?便是皇上真的……那不是有密诏在咱们皇贵妃手上吗?”
  作为陈希亥手下的心腹,他们自然认为,密诏在陈文心手中对他们而言是好事。
  “皇贵妃娘娘是有密诏,但是皇上现在病重,宫里有子嗣的娘娘那么多,保不齐能乖乖听从皇上的密诏行事。”
  这一道密诏看起来是平安符,实际上,也可能成为催命符。
  “何况……皇贵妃肚里那一个,到底还没落下来呢。”
  “唉……”
  众人不禁感慨,陈文心这一胎要是早些生就好了,说不定皇上能把大位留给她亲生的孩儿。
  现在看情形,也就是大阿哥三阿哥,还有四阿哥这几个年纪大些的,对新君之位有些胜算。
  “那也未必呢,五阿哥虽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五阿哥不是陈文心所出,但若是他被立为新君,陈文心也会是太后。
  那他们这些陈希亥手下的人,照样能够稳立不倒。
  要是别的娘娘做了太后……
  那他们被清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嗐,都胡思乱想些啥?大人这些日子巡查不断,咱们也该机灵着点,好好督促底下人。”
  一个二等侍卫说着压低了声音,“现在偷懒,别到出事的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一阵寒风吹进室内,众人脖子一缩,都站了起来。
  “走走走,咱们出去巡查去!也好叫大人放心。”
  大殿之中,陈希亥站在最前头的位置,看着大臣们或是一个个,或是三五成群地走进来。
  “陈老大人,来得早啊。”
  进来的大臣朝他拱手一礼,陈希亥总会点头致意,遇上熟悉的,便说两句话。
  纳兰明珠就是其中之一。
  今日纳兰明珠走了进来,先把陈希亥拉到了大殿的角落里去。
  “我说老亲家,皇上这一病不起的,皇贵妃可把密诏的内容透露给你了?”
  先前皇上好好的,纳兰明珠并无危机感,对密诏的内容也就不打探。
  现在就不一样了。
  陈文心再得圣宠,她的五阿哥还太小,肚子里那个更不必说了。
  到时候新君一登基,陈文心手中就再无权势,陈家势必要倒台——
  哪个新君容得下朝中有个不属于自己的势力,这样坐大?
  这就和皇上清洗赫舍里一族和佟佳氏一族,是一个道理。
  纳兰家和陈家现在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可不能让自己受陈家牵连而倒台,这个问题必须问清楚。
  哪怕皇上真的把皇位托付给别的阿哥,那个密诏也只有陈文心知道,他们完全还有发挥的余地……
  陈希亥摇了摇头,“不曾。我也没问过。”
  哪怕现在皇上病重不起,他也不觉得有问的必要。
  该是谁就是谁,问问问,问什么问?
  想造反吗?!
  纳兰明珠狐疑地盯着他,“我说陈兄,咱们两家是姻亲,你可别骗我。不管你要做什么,对你陈家有利的事情,我还能反对不成?”
  “什么有利不有利,你在胡说些什么?”
  陈希亥一听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这是想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