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谬赞了。”张皇后抿嘴笑了笑,心里头充满了骄傲,这次遍邀京城贵女进宫就是想来给懐瑾选太子妃的,她早就叮嘱过了让张国公府好好将张芫蓉精心打扮起来,张国公夫人自然知道女儿的意思,喜不自胜,选着精致的首饰衣裳来,今日将张芫蓉妆扮得容光焕发姿色娟好。
  张芫蓉披着一件大红色的羽纱斗篷,纯白的狐狸毛在颈边微微颤动,肌肤粉嫩,一双眸子就如秋水,波光滟潋灵动无比。她站在一树梅花下,头顶上的梅花再怎么样也比不过她的娇艳。
  “等着懐瑾下朝以后,咱们将他们喊到凉亭里坐坐,闲聊一二。”胡太后很是满意张芫蓉:“看来看去,这里头你这侄女算是出挑的。”
  张皇后微微颔首:“全凭母后做主。”
  既然胡太后能看上娘家侄女,她心中自然是欢喜的,亲上加亲真是再好也不过了。侄女儿水灵灵的模样,又娴静温柔知书达理,她看了打心底里喜欢。
  不多久就见着那边有一群人朝这边走了过来,正在雪地里赏花的京城贵女们一个个站直了身子,有些忙着整理妆容,眼睛都溜溜的朝那边望了过去。
  一群内侍拥簇着一个少年公子出现在眼前,这位年轻公子身量极高,头上以白璧束住乌黑的头发,穿着深紫色衣裳,腰间一块白玉珏,面若珠玉星眸灿灿,看得众位小姐都娇羞不胜的低下头去。
  这位就是今日的正主太子殿下了,众人心中激动不已,虽然低头,可视线却还是悄悄的朝那边看了过去。
  然而,众位小姐里头还是有一个没有低头,那便是张芫蓉。
  昔日崔大郎曾在张国公府住着,张国公夫人经常派人将他传到内院来,有时候让他陪着念书,有时候又喊他去游园,每一次崔大郎过来的时候,必然能见着张芫蓉。
  虽然两人并没有过多交谈,可也算得上是熟知,故此张芫蓉并没有像旁人一般含羞低头,而是站在那里,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住了崔大郎不放,嘴角露出了一丝微微的笑意。
  那时候还在疑惑为何祖母要将这寄居的少年郎喊到家中来,没想到却是这般缘故,原来祖父祖母早就做了安排,有心想要将他们凑成一对呢。张芫蓉看着那穿着深紫色锦袍的人影朝凉亭那边走了过去,心里头忽然有一分暖意,太子殿下确实很是英武,祖父母为了自己的亲事也是操了不少心呢。
  崔大郎走进凉亭,先想胡太后与张皇后行了一礼,这才坐到了旁边的一把椅子里,眼睛朝外边望了过去,就见满园莺莺燕燕,环肥燕瘦,倒也赏心悦目。他冲着胡太后笑了笑:“皇祖母今日好雅兴。”
  胡太后瞥了崔大郎一眼,一语双关道:“还不是你事情多没人陪我与你母后赏梅?这早梅开了,总得要有人代你尽孝陪我们赏花。”
  崔大郎满脸愧疚:“是孙儿不孝。”
  早几日张皇后便喊了他过去,告诉了他要邀请京城贵女来赏早梅,他开始有些不解这话里头的意思,梅花开了母后与皇祖母一道去赏便是,为何一定要喊人过来?见着他一脸迷惑,张皇后笑着道:“懐瑾,你明年都要二十一了,难道还没想着要娶妻这事?”
  听着张皇后说到娶媳妇,崔大郎心里热乎了起来,可不是吗,他都快二十一了,亲也定过了,媳妇还没过门呢!
  见着崔大郎眉目间有了高兴神色,张皇后更是欢喜,只觉自己与胡太后的决定再正确也不过了,她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清茶,过了一会儿才将那茶盏放了下来,声音里透着欢喜:“懐瑾,你放心,母后会给你仔细挑选过的,那日进宫来的小姐们都是出身高门望族,自己又素有雅名的。”
  崔大郎一愣,张皇后这意思,不是给他将秀珍给娶回来?
  “母后,我已经定过亲了。”
  “懐瑾,莫非你忘记了?那位卢姑娘已经自己来皇宫退亲了,你何必再纠结这个问题?”张皇后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儿子还在心心念念的牵挂着那个村姑。
  听说那村姑嫁过来的时候,儿子就已经假死进了棺材,两人面都没见过一次,儿子何必这般执着?唉,看来是受了青山坳那对老夫妻的影响,太过本真,只觉自己订过亲就一定要与那位姑娘白头偕老。张皇后看了一眼崔大郎,带着一丝愧疚,都是自己没能保护好他,害得他流落乡野,毕竟视野太窄了些。
  “母后,卢姑娘来退亲,却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我当然不承认,除非她当面对我说了要退亲,我才能答应。”崔大郎捏紧了靠椅的扶手,心中有些不舒服,一想到卢秀珍进宫退亲这事情,他就觉得很是难受。
  她为何要做出这般举止?难道仅仅是那时候误会了他不是江州城里的兰懐瑾吗?可是册立太子大典那日,他特地将她请了过来,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可她却依然还是不愿意在他面前出现。
  这里边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他犹然记得那日在马车里他对天发誓,而她温柔的握住了他的手:“别这样,我相信你。”
  她的眼睛就如天上寒星闪闪发亮,温柔的话语就如春水一般将他包围,让他情不自禁觉得有一种柔软从心底升起,慢慢的蔓延至他的五脏六腑,那般轻柔温馨,让他忘记了世界的一切烦恼,就想这样与她安安静静的呆在一处,什么也不用做,就只要她在身边陪伴着,那样就已经很好。
  “懐瑾,何必如此固执!”张皇后眉毛渐渐的拢在了一处,为何儿子这般执拗?
  “母后,我就是想要听她亲耳对我说上一句,她不愿意嫁给我。”崔大郎站起身来,朝着张皇后行了一礼:“儿子替卢姑娘向母后讨上一张赏梅的帖子,不知道母后可否愿意给她这个荣幸?”
  张皇后愣了愣,视线渐渐的落在了自己手里捧着的茶盏上边,沉吟片刻,她点了点头:“好罢,本宫就答应你。”
  那位卢姑娘来退亲的时候,说得斩钉截铁,言语间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的儿子放在心间一般,她肯定是知道自己身份卑微,配不上堂堂的太子爷,故此才知难而退,张皇后觉得给她一张帖子也没事,不过是当面告知懐瑾这件事情罢了。
  “母后,卢姑娘在京城东大街开了一间叫芝兰堂的花铺,还请母后打发人将请柬送到那边去。”听着张皇后点头答应,崔大郎心中欢喜,站起身来朝张皇后行了一个大礼:“多谢母后成全。”
  张皇后微笑着望向自己的儿子,颇有几分得意,虽然在乡间养了二十年,懐瑾还是很知礼孝顺的,青山坳那对老夫妻确实不错。
  崔大郎高高兴兴出了明月宫,一心想着过几日便能见着秀珍,这几日晚上竟没有一夜睡安稳的,每每才合上眼,卢秀珍那张脸就在脑海里晃个不停,时而娇俏的笑,时而娇嗔不已,让他一颗心上上下下的翻动个不停。
  好不容易熬到了今日,他早朝都有些心不在焉,等着众人将奏折送过来,赶不及的便宣布退朝,还没等司礼内侍的话音落下,他已经离开座位,飞快的朝偏门那边走了过去,害得一群内侍跌跌撞撞的跟着一路小跑,差点滑倒在雪地里。
  然而来到御花园的时候,却没有见着那个想见到的人,崔大郎心中有几分失落,与胡太后张皇后说话时,有些魂不守舍。


第342章 早梅开(三)
  胡太后很慈祥的望着崔大郎; 眉目间俱是欣赏。
  虽说这个孙儿是在乡间长大; 可处理起政事来却很是利落,根本就没有半点含糊拖沓; 而且有理有据,不时的能蹦出些圣贤之书里的理论来反驳他人,大臣们对这位新晋的太子爷十分佩服。
  胡太后曾找梁首辅来问过最近朝堂情况如何,一提到太子殿下; 梁首辅便止不住的笑:“太后娘娘,真乃大周之福,太子殿下聪明睿智,假以时日便能独当一面。”
  哪位祖母不喜欢听人说自己孙辈们的好话?而胡太后却十分谨慎; 唯恐梁首辅是拿话在糊弄她; 一个劲追根刨底:“梁大人,哀家找你来是想听句真话,太子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需得在旁边提点。”
  “娘娘,老臣说的话可是千真万确,没有一句谎言。”梁首辅点头微笑:“娘娘尽管放心,老臣不是那种为了博取娘娘欢心而胡编些阿谀奉承的话; 太子殿下真的是天资很好又十分仁义,这大周的江山一定能稳稳的传下去的。”
  “这就好。”胡太后终于放了心,她的孙儿当真是个不错的,以后定然会是一代明君。
  “懐瑾,你每日勤勉政事日很是辛苦; 哀家与你母后都在想着要替你找个帮手来分忧解难。方才你说没有尽到孝道,哀家能明白你的心思,只是你若真心想尽到孝道,那不如赶紧将太子妃给娶了,让她代替你给哀家和你母后尽孝便是。”
  崔大郎默默不语,心中暗道,我何尝不想快些将秀珍娶回来呢,只是她还未答应我,我如何能娶妻?
  见着崔大郎沉默的模样,胡太后满心以为他是有些害臊,不由得笑出声来:“一提到亲事,懐瑾便跟女郎一般羞涩起来了呢。”
  张皇后也附和着笑:“可不是这样?”
  胡太后瞥了张皇后一眼,话里有话道:“若嫿,你那侄女儿在哪里?哀家许久没有见到过她了,差人将她寻了过来陪哀家说说话儿。”
  这分明是在拉纤保媒了,张皇后心里头很是舒坦,转头看了侍立在身后的青萝一眼:“去,将张大小姐寻过来。”
  青萝微微弯了下膝盖:“是,娘娘。”
  崔大郎觉得身子有些僵硬,心里头有些不安,看得出来祖母与母后是准备让他与那张芫蓉近几分,可是他一点也不想与别的姑娘多多接触。还是在张国公府的时候,张国公夫人不时会喊他过去作陪,每次进内院他便能见着张芫蓉,那时候还没什么别的感觉,现在想来,或许那时候张国公夫人便已经动了这分心思。
  不是说张芫蓉不好,她生得美,又饱读诗书,说起话来声音娇柔很是好听,放眼京城贵女圈,她应该算得上是个中翘楚。
  可是她再好又如何?她又不是自己的秀珍。
  他的心很小,只能装得下一个人,再也没有别的空间去容纳其余的人,哪怕那个人再高贵再娇媚,也没办法挤进他的心房。
  一阵冷风从掀开的帘子钻了进来,崔大郎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胡太后慈爱的望着他道:“懐瑾,怎么不带个暖手的笼儿?快,坐到炭火盆儿这边来些。”
  “多谢皇祖母挂念,也不是特别冷。”崔大郎应了一句,眼睛朝凉亭之外看了过去,就见着一顶大红色的斗篷在雪地里映衬着,红得刺目。
  “臣女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张芫蓉举步走进凉亭,微微屈膝行礼,礼毕站直身子,垂下双手安安分分的放在前边,低首垂眸,一副娴静模样。
  “快,给张大小姐看座。”胡太后指着宫女们喊:“将座位搬到哀家身边一点,哀家好久没见过张大小姐了,就想着与张大小姐好好说说话儿呢。”
  那张座椅搬了过来,放在胡太后的右侧,刚刚好与崔大郎正对着,只要稍微一抬头,就能见着崔大郎那张英俊的脸孔。张芫蓉坐得端端正正,脸上没有一丝羞涩不安,大方端庄,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胡太后心中暗道,这张国公府的大小姐,果然不错,张皇后观察着侄女儿的一举一动,很是得意,毕竟家教严谨,独自进宫来也这般举止从容。
  “芫蓉,尝尝看,这是岭南进贡来的新鲜水果,哀家觉得挺好吃的。”胡太后从果盘里拈起一块冰糖柑橘递给张芫蓉:“瞧瞧这柑橘上的瓤儿,水分还足得很呢。”
  “多谢太后娘娘赏赐。”张芫蓉双手接过,小口小口的尝了起来,吃相很是文雅。
  “芫蓉啊,你素日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情?哀家听人说过你才思敏捷文采斐然,想必是喜欢读书的,是也不是?”胡太后想了想,准备从表扬张芫蓉入手,给崔大郎留下个好印象,故此先提及她知书达理。
  “太后娘娘谬赞了,芫蓉不过是闲着看了些书而已,哪里就谈得上才思敏捷了?”张芫蓉微微一笑:“不过是识得几个字儿罢了。”
  “哟,还真是谦虚,若只是识得几个字儿便能被人称作才女,那这世间的才女岂不是太多了些?”胡太后笑着望向崔大郎:“懐瑾,昔日你在张国公府的时候,可与你表妹一起谈论过诗词歌赋?”
  崔大郎被点到名,无奈的抬起头来:“回皇祖母的话,懐瑾鲜少进内院,与表妹并无过多交谈,只不过也听人说过表妹颇有才名,不少人都慕名前来张国公府向她来求过诗词。”
  张芫蓉听着崔大郎赞扬自己,心中得意,抿嘴笑了笑:“太子殿下过誉了,哪里有这样的事情,不过是旁人胡乱传出来的话而已。”
  “芫蓉,你就不必太客气,现在这凉亭里没有外人,何必谦让?”张皇后瞧着张芫蓉,越看越中意,只觉她与自己的儿子是一对佳偶,再也没有比他们更相配的了。
  先前张国公夫人曾隐约提及过此事,她那时候还觉得有些为难,一家出两个皇后并非是什么好事,做人最好要低调一点,以免遭来不测。只不过后来见着这形势慢慢的有了好转,懐瑾代为监国颇得大臣拥护,这才两个月的光景,朝堂内对于新晋太子便是一片叫好之声,个个对他交口称赞。
  这样看来,若是自己定下张芫蓉做太子妃,便不必再担忧别人会暗地里议论纷纷,说什么太子要借助外祖家的势力去扶持自己,阻力便会小了许多。再说了,皇上的身子越发的不好了,重返朝廷的希望已经很是渺茫,也不必提心吊胆他会借这事来对张国公府发难。
  日子慢慢的过,到了今日这个时候,宣召京城贵女进宫,张皇后看了这么多高门贵户的小姐,看来看去,还只有自己侄女儿生得最美貌,最能配得上懐瑾,故此她那分谨慎小心已经慢慢的放下,只盼着能快些将事情定下来才好。
  “娘娘……”张芫蓉脸颊一红,心里却是甜丝丝的一片,看起来皇后姑姑是认同了自己,这个没外人,不仅仅是指自己是她的侄女儿罢?她双眼朝崔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