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生香-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不及。”
  叔侄之情,父子之情,非要分清楚,父皇对大哥更好。赵恒很清楚兄长的冲动与鲁莽,父皇被兄长顶撞那么多次依然愿意宽恕兄长,单论情分,赵恒挑不出父皇的任何错,至少,父皇不亏欠兄长,兄长不该如此怨恨。
  楚王怔了片刻,看着弟弟隐含斥责的眼睛,楚王突然想起了父皇的好,算上早夭的五弟,他们兄弟五个,父皇只手把手地教过他骑马射箭,他第一次犟嘴,父皇按着他打屁股,他想娶冯筝,父皇立即为他做主……
  父皇的好一件件浮上来,楚王头却更疼了,为何父皇不能再好一点,再当个好兄长……
  “皇叔何其无辜!”楚王低头,双手撑住脑袋,十指深深陷进发髻。他疼,疼得脑袋都要炸了。
  赵恒承认,承认皇叔是被诬陷的,但他永远不会说出来,也绝不会因此指责父皇什么。身为一个父亲,自然想把最好的留给子女,父皇坐在那个位置,他不狠心,轮到皇叔继位,武安郡王便是他们兄弟四个的前车之鉴。
  人非圣贤,没人能面面俱到,早在父皇决定做这江山的帝王时,有些路早就定下了。
  “易地而处,皇叔也会,驱逐父皇。”赵恒冷声道,面容威严,叫人无法质疑。
  楚王难以置信地看着弟弟,会吗?如果皇叔登基了……
  脑海里浮现一道人影,楚王摇头,一边摇一边提醒弟弟:“大伯父……”
  “大伯父欲,迁都西京,京城变,京兆尹换。”赵恒缓缓地道,不是为了避免结巴,而是让兄长能跟上他的话。高祖皇帝登基,确实封了父皇为京兆尹,给了父皇准储君的名分,但大伯父在位后期,屡次提出迁都,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楚王只是不愿把人往复杂了想,如今经过弟弟提醒,得知大伯父也非真心要把皇位传给弟弟,楚王心里一直坚守的某样东西,突然四分五裂,碎了满地。
  “天家,先是君臣,再论血亲。”赵恒按住兄长肩膀,最后提点道,“大哥,皇叔离京,未必是祸。”活着比什么都强,至少父皇没想要皇叔的命,只是贬了爵位,还是念了手足之情。
  楚王听懂了,想到被父皇逼得自尽的武安郡王,想到父皇三兄弟之间的防备,什么君臣血亲,楚王突然仰头大笑,笑着笑着眼角有什么滚了下来。如果生在皇家就意味着要手足相残叔侄成仇,那他宁可生在平民百姓家!
  兄长笑得嘲讽苍凉,赵恒眉头紧锁,心底涌起强烈的疲惫感,兄长太重情,怕是走不出来了。
  “三弟,如果我坐在那把椅子上,我绝不会同样对你。”
  肩膀突然多了一只手,赵恒抬眼。
  楚王抓紧亲弟弟的肩膀,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弟弟那双似乎永远平静淡漠的眼,楚王又重复了一遍,声音铿锵有力。也许大多数帝王都会像父皇那样选择,但如果是他,楚王绝不会诬陷自己的弟弟,他会直接跟弟弟说清楚,他要把皇位留给儿子,其他东西,随便弟弟挑,倘若弟弟非要抢,那他,就揍弟弟一顿,揍得他打消念头为止。
  赵恒眼发涩,反握住兄长的手,如同根长出来的两条藤,紧紧握在一起。
  兄长不会做父皇,不会为了那个位置诬陷他,那他赵恒也不会做父皇,只要兄长不想给,他就绝不会从兄长手中抢。
  

第155章 155
  七月二十五是淑妃的生辰, 这日子宋嘉宁出嫁前是记得的, 因为到了那日,太夫人总会念叨念叨,嫁给寿王后, 宋嘉宁就忘了, 只是上次陪冯筝进宫去看升哥儿, 淑妃也来中宫做客逗孩子们, 李皇后无意提了句,问淑妃是不是要过生辰了,宋嘉宁就又记了起来。
  出宫路上,冯筝与宋嘉宁商量,二十五妯娌俩再进宫, 一看升哥儿, 二来给淑妃庆生, 毕竟听到了,不送礼显得刻意怠慢, 但礼物也无需太重。小生辰, 淑妃都没打算办酒席, 可能就自己宫里小小的热闹下。
  宋嘉宁应了, 论关系, 淑妃是她名义上嫡亲的姑母,她的礼还需比冯筝更用心。
  回到王府与王爷商量,这种明面上的客套,赵恒并不反对。
  宋嘉宁就一边哄女儿, 一边亲手为淑妃绣了幅松鹤延年的桌屏,再叫刘喜寻个紫檀木的屏架,礼物就备好了。绣的时候背着王爷,现在一切妥当,宋嘉宁便故意用这个桌屏换了自己屋里原来的,想看看王爷能否注意到。
  宋嘉宁喜欢王爷夸她,又不能厚着脸皮直接问,只能耍点小心机了。
  黄昏赵恒归府,先在前院沐浴更衣,洗去在宫里沾染的尘嚣算计。两朝元老赵溥进京,一道遗诏帮父皇正了皇位,随即诬陷皇叔为父皇解决了后患,父皇宽心了两个月,终于又嫌赵溥在朝堂威望过高,处处掣肘,开始对付赵溥了。
  赵溥是宰相,文臣第一人,父皇便一口气加封了六位宰相,他们兄弟四个只是占个名号,没有实权,摆在中书省在身份上压住赵溥,宋琦、李鹤才是真正分赵溥权的人。
  赵溥心知肚明,但那又如何,父皇是皇上,他只能受着。
  回想这一日旁观下来的明争暗斗,赵恒靠着桶壁,目光渐渐迷离。
  大周的江山,是伯父高祖皇帝利用兵权从前朝小皇帝手中抢来的,之后高祖皇帝用十几年的时间才将兵权收拢在他一人手中。伯父功业主要有三,一平定天下统一中原,二集中兵权消除叛乱祸患,三是勤政为民,赢了民心。
  伯父高祖皇帝,是开国明君,赵恒敬之,并引以为傲。
  至于父皇……
  赵恒无意识地往身上撩水,心中有些同情。父皇有称帝之心,能够顺顺利利地继承伯父的皇位,已经说明父皇有堪当帝王的手段,但父皇弟弟的身份,父皇面临的传位问题,注定成了父皇肩上的重担。
  内有伯父留下的文武官员要拉拢或更换,有赵溥这样的两朝元老掣肘,有皇叔堂兄的威胁,有百姓黎民的流言蜚语,外有辽国、西夏要防御,父皇也是为难。但父皇一人背负了下来,将来无论他们兄弟谁登基,都不必再烦忧皇位问题,一心治理江山便可。
  所以兄长为父皇那些手段生怨,赵恒只默默旁观,旁观自己的父皇是如何与百姓、与朝臣斗,如何打理这江山。既然父皇已经当了帝王,身为子女,他们就不该要求他只做一个父亲,那是对父皇的不公。
  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周围的水也凉了,赵恒起身,眼底恢复了素日的雾气,清而不浊,第一眼觉得他目光清澈幽静,再看才发觉,没人能透过这双眼睛,猜到寿王在想什么。
  离开前院那一刻,赵恒想的就只有他的王妃与小郡主,来到后院,远远瞧见女儿贴着琉璃窗的小脸蛋,还朝他笑了,赵恒唇角上扬,不知不觉加快了脚步。等他进门,就见女儿已经爬到榻前了,王妃在地上护着。
  昭昭开心地叫。
  赵恒抱起女儿,背对宋嘉宁亲了两口。
  宋嘉宁走到桌前给他倒茶,自然而然地将王爷引到了这边。赵恒落座,一手抱女儿,一手端茶碗,视线不经意掠过桌上的小屏风,掠过屏风上那只惟妙惟肖的仙鹤,然后一眼就认了出来。她的字,她的画,她的女红,都带着一种独特的灵动。
  绣了松鹤延年,应是送淑妃的寿礼,却摆在这边……
  赵恒笑了下,对着桌屏道:“这个不错,送去前院。”
  宋嘉宁惊愕,跟着为难起来,想了想,笑着商量道:“这个有一处没绣好,我再另绣一个给王爷吧?”
  赵恒看看桌屏,摇头,就要这个。
  宋嘉宁犹豫了下,但王爷这么喜欢她绣的东西,宋嘉宁还是挺高兴的,就道:“好,明早我送过去,摆在书房?”
  她这么容易就把礼物让了出来,赵恒意外地看她一眼,然后颔首。
  “那王爷先陪昭昭玩,我去外面看看。”宋嘉宁心情复杂地走了,领着双儿去了她的小库房,想重新为淑妃挑一样合适的寿礼,但库房都是贵重东西,就怕冯筝那边准备的是绣件,她送太重,是给冯筝难堪。
  在库房绕了两圈,宋嘉宁也没找到合适的,心里发愁,晚饭吃着都不香。
  赵恒只想逗逗她,可不想她吃不下饭,喂了女儿一口,他随意问:“明日进宫,寿礼?”
  宋嘉宁想来想去,就那个桌屏最合适,见王爷心情似乎不错,宋嘉宁硬着头皮道:“王爷,其实,其实那桌屏就是我为娘娘准备的寿礼,您看,那个给我,回来我再给您绣个更好的?”
  赵恒抿了抿唇。
  宋嘉宁立即后悔了,认命道:“不了,我另……”
  “好。”赵恒打断了她。
  宋嘉宁松了口气,但看看男人不悦的脸,宋嘉宁又懊恼又担心,怕王爷生气。这份担忧一直持续到了床上,男人背对她躺着,冷冰冰的。宋嘉宁翻了几次身,最后实在不安,忽的坐起来,推推他胳膊,低声道:“王爷,您真喜欢那个,还是留给您吧,我送娘娘旁的,库房里随便挑一样便可。”
  何必为了一样礼物惹王爷不高兴呢?
  “不必。”昏暗中,赵恒转身,将她拉下来,随即顺势爬了上去,惩罚似的咬了咬她嘴唇:“今晚,补偿我。”
  谁真的跟她置气?不过是逗逗她,偏偏她想太多,白白耽误那么久。
  “傻。”呼吸变乱,他对着她耳朵说。
  宋嘉宁总算反应过来了,小手轻轻地捶他肩膀:“王爷太坏了……”
  谁能想到神仙似的王爷,会捉弄她?
  一夜缱绻,第二日赵恒起早摸黑去上朝,宋嘉宁睡到天亮,才带女儿进了宫。
  陪李皇后坐了会儿,宋嘉宁、冯筝一块儿去了淑妃的长春宫。淑妃可没料到两位王妃会来为她祝寿,常年闷在宫中的人,不管是真情还是客套,小辈们记得她,淑妃都挺高兴的,尤其是升哥儿、成哥儿、昭昭都来了,小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漂亮,淑妃笑着将三个孙辈儿抱到榻上,命人端上糕点,跟过节一样热闹。
  “三嫂好像又胖了。”端慧公主看着宋嘉宁道,没有讽刺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小时候因为表哥偏心宋嘉宁,端慧公主看宋嘉宁很不顺眼,如今宋嘉宁在寿王府当王妃,没什么得罪她的,十五岁的端慧公主便也收敛了儿时的脾气。
  宋嘉宁摸摸脸,打趣自己道:“生完昭昭就一直没能瘦下来。”
  “嘉宁就是胖了才好看。”淑妃抱着昭昭,笑眯眯地夸道。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躬着腰走了进来,对淑妃道:“娘娘,世子来为您贺寿了。”
  宋嘉宁目光微变,端慧公主却惊喜地跑了出去,就见她的好表哥站在院子里,一身马军都虞候的官服,高大挺拔,肩膀宽阔,越来越威风了。
  “表哥。”端慧公主甜甜地唤道。
  她穿着一条石榴红的裙子,五官明丽,郭骁笑了,扫眼廊檐下低头候着的双儿等人,郭骁一边往里走一边低声问:“姑母今日有客?”
  端慧公主嗯了声:“大嫂三嫂刚来不久,表哥怎么有空过来?”仰着脑袋看郭骁,目光快要黏在了郭骁脸上。其实端慧公主这一年都没发什么脾气,并不是单单对宋嘉宁好了,因为端慧公主过得舒心啊,恋慕的表哥对她越来越温柔,好像也喜欢她了呢。
  感情如意,偶尔宫女们犯错,端慧公主都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发火了。
  “有事禀奏皇上,再来看看姑母。”郭骁道,说完示意端慧公主先进去,他走在后面。
  “郭骁拜见姑母,拜见两位王妃。”进了屋,郭骁恭敬行礼,目光落在了宋嘉宁裙摆上。今日纯属偶遇,但郭骁珍惜每一次与她见面的机会,寿王将她藏得太深,他一年里见她的次数,屈指可数。
  “免礼吧,都是亲戚,不必拘束。”淑妃亲昵地道。
  郭骁站直了,飞快看她一眼,然后转向榻上。三个孩子都在好奇地望着他,郭骁只看她的女儿,对上昭昭水汪汪的杏眼,像极了她,郭骁神色温柔起来,笑着问外甥女:“昭昭还认得舅舅吗?”
  听到“舅舅”,昭昭歪歪头,往他身后看,还以为亲舅舅来了呢。
  女娃漂亮又可爱,郭骁忍不住想抱一抱。宋嘉宁看出他意图,忽的走过去抱住女儿,客气地向淑妃请辞:“大哥难得有空进宫,姑母多陪大哥说说话吧,我跟嫂子改日再来陪姑母。”
  淑妃确实想跟娘家侄子说说贴己话,应了,摸摸昭昭脑袋,目送娘几个离去。
  

第156章 156
  宋嘉宁她们走了, 郭骁将他准备的寿礼拿了出来, 是本菊花谱。
  淑妃爱菊,侄子的礼物甚合她心意,连夸了郭骁几句, 转而询问郭骁的近况。
  郭骁已经成年, 不适合在长春宫久待, 小坐片刻, 便对一直躲在淑妃身后光明正大又有点害羞地看着他的表妹道:“我有话要单独与姑母商量,表妹先去外面坐坐。”
  端慧公主不高兴,撒娇地嘟嘴:“什么话不能让我知道啊?”
  郭骁没有解释,只平静地盯着她。
  端慧公主受不了心上人这样的眼神,嗔怪地瞪了郭骁一眼, 不情不愿地出去了, 但也没有走远, 门帘落下,她朝宫女们摇摇头, 然后躲在门帘后, 侧身倾听。
  侄子神色郑重, 淑妃想到了娘家国公府, 误会出了大事, 她急着问:“平章,到底怎么了?”
  郭骁看看姑母,垂眸道:“姑母,自从我受了那次伤后, 祖母便一直催我娶妻,我……”
  淑妃心里一惊,但也理解太夫人,侄子都二十二了,早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上次命悬一线,太夫人肯定害怕了,侄子早点成亲,万一出了什么事,至少能留下一儿半女。只是,淑妃扫眼门口,替女儿着急起来,女儿对侄子的情意她最清楚,但,侄子对女儿,似乎并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你年纪不小了,确实该成亲了,别嫌你祖母催。”淑妃不动声色地道,在摸清侄子的心意前,她并不想拆穿女儿的情意。
  郭骁颔首,忽的跪了下去,仰头直视淑妃道:“姑母,我与表妹青梅竹马,至今未娶,也是在等表妹长大。今年表妹已经及笄,我本想再等两年,等我功成名就时提亲,奈何祖母催的急,只能斗胆请姑母将表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