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穿之朱明绣锦-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妙锦无奈的笑了笑,她心如死灰; 事到如今她还能怎样,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却最终还是逃不出天子所布的棋局; 生在公侯之家,便注定要牺牲自己的幸福,去做皇上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
  “大哥不求别的; 只求妹妹能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开心幸福的嫁人; 大哥知道这是强求妹妹了,可是为了我徐家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 大哥求妹妹不要再继续执拗下去了好吗。我徐家虽有陛下御赐的丹书铁券,虽顶着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之家的头衔,可是你知道大哥每日心中有多殚精竭虑吗!父亲去的早; 对我徐家来说反倒是件幸事,如果父亲还在世的话,也难保我徐家不会成为另一个胡惟庸或是蓝玉啊……”徐辉祖无奈叹息道。
  “大哥,我懂了,之前是我太自私,只考虑自己的幸福,却不顾全家人的安危,还请大哥不要怪妹妹。”徐妙锦心中已是心灰意冷,却还握着大哥的手安慰道。
  “小妹心中不要怨皇上冷酷无情,皇上疼了你这么多年,又怎会不希望你幸福,只是太子之薨对皇上打击太大了,如若太子还在世,就是你想嫁谁,皇上都不会阻拦,可是事到如今,皇上不得不以北疆的防务为重,毕竟这大明江山,将来是传给皇太孙的。”徐辉祖语重心长的如述着。
  “皇上是怕大姐夫在北疆拥兵自重吗?”徐妙锦用袖子掩了掩唇,咳嗽了几声,李氏忙走上前来帮她盖了盖被子,徐妙锦却抬起头,握着大哥的手,目光坚定地问道。
  徐辉祖轻轻点了点头,对妹妹说道:“大宁地处北疆军事要塞,深入与蒙古作战的军事前线,皇上把如此重要之地分封给宁王殿下,可见心中对他期望有多高。小妹自小聪慧,又自幼与宁王殿下交好,皇上考虑再三,还是希望小妹能辅佐宁王殿下,在北疆建一番功业,皇上对小妹如此这般看重,心中自然不想小妹辜负了他一片苦心。”
  “大哥,妹妹已知晓皇上的良苦用心……只是有些事情,若是天意……”徐妙锦话到嘴边,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她心中清楚如若这个世界还有靖难存在的话,那她与宁王将来会站到大哥的对立面去,她心中不忍看到大哥将来的结局。
  徐辉祖帮徐妙锦盖了盖被子,言语关切地叮嘱道:“皇上挂念妹妹的病情,已将大婚推迟到了秋天,礼部和钦天监已经算好了吉日,妹妹且先安心养病吧。”
  徐妙锦安静地躺下,冲大哥点了点头,既然命运已这般安排,她如今能做之事,也只是默默承受罢了。
  挺过了傲雪凌霜的应天府,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但此刻的北平城,却依然是冰天雪地。
  燕王朱棣在风雪中静静矗立了良久,良久,头上肩上满是积雪,宛如雪人般在呼啸的北风中一动不动,燕王妃徐仪华看在一旁,心疼不已。道衍顶着风雪匆匆进了燕王府的大门,但被告知燕王此刻闭不见客,道衍并没有理会,只是径直朝着王府后花园中走去,守卫见状并不敢阻拦,待到了后花园,道衍见到矗立在风雪中一动不动的燕王,叹息地摇了摇头,便径直走了过去。
  “殿下可是为皇上给徐小郡主赐婚之事而烦忧?”道衍开门见山地问道。
  燕王朱棣并不理会他,只是依旧一动不动地在风雪中矗立着。
  “殿下!”道衍突然跪倒在他面前,厉声问道:“殿下到底还想不想要那顶白帽子!”
  朱棣此刻眼中闪过一丝被触动的神色,旋即又冷冷地说道:“如今这般局面,还有争的可能吗?”
  “殿下为何看不透,如今才是最好的局面!”道衍语重心长地劝道。
  燕王朱棣似乎突然明白过了什么,他忙俯身扶起道衍,悄声说道:“本王心中清楚大师之意,此处不是说话之地,大师且随本王去书房详谈。”
  洪武二十七年的春夏似乎过的特别快,转眼就到了金秋时节,中山王府此刻热闹非凡,集万千宠爱的小郡主终于要出嫁了,应天府的街头巷尾百姓纷纷议论着,听闻中山王府的小郡主才貌双全,与宁王殿下乃是天作之合,才子佳人,皇上这段姻缘赐的真是妙极。
  徐妙锦的一众闺中密友此刻更是不能放她清闲,马恩慧,齐如玉与景静琪则是日日来中山王府盯着徐妙锦做针线活,铁凌菲则在一旁吃吃喝喝地看笑话,徐妙锦做这些本来就不在行,却要硬被逼着做,心中自然是不甘心。
  “恩慧妹妹不准备与皇太孙的大婚,日日跑到中山王府来做什么!”徐妙锦被她们唠叨的烦了,便不耐烦地问道。
  “我与锦姐姐可不同,皇太孙殿下要为太子守孝满三年才能举行大婚,我还能在闺阁中待的比锦姐姐稍长些,再说我针线活也比锦姐姐做的好,锦姐姐的针脚这般粗制滥造,怕是只有宁王殿下自幼与你熟识,才不会介意吧!”马恩慧用手中团扇轻掩朱唇,微微笑道。
  徐妙锦越听越气,索性把手中未做完的刺绣摔在了桌上,负气不语。
  铁凌菲则在一旁打趣道:“当初我说锦姐姐将来必定会嫁宁王殿下,你们还笑话我,如今陛下这姻缘赐的极好,街头巷尾百姓都纷纷议论此乃天作之合呢!”
  “就你这丫头话最多!你再瞎说,将来我让宁王殿下收你做了侧妃!”徐妙锦白了铁凌菲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妹妹可不想跟姐姐抢如意郎君!妹妹……已经有心上人了……”铁凌菲突然话锋一转,低下头去面红耳赤起来。
  众人听闻便觉一惊,都好奇地侧过头来问道:“凌菲妹妹快如实招来,那人是谁?”
  铁凌菲双目含羞,柔声说道:“只是位寒门学子,与我爹当初一样,正在苦读经史,准备下次秋闱呢,上元灯节时在三山街偶遇到,心中便已属意于他。”
  徐妙锦手中握了握戴在玉腕上的绿豆底玉镯,心中一阵失落,她羡慕铁凌菲,如若不生在这公侯之家,便不会有这些烦恼。待到大婚之日,她便要将这玉镯永远束之高阁,这半年来,他再未曾与她有过半封书信,她曾经多次想提笔给他写信,但每次提笔,还未落字,泪水便已染湿了信纸,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对他说些什么,他们终究是两条平行线,永远走不到一起去了。
  大婚之日临近,徐妙锦却辗转反侧,这一朝嫁了人,她便要随宁王北上,就藩大宁,京中这些人,这些事,将逐渐随她远去,可是她放心不下家中兄长,放心不下马恩慧等闺中密友,她不知道这已经改变的历史,还会不会再重新回到她所熟知的那个轨道上去,洪武皇帝还有四年多的光阴,就要永远与世长辞,到那时还会不会有靖难?
  徐妙锦披了一件披风,走到桌案前,在一张便笺上写下了一段话,写完之后精心折好,放到了一个香囊中,便疾步往四房小院走去,此刻徐增寿与沐氏尚未就寝,徐增寿在案前看着兵书,沐氏则在一旁安静地做着针线活,景昌这几年长的很快,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鞋子总是要重做。
  这会只听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沐氏放下手中未做完的鞋子,走到门前问道:“这么晚了,是谁啊?”
  “四嫂,妙锦可以进来吗?”门外传来了徐妙锦的声音,沐氏连忙把门打开,将她迎了进来。徐妙锦看着四哥四嫂,笑嘻嘻地说道:“四哥四嫂还未睡下啊,妙锦这么晚来叨扰,真是不好意思。”
  “锦丫头这是快出阁了,舍不得你四哥四嫂了吗?”沐氏给她递了一杯茶,笑盈盈地问道。
  徐妙锦接过茶杯,径直向徐增寿走去,取出怀中香囊,递给徐增寿,表情郑重地说道:“四哥,妙锦即将离家远嫁,心中放不下四哥四嫂,这香囊中有一锦囊,四哥现在且先不要打开看,劳烦四哥收好,待到皇太孙继位的第四年,定要将这锦囊取出,按照锦囊上说的做,方可保四哥一命!”
  徐增寿接过香囊,好奇地笑道:“妹妹何时通晓这占卜算卦之能力了?怎会想到这样一出,皇上如今龙体安康,皇太孙继位,要等待何年何月呢!”
  徐妙锦见徐增寿如此这般表情,全未把她心中忧虑之事放在心上,突然下跪求道:“四哥信也好,不信也罢,妹妹跪下求四哥收好这锦囊,在皇太孙继位的第四年打开,妹妹求你了!”说罢便已是泪如雨下。
  徐增寿见小妹如此这般,便连忙起身扶她起来,把那香囊交给了沐氏,叫她收好,徐妙锦见四哥做此举动,方才放心,便扑到四哥怀中呜呜地哭了起来。
  沐氏收好了那香囊,便回身劝慰道:“锦丫头莫要担心四哥四嫂,将来到了大宁,要好好照顾自己才是,哥哥嫂子不能一辈子陪在你身边遮风挡雨,那大宁地处蒙古边境,人口繁杂,怕是不比京中这般太平,锦丫头定要时刻谨慎小心才是。”
  徐妙锦抬起哭红的泪眼,哽咽道:“四嫂放心,妙锦定会时刻小心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直接跳看这一章的人特别多,作者菌想说一下,你直接跳看这一章然后不看后面的79…86,只靠想象是完全没用的,这里埋的伏笔都是为了后面靖难大宁之变服务的,而且你看了87才会知道,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第55章 大婚(下)

  第五十五章大婚(下)
  洪武二十七年十月,金风玉露; 天朗气清; 金桂飘香,北雁南飞; 宜嫁娶。
  自那日从乐器行出来,徐妙锦对自己的一番坦言; 宁王朱权便再未想过自己将来真的有一天能与徐妙锦做夫妻。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 至今仍在他心头历历在目,杨妃娘娘寿诞上那首合奏古琴曲; 至今仍萦绕在他耳畔。此刻他乘坐在去中山王府迎亲的玉辂中,仍好似在梦境中一般。
  如同徐妙锦二姐三姐出嫁时一样; 宫中早早派了女官至中山王府,女官手中捧着的是御赐的大衫霞帔和九翟冠; 只等为新娘子梳洗打扮之后就穿戴好。
  徐妙锦平时本不愿意施粉黛; 连首饰都是戴的极其清雅的款式,而如今这大婚之日,却也不得不在脸上涂上一层厚厚的脂粉。李氏走上前来; 看着镜中的小妹; 已经把象征少女时代的垂发高高盘起; 不由得心中一酸,流下两行清泪。
  少女时代幻想的大婚嫁人那日; 是为心爱之人把发髻盘起,而如今,却世事难料。三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金秋时节; 也是在这间屋子里,徐妙锦看着二姐三姐满心欢喜的戴上九翟冠与红盖头,怎想得今日,即将掀起她红盖头的那个人,却不是她日夜为之肝肠寸断的所思之人。
  中山王府大门外锣鼓喧天,花团锦簇,一副热闹至极的景象,傧相早站于府门一侧,只等新郎官一行人到来。大家对这热闹场面自是欢喜不已,可谁又能曾想,这众人眼中的天作之合,新娘子心中却是悲凉至极。
  大婚之日前夜,徐妙锦取了一个精致的雕花梨木镶宝石的小匣子,她轻轻摘下手腕上的玉镯,将那玉镯放在了匣子中。摘下玉镯的那一刹那,从此她便与他再没有任何瓜葛,他将永远只是她大姐夫,而她今后便成了他的十七弟妹。
  罢了,这人世间有些事情越是强求,越是求而不得。这玉镯,那张小弓,那个元青花玉壶春瓶,那些诉不尽柔情思念的书信,从此以后再与她无关,就让它们束之高阁吧。
  绣楼上登高望远,中山王府花园的全景尽收眼底,徐妙锦倚着栏杆而坐,秋风轻轻而过,吹起丝丝秀发拂过面颊,转眼间四年光阴就这样过去了,这四年间,发生了太多太多,这四年光阴,已足以让相爱之人生死相许,那么再过四年光阴,她会不会彻底将他忘记呢……
  铜镜中已戴上九翟冠的新娘子将她的思绪拉回到了大婚之日,她理了理已经盘好的鬓发,宫中派来讲那男女之事的嬷嬷此刻已经笑盈盈地走了进来,这次她不需要再回避了。
  魏国公徐辉祖与夫人李氏此刻已经坐到了正堂上,女执事引着已着好红色纻丝大衫,配深青色织金云霞凤纹霞帔的徐妙锦款款而来,她向大哥大嫂各拜了四拜,徐辉祖双目满含期待之情对妹妹叮嘱道:“戒之戒之,夙夜恪勤,勿或违命。”李氏则是抹着喜泪,起身又再三帮她整理了衣冠,哽咽地嘱咐道:“尔兄有训,尔当敬承。”
  嘱咐完了话,这会已有傧相来传报,说新郎官一行人已快至府门口,徐辉祖便起身迎了出去,李氏又与宫中的女官帮徐妙锦把罩头盖好,此刻便只等新郎官来迎了。
  宁王则是着青衣冕服,自玉辂中而下,他本就眉清目秀,身姿如竹,历经这几年再外练兵之后,此刻已比四年前那赠琴的少年成熟了许多,相比四年前的书生气,此刻更显英武。
  他抬头看了看中山王府前御笔亲书的牌坊,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有一天从这坊下走过,去牵心上人之手,此刻梦境中的画面终成的现实,可他却知道她的心并不在自己这里。
  魏国公徐辉祖已迎出大门,与宁王朱权互相行过礼后,新郎官便被引入了府中。执雁者再一次把手中的大雁交与徐辉祖,这大礼终成,徐达的四个女儿终于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新娘子头上蒙着红盖头,由宫中来的傅母搀扶着,款款而来。李氏握着徐妙锦的手,已是泣不成声。徐辉祖亦走了过来,与宁王拱手一辑,旋即又语重心长地道:“宁王殿下与小妹自幼相识,小妹交与殿下,我本没什么可担心的,可小妹向来性子顽劣,却又执拗,今后无论遇到何事,还请宁王殿下多担待着她些。”
  “魏国公何须如此客气,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我既有幸娶得锦妹妹为妻,此生定不会有负与她。”朱权目光坚定地看着徐辉祖,承诺道。
  李氏轻掩泪容,将小妹之手交付与他,他二人之手交汇的瞬间,他发现她的手是如此之冰冷,而她却感受到了他手中传递给她的温暖,这温暖就好像是心中所思的那人,此刻正坚定的握着她的手,誓不再与她分开半步,这温暖让她安心,她虽不再抗拒,却已是满眼止不住的泪。
  他牵着她的手,在一片喜乐声中乘上了凤轿,从踏上凤轿的那一刻起,她便再无法回头。
  迎亲的仪仗队伍自中山王府而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