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小田园-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下车间,又没技术。
  想回营部,恐怕也没了位置。
  当初,宣传干事当得好好的,是她自己一心二心只想去文工团。可现在,团里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排练新节目了,师部那边也没再搞什么文艺汇演,下营部的巡演工作也没人组织。
  这么一看,还真是没落了。
  未来将会怎样?
  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
  西北风一吹,气温骤降。
  田根宝家像往年那样,早早生起了火炉子。
  冬天里,最麻烦的就是洗澡和洗衣服。
  像田家这样人口多的,都是集中到星期天来个大扫除。
  以前,大多是王慧珍端着洗衣盆到小溪那边,就着青石板和搓板洗衣服。可冬天水里一结冰,只能在家里化冰烧水。洗一次衣服,得一连挑几挑子冰块,很麻烦。
  这个星期天,王慧珍用家里的洗澡盆泡了一堆衣服。
  她坐在小板凳上,盆子里架着一块搓板,“嚓嚓嚓”地揉着。黎元元看到了,也拿着小盆子,分了几件浅颜色的内衣帮着洗。
  王慧珍一见,也让伟民他们几个锻炼一下。
  还说:“男孩子不能太懒了,以后谈对象会被女孩子嫌弃的!”
  田根宝听了,呵呵笑着。
  赶紧让慧珍休息一下,自己坐在小凳子上,就着搓板卖力地搓着,还笑着说道:“慧珍,一会儿用水涮衣服,我们一起来哦!”
  看到田爸爸这么自觉,黎元元咧着嘴直笑。
  找对象,就得找像田爸爸这样的。
  当年,王妈妈的眼光可真好啊。
  *
  冬天天冷,户外的劳作主要是积肥和施肥。
  连队里一清闲,职工们八小时外的生活又欢腾起来了。
  有打扑克的,跳舞的,看小说的,听广播的,看电视的,各色各样,十分热闹。
  双卡录音机出现后,流行歌曲也大面积地传播开来。
  现在,只要新电影一上映,那些电影主题歌、电影插曲很快就会被翻唱,青年人也跟着争相模仿。
  星期天中午,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小青年们,聚在代销点门前的广场上,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手里拎着一只录音机,大声播放着流行歌曲。
  引得过路的行人一阵侧目,也能跟着听两嗓子。
  而随着沿海城市的开放,海外的一些甜歌情歌也进入了内陆地区。
  这些歌曲大多格调不高,可旋律优美,再配上流行的电子乐,被统称为“靡靡之音”。
  在主流媒体上,对“靡靡之音”持批判态度。
  可在追赶时髦的群体里,却以会哼唱几句为荣。
  像田根宝和王慧珍在杨淑芬家里,就听过不少流行歌曲。
  时间一长,也能跟着唱两句。
  而杨淑芬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她听过的歌曲,没有不会唱的。在知青们聚会时,兴致一上来,还会放开嗓子唱上一段。
  黎元元心说,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个人才。
  如果放在后世,上电视去参加个唱歌比赛什么的,没准还能拿个名次呢。


第115章 靠边站
  *
  转眼到了十二月底。
  李连长的病情急剧恶化; 人瘦得只剩下了一把骨头,也没几天了。连队里也有消息传出,说李连长得了不治之症。
  职工们悲痛的有之; 说怪话的也有。
  不过几天; 就有一种莫名说法,说李连长打猎时,遇到了一只白狐狸精。他举木仓想打; 那只白狐狸回头看了他一眼; 一恍就消失了。
  李连长就是因为这个,才得了怪病。
  一时间; 传得神乎其神的,把孔所长气得不行。
  老李脾气直; 想搞歪门邪道的一向怕他,得罪一些人也再所难免。可人都要走了; 却拿这个给老李脸上抹黑?
  田根宝也听说了。晚上临睡前,和慧珍小声嘀咕着。
  “听说; 这个狐狸精的说法,最早是从赵秀兰嘴巴里叨叨出来的。那次打猎,江排长也跟着去了; 说是亲眼见到的……”
  “哎; 他们这两口子啊; 净是胡说八道,换做以前早就开会批判了……”王慧珍愤愤地说道。
  这个江排长,平时总是巴结着李连长; 恨不得天天去汇报思想。现在可好,人还没咽气呢,就变脸子了?
  黎元元在里间,也隐隐听到了。
  这种无稽之谈,无任何可信之处。可正因为如此,才会被当作一桩八卦肆意传播。像江排长这样的,也该下来了吧?
  *
  元旦过后的第三天,李连长病逝了。
  连部在大礼堂里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大部分职工都哭红了眼睛。而营部的吕营长,也带着几位领导前来,参加了悼念活动。
  在哀乐声中,他一言不发,只是定定地望着那幅放大的黑白相片。
  几十年的老伙计,就这么走了。
  丢下他一个,以后还能找谁斗嘴去?
  孔所长表现得十分坚强。
  她穿着一身黑大衣,胳膊上戴着一块黑布,领着两个儿子和女儿,守在追悼会现场。黎元元也趁着中午,和田爸爸一起去了礼堂,在李连长的遗像前,鞠了三个躬。
  追悼仪式结束后,李连长就被送到风口站外,进行安葬。那天,连队里开了两台拖拉机,二十多名男职工跟着过去,挖坑埋葬。
  就这样,在这个寒冬腊月里,送走了李连长。
  在李连长病重期间,由陈副连长主持连队里的日常工作。李连长走后,经场部批准,他正式接替了连长职务。
  这本是一桩好事,可苏梅华的心里却更加矛盾了。
  与其他知青相比,她在托儿所里当老师一点也不累。而老陈工作又很努力,看看又进步了不少。
  可这么一来,她还走得了吗?
  可如果不走,难道要在这里呆一辈子?
  一时间,纠结万分。
  她考虑过来,考虑过去,不知如何是好。
  *
  到了元月中旬,连队召开了年终总结大会。
  在会上,除了表彰先进之外,还对去年下达的任务指标进行了考核兑现。
  所有完成任务指标的班组,都领到了一笔奖金。这一回奖金按照个人工作成绩,拉开了档次,不再搞“大锅饭”一刀切了。
  田根宝所在的机工车间,效益不错,奖金比去年多了一半,自然是乐呵呵的。而王慧珍这边,无论是瓜地还是棉田,收益都很不错。
  这个奖金嘛,也比去年翻了一倍。
  爸爸妈妈发钱了,几个孩子也跟着阔气了一把。
  每个人都领到了一块钱,比去年多了五毛。
  而黎元元就更神气了。
  这几个月,她一连投了四篇稿件,一共挣了二十三块。
  那个信箱,一两个星期打开一次。天冷了,多是田爸爸去照相馆时,捎带着把信件给取回来。稿费也是田爸爸给代领的。
  这次,她一拿到稿费,就去代销点里,给田爸爸选了一个刮胡子刀,给王妈妈买了一盒护手油。剩下的钱,都交给了王妈妈,惹得王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直夸她真懂事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寒假里,邓萧邮来了一份剪报,送给元元。
  这份剪报厚厚的一大本,都是从京城的报刊上剪贴下来的。黎元元一看,就知道萧哥哥又费了不少功夫。虽然是积少成多,可这份心意却是足足的。
  春节前,邓医生写了信过来。
  还给孩子们邮来了两大桶高级饼干。吃着饼干,黎元元不禁想起了五年前第一次吃饼干时的情景。
  相比起那时,现在的生活真是好了不少。
  代销点里,吃的用的不那么紧缺了,买布、买糖都不要票了。大人和孩子们的口粮也都变成了细粮,想买粗粮反而要跑到“巴扎”上去买高价的。
  连队里的职工们,为了改善生活更是各显神通。
  邻居孙大江家,用沙枣酿了两坛子酒,还给田爸爸送来了一茶缸子,让他们也尝尝味道。
  李建军家,在秋天学会了做“变蛋”,一口气做了两大筐子。这种“变蛋”能存放很长时间,昨天也拿了六个送过来,说是可以用来调凉菜。
  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
  连队里买彩电的家庭,又多了两户。
  虽然看电视时,还是挤了一屋子大人和孩子。可相对来说,只要去得早都能找到空地方。电视台转播的节目也比前多了不少,除了新闻之外,电视连续剧一集接着一集,看得人直上瘾。
  而参加家庭舞会的,也从知青扩大到了小青工。
  在一群跳着“蓬嚓嚓”的年轻人当中,还有一位外号叫“小花鼓”的老职工。
  她今年四十岁了,看着却很年轻,就像三十出头。
  舞跳得非常好,各种花样都会跳。
  以前在家乡时,她是唱湖南花鼓戏的,吃的就是文艺饭。十几岁投亲靠友来到边疆后,却下地扛起了锄头。
  初来时,娇滴滴的,既怕吃苦又怕受累。整天用纱巾包着头,生怕把脸晒黑了。在连队里呆了不久,就自由恋爱,和一位名叫柳学明的男职工结婚了。
  婚后,家务活一概不做,全是爱人柳学明的。
  她一连生了两个孩子,一女一男。孩子不大一点,就被使唤着干这干那,颇有当年跑江湖时师父使唤小徒弟的做派。
  在家里,她被爱人和孩子宠着,整天被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每天晚上,孩子们给她端洗脚水,轮换着捶背捶腿,就像电影中的“地主婆”似的。
  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都先紧着她。
  爱人更是想法设法搞来一些零食,什么糖果、饼干、肉松、瓜子,给她放在不同的食品罐子里,专供她一人享用。
  孩子们表现得好了,她才恩赐般地拿出来一点,让孩子们也尝尝。
  平时,除了搞文艺积极之外,对其他事情一概不上心,自称甩手掌柜。上个班,也是三天两头的请病假。
  后来,干脆办了病退,说是得了什么病,整天呆在家里,将养着。
  可家庭舞会一开始,整个人就像得到了解放。
  那些交谊舞,她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可在旁边看上一遍,就能跟上拍子。
  跳起舞来,更是着迷。
  不到散场,不肯回家。
  最后爱人柳学明不放心,也跟着过来,坐在一边的板凳上等着。等散了舞会,好带着老婆一起回家。
  黎元元听说这位“小花鼓”的轶事后,笑得不行。
  这可真是个人物啊。
  于是,就写了一个小短篇,题目就叫《小花鼓》。
  当然,故事侧重的是“小花鼓”和柳学明的爱情故事。
  当年,“小花鼓”是带着婚约来到边疆的,对方是一位复原军人,还是个连级干部。可“小花鼓”硬是自己做主,找了一个男职工。
  说自己就喜欢“小白脸”,那个干部好是好,可脸太黑了,一点也不好看。
  因为这事,她和她大哥闹翻了。
  可当时讲究婚姻自由,还真拿他妹妹没办法。
  而柳学明也没有辜负自己的爱人。
  他说一辈子对老婆好,结果却把老婆宠成了一个孩子。
  黎元元心说,这得多疼爱老婆才能做到这一步啊?
  羡慕的同时,也觉得这个“小花鼓”被宠坏了,一举一动,真是妖气十足。
  *
  春节,一天天地临近了。
  田根宝备了鸡肉鱼肉、猪肉牛肉,各种吃食。
  而王慧珍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做了一身新衣服。
  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了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
  节后,承包大田的职工更多了。
  电视、广播和报纸上,也天天都在宣传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事迹。那些有冲劲、有干劲的勤快人,都率先一步行动起来。
  而那些提前办了病退的,平时偷奸耍滑不肯出力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连队里的管理结构也有了变化。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连部决定减少非一线管理层人员,生产排长直接与任务指标挂钩。像几个车间,就与副业组挂在了一起。
  为了搞好“产供销”一条龙,干脆成立了副业大队。
  这么一来,管厂区的江排长就靠边站了。
  他既不懂技术,又不懂业务,也跑不了销售。
  以前全靠思想觉悟吃饭,可现在不讲究这个了。
  况且,他家的赵秀兰得罪人太多,早就有职工心里不满,于是就借着集体投票,让他靠边站了。
  江排长气不过,就去找陈连长。
  可陈连长对这个事也无可奈何。既然连队里要下发任务指标,那些背任务的同志得有一定的话语权,既然是群众投票表决的,那就尊重这个结果吧。
  其实,陈连长打心眼里看不上江排长。
  除了嘴巴能说会道之外,实在没什么真材实料。
  况且,徐指导员现在对他也不感冒。
  李连长逝去后,徐指导员就听到了传言。
  让民兵队长暗中一调查,就挖出了源头。
  对他和赵秀兰的表现非常不满。
  作为一名排级干部,带头搞封建迷信不说,还抹黑连队领导?
  要知道徐指导员和李连长搭档了二十多年,从他当年做小文书时,就跟着李连长。这种感情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楚的。
  在运动中,二人之间也有过分歧。
  可那是革命工作,就私人感情而言,真是铁得不能再铁。
  所以,江排长来找他,他就直接推掉了。
  说这个生产上的事情,由陈连长全权负责。现在搞改革,干部也要能上能下,希望江长发同志能认清形势,早一点找到自己的位置。
  投票结果出来那天,田根宝和王慧珍晚上窝在被窝里,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子。
  王慧珍开心地说道:“老田,这个江长发也有今天啊?以后,看那个赵秀兰还拽不拽?”
  这一回,江长发直接被副业大队挤兑走了。这人心思不正,车间里的机工们又不是傻子,早就对他不满了。
  这样的人离开厂区后,还能干啥?
  估计哪个班组都不会要他。
  黎元元听到了,也笑得直咧嘴。
  那个江慧勤的爸爸终于下来了,以后和其他职工也没什么两样了吧?
  看来,这个改革还真是好啊。


第116章 勿忘我
  *
  改革是好。
  不光是连队里有了变化; 就连场部直属单位也做了人员精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