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捧回了亚锦赛的冠军杯,中国女排得到了媒体和球迷们的欢迎,只是问题也是随之而来。
    “这次主力二传杨晓兰在决赛时表现并不怎么好,对于这个问题,袁指导您是怎么看待的?”
    该来的总是要来,原本还兴奋着的女排姑娘们因为这个问题顿时沉寂了下来,杨晓兰脸上笑意僵硬,惨淡无力,她刚要上前解释,却是被拦住了。
    “万里长征始于足下,我们的队员都还年轻,需要更多的大赛历练,我希望大家关注的是比赛本身,而不是问责运动员,她们也都想要打好每一场比赛,可是太多因素都会影响着她们。日本女排并不弱,所以我们也会继续努力。”
    袁成民不是一个尖锐的人,他也清楚对媒体尖锐没什么用,反倒是会给自己落下不是。
    而这边媒体的记者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再想要提问的时候却是被同行拉住了,“要是输了比赛,你骂她都没事,赢了你说什么?”
    这要是报道出去,肯定是全国老百姓都会骂记者骂报纸的,就是这么对待这群为国家夺取荣耀的女排姑娘们的吗?
    机场接机的风波到底没闹起来,只是回到体委训练中心,却又是有着一场风波等待着她们。
    杨晓兰提出了退役,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林燕有些没反应过来。
    “怎么可能?”比赛结束后,她还特意关注了下杨晓兰的神色,没发现问题呀。
    冯朗无奈,“我骗你这个干什么,真的,今天去袁头那里看到的,大概是球迷们的来信让她有些受不了了吧。”
    她们这次收到了很多的信件,而其中给自己的信件中都有对杨晓兰表现不佳的指责,那么给杨晓兰的信里面写着什么,可想而知。
    林燕一开始还没怎么注意,她们这次回来后有三天休息,不过就呆在训练中心这里,也别指望着回家什么的,三天之后就是要去漳州那边进行集训。这三天与其说是休息,还不如说是调整状态,迎接集训。
    早起跑步,吃饭看书睡觉,林燕的生活很是规律,晚上则是给球迷们回信,有时候和曾蕾聊天,谈谈山西队这两年发生的变化,她也就没在注意这件事。
    如今听冯朗这么一说,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让林燕想起了发生在她那个年代的事情,中国飞人,还有在腐国的奥运会上赢了队友却是被网友问候了祖宗十八代的女运动员,这样的事情几十年后的中国都存在,何况是现在这个对排球抱有厚望,根本容不得其失败的时代呢?
    女排赢了比赛不假,可是遮掩不过去杨晓兰在比赛中的表现不佳。报纸媒体不会对此大肆宣扬,可是那些球迷却是不能容忍。
    没那本事那就让贤,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而这件事直接牵扯着两个人,杨晓兰和曾蕾。
    曾蕾没有错,力挽狂澜稳住了局面,帮着中国女排拿下了亚锦赛的冠军,这一点错都没有。
    杨晓兰也没有错,她只是水平还不到一个优秀二传手应有的水平,又是被赶鸭子上架,所以才会有今日种种。
    可是那去哪里找问题所在?
    各国球队都盯着中国女排,林燕也清楚,这支队伍必须改革了,就像是现在冯朗和张芳容的球一再被拦就能看的出来,超手进攻固然可行,可是个人的身体素质在那里放着,一场比赛能超手进攻多少次?
    所以队伍创新并没有错。
    只是她们没有时间了。这才是关键所在。
    从最初培养到拿下第一个亚锦赛冠军,中国女排用了三年时间,而距离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则是用了五年。
    可是谁都没给杨晓兰这么多的时间,她压力太大了,这次亚锦赛尽管她们赢了,可是之于杨晓兰而言,却是输了的。主力二传没病没伤成了替补队员,这就是输。
    原本的内疚和自责就是萦绕在心头,而球迷们的“责骂”大概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林燕想了很多,最后才开口,“我去看看她。”
    “不在宿舍。”冯朗早就去了,只是并没有见到杨晓兰,这时候估计杨晓兰是谁都不想见吧。
    林燕愣了下,“那我出去找找。”
    其实想要找到杨晓兰并不难,就去训练馆就是,既然说是要退役,那么最舍不得的应该就是训练馆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休息,所以训练馆这边挺冷清的,林燕刚要推开门,就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
    “我在省队带那些小队员的时候,她们可都是羡慕极了,上次参加全运会,可是高兴了,说是最羡慕的就是国家队的队员们,能够为国争光,多好的事情。”
    曾姐?林燕收回了手,贴着门站在那里。
    “可是她们哪里知道,为国争光的背后有多少的伤病折磨?整日里嫌我给她们的训练量大,可哪里比得过你们呀,只看到你们站在冠军台上光鲜的一面,她们哪里知道,从省队到国家队,从国家队到世界级比赛的领奖台,要付出多少。”
    杨晓兰坐在那里不说话,她就是想要来这里缅怀一下,却不想碰到了曾蕾。
    和和气气一个人,杨晓兰其实对她不怎么熟悉,毕竟从曾蕾入选国家队集训名单到现在也才两个月的时间。
    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曾蕾的二传很是稳重,比自己稳重的多了。
    “我挺想念那群小队员的,看到她们我就像是看到了往日的燕子,不过她们可没燕子那么机灵。”
    “林姐。”杨晓兰勉强笑了笑,“她的确很聪明。”用脑子去打球的人,从来不慌不忙的,好像什么时候都是成竹在胸一样。这样的林燕,是她的榜样。
    “其实林燕一开始不是这样的,最开始进省队的时候,挺冷僻的一个小姑娘,和谁都不来往,哦,也不算是,许小亚跟她关系还不错,也是后来发生了点事情,想开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林燕。”
    曾蕾感慨,“燕子的私事我不方便说,可是我总觉得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生死,除去这个,其他都不足为惧。当然,咱们是运动员,最在乎的是输赢,可是只要还有命在,那就还有赢的希望。”
    
    第223章 223 大冬训
    
    拍了拍杨晓兰的肩膀,曾蕾站起身来,伸出右手,“你羡慕林燕现在挥洒自如,可是你不知道她曾经吃了多少的苦。”
    林燕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倚在了墙上,不想说话。
    她吃了多少的苦头呢,想通了自己别无出路的时候就开始练球,营养不良的身体,对于跑步的天生抵触,六月天气,她都挺过来的。一点点坚持下来,从厌烦跑步到现在每天不跑步都不舒服,林燕硬生生把自己揉碎了似的又重新捏了个人。
    练发球,那就练。
    扣球力度不够,那就加强力度训练。
    拦网姿势不好,那就练习弹跳弥补。
    防守上有漏洞,那就苦练防守救球。
    她的路看着是一条光明大道,可那也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别人看着光鲜,可是鬼知道她曾经怎么努力付出过。
    里面是断断续续的啜泣声,林燕揉了揉眼睛,没进去。
    她就说,该睡觉的时候就要睡觉,不然看现在,眼睛就累了,酸得很。
    杨晓兰的退役申请报告就在袁成民那里放着,或者说被他撕碎了丢到了垃圾桶里。
    就这么点挫折就想着要退役了,可真是出息。当年孙瑾被小岛肖志说不会传球的时候可没那么没骨气。
    “别老是想着拿她跟孙瑾比。”邓曾涛看得出来老伙计的心思,“她不是小孙,再说了,当时队里也没人能跟小孙相提并论,可是现在不同。”
    现在有一个曾蕾,身体条件并不如杨晓兰,可是却实现了全方位的碾压。
    这是杨晓兰头顶最大的一座大山,可是袁成民和邓曾涛都清楚,这座大山还会继续压在杨晓兰头顶,除非有一天她能超越曾蕾。
    还没等着找杨晓兰谈话,人自己过来了。
    “教练,我是来拿回我的退役报告的。”杨晓兰鼓足了勇气,可是说出这话的时候还是带着几分……心虚。
    回想起来这几天,那就像是一个小孩子闹脾气似的,她都觉得自己无理取闹了。
    袁成民皱了皱眉头,倒是邓曾涛先开口的,“想通了?”还没说做思想工作呢,这就想通了?这么说,杨晓兰的心理状态好像比之前好些了,那就还有救。
    “想通了,我吃了那么多苦为了什么,没什么理由半途而废的,除非我伤了病了状态不行了不能再上场,否则一天能打排球,我就打这么一天。”她离开排球场的理由可以有千千万万种,唯独没有的那就是因为自己退缩而离开。
    能进国家队的机会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她有什么理由就这么放弃?
    二传不好可以再练,技术上可以继续弥补,心态上,她过了自己那道坎儿,就没有爬不过去的山,蹚不过去的河。
    袁成民盯着这个徒弟看,好一会儿才道:“知道你的优点在哪儿吗?”
    杨晓兰愣了一下,没听明白这话的意思。
    “身体素质好,打过攻手可以在网前偷袭给对手制造麻烦,这一点你比孙瑾她们都好。可是……”
    “可是你胆子不够大,对于队友并不是全然的信任,尤其是容易着急,原本就不怎么扎实的传球技术被你这一着急弄的就没剩下什么了,还怎么组织队员打球?”
    袁成民很少这么跟队员促膝长谈的,尤其是最近这段日子,对杨晓兰,他战术创新的实验品,他到底多了几分感情的,“我对你有信心,你还年轻,可是中田夏美比你更年轻,不要想着和曾蕾争一时长短,要知道,你的对手从来都是国外的,被年长的队员比下去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输给比自己年轻的队员,懂吗?”
    “我知道。”杨晓兰忽然间大声道:“我知道我基础不足,心态不好,我会改。”
    意识到自己问题在哪里就是好事,亏得他还担心杨晓兰这是赌气留下呢,“那就回去歇着,报告我留着,你要是再打不好,不用我批报告,直接把你给赶出去。”
    杨晓兰似乎早就知道他会这么说一般,神色上倒是从容,“那我先回去了。”
    她其实也跟八一队的教练打了电话的,岳云波倒是没批评她,只是跟她说了一句话,“知难而退者是懦夫,知难而进者是勇士,当懦夫还是勇士,那就是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杨晓兰没能选择出来,她内心更是倾向于退缩,所以去了训练馆,在那里听曾蕾说了很多。
    曾蕾没说什么大道理,可是却让杨晓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她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意识到,她真的太年轻了,不知道曾蕾的稳重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和叹息忧愁可第二天还是要笑着带着队员训练,不知道林燕的用脑子打球背后是多少的加班加点逐一攻破从不喊累每次打比赛的时候都是笑眯眯的绝口不提辛苦。
    她这一路走得太顺了,所以遇到这么点挫折就想要退缩,实在是太没出息了。
    离开袁成民的办公室,杨晓兰长嘘了一口气,这才迈步离开。
    “年轻的时候遇到点挫折也好,省得回头过几年遇到了,那这个坎儿就是真的过不去了。”
    杨晓兰的退役风波其实就是内部泛起了小水花,然后就又是风平浪静了。
    女排启程南下,进行冬训为明年的奥运会做准备。
    若是说林燕一开始对莫斯科奥运会没印象,可是对于洛杉矶奥运会可以说是印象十足。就算是这次苏联老大哥会带头抵制,可是她们也会参加的,这点信心,林燕很是莫名其妙的就有。
    她很是认真的分析了一下,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太想要拿到这一块奥运会金牌,实现她的全满贯了,所以她信心十足。
    男排亚锦赛还没有结束,女排的姑娘们已经投入到冬训中去了。
    而这一次冬训后来被她们称之为大冬训,即便是向来对训练辛苦程度从无怨言的林燕也觉得这一场冬训可谓是空前的辛苦。
    袁成民对于这次冬训思考了很多,现在队里的队员中,他也就是保证杨晓兰主力二传的位置不变,曾蕾心态稳重,可还是杨晓兰的替补,因为无论是从年龄还是身体条件来说,杨晓兰都是优于曾蕾的。运动场上可是没人顾及你年轻就手下留情,所以曾蕾在队里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帮带作用,而这一点曾蕾也是意识到了的,她不介意,因为她知道,突破了自己心理那一关的杨晓兰会比她更为突出优秀。
    大概是带省队那群小队员习惯了,曾蕾也是将杨晓兰当作小队员一样,主动和杨晓兰配合练习。袁成民是二传出身不假,可是技术的细腻性那就不如曾蕾天生的女性敏感了,这一点杨晓兰受益颇多。
    而这次冬训是队内全方位的,不只是杨晓兰,其他队员也是需要。
    江上发球的那一手绝活让袁成民思考了很多,然后要求队员改变过往的发球方式。加大力量发上手飘球,改变以往发保守球的方式,而对于习惯性发勾手飘球的张芳容,则是发远距离勾飘,底线后六米发球,增加发球的进攻力度,最大程度的破坏对手的一传。
    这一改变让队里的队员们叫苦不迭,她们发球早已经成了习惯,所以即便是林燕大力跳发威力很大,也很少有人去学,一来是大力跳发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二来也是对体能消耗比较大,林燕虽然瘦,可是有使不完的劲似的,让队友们羡慕之余,也就靠接林燕的大力跳发练习一传了。
    可是现在要她们改变发球方式?就算是向来对袁成民唯命是从的张芳容都有异议,不过她没明面上说,当面顶撞教练的事情她还做不出来,只是私底下却是找袁成民去了。
    “现在本来训练强度就大,再在发球上加强训练,我只怕大家都会受不了的。”
    袁成民笑了一下,“她们的训练强度比得上当初你们的训练强度吗?”
    这个……张芳容犹豫了一下,还真是比不上,当初她们基础差,身体条件也不好,唯独能做的就是增加训练强度,希望勤能补拙。
    而事实上,她们的确是用汗水和伤病,铸造了辉煌的历史。
    “对你的小队友们有点信心,要是这点苦都吃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