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香门第-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姜终于抬头瞄了常顾一眼,回道:“让你说的,好像我平日很闲似的!”



常顾扭头看着明姜反问:“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了!我要跟着母亲嫂子听家事,还要帮嫂子照顾欣姐儿,还要,还要做针线……”明姜本来是不服气的反驳,说到最后却不好意思起来。



常顾看她脸颊更红了,自然一下子就明白她做的是什么针线活,心内一荡,若不是此时身在正院内,后面还有下人跟着,他真想伸出手去拉住明姜的手,“那个,针线活可以放放,又不急,别累着了自己,没扎到手吧?”说着话去看明姜掩在袖内的手。



明姜下意识的把手指都缩进了袖子里,微微摇头:“没有的。”



常顾心里还有好多话想说,可是这条路居然这么的短,竟然一下子就走到了头,两个人走到穿廊的门前站定,常顾再不舍也只得说:“那我就回去了。”



明姜抬头看了常顾两眼,点头低声应道:“嗯,路上当心,不用心急回来,在家里好好陪陪两位长辈,别总惹他们生气了。”



听她这样温言软语的嘱咐,常顾哪有不应的?“你放心,我知道的。那我就,就回去了。”说要回去,人却还站在当地不走,眼睛一直盯着明姜的头顶。



明姜又点头,看他还依依不舍的不走,忍不住笑了出来:“快去吧,别耽搁的晚上进不了城!”心想自己在这他恐怕是不想走了,就说,“母亲还等着我呢,我先回去了,你快去吧,也好早些到家。”说着行了一礼,带着下人回去了。



常顾又是站在当地呆呆看了一会儿她的背影才走,心中暗叹,怎么自己总是看着她的背影发呆呢!



严家今年中秋过得很简单,因为范氏和王令婉忙的都是严诚的婚礼之事,所以中秋也只是摆了一桌家宴,一家人吃酒赏月就过了。



等过完中秋,一些远点的亲友陆续有来道贺的,严家没那么多房子住不开,所以大部分都是安排在了驿馆里,只有范家的女眷来,是住在了严家。严仁宽和严诚都去了内书房睡,范氏留母亲唐氏在自己房里睡,又叫明姜到正房东次间去睡,把两面厢房留给了两位嫂子,倒也安排下了。



八月二十四刘家来送嫁妆,满满的二十八抬嫁妆摆满了西跨院,女眷们都跟去看,见无论是器皿绸缎都鲜亮精致的很,余外最惹眼的就是刘家还陪送了两间铺面一处宅子和一块良田。议论完不免又好事的打听严家长媳的嫁妆,众人都知王令婉出身平平,说这话不免带着些酸。



王令婉来回招待客人穿梭,也不免听了几耳朵,却并没往心里去。刘家很是知礼,估计是打听过自己的嫁妆是三十二抬,所以给二弟妹的嫁妆减了四抬。至于说铺面田地什么的,当初自己出嫁,母亲恨不得把家产都陪送过来,还是她死活拦着,才只陪送了两家铺面,百亩良田。



因此此时王令婉腰杆挺直的和贺客们应酬寒暄,脸上的笑容灿烂真诚,一点不快也没有,倒让那些官宦家眷们收了轻视之心,对她高看了几分。



常顾一家也是八月二十四到的,到严家去的时候,送嫁妆的人已经走了,其他客人也走了大半,只剩下比较亲近的。常太太这是第一次见范家人,先给老太太唐氏行了礼,又与尹氏、赵氏见过,就让常顾来给几位长辈磕头。



唐氏见常顾生的面容俊朗器宇轩昂,又是严景安选中的孙女婿,还是自家女婿的学生,自然多了几分喜欢和看重,叫到跟前来看了半天,又问了几句话,夸奖道:“是个大方得体的好孩子,怪不得能得了亲家和亲家母的青眼,将我们明姜许给你。”说完又让人给了一方好砚作见面礼。



尹氏与赵氏自然也各有见面礼相赠,又都顺着婆母的话夸奖了常顾几句,然后才放了常顾出去,女眷们说话。



常顾提着心见了一屋子长辈,却并没瞧见明姜的影子,但现在人多眼杂,他也不敢多说,老老实实的跟着引路的丫鬟去了二堂见严仁宽。



到了正日子这天,严诚穿着吉服,带着迎亲仪仗由严谦常顾陪着亲往刘家去迎亲。他岳父此时正在潍州任知州,潍州距新城不远,走官道两个时辰就可到了,于是到了黄昏时分,迎亲队伍就顺利的回到了新城。



新人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女眷们都挤进去看热闹,明姜却被指使着去看欣姐儿,没能第一时间去看新娘。等那边都忙活完了,宾客们都入了席,王令婉脱空回来,明姜才拉着她问:“嫂子,二嫂长得什么样子?好看么?”



王令婉看了看睡着的欣姐儿:“好看,新娘子哪有不好看的,等明日一早就能见着了。客人们都入席了,你饿不饿,我叫丫鬟装了点吃的拿回来,你先吃点东西。反正欣姐儿也睡了,你吃完就回娘那里歇着吧,明日还要早起。”



明姜应了,又问王令婉:“嫂子也一起吃点吧,不然你出去忙活也没空吃饭。”



王令婉摇头:“我不过是偷空回来看看,还得赶快回去,你吃你的吧。”说完照照镜子理了妆容,就又起身去了。



明姜吃完饭,听王令婉的话早早回去正房睡了。中间朦胧听到母亲她们似乎回来安歇,也不知什么时辰,只翻了个身就又睡了。



第二日一早,新妇来拜舅姑见亲友,明姜终于见到了这位二嫂的面。只见她生着一张圆圆白白的脸,五官小巧,头发乌黑,面容沉静,微微带了一丝紧张。不知为何,明姜一见她就心生好感,所以在二嫂来到自己跟前相见时,特意十分友好的对她笑了笑:“二嫂好,家里人都叫我明姜,你也别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新妇刘氏闺名刘湘,这一轮拜见下来,见婆婆和气,大嫂温柔,小姑又这样亲热,心里松了一口气,也就微笑点头,将自己亲手做的鞋子送上。



等吃完了饭,打发了新人回去休息,王令婉又带着明姜出去料理事务,范氏才跟唐氏和两个嫂子嘀咕:“这孩子似乎太腼腆了些。”



“新嫁娘哪有不腼腆的?”唐氏回了一句,“没听说谁家新媳妇大说大笑的。”



尹氏和赵氏都跟着笑:“就是呢,熟悉了就好了。”



范氏也笑了:“我只是担心这孩子也是个不爱说话的,再遇上个不爱说话的诚哥儿,这夫妻俩可怎么过日子。”先前相看时她看着刘湘温婉可人,心里很喜欢,倒并没担心过别的,谁家女孩出来见客,尤其是相看这样的场合,必都是受了长辈的嘱咐,不敢多说笑的。可是近些日子到了要成婚的时候,她又不免想东想西的担忧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小萌物们中秋节快乐哇~(≧▽≦)/~



我今天特意早起点更新哟~~



嘤嘤嘤这么快就99章了



不过,因为中间被我粗掉了一章,所以我还有两章才到真正的100哟,嘿嘿



所以,两章应该可以把明姜嫁出去啦



100待嫁



刘湘嫁过来一个多月;大家都放了心;范氏看她虽然不像明姜一样活泼爱说笑、也不像王令婉那么口齿伶俐,但也并不是特别内向木讷的,该说笑的时候也能接上话,只是从不会主动说笑,颇有些大家小姐的矜持风范,一言一行都非常有法度。而且范氏冷眼看着,她和严诚虽然没有说像严谦夫妻俩那样亲热,但也相处的很和谐,也就不再苛求别的了。



至于王令婉那里;只要刘湘不摆大家小姐的架子,她自然是乐于跟这个妯娌好好相处的;再加上有一个明姜在旁边,经常拉着刘湘去找她说话做活,或是看看欣姐儿,几个人年龄相差也不大,倒真的相处得不坏。



办完了严诚的婚事,接下来严家的重心自然就是给明姜办嫁妆了。严家算不上什么大富之家,但多年来也小有积蓄,且严仁举的生意里也有他们的一股,明姜又是严仁宽夫妇唯一的女儿,自然不想亏待女儿。



除了早先就存下来的绸缎布料、器皿玩物、珠宝首饰和正在打的家具之外,范氏又请大嫂尹氏帮着留意,在济南府附近买了些良田,至于铺面则有范家早先给范氏陪嫁的两间,也是在济南府的,正好就给了明姜,也不用再余外去买了。



虽然还有一年才会把明姜嫁出去,但范氏在准备嫁妆的过程中,却对女儿越发不舍起来,常常忍不住叹气,和王令婉说:“常顾再晚也晚不过后年就得去登州,登州那么远,你妹妹跟着去了,一年也不知能不能见上一面。”



王令婉也只能安慰她:“不至于的,登州虽远总归还是在山东,逢年过节的,他们也总要回青州去,到时要回来还不容易?常大人和常太太都是通情达理的,何况老爷还是常顾的先生,常顾总要时常回来听老爷的教导。”



范氏一想也是,心里才舒服了一些。等把嫁妆的事大致安排好了,就经常把明姜叫了来,教导她一些婆媳、妯娌相处之道:“常太太虽然是个和气人,可你也不能大意,她再和气温柔,你也得守礼恭敬才好。须知婆媳不似母女,你平时偶有小错,有时候她虽不说,看在眼里难免也会记在心上,若是你太过大意粗心,长年累月积攒下来,难免心里有些疙瘩。”



明姜认真的听,也不插嘴,范氏轻轻抚摸了女儿娇嫩的面庞两下,继续说道:“你在我跟前,顶几句嘴,耍一耍赖,我自然都不会放在心上,只当你小孩儿脾气。可是在婆婆跟前,却万不能如此任性,你看见你大嫂在我跟前是什么样子了吗?好好学着,该亲热的时候亲热,该守礼的时候守礼,这样才能相处得好。”



“女儿知道了,不止要学大嫂,还要学学娘是如何侍候祖母的!”明姜笑眯眯的接道。



范氏伸手点了点明姜的脑门:“不用你说好话哄我!常顾的兄嫂虽说一直是在京里,可难保将来你们没有在一处相处的时候,我先跟你说说。对常顾的大嫂,你可不能像平日和你两个嫂子一样,没大没小嘻嘻哈哈的,要知道你在家是金贵的姑娘,嫂子对着小姑总是要谦让的,可出嫁了,就是人家的媳妇,长幼有序,对着长嫂的时候,要恭敬一些,何况他兄嫂年纪都比你大许多,你只要恭敬着总没坏处。”



说了又说,讲了又讲,范氏一片慈母之心,只唯恐讲的不细、讲的不够,只要有了空闲必要拉着明姜一再殷殷嘱咐,明姜虽然听了之后越发不想出嫁,可也不想让父母担忧,只得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听母亲教导。



可是再见常顾的时候,不免有些迁怒,不肯再给他好脸色,也不肯跟他多说话,把常顾弄得整一个莫名其妙,思前想后也不知自己错在哪,难道是上次她生辰给她写了那句“寤寐思服”,她真得恼了?无奈之下只得去找严谦求教,请他让王令婉问一问。



王令婉来问的时候明姜却不承认自己有恼了,“并没什么,只是想着该守的礼还是要守罢了。嫂子不必理会他,他也不该总把心思放在这些小事上,他如今留在新城,为的是听爹爹的教诲,也不是为了旁的,若是在新城留了这许多时候,到了却没长进,知道的是他没用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爹爹没教好呢!”



严谦一听妹妹说的有理啊,就把这话委婉的跟常顾传达了,常顾听了不免有些羞愧,自此真的努力收拾心思读书,跟严仁宽好好学习不提。



一转眼又到冬天,常顾今年早早的就回家过年去了,年后过来严家拜了个年,又急着回去陪父亲应酬,并没留在新城。年后过了上元节,朝廷终于有旨意,命兵部着手在闽浙鲁三地沿海招募水军、修建船厂。这旨意一出来,兵部、户部等相关部门,以及三省长官都忙碌了起来。



常家因为早有安排,倒并没着急,等年后应酬渐渐少了,常怀安亲自送常顾回来,跟严仁宽说了打算:“眼下看来,这水军成军之事到年底也未必能成,船厂那边更是又要选址、又要营造,最费事的还是招募工匠,我们打算还是让他晚些再去登州,等明年开春看看情形再去,这些日子还要劳烦亲家你多费心。”



“也好,趁着现在没什么事,还是让常顾多读读书。”常顾又是入室弟子,又是未来女婿,严仁宽自然十分尽心,说完常顾的事,又跟常怀安聊了一些朝中人事的变化。



常怀安聊完朝中的事,却忽然把话题转到了婚事上:“亲家别怪我心急,常顾年纪也不小了,我们夫妻俩也盼着媳妇早日进门,亲家你看,婚事定在什么时候好?”



严仁宽微微一笑:“总要等小女及笄之后吧。”明姜的生辰是九月初六,正是深秋时节,严仁宽是地方父母官,秋收时节正是忙的时候,这样再往后拖一拖,就得到冬天了。



只是等女孩儿及笄再嫁也是常理,常怀安也说不出什么,只是说:“也好,只是我们怕拖到冬天路上不好行走,孩子们也受罪。”



“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应也还好,那时大事忙完,雪也没下起来,想来不妨事。”



常怀安立刻敲砖钉脚:“那好,咱们就暂定在九月底,我回去好好准备,亲家放心,我们夫妻保证不会亏待孩子们!”



严仁宽见话说到此处不好反悔再拖,而且常顾已经十七岁,确实年纪不小了,也就点头应了:“行,具体日子咱们容后再定。您和亲家太太的为人,我们自然是知道的,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常顾在我这里您也放心,我必会竭尽所能教导他。”



两人达成一致,谈得很是高兴,常怀安跟严仁宽两个人一起吃了饭,还喝了点酒,才和常顾一起回了新城暂住的小院。



夜里范氏听严仁宽说已经跟常怀安定好了九月底就让明姜出嫁,心里不由一惊:“定的这么早?”



严仁宽酒意上头,仰躺在枕上叹道:“不早了,总不能等到深冬,那时候路上不好走,孩子们还吃苦。再拖也不能拖到明年,九月底就九月底吧。我知道你舍不得,可孩子早晚要嫁人,咱们也不好留的太久。”



范氏还是有些不悦:“那也没有男方一说就应的,总要抻一抻才显金贵。”



严仁宽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