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香门第-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如常太太先前所料,在明姜被介绍给来到的长辈女眷们之后,就由方三奶奶招呼着去和年轻媳妇们坐;又给她依次介绍那些年纪相近的媳妇们。



方三奶奶生得颇有几分秀丽;只是肤色没有那么白;说官话也带着一股浓浓的山东口音:“这是安二奶奶,安四奶奶;平日咱们都是常来常往的,正想和你多亲近亲近呢!”



安二奶奶身材丰满高大,比旁边的安四奶奶高了半个头,说话却异常温柔和气:“说来今日倒是常二奶奶年纪最小呢,人也最水灵,看着就让人喜欢。”



明姜跟这两位见了礼,又谦虚了几句,特意多看了几眼安鹏的妻子安四奶奶,见她穿着丁香色潞紬对衿袄,腰上系着石榴裙,脸上挂着亲热的笑,两边脸颊上还各有一个浅浅的酒窝,明姜少不得也恭维了一下这两人,又夸了夸她们妯娌的服饰。



方三奶奶就又往下介绍:“这是乔三奶奶和乔五奶奶,乔五奶奶家里也是南边的,我记得是淮安的吧?”竟直接说起了乔五奶奶,把乔正敏的妻子乔三奶奶冷在了一旁。



乔五奶奶穿着银红织金缎子对衿小袄,翠兰遍地金拖泥裙,头上是一副新打的黄澄澄的赤金头面,衬得她一张瓜子小脸越发白皙,听方三奶奶介绍了就笑着应道:“是,听说常二奶奶家里是平江的?”果然一副南边口音。



明姜还真不太习惯这个“常二奶奶”的称呼,却也没表现出来,只笑着答:“是,不过家父几年前外放到山东,我就跟着来了,有好几年没回去过了。”



方三奶奶站在旁边笑着看她们寒暄,等说了几句话,就又往下给明姜介绍,好一会儿才把屋子里这十几个年轻媳妇介绍完毕,然后又拉着明姜跟她一起坐,“今日常二奶奶第一次上门,我可是得了嘱咐,要好好招呼着的,诸位姐妹别怪我偏心。”



旁人都说不会,只有安四奶奶不依:“怎么我第一次来那会儿,嫂子就没心疼我,多招呼我一些呢?”



“你快少来撒娇卖痴了!”方三奶奶笑呵呵的嗔道,“就没有你不敢去的地方,还用谁招呼你?”



安四奶奶就拿帕子掩了脸,假作要哭:“嫂子这是有了新人忘旧人了,看见常二奶奶这样斯文可人,就嫌弃起我来了。”又转头跟她嫂子说,“二嫂咱们快家去吧,免得一会儿方三嫂子烦了我们,却又不好意思赶,心中不快呢!”



安二奶奶笑着推她:“要走你走,别说她不赶,她就是赶了,我也得赖着看完了戏再走!”



没等安四奶奶接话,对面坐着的乔三奶奶忽然插了一句:“可不是么!今日这样好的戏,错过真是可惜,我这里正庆幸今日来了呢!”说着用帕子捂着嘴轻笑,眼睛还故意斜了一下安四奶奶,她生了一副狭长飞翘的丹凤眼,这么一斜安四奶奶,倒像是抛了个媚眼给她。



“二嫂就是爱说笑,您瞧瞧,你随口说了句笑话,就有那不明白的要当了真,以为你真是那没见过世面、瞧见什么都是戏的人了呢!”安四奶奶不甘示弱,连看也不看乔三奶奶,只拉着安二奶奶说话。



乔三奶奶自小在乡里长大,最听不得别人说她没见过世面,一听这话脸立刻就拉长了,正要还嘴,却被方三奶奶抢了先,“我比你痴长几岁,就叫你一声妹子了。”她好像全没察觉那两人的唇枪舌剑,只拉着明姜说话。



明姜笑着点头:“那可好了,我姐姐们都在京里,从小都没见过面,一直盼着有个姐姐谈天解闷呢!”



方三奶奶就笑眯眯的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妹子是读书人家长大的,从小见的都是斯文人,可能不太习惯,咱们这些姐妹啊,日常见了面说话取笑,都是这样直来直往的,也惯爱夸张说笑,你别当真,她们这是亲热呢!”



明姜刚才确实有些惊讶,但此时自然还是顺着方三奶奶说:“其实我看着姐姐们如此亲热说笑,心里正羡慕呢。”



安四奶奶立刻接上:“既如此,改日我做东下帖子请的时候,妹子你可得赏脸,咱们多亲香亲香!”



明姜虽然意外她这样热情,可当着众人的面,自然也只有应承的。方三奶奶又说了些新鲜有趣的话,就有下人来请,说要开戏了,请奶奶们移步入座。方三奶奶就携了明姜的手,请众人一同往戏楼里就座听戏。



今天唱的是南戏,明姜有好些日子没听过了,一时倒听得入了迷,也忘了观察那些奶奶们之间的暗潮汹涌,只顾着怀念当初在平江的时光,又感叹这戏到底唱得一般,不及平江的多矣。



听完戏方三奶奶就招呼着大伙入席吃酒,吃完酒又引着众人出去园子里转了一圈,意思意思的赏了赏梅。然后常太太看时候不早,就带着明姜要告辞回去,冬日天短,方太太也并没强留,只说改日有空再叫常太太婆媳过去坐,让方大奶奶送了她们出去坐车回家。



回到家里,常太太也没留明姜,“今日应酬了一天,想来你也累了,先回去歇了吧,有什么话明日再说。”



明姜答应了,还是先服侍着常太太换了衣裳,才告退回房。她回去刚换了衣裳卸了钗环,常顾就掀了帘子进来:“这么早就回来了,戏唱得不好?”



“怎会不好?”明姜迎上前去,“你这是从哪回来?”



常顾看明姜脸上的妆容还没洗去,就催着她先去洗:“糊在脸上不难受么?我在书房看书的,听说你和娘回家来了,刚去看了娘回来。”



明姜也就顺势去净了面,然后坐到妆台前梳头,一边梳一边跟他讲今日的见闻:“我真没料到,安四奶奶竟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只是她娘家不是和乔家有亲么,怎么还这样下乔三奶奶的面子?”



常顾走到她身后接过了蛛儿手里的梳子,让她出去,然后自己亲自帮明姜通头发,“好像是近几年乔家子弟结亲,岳家的门第都普通,多是家财万贯却无甚官职背景的,许是因此,她们才瞧不起乔家的奶奶吧!再说安鹏跟乔正敏那样不对盘,安四奶奶自然还是向着自家夫君了。”



明姜此刻只感觉自己踏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从小跟着祖母和母亲出去应酬往来,见的都是文官内眷,行事说话皆有礼含蓄,就是彼此有嫌隙,互相讥讽也多是含沙射影打机锋,哪有安四奶奶和乔三奶奶这样几乎明刀明枪对着来的?她忽然有些担心自己应付不来。



“安四奶奶还说改日要下帖子请我,我总觉得,她有些过分的热切。”明姜从镜子里看着身后的常顾说道。



常顾专心致志的给明姜梳着一头黑亮长发,听见明姜这句话却不意外,“你要是喜欢就去,不喜欢推了也无妨。这青州府的内眷,不只是卫所这边的,连同府衙那边的都算上,想巴结你的人可不在少数。”



明姜听了一愣,略动动脑子也明白了:“可是因为祖父?巴结我有什么用呀,我又不懂得什么。”



常顾放下手里的梳子,弯下腰将脸贴到明姜的脸旁边,也从镜子里看她的脸,笑道:“是呀,所以你也不用多理会,有人来请,你先问问母亲,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推了好了,别勉强自己,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两个人一起看着镜子对视,明姜心里甜滋滋的,就轻轻歪了歪头,将自己的头和常顾的头靠在一起,常顾闻到她身上的馨香,心里不由得有些痒,扭头在明姜唇上偷了一个吻,然后从后面将明姜抱进怀里轻轻摇晃,问她:“明姜,你现在高兴么?”



明姜轻轻点了点头:“高兴。”



常顾就又低头在明姜唇上轻轻啄了一下:“我也很高兴。”



这次之后,因为眼看要过年了,各家都忙,也就少了宴请,明姜没再出去过,只跟着常太太准备过年。闲暇有空的时候,也跟常太太说了那些年轻奶奶们那日的说话行事。



常太太少不得要嘱咐她:“我知道你一向是个稳妥知礼的孩子,断不会跟着她们学那些,只是还想白嘱咐你一句,和她们一般言辞争锋,就算胜了也没什么趣味。只要不是被人欺上门来,便只跟她们敷衍着就行了。若当真有能合得来的,再用心交往就好。”



明姜答应了,又听常太太说了许多她当年和这样人家女眷往来的事,心里渐渐对这个婆婆多了几分佩服,既能和那些武官女眷们融洽的交际往来,又没失了读书人家小姐的风骨,实在是很不容易。



108过年



今年是明姜嫁过来过的第一个年;因此在还有几天过年的时候,她就问起常顾往年他们是怎么过年的;“守岁的时候,就你和公公婆婆三个人么?”



常顾点头:“也没有旁人了啊;父亲多是和清客们在前院书房吃酒;快到子时才进来,我一般是陪着母亲;看她和丫鬟们斗叶子牌。今年可好了;有你在,你能陪着母亲玩,也省的她寂寞;总想姐姐和侄儿们。”



明姜听了心里一动,问常顾:“母亲想侄儿们,怎地不接过来住些日子?”



“父亲也说,若是母亲实在想孩子们,就接过来,可是侄儿们都上学了,母亲不想耽搁他们的学业,过年倒是不用上学,路上却又不好走,于是也就这样了。”常顾说完有些心疼母亲,看了明姜两眼,忽然露出一个坏坏的笑容,“不如我们加把劲,早些生了孩儿,母亲就高兴了!”



明姜一羞,啐了他一口就走了。



到了三十这天让人在正厅摆了祖宗牌位,一家人祭了祖,接着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常家过年也简单,拢共就四个主子,因此除了年夜必有的水饺、年糕和鱼之外,常太太考虑到明姜是江南人,还特意又准备了汤圆,其余的菜式就拣了各人爱吃的做。



果如常顾所料,忙完了这些事,到了下晌常太太就叫明姜来打叶子牌,又叫了常太太身边两个大丫头红霞和绿影来凑成一局。明姜早先只在去济南外祖家玩过,也并不太会玩,不一会儿就输了几十个铜板,常太太就叫常陪自己玩的青环去帮明姜看牌,明姜这才渐渐赢回来一点儿,饶是这样,到了晚饭前算账,还是她输得最多。



四个人里红霞赢得最多,她捂着荷包给明姜行礼:“奴婢谢奶奶赏了,奶奶别心疼,太太那给您和二爷备了压岁钱呢!”



常太太也赢了一点儿,听红霞得了便宜还卖乖,就笑着说了一句:“要你在这讨好卖乖!我准备的压岁钱与你有什么干系?你倒拿这个来哄二奶奶。依我说,你若是当真感恩,今儿晚上守夜的时候就当好好的伺候二奶奶一回,才是真心呢!”



屋里其他的丫鬟们都跟着叫好,明姜看婆婆高兴,就也顺着话笑道:“正是呢,也不用旁的,只替我把鱼刺挑干净了就行!”



“这个容易!不只挑鱼刺,晚间若是再玩,奴婢伺候奶奶喝水,帮奶奶看牌,给奶奶揉肩,奶奶千万要赢了绿影她们才好!”红霞笑嘻嘻的凑到明姜跟前,指着绿影和青环说道。



常太太很喜欢这个红霞,听她说完就接道:“你倒精乖,赢了钱就不想玩了是不是?”



红霞立在明姜身后,笑嘻嘻的答道:“今儿过年,奴婢就不抢着玩了,也让青环她们玩一回。”



屋子里主子奴婢正在说笑,门口忽然有人通禀:“老爷、二爷回来了。”常太太和明姜一起站了起来迎到门口,就见常怀安父子俩穿着大毛衣裳走进来,帽子上还飘着点雪。



常太太接过常怀安脱下的大衣裳,递给跟上来的青环,问道:“外面下雪了?”



常怀安点头:“下的还不小呢!”说着话进到里面坐下,又接过常太太亲手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



这边明姜也把常顾的大衣裳接过来交给了蛛儿,跟着一同进去,立在了常太太身边,一家人又说了几句话,就有下人来回话说年夜饭预备好了,常太太叫人传饭,摆到了东次间。因是过年,家里又一共就这么四个人,也就没有分席,四个人团团围坐,一起吃了饭。



晚间明姜陪着常太太打牌守岁,常顾则陪着常怀安去跟清客们喝酒,到了子时前,父子一同回来,常顾还亲自到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几支烟花,等过了子时才和明姜一同回去睡觉。



到了初二那天,两人一大早就起来,带着礼物坐上车,辞别常怀安夫妇回了新城娘家。因为年夜里刚下了雪,路上还比较滑,一路就走得很慢,他们一行直到未时前后才进了新城。这次两人到了严家,就被严谦兄弟直接迎进了后院去见严仁宽夫妇。



两人行了大礼,给两位长辈拜了年,又见过兄嫂,寒暄过了才坐下来说话。范氏略问了常顾几句,就带着明姜和两个儿媳妇进了西次间去说体己话。



“我怎么瞧着你瘦了许多,可是在他们家吃的不惯?”范氏拉着明姜坐在自己身边,伸手去掐了一把女儿的脸蛋。



明姜笑着摇头:“没有,我瘦了吗?没觉得呢。”又问两个嫂子,“我瘦了吗?”



王令婉仔细看了明姜两眼:“似乎脸颊的肉少了一点,不过更显秀丽了。”



刘湘附和:“确实,瞧着身量倒没瘦,就是脸上肉少了一点。”



明姜听了就念了一句佛:“那可真好,我总觉得自己脸大,少点肉最好了!”



范氏失笑,伸指点了她一下:“又胡说!路上冷不冷?走了这么久,饿了吧?”一边说一边试了试女儿的手,发现是暖的就放了心,又让王令婉去看饭好了没有。



“是有点饿了,早上起得早,没睡醒就没胃口,早上也没吃几口饭。”明姜依着母亲撒娇,“母亲做了什么好吃的给我吃?”问完又想起一事来,“怎么嫂子们都没回娘家么?”



范氏先让人去给明姜盛一碗燕窝粥来填填肚子,然后才答:“你大嫂回去过了,你二嫂是想着先等你回来,明日再跟你二哥回去。”



明姜有些歉意的看了一眼刘湘:“这怎么好,其实不用等我的,我要在家里住几天才回去呢!”



范氏眼睛瞟了一眼屏风外的明间,低声问明姜:“你婆婆答应让你在家多住几天了?”



明姜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